又名: 不得鸟小姐(港) / 淑女鸟(台) / 伯德夫人 / 柏德小姐 / 飞鸟小姐 / 小仙鸟 / 青春鸟 / 大鸟萌妹(豆友译名)
导演: 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 格蕾塔·葛韦格
主演: 西尔莎·罗南 劳丽·梅特卡夫 崔西·莱茨 卢卡斯·赫奇斯 提莫西·查拉梅 比妮·费尔德斯坦 罗伊丝·史密斯 斯蒂芬·亨德森 奥德娅·拉什 乔丹·罗德里格斯 凯瑟琳·纽顿 约翰·卡尔纳 杰克·麦克道曼 劳拉·马兰洛 安迪·巴克利 丹尼尔·祖瓦图 克里斯汀·克洛克 丹妮尔·麦克唐纳 鲍勃·斯蒂芬森 路易莎·李 伦敦·托尔 本·康尼斯伯格 维克托·沃尔夫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7-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2017-11-03(美国)
片长: 93分钟 IMDb: tt4925292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在还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它的口碑就如雷贯耳。
截止1月3日,《伯德小姐》烂番茄新鲜度99%,213个影评人给出了“鲜”,只有1个人给了“烂”。
著名影评网站MTC也给出了94的高分,2017年度第4。
女主演西尔莎·罗南曾在《赎罪》《可爱的骨头》《布达佩斯大饭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也将是奥斯卡影后的有力竞争者。
《伯德小姐》是一部剧情片,也是一部青春片,讲述女主角克里斯汀从高中生步入大学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作为女性电影,导演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拒绝一切套路,打动观众全靠两个字:真实。
许多年前,我们会给自己取一些非主流的昵称,什么“我心飞翔”“水晶之恋”“往事随风”“一抹阳光”“缘分天空”之类的。
克里斯汀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她自称伯德小姐(Lady Bird),这不就是当年随处可见的网名“我心飞翔”吗?
长大以后,她重拾“克里斯汀”的名字,但“伯德小姐”已经成为她人生中无法磨灭的痕迹。
渴望飞翔的人永远不甘于爬行。
伯德就像她给自己取的名字那样,仰望星空,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
她不愿像普通人那样就读加州的公立大学,她想横跨整个美国去东海岸读私立大学。
她的想法自然遭到了妈妈的反对,理由之一是学费很贵。
好在还有爸爸是支持她的,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但背地里爸爸一直在帮她申请奖学金。
父母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是妈妈通常是严厉的爱,苛刻的爱;爸爸是慈祥的爱,宽容的爱。
鼓励让人充满希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批评让人再三反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只有鼓励就成了溺爱,只有批评就成了虐待,鼓励和批评的结合才能给孩子塑造一个健康阳光的心。
伯德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矛盾的,时而亲密如手足,时而争吵如敌人。
买杂志要说你,不好好走路要说你,不好好叠衣服也要说你。
上一秒还在谈论大学,下一秒就发飙。
上一秒一起听磁带,下一秒就吵得不可开交,气得伯德直接跳车。
尤其是妈妈说的“你知道养大你要花多少钱吗”,像是触到了伯德的逆鳞,突破了她的底线,拿出纸笔就说:“养大我到底要花多少钱,我会长大然后赚很多钱,把我欠你的用一张支票还干净,这样我就再也不用跟你说话!”
这样的剧情太真实了,很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我们何尝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呢?
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她从来就不是非要与你为敌,也并非反对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当然是为了你好,只是想让你像普通人那样步履平稳地前进,少走些弯路,少吃点亏。
从女儿的角度考虑,小时候要听父母的话,好好上学;毕业了要听父母的话,好好工作;工作了要听父母的话,早点结婚……那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面对未来,我希望能自己做出选择。即便它是错的,我也能收获血与泪的教训。毕竟长辈说得再多也没用,有些道理我们必须亲身经历一番才会明白。
思想有正反,观点无对错。妈妈和女儿都没有错,她们都有自己的考虑。
也正是因为没有对错,亲子之间的争吵才会发生在每个家庭,几乎每对亲子都说过类似的话。重点不在对错,在于这一幕的似曾相似,直戳内心。
伯德的这段吵架戏像重锤般敲打在每个观众的心上,仿佛电影诉说的是自己的故事。
她们在试衣服时的对话同样是让人感慨万千。
伯德:为什么你不能说我看起来不错?
妈妈:我以为你不在乎我怎么想的。
伯德:我还是想要你夸我。
妈妈:抱歉,我说的是实话。你想让我撒谎?
伯德:不,我只是希望你喜欢我。
妈妈:我当然爱你。我希望你可以努力成为那个最好的你。
伯德: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这番对话让无数观众共鸣:这演的不就是我吗?
我对你说“我好胖”的时候,想听的不是“以后少吃点”,而是“你明明那么瘦”;
我对你说“我好难看”的时候,想听的不是“重要的是心灵美”,而是“你明明那么好看”。
我对你说“我在公司/学校表现得好差”的时候,想听的不是“下次努力吧”,而是“你是最棒的”。
胖不胖、好不好看、表现怎么样,我自己心里没数吗?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根本不需要你说实话,我说出来只是想让你夸我而已。
除此之外,伯德的感情经历也非常贴近生活。
伯德和丹尼的爱情浪漫又暧昧,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种小心翼翼的举止充满情趣。
他们仿佛是捧着一颗鸡蛋一般,对其中孕育的希望心驰神往,同时又谨小慎微,担心自己打碎了这脆弱的精灵。
他们一起跳舞,他们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瞬间让人回想起初恋的感觉。
尤其是伯德在尝试初吻后蹦蹦跳跳传达的愉快心情,简直甜到掉牙,让人少女心爆棚。
那一刻,她不是像一个少女,她就是一个少女。
伯德和《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里的少女很像,对有趣的事物十分热衷,随心所欲地往想去的方向,心情如棉花糖一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很快,她就认识了第二个男孩凯尔,并且奉献了初夜。
事实证明,丹尼是个天真单纯的好男孩,凯尔则是为了骗她初夜撒谎说自己是处男、事后还不承认说过这句话的渣男。
由于丹尼是同性恋,伯德只能无奈选择放弃;而凯尔道貌岸然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颗虚伪的心。
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因为Ta是同性恋、Ta要出国了、Ta的家长不同意……有多多少少困难阻挡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错过好男孩/好女孩,才有了后面被渣男/渣女欺骗的经历?
不遇到几个渣男/渣女,是不完整的人生。
同样的,不错过几个好男孩/好女孩,也是不完整的人生。
伯德被欺骗了身体,但幸运的是她的人生完整了。在跌得起跟头的时候摔倒,以后才不会站不稳。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发生之前,伯德感到无比好奇,真正发生之后,又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隔衣擦火”。
无独有偶,伯德好不容易去了纽约读大学,又开始怀念家乡和亲人。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小时候想快快长大,等真正长大了,才发现小时候是最快乐的。
高考的时候想考得越远越好,当你真正来到外地,还是觉得哪里都不如家里好。
不管你去了北上广,还是去了东京伦敦曼哈顿,你跑得越远就越想回来。
与家乡的距离仿佛是块大石头,它把你的安全感、你引以为豪的坚强压得粉碎,压得你喘不过气,让你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她如愿以偿去了纽约,但并没有就此过上想要的生活。
她曾经不让别人叫自己“克里斯汀”,如今又想重新叫回“克里斯汀”;她曾经想永远不和妈妈说话,如今又想和妈妈留言。
成长就是一个怪圈,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又想极力挽回。
就像妈妈在机场口口声声说不送女儿,结果她开着车离开,又开着车回来。
她绕了一大圈,没变的是机场还是那个机场,门还是那个门;变了的是女儿已经身在千里之外,以及自己止不住的泪水。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伯德小姐》能有99%的烂番茄新鲜度,靠的就是它无可比拟的、教科书级别的真实。
感觉导演是偷看了我的日记,然后改编成的电影。
不久前,我被《寻梦环游记》感动得无以言表,很快又找到了另一部让我感同身受的电影。
我想把当时观看《寻梦环游记》的感想再说一遍:
《伯德小姐》给我的感触很深,让我感觉自己就是电影里的主角。
观看《伯德小姐》的时候,想必很多人都会从伯德小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不一定有伯德相同的经历,但一定有相似的青春。
伯德想要去纽约上大学,如果把它换成想唱歌、想画画、想打球……这就成了我们的故事。
对我而言,曾经我想要学电影。
像伯德一样,我想学电影的想法遭到母亲反对,她说男生就该学理工科。
我尝试过“听话”,最后发现“听话”是行不通的。
但当我真正听了母亲的话,走进大学、就读电气工程专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电气工程一点兴趣都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我得出结论:既然我决定了毕业也不会从事电气工程相关的工作,那么我读完四年电气工程就是浪费四年时间。而且我学工科也不能转到艺术类专业,除非复读一年再重新参加高考,但我好不容易从高三解脱,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去了。
2013年12月,上大学的第4个月,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父母,他们一致同意我退学了。
尽管经过了父母的同意,但我退学的决定仍然使我未来几年都是在指责和质疑中度过的。在人们心中,我是一个败家仔。
之后的几年我频繁更换工作,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旅行、摄影、创业……但却发现自己离电影的梦想越来越远。
后来,我想通了,爱好电影不一定就要去拍电影。
2016年11月开始,我坚持在豆瓣写影评,每周都是在周四晚上去电影院看零点场的首映,回家写一个通宵影评,然后在早上发表。
写影评没有收入,网友的打赏也没几块钱,但我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出路。也许我没有实力,但我勤奋,我相信勤能补拙。
在家写作的经历并不顺畅,亲戚没少说过闲话,他们认为我一天到晚呆在家里不去上班。
朋友同事也没少冷嘲热讽,说我当年退学是丢西瓜捡芝麻,是不孝顺,是要气死父母。
甚至,母亲也说我以前不专心学习,就知道看电影,如今一事无成。她打心底就觉得看电影、写影评是没有前途的,是不务正业的做法。
她经常翻我的旧账,说我上高中的时候不好好上学,就把心思用来看电影了,结果高考惨遭滑铁卢,考上大学还退学了,现在又不好好工作……
2017年春节的时候,她还催我去找工作,她的意思是不管是做什么都比呆在家里强。
李安闲赋在家六年,靠妻子养活,最终一鸣惊人。但我毕竟不是李安,我只是一个无业游民。
有那么一阵子,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
和《伯德小姐》相比,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残酷。
迫于生计,我在写影评之余还要去兼职。由于最高学历只有高中,我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去送外卖。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日积月累,坚持写作,终于有了收获。
2017年5月,在家坚持了7个月无收入的写作之后,一个主编在豆瓣上发现了我,然后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当初差点让我哭出来的经历,我终于能够当成笑话讲出来了。
在得知有公司录用我的时候,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也不催我找工作了,也不嫌弃我呆在家里,就让我安心看电影、写影评。她突然发现,原来看电影真的可以带来收入,还可以成为一番事业。
而我曾经犯的“错误”,每次吵架她都要提起的“黑历史”——当初我不好好学习,整天看电影的习惯,现在反倒成了我的优点,为我成为影评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竟我如果没有大量的阅片量,就不可能成为影评人。
我开始体谅母亲的苦衷:她并不是非要与我为敌,也并不是冥顽不灵。想要获得她的支持,我首先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证明自己不是三分热度,让她看到我坚持到底、绝不言弃的决心!
我至今也没有实现去艺校学习电影的愿望,但我以其它形式从事了电影行业。
如今,我终于可以做喜欢的事,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电影和写影评。
眼看我能够通过看电影赚钱了,家人也逐渐开始理解我、支持我。我不仅可以通过爱好养活自己,每个月还可以寄钱给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我感谢曾经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自己,我锲而不舍、忍辱负重也终于让自己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正如马可所说:
我们所有的文凭、证书、奖项,都不及选择怎样去活更能说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原谅我在影评中说这么多与《伯德小姐》无关的内容,毕竟这部电影太让我感同身受了。看着电影,我就想到了自己。
我现在过得很好,对于退学的选择我不后悔。但我多多少少感到遗憾,遗憾没能像同龄人那样体验4年大学时光,总感觉人生缺点什么,不够完整。但倘若真正读完4年大学,说不定又会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仍然是躲不掉的“围城定律”。
伯德无疑是幸运的,她终于如愿以偿去了纽约。尽管思想家乡、思念亲人,至少得到了曾经想要的东西。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和励志片有所不同,《伯德小姐》重点不在于梦想,在于生活、成长、经历、青春,显得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因为你不一定有过追梦,但一定有过青春。
叛逆、倔强、马不停蹄追求想要的生活,是伯德小姐的故事,是我的故事,或许也是你们的故事。
打五分是因为感同身受。 10年前,我和父母说,我要去美国上学。于是我悄悄地没有好好复习高考,报了美帝的几所大学。父母看了看银行账户,说,拿到录取你就去吧。实在学费付不起的话,我们就卖房子。后来不久,我如愿以偿地一个人带着行李来到了美国一所大农村上本科。那时候中美汇率,物价仍差很大,新来的小伙伴们都在争分夺秒地网购。而我付过了学费之后,还需要打打黑工支撑自己的生活。父母在国内的收入并不算低,但四年美帝大学的学费还是让他们的日子过的紧张。所以,我的学习成绩,我的实习就业,一点一滴都牵扯到父母的投资回报比。 四年大学生涯很快就要过去了。可是就在找工作的时候,遭遇了经济危机。大四的我先收到了一所农村本地公司的邀约,后又收到了一家梦想中华尔街公司的面试邀请。我站在纽约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看着帝国大厦,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我一定要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我妈抱有怀疑态度淡淡地说,你先好好面试。 后来这家公司说,不巧今年我们砍了些预算,你先来实习好了。之后过几个月有了预算看情况再转正。我激动的无以言表。 我打电话告诉妈妈,说我要去纽约了。她说,实习不好,不稳定,如果之后不给你转正怎么办。你还是接受本地那家公司吧。毕竟是个正式offer。 我说,梦想是无价的。人活着为了奋斗,不应该选择让自己后悔的职业。我心意已决,要去华尔街。 电话那头说,你别忘了我们养你给你学费砸锅卖铁花了这么多钱,你不要到最后没有工作! 在几轮大战之后,我留在了农村。 _____________ 快进5年,我在农村这家公司做得也算是不温不火。但没有一天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而每当我轻轻说起自己的感受,妈妈那边会总是以一种有气势的口气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就在这时,这家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而当初选择了华尔街的我的同学们,都在这几年美帝经济迅速回温的大潮中做到了经理的位置。离开公司的那一天,我坐在车里,终于没有办法抑制住情绪,把狠话甩回给了妈妈。如果没有你们参与我的决定,我的生活会好很多! 然后她就再也不和我说一个字。 我索性搬到了纽约。用签证最后有效的一个月来找工作。后来,我幸运地找到了一个老同学。在他的努力下,帮我得到了那家梦想中华尔街公司的职位。只不过,这迟了整整5年。 ______________ 搬进了新公寓,整理好了东西之后。我终于也可以说自己是个纽约客了。上班的第一天,HR把我带到了会议室,和我说公司章程。我从她的肩膀望过去,远处就是朝阳下的帝国大厦。 简单的谈话之后,HR离开了会议室。我一个人站在那里,拿出手机,照了一张纽约美丽的天际线。 我打开了微信,拉到了她的对话框,选择了这张照片,却迟迟无法点击发送。 _____________ 以上是原文。 这是篇影评,过于纠结我本身的道德与对错没有意义,我只是想结合自身感受评价这部电影。我在豆瓣看影评多年,但从来没有在豆瓣注册过账号。在看过伯德小姐的当晚我立即注册了账号匆匆写了这些,因为我在电影的最后一幕,Bird在拿起电话鼓起勇气给父母留语音信箱的时候,我真的能理解那是经过了多少内心的挣扎,触动以及勇气。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太微妙了。有人说你该感恩,该为自己负责,尤其是我在最后确实放弃了华尔街实习的决定都应该审视自身,这没有错。伯德小姐的妈妈和天下无数的妈妈一样,都在担心忧虑中把自己孩子养大,只是希望孩子们以后不需要担心没饭吃。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往往忽略了(或许是再没有精力)在乎孩子真心在想什么,想去做什么。而这往往是孩子最需要的。孩子可以顽强得活着,孩子不会嫌家里条件不好,可是在适当的时候没有适当的家人的理解,那种感觉是致命的。 其实这是一部正能量电影。好莱坞的亲情电影从来都不吝啬从各个角度浓化亲情,这部片子也不例外。Christine父亲对自己上学的理解和支持微小而强大;她母亲虽然脾气很倔,但从来都没有放弃对她的精神支持。只是互相不太理解罢了。 扣题,自尊 -- 其实在亲情中,很难放下自尊。因为毕竟朝夕相处,自尊是互相“牵制”的筹码之一。Christine坚持自己的privacy以及,坚持父母叫自己的艺名,都是撑起一个自尊心的保护伞。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女孩子,不希望无力的自己的命运被父母所左右。而伯德小姐的妈妈自尊心最终都没有允许她和伯德小姐说一句告别。与家人的自尊何尝不是保护自己感受的武器之一。 而你的自尊真正为亲情妥协的时候,而必须是双方都妥协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亲情无论是母女在一起逛街的温馨,还是偶尔苦涩的冲突,其实都是爱。
(文/杨时旸)
《伯德小姐》意外泄露了一些有趣的况味,那就是,青春期与原生家庭的冲突方式是普世的。年轻人与父母一辈的裂隙、争吵、代沟,无论文化差异如何,都会在一个特定时段以一种相差无几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或许可以让很多中国观众释然,我们自己青春期中的那些遗憾,不满甚至愤怒都显得不那么孤独。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简单的青春片跨越文化打动了我们的原因。我们目击旁人,重逢并解释了自己。
标准的青春片都有着明晰的隐性主题——对抗与和解,而《伯德小姐》没有任何炫技,也不做任何卖弄地、教科书般地展现了这个主题。
《伯德小姐》写的是一个女孩长大的一瞬,以及其中所有的惶惑,不安,挣扎与希冀。伯德小姐是克里斯汀为自己取的名字,她坚持用这个怪异的称谓取代父母为她的命名,以表现一种从根源意义上的反叛,这个青春期的女孩敏感、自我,即将升入大学的当口,陷入爱恋,为未来烦恼,和母亲争吵,恰巧遇到父亲失业,她不得不开始处理突然降临的所有纷乱。
这个故事的模式和原型都让我们感到亲切,一个看似满不在乎实则心事重重的女孩,一边表演不羁一边不知所措,遇到爱人又受到伤害,和闺蜜撕扯又复合,对家庭依赖却也不免虚荣,有一个沉默的父亲,以及强势又实际的母亲,被生活俘获,终日站在她所有梦想的反面……
《伯德小姐》首先不遗余力地描述了那种对抗,克里斯汀似乎对全世界不满,敌对与恶意危机四伏,自己是烈火,但全世界都泼来冷水。这是一种标准的青春期臆想,一切都被呈现得真切又细腻。她想奔赴的是大都市,母亲却想让她留在那座小城不远处,出于所有实际的考量,学费、能力、成绩,在母亲眼里,她是个普通的女孩,在她自己心里,自己怎么可以与平庸的父母相提并论。“远走高飞”是青春期理想中最简洁的元密码,逃离出生地,逃离原生家庭,逃离因为熟悉而感到的桎梏,唾手可得和与生俱来的一切看起来都无聊又可疑,自己努力的终点就是破坏和逃亡。这故事中的那些争吵的细节,那些隐隐的心事,熟悉又亲切,母亲生气的时候问她,“你知道把你养大需要多少钱吗?”克里斯汀愤怒地翻出纸笔递到母亲眼前,“你给我一个数字,我以后赚了钱,给你一张支票,就再也不和你说话。”“我觉得你根本赚不到那些钱。”纸笔就被摔在地上,一旁是无奈又沉默的父亲。这景象和这对话,有多少人会会心一笑?一个在生活中已经疲惫不堪的母亲,一个正准备奋力跃入生活的女儿,那些事后后悔的气话,那些火上浇油的举动,在所有青春期的争吵中都一次次重复上演,不曾停歇。仔细看看,那些争吵——无论琐碎的还是激烈的,似乎都突如其来,缺乏指向且目的不明,那背后的是一种莫名的愤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中的“对抗”更多的是指向自我,指向内部的,只不过,处于其中的人都无法理解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指向他人,指向外部的冲突,换句话讲,那些争吵不过都是自己和自己撕扯的变形与外展,是我们拔节生长中的左冲右突。
如果说,对抗被饱满地呈现,那么《伯德小姐》的成功还在于呈现这种撕扯的同时,一直埋藏的希冀的隐线,她一直努力申请理想中的大学,离开这个小城,这不是单纯的为了叛逆而做出的逃离,而是一种梦想的牵引,虽然她并不知道梦想成真之后到底如何,但毕竟奔赴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被母亲揉皱的信,却被父亲捡起放进了女儿远行的行囊,通过那通无人接听的电话答录机,这段和解有效地避免了煽情的对白,而变成了一次独语。没有被及时拿起的听筒,因为赌气而未能成行的送站,两次“错过”成为了长大一瞬的证据,母女之间不再有机会也不再有必要针锋相对,独立,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分离和失去彼此,这或许是成长的第一步。而长大的伯德小姐也终于开始决定用回克里斯汀这个被父母赋予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