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威克的女孩 Panny z Wilka(1979)

简介:

    波兰电影大师瓦依达1979年作品,根据波兰小说名著改编,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5年以后,维多回到了威克,一个他曾经度过一段难忘时期的地方,他渐渐明白自己对这里的人曾经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出现,让曾经喜欢他的威克的女孩们重新认识自己,他也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正太猫

演员:



影评:

  1. 《威克的女孩》(波兰)导演:安德赛 瓦亚德;主演:丹尼尔 奥布莱斯基;安娜 瑟纽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波兰,主人公维克多回到了阔别十五年的家乡。关于这一次的远行的原因是一位神父朋友的死亡。在死亡面前,维克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感到我们无意所做的事情在追逐着我们,或者更糟的是,我们在追逐它们。迷茫的他决定回到家乡,也许家乡总代表着温暖和栖息地,也许在那里,他能找到所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你如果以为这是一个约翰克里斯多夫式的故事,那就错了,初恋的女孩菲拉早已变成了一抔黄土,所有的回忆与失落是在菲拉周围的姐妹中展开,这是电影的匠心所在,因为无论把初恋的女孩写得依旧完美,或是变得世俗不堪,都会落进俗套,于是干脆让她缺席,看电影的视角却因她的缺席而更加开阔。好好审视每一个威克的女孩——美丽纯洁的特尼娅、放荡的乔娜、冷静而尖刻的索西亚。。。而维克多——一个十五年前在威克英雄式的人物,几乎所有女孩爱恋的对象,(即使没有爱恋,也是一个崇高的象征,并且无法规避)在十五年后的今天,很可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与《约翰克里斯多夫》不同,《威克的女孩》是一个橙色的故事,橙色(orange)在英文中有“战栗”的意思,维克多回到威克前是对死亡的战栗,回到威克后是对生活和过去的战栗,他的心灵永远是战栗的,所以他试图去找寻生活的尺度时只能找到不确定的虚无,正如神父死前留下的一首诗:“我哀伤的歌曲将漂浮到你的海滩/而我不再有哀伤留下/拯救那首歌/拯救那墙上微弱的灯光/一个正在流失的梦想/被黄昏的阴暗冲洗。。。”

          在这个橙色的故事中,我发现了一个悖论:维克多在过去是一个没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的人,这一点被索西亚尖锐地指出时,显然有谴责的意味,意思是一个崇高的灵魂的象征不过是一个看似睿智实则懦弱的人,而维克多也认同了这一点。所以在十五年前因为战争维克多离开了威克,离开了菲拉,造成了他现在与过去的格格不入;然而维克多的叔叔又在夜晚与维克多的谈话中,把这个观点直接推翻了,他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别人一样,都有好的和坏的时刻,而老了以后才发现幸福的时刻有那么多。”显然这句温暖的台词把我拉回了对维克多的怜悯中,叔叔才是家乡的真正代表,温暖而无奈,知命而困顿。

          人就是过去,直接剥夺了我们的过去就等同于杀死我们;而沉溺于过去也是要死亡的,并且是自我埋葬,每一个来自外面世界的漂浮的灵魂注定没有精神家园。影片结尾时那艘简易的小船,三个星期前将维克多载过那条故乡的江,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他走进威克,走进过去;今天他又要在这条小船的行驶中回到现实,还是在夕阳的余晖中,他对乔娜说,那些曾经流失的,是只能在远处观望的东西。是的,过去和现实中间隔着不过是一条江,但是我们永远只能隔江眺望。
  2.    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男主角所做的一个梦,一个非常温馨,也让人感到极度压抑的噩梦。
       我不喜欢男主角的性格与为人。(优柔寡断到了极点)。当然你也可以把此归罪于“因为当年太年轻,还不懂得欣赏女孩们的美。”(男主角的婶婶语)。
      但他在15年后,辜负的另一位女孩(吉尼亚)呢?当然,“战争创伤”对此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但我并不完全认同。我相信这也不会是导演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