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余下的就是沉默 Restul e tăcere(2007)

余下的就是沉默 Restul e tăcere(2007)

又名: 别无所言 / 其余的人安静 / 闲人安静 / Restul e tacere / The Rest Is Silence

导演: 内伊·卡兰费

编剧: 内伊·卡兰费

主演: 马鲁斯·弗瑞尔·维扎德 奥维度·尼库勒斯库 米莱拉·泽塔 米哈伊·格鲁亚·桑杜 瓦伦丁·波佩斯库 尼库·米霍奇 西尔维乌·比瑞斯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上映日期: 2007-06-09

片长: 145分钟(罗马尼亚版) IMDb: tt0839967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影片讲述一个导演,克服了各种困难拍摄一部讲述罗马尼亚独立战争大片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就是罗马尼亚1912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史诗——《独立战争》。《余下的就是沉默》尽管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是男主角电影导演却是虚构的,他为了拍电影一方面要筹募资金,另一方面还要提防一家法国电影公司窃取他的创意。

演员:



影评:



  1. 《Restul E Tacere[别无所言]》电影注解及中文译名
    by @xinl.ve 090415

    十分推荐本片,本片剧情和人物分析待续。

    电影注解:
    《Restul E Tacere[别无所言]》是罗马尼亚电影,“Restul E Tacere”自然就是罗马尼亚语,翻译成英文是“The Rest Is Silence”,别无所言的沉默。或者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The Rest Is Silence”转成了“Restul E Tacere”,因为这句话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哈姆莱特临终遗言的最后一句。全段文字如下:

    Oh I die, Horatio. The potent poison quite o’er-craws my spirit. I cannot live to hear the news from England. But I do prophesy the election lights on Fortinbras; He has my dying voice. So tell him with the occurents, more and less which have solicited. The rest is silence.
    注:Horatio[霍拉旭]—— 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Fortinbras[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帮助哈姆雷特实现复仇的外部力量。

    以上的一段文字同时被用来当作《Restul E Tacere[别无所言]》的最后一幕:依然是在舞台上,由某个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面对舞台下的观众进行着独白。话音落,电影结束。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同时看过电影,自然是不会将“Restul E Tacere/The Rest Is Silence”理解为“其余的人安静”。如此的望文生义的翻译,和我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牵扯到“沉默的大多数”一样矫饰,错误和浮华都是翻译的大害。

    所以不去采用“其余的人沉默”,而用“别无所言”作为本片的中文译名。关于电影译名的话题,已经唠叨无数次,比我的某些用词都反复地让人生厌。这个话题,说还是不说,实在都是问题。说多了,反复自以为是地理解本片,也会让人讨厌,不说而误导观看电影的人,是否也是我这种码电影相关文字的人失职呢。

    谦虚而谨慎地再次审视“The Rest Is Silence”的意思,可能它会有“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复杂含义。因为毕竟这是哈姆雷特说出的最后一句话,而杀兄夺嫂的宫闱事件,也的确是在众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沉默中发生。哈姆雷特是有可能怀有怨怼,对那些不愿说出真相的人,那些选择犬儒、不愿意鼎力支持他的人。在剧本《哈姆雷特》中,完全可以这样漫无边际的理解。但作为电影的名称,这样认为“其余人都沉默”是否合适呢?那就要回到电影的剧情本身。

    三个主要人物:拍摄罗马尼亚第一部电影—-《独立战争》的年轻导演Grig,电影的制片人Leon和Grig爱恋的女交际花Emilia。三人互相施予对方的命运,让电影原本记录《独立战争》诞生过程的轻松,变成对罗马尼亚电影史上三个重要人物性格的解读。考虑到这三个人物并不真实存在,解读人物实则变成解读电影,而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传达的隐讳和丁点的晦涩,扩展了理解电影的角度,实在很不错。

    Restul.E.Tacere.Retail.DVDRip.XviD-iAPULA


  2. 介入分析《Restul E Tacere[别无所言]》
    by @xinl.ve 090416

    电影有条主线,即《独立战争[Romania's Independence]》的筹备、拍摄、制作和上映的过程。主线的存在有助于观众去了解剧情,这样一来,在掌握电影梗概的基础上,可以各取所需地选择理解电影的情节和设置。

    譬如《The Reader[朗读者]》,有人喜欢再去分析大屠杀之于德国的影响,考虑德国人的反省,也有人讨论原著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差异(VCD),而有人单纯把题眼落在男女的情感上。《The Reader[朗读者]》可供分析的角度如此之多,远不是前述三种就包含了所有的切入角度,还有文本之于Hanna的意义可供讨论(如此多的因素,难免不是影响《The Reader》的深度,无缘最佳影片的原因)。介入电影角度的繁多,对扩大电影的受众群还是利大于弊的。类似于《The Reader》的多角度,《Restul E Tacere[别无所言]》中可供探究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主要的两个题旨:电影[Moving Shadow]如何在罗马尼亚的戏剧舞台中诞生,以及三个主要人物—-导演Grig,制片人Leon和“茶花女”Emilia之间的情感关系。

    189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放映,而等到罗马尼亚有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已经是1911、1912年的事情,《独立战争》在戏剧舞台中挣扎而出。脱胎于戏剧舞台的电影,除了技术的助力外,还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部,也包括紧接下来的早期电影作品,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虚构的人物—-《独立战争》的年轻导演Grig,是著名喜剧演员之子,子承父业及不使家门蒙羞的最低要求,并不让Grip的电影事业受到父亲的支持。在戏剧领域的失败(电影开始时Grig的演员面试),从玩票时的拍摄到有了电影创意,进而说服好慕艺术虚荣的暴发户Leon进行投资,筹拍电影的艰辛本片静谧存在。无谓的演员、拍摄电影之外的斗争(已有同样题材的外国电影的竞争)、喜欢指手画脚的制片人和不受控制的群众演员,罗马尼亚自己的骄傲历史在一台、仅一台手摇式摄影机中诞生。黑白拍摄、角色安排、情节设置、后期制作和片花销售,等等现代电影工业里可能遇到的问题,在《独》的拍摄过程中同样可见。这种亲切而共通的体会,在方框屏幕放映早期电影时的黑白噪点达到顶点,曾经室外观看放大布投影电影的记忆。

    三个主要人物的情感关系,其实可以对比的范例很多。年轻人Grig和大亨Leon,可以对照的自然是《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将至]》里的父亲老Daniel和领养的儿子H.W.,Daniel Day Lewis凭借父亲老D的角色,梅开二度。都是被长者寄寓了希望和未来的年轻人,都是长者自己过强的商业欲望,间隙了老少之间的情谊。本片中的Leon除了对Grig有知遇之恩外,应该还是Grig电影拍摄时有力帮手,更为重要的情感是Leon已经表现出对Grig的父子之情,类似于老D之于H.W.的亲情。

    而既似交际花又似茶花女经历的Emilia,与Grig之间的男女之情可以理解。但她最后被烧死在舞台上的命运,使得电影变得复杂和未明。Grig因为她的冷漠,施予她缺水的诅咒,还算情理之中,而火灾的起源是心灰意冷的Leon焚烧电影胶片。如此安排,将Leon和Emilia的命运联系,不仅仅是成名后的Emilia在Leon的剧场表演的关系,还有两者之间无辜的“误伤”—-Emilia被火焰吞噬,Leon受到莫须有罪名的审判。Grig对Emilia是由爱生恨,而他将Leon牢牢钉死在审判席上的做法,远比结局“Grig died of tuberculosis several years later. Leon ended his life in an insane asylum. 电影永存”难以理解。

    提下本片中Grig等人在巴黎后期制作《独》的情节,导演也是用动画处理该段情节。这种方式和《Waltz With Bashir[与巴什共舞]》动画+纪录片的片尾有异曲同工之妙。

    著名舞台剧男演员的死亡开始,Aristizza,悲剧女演员死亡结束,电影人生的循环和宿命。

    Restul.E.Tacere.Retail.DVDRip.XviD-iAPULA
  3.     尼尔·加兰费的第五部作品。它叙述的成熟,对戏剧与电影的惊人融合,对罗马尼亚历史的审视,还有一个导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喜怒的点滴描写,都使得《余下就是沉默》像一句有力量的话,穿透了观众的思绪。它拥有大量出色的幽默片段,但它实质是个悲剧,引用《哈姆雷特》就像给电影带来了一个悲剧的框架。栩栩如生的人物勾勒了《余下的就是沉默》这幅油画的轮廓,而几乎无可挑剔的剧本,拿捏得当的叙述节奏,精美的摄影,自然还有与完美的钻石相比拟的表演,则完善了该油画从细节到技巧的方方面面。《余下的就是沉默》散发了通俗的成分,然而尼尔·加兰费的才华焕发了这些成分艺术上的魅力。那么它是否为罗马尼亚十年来最好的电影不重要,它关于电影这门艺术的思考,洋溢着的对拍摄电影的信心与热爱,确实有它的可爱之处。
  4.   看过很多罗马利亚电影了,尤其是最近那批新浪潮,而《余下就是沉默》算得上我看到的第一部完全具有商业片品相的罗马利亚电影,跳脱这个国度新浪潮导演们所纠缠的糟糕现实和对1989剧变岁月的一步步深思,而聪明轻盈地进入20世纪初的罗马利亚,以虚构的华丽故事讲述这个真实的第一部战争片诞生历程。
      
      它的商业性体现于,既通过戏中戏(关于第一部战争电影《独立战争》的拍摄故事)激荡了爱国主义,又通过各种最模式化的叙事技巧(围绕拍摄电影而引发出的友情、爱情和背叛)讲故事说得很漂亮。
      
      表现戏中戏《独立战争》的制作过程,让观众无可避免地会联想现代电影工业,从而带来一种相互参照的乐趣。找制片、拉政府投资、拍摄自由受干预、美女演员与导演那点潜规则般的鱼水情、片场受伤、拉拢媒体打压竞争对手、放片花、卖国际版权……一切都与百年后的现代电影工业相似。而适当的小品式段子(如月色下池塘边期待“水中生物”的对话)和精彩的平行蒙太奇(摄制攻坚战大场面反复受挫与多次寻找美女未果),更在带来轻松感的同时,让这2个半小时不那么漫长。片中的制片人甚至还不无反讽地怒问:“2个小时的片长,谁买啊,观众要上厕所莫非还让放映员暂停?”
      
      影片甚至于贪心地引入故事内浅层的(两枚硬币的首尾呼应)和故事外深层的(《哈姆雷特》台词“余下就是沉默”)隐喻,而企图将电影上升出某种值得多层次言说的价值。是片中导演被制片人讹诈后的署名权沉默,是胶片易燃属性可能带来的电影前史沉默,是与《哈姆雷特》复仇情结相照应的互文性沉默,是无声电影本身的沉默,是戏剧舞台被银幕最终攻陷后的沉默。
      
      但也因此,这部戏显得太过于满载,带出的情绪也有些过多过杂,刚在畅快淋漓的叙事中得到浅层的快感后,却又立即被两枚硬币和哈姆雷特拉入作者深层的表达愿望中,过渡起来还是很不自然。片中的制片人既然是个冷酷的资本家,干嘛又在教堂中祈祷导演不要中计变卖自己的股权;既然对导演有着如孩子般的关爱和期待,干嘛又在首映式上彻底摒弃导演的贡献。如果说这位制片人角色有着矛盾的天性,那么电影就没给予足够的交待,让两枚硬币的因果报应关系显得不那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