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羁的美女 La belle noiseuse(1991)

演员:



影评:



  1. 去隔壁宿舍借牒,无意中多拿来了一张《不羁的美女》,放在一边懒得看。以为会是部沉闷的,带有情色和实验性质的法国片,除此完全没有概念。一天早晨,课取消了,法语外教去了柬埔寨,而宿舍没有断电,于是就在这样对影片一无所知也无所期待的情况下,开始看,两个小时的长片。
    与画与女人有关的故事本身就对我产生吸引力。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位老画家的城堡里。法国南部炎热的夏天,幽静阴凉的城堡,洋溢着青春性感的美女唤醒了老画家久已干涸的创作激情,一幅惊世名作也许将如所有人期待的那样,在画家与模特间的合作中诞生。模特与画家,女人与艺术,这部电影会怎样来诠释这个经典的,诱人的,烂俗的,也可以是深刻的主题呢?
    影片一开始,法国南部夏天的漫长慵懒的阳光,女主人公穿着连衣裙,提着凉鞋光脚走路的方式,都在告诉你,这不是一部用于取悦观众的电影,而是导演作者想要说点什么,这种说话的方式,带着典型的从容不迫,严肃优雅,杀人不见血的欧洲气质。
    女主人公一进入老画家的城堡,便感到了某种不安,她对男友说:“我觉得要发生些什么。相信我。”这种没有凭据的不安的预感,是一种女人的直觉吧,觉得自己处于某种危险的境地,她抱起双臂的姿势,是企图自我保护,抗拒被掠夺的心理反应。没有悬疑,没有暴力,却是平静湖面下有暗流汹涌,整部影片以心理上绷紧的弦,使你呼吸压抑。
    玛丽安成为老画家的模特,最初完全并非她的意愿,当她知道男友、画商、老画家三个男人经过讨论决定把她用作模特,来完成他们期待的画作时,她表现出的是气愤和抗拒。显然,这个有着性感身体、充盈青春的美女同时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的女性。当她与城堡女主人,也就是画家的前模特讨论着女人的命运时,她显然是并不赞同画家妻子完全放弃了自己,将生命依附在丈夫身上的选择。她认为自己的心性是强大的,女人应该拥有自己。
    玛丽安渐渐地在画家的创作中变得主动,因为她被作画的魅力所吸引。男人钟情于创造奇迹,而女人本能地喜欢帮助奇迹发生。她放弃警惕,陷入这场冒险中。(想到北冥神功哈)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还交结着妻子的忧虑,男友的嫉妒,微妙的情感暗流,然而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那幅期待中的画也没有真正出现。只看到老画家把它封存进画室墙壁中时,曾露出鲜红的底色,以及模特玛丽安看到自己的画像时的目光以及她经历过被画之后的憔悴。“好的作品,画布应该是带血的。”想到老画家之前所说的这句理论,可以想见这幅名作的摄人心魄。最后画家展示的只是另一幅作品,淡蓝的底色,女人的背部,没有面庞。(简洁得让我看不懂)。在户外草坪明亮阳光下,大家仿佛都松了一口气,妻子与丈夫之间默契的笑,画家与画商开始讨论价钱,男友年轻的困惑,以及玛丽安的无法释然。
    “好的作品,画布应该是带血的。” 在看到三个男人在讨论用玛丽安作模特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女性观众都会如我当时一样,莫名产生一种抵触的感觉。在男人的眼中,女性究竟是什么呢?尤其是那些艺术家、创作者。他们最会崇拜女性,赞美女性,欣赏女性,以女性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美其名曰:“永恒之女性,引导人类飞升。”然而女性终究不是与他们占有等同的地位,他们将之作为汲取创作灵感的对象,从她们身上吸取精华,满足他们的艺术梦想。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她这个人本身,而是她所象征的美,她的美所帮助他完成的艺术创作,满足他创造的欲望和快感。他们以为自己是上帝。而女人呢?她所处的是被掠夺的地位,在对方的汲取和对美的再创造中,她也在默默地消耗掉自己,青春,美丽,生命。想到小时候看过一篇三毛写的《收魂记》,说是在撒哈拉沙漠,当地人害怕被拍照,他们认为被摄影的同时,他们的灵魂就被那个黑匣子里的胶卷所摄走了。这个故事放到这里来看,颇有寓意,可以解释女人与创作的关系。
    比如画家妻子,她曾经是他的模特,为了追随他而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前程,如今与老画家隐居在城堡中过着山中岁月长的平静生活,闲来以制作动物标本为乐。她的身体容颜,像是被时间做了抽脂手术,你看得出她曾经也是个美女,也许正如今日的玛丽安一般有着丰满的身体明艳的面庞,但现在年老色衰,变成了他的老伴,老画家再也不能从她身上找到创作热情,她不是不感到落寞无奈的,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血气已经被残酷地掠夺了。
    她所爱好的标本制作,正好与画家的创作相对应。她把动物制作成标本的过程,也正是把一个鲜活的生命抽干,抽干它们本应自生自灭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把它们缝合,防腐,装订,以求保存它们盛年的美丽,企图实现某种永恒,但同时,被做成标本的鸟儿本身呢?它再没有翱翔天空的自在生命了。标本制作是一种血淋淋的残酷,以血肉生命为代价实现凝固的永恒的艺术。
    电影不是我原以为的故作姿态的闷片。导演态度认真,手法优雅,欧洲味道浓厚。对于这部偶然看了的电影,却也并不是很推荐,因为综合各种好片要素来评价,它不是很好看。以我菜鸟水平,看不太懂。只觉得看完有点压抑,因为看到的是一种残酷,男人对于女人,艺术对于生命的残酷。以上一点观后感想,难免肤浅,拿来分享,仅作抛砖引玉:)




  2. 看这部电影已经有好几年了,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撼。第一个强烈印象是美女主人公长时间的、多角度的、大幅度的赤裸相呈,这种被审视性的身体裸露,与色情片完全不同,确是很另类的体验。

    除了肉欲的震撼,我也注意了这部电影的复杂性,那就是比性更重要的人性话题,比如创造激情与肉欲的关系,比如创造能力与人生的关系,比如激情与道德责任等。

    如很多法兰西影片一样,此片也是郊外的城堡或别墅,树荫下的聊天喝酒,夜幕下的狂欢,彬彬有礼又充满试探的男男女女。主人公有大把可以挥洒的时间,很多是自由职业者,很少为衣食发愁。

    也许当一个社会衣食不愁,性欲也不难满足的时候,人之为人的那种复杂性,创造对人生的意义、人际关系的本真性东西,男女关系的实质开始呈现出来了。所以实际上法国电影再赤裸,都不能归入色情电影。在法国文艺片中,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性是放在人的生存状态中来表现的,关注的是性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感性冲动在人生中的位置等话题。

    电影故事大概是这样,老画家与曾是他模特的妻子住在一个郊外的别墅里,但老画家已经江郎才尽,无法恢复他当年的创造激情,过着盛名之下其实难付的过气名人生活。尽管生活很悠闲,但内心非常悲哀。

    老画家的妻子隐隐明白老画家丧失创造力是因为自己无法激发老画家的创造激情了。虽然当年老画家以她为模特创作出了杰作,但激情是无法长期保留的。当他们结婚并生活在一起后,这种激情消失了,于是作家的创作才能也枯竭了。

    人类大概是一个可怜的物种,爱的温情会扼杀痴迷与激情,也会扼杀创作激情。也就是说,如果老画家的妻子不离开他,老画家也许一辈子再也无法恢复创作激情了。这是非常可悲的,即使他们不愿承认,互相隐瞒,但老画家创作激情的消失深刻显示出:人天生是喜新厌旧的,过份注重道德责任的代价就是激情的丧失。我们可以让自己行为道德,但我们不能勉强自己有激情,激情是无法勉强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付也许是名人的最大悲哀,当老画家丧失创作激情后,他不幸福,他的妻子也不幸福。这时一位崇拜这位老画家的年轻画家带着他的未婚妻慕名来拜访。当年轻画家的美丽的未婚妻出现后,老画家的妻子似乎想借助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的肉体重新唤起老画家的创作激情。但是老画家的妻子知道,老画家只有倾注全部的爱欲才会恢复创造力,而这也意味着她将失去老画家。

    年轻的美女对于裸体模特的角色是抵触的,她气愤于她男朋友竟然同意让她当别人的裸体模特。出于赌气,她才答应当模特的,所以她一开始对老画家相当抗拒。但万万想不到的是,当老画家灵感激发时,年轻美女体会到了老画家那种狂热的爱,那种远比她未婚夫狂热的爱。在这种激情下,她完全无法抵抗。于是她开始逼迫老画家公开承认这份激情。

    但老画家出于对妻子的责任,无法回报年轻模特的爱。老画家最后把他的激情四溢的杰作砌在了墙壁里,不让任何人看到,而只以一幅平庸的作品示人,当老画家的妻子最后看到这幅平庸的作品后,确认了老画家没有对自己变心。老画家之所以选择这样做,也许是出于对老妻的道德责任,也许想以行为证明人能超越其动物性。

    女性在感情上永远比男人勇敢,这也是一个例子。

    最倒霉的大概是女模特的老公,那个年轻的画家。他崇拜老画家,希望看到老画家恢复灵感,甚至愿意让女朋友作老画家的裸体模特。想不到因此而使女朋友气愤,更想不到女朋友因此而爱上老画家。而最后,他只看到了一幅平庸的作品。

    而另一个受伤害的大概是年轻的美女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老画家那种惊天动地、如痴如狂的激情之后,年轻的美女再也不法象原来那样与男朋友交往了。也许她的生活被毁了,因为她再也无法接受普通的温水式爱情,也许这段经历使她认识到一种更高的生活状态。

    这样一部片子,真是够复杂的。


    法兰西文艺片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电影,所谓知识分子电影就是充满纠结的的电影。具有正常欲望,受着感性诱惑的主人公,却拼命抵制着感性的诱惑,以达成某种心灵与精神的满足。生活在红尘中的人,时时反顾,去探讨自己感情与行为的逻辑,这无疑有点类似于拉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真是这种纠结,使法兰西电影对人性的理解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所以看贯美国大片与港台日本色情片的观众,永远无法欣赏这种纠结。
  3. 雅克·里维特的构思总是独特而奇妙的。
    最好的画作展示出各类灵魂,对象的,画家的,还有被感染的观者的。
    不是有一首死亡之曲么,本片构思了死亡之画。
    一位年轻画家带着女友拜访心目中的大师,老画家十年前辍笔了,或者因为思维的枯竭、灵感的缺失,或者因为心中构思完满大作的难以企及,那种全心力的投入、酣畅淋漓的发泄必须是一切都恰到好处,不容许一丝杂念的。
    年轻画家、他的女友、大师的妻子都希望大师能在有生之年成功。成功不是成就成名,而是为你喜欢的事画上完美的句号,虽然人生满溢着遗憾,人却总企盼着能尽量减少遗憾,尤其对那些公认的大师,总希望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够赋予完美。
    随着大师开始动笔,年轻画家的女友充当杰作的模特,四个人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俗套,而是看到画作如何在破坏日常感情,看到一副画作的完成就是一场参与者的历险。
    老画师时时顿笔,握笔的手颤抖起来,画布上是自己的一生,血泪情爱,他无以担负;女模特时时愤怒,激发大师造出杰作是她的野心,但她必须受制于大师的摆布,每次与大师的交流都不得不让位于大师冷血的创作;她的男人受困于索取和奉献,他主动向大师提供他的女人,又时刻猜忌他们的作为;大师的妻子是最矛盾的一个,她既希望丈夫中断的艺术生涯能够起死回生,又不希望看到那副呕心沥血之作用尽了他的心力,并且可能呈现出她不愿意见到的灵魂——对往事的追忆。
    里面每个人都在构造自己的时空,我也才知道,画画是那么的仰赖于力,画家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力量支撑,画作的对象也必须让画家看到她饱满的力,呼之欲出的活力四射的力,哪怕模特摆着不能动的姿势。
    影片最后,画家把这幅画用砖头封住了,除了画家和他的老婆,模特,谁都没见过她,当然,也不会给观众见到。
    这幅画到底真不真实?大师对模特说,象你她就是真实的。我们从剧情隐约知道,这幅画应是模特、他妻子以及他本人的合体。
    油画是婴儿,需要时间了解。好的画作,恐怕与真实无关。
  4. 先说几个难以忘怀的镜头:
    1.艾曼纽在老画家面前脱去外衣,美丽的裸体带有侵略性的“逼眼”而来。老画家枯竭的灵感被刺痛了一瞬间。艾曼纽圆圆的眼睛直视着画家,充满质疑。老画家慌乱地在速写本上拼命地画着,可蘸水比却如此干涸。
    2.摆姿势。即使弄疼了,画家还是粗暴地将美女的裸体摆出各种姿势,“有时模特会因此脱臼”,他说。画家在空旷巨大的画室里走来走去,像个困兽。他仿佛有灵感在涌动,但又找不到那丝光亮的确切方向。在这个冲突中,他们渐渐理解了对方。是的,他们各自在寻找各自的方向。
    3艾曼纽早早来到画室,室内昏暗,空无一人。她犹豫了一会,转身走出房门,来到明亮的白色走廊。这时,镜头几乎不动,她的背影沿着走廊渐渐变小,在拐角处停下来,又沿着走廊往回走,渐渐变大,移向黑暗的门洞。接着,老画家进来了。
    4.两人大笑之后,画家突然找到灵感,将十年前的一副未完成画布搬过来,快速勾勒起来。他的画笔沾着淡淡的蓝色颜料,在妻子的肖像上轻轻涂抹。美女的屁股渐渐明朗,而妻子曾经青春的面容慢慢消失。看着画布上他妻子那双眼睛逐渐黯淡模糊,我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是人类共通的感遇,情感,青春,衰老,人生的短暂和漫长,很多东西只有眼睁睁看着它消失,而无能为力。
    5.画家的妻子在怀疑恐慌中煎熬,忍不住来到画室探寻究竟。她在光亮的门洞中一闪,轻手轻脚走下木楼梯,融入巨大的黑暗中。和她一闪而入的,还有一只猫。导演对这只猫的安排太绝了。

    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论,褒贬出现两个极端。
    先说批评的声音。对从没有学习过绘画技法的观众来说,大段大段的写生过程的确会让人昏昏欲睡。而一部份人的眼睛,重点盯住的又是Eammaneulle beart 撩人的身体。对于这部分观众,这样迷人的镜头又被大段大段剪断,分散在长达几个小时的镜头中。所以,他们看完后也会摇着头说:“不够紧凑!”。哈哈,他们把这部电影当作A片了。
    好评就不好说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每个镜头都是有用的,几个小时的片长没法删减。场地简单,人物简单,但叙事的内容却相当细腻复杂,人物间的关系在不断变化,逐级推进。画室内和画室外的空间对比强烈。有这样控制力的导演,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