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时旸)
只要他愿意,86岁的山田洋次或许能将《家族之苦》这个系列一直拍摄下去,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家族之苦2》和第一部有着一样的调子,生活默默延续和自我生长,故事也同样如是。两位老人在那次离婚风波之后平息下来,日子照常行进。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与其说是对于电影本体的驾驭,不如说是一个老导演对于生活本身的参悟。他轻盈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便切下一角,稍作打磨,就搬上了银幕,那些故事带着我们日常的温度,裹着真实的细屑,我们观看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我们也在凝视自己,每个人都带着的小毛病,小心思,小算计,但每个人又都善良,体贴,刀子嘴豆腐心,他们时常互相抱怨,但永远无法分离,那些抱怨其实也都是嗔怪,一种东方家庭中保持亲密的古怪方式。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影迷看着《家族之苦》系列会想起《我爱我家》,同样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无尽琐事,同样是几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和慰藉,同样都是嬉笑背后突如其来的感动,以及感动即将触到矫情边缘时,又被嬉闹及时救场的娴熟手段。这些生活中的绵密针脚高于所有戏剧性的构建和反转。
《家族之苦2》的故事中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无非就是年长的父亲还坚持着要开车,但精力不济,经常把车刮花,家人担心他的安全,想劝说这个固执的老头彻底交出钥匙。儿女们顾及着老人的自尊,也忌惮于自己是否适合开口。日子向前滚动,似乎无事发生,只是劝阻父亲的事一直悬而未决。大家各自忙碌,工作,下班,喝点啤酒,吃块蛋糕,有人为老人操心,有人为子女烦扰,在这个炎热夏天,一切慢慢循环。
日常的运转里其实也潜藏着惊心动魄和命运斗转,老人偶遇了数十年未见的同学,一次尴尬的重逢,一场欢快的畅饮,还有,最终意想不到的死亡。《家族之苦2》里有命运沧桑,但只不过都用对话粗线条带过,居酒屋里,几个人谈及那位老同学的经历,绸缎庄的富二代,年轻时风流倜傥,却中年落魄,娶了校花,又分道扬镳,家族里的人都断了联系,年过七旬还在工地谋生,这闲言碎语里粗粗的勾勒,就是一个人跌宕的一生,这些都没有被大张旗鼓地展开,而是默默缝补进了充满节制欲言又止的对话里,就着清酒含混略过,仔细琢磨也都是慨叹。
《家族之苦2》的故事中,家中的妈妈是缺席的,她去北欧看极光,圆年轻时的梦想,她抽身而去,在远方不可言说的光芒里回归年少之梦,老伴留在家里,面对着熟悉的环境和所有琐事,和儿女拌嘴,和老友重逢,和居酒屋的老板娘暧昧。极光成为了一种精神意义上超脱的象征,这种在极寒之地才会出现的自然景观像神秘的感召,它和日本家中那些最俗常的碎屑形成了剧烈的对照,妈妈从挪威打来电话,说起那些犹如外星之光的景观,却瞬间让这一家人的不知所措更显现实荒诞。而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更加切实的映照,死亡正式进入叙事,老一代人的谢幕已经开始,无论如何避免和躲闪,一切都终将发生。儿女们对父亲驾驶权的褫夺成为了一种宣告,让他不得不开始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而最小的儿子儿媳也开始计划着要一个宝宝。家族的一切不过都隐喻在这衰老和新生之间。
人们都在处理各自琐琐碎碎的麻烦,寻找自己简简单单的快乐,家庭主妇从家务中脱身,认真穿上和服去与闺蜜看一场演出,老人们聚在居酒屋,唱起年轻时的歌,孙辈们无人管束时大口大口吃着披萨,生活有淡淡的烦忧,但也有快慰和清酒。桥爪功饰演的平田到处发泄不满,但最后也深深慨叹自己家庭的幸福,神情忧郁的苍井优和表情自信的妻夫木聪演绎了家族中最清澈的一对,尚未被生活压垮,搅浑,笃定地面对生活。
这故事在嬉闹即将变得失控的当口,兜头降下一场孤独的死亡,在泪水即将夺眶而出的时刻,突然引发了恶趣味的玩笑,山田洋次操纵着所有人的情绪,告诉人们这就是苦乐兼半的人生,那一顿注定无法好好吃下的高级鳗鱼饭,那一堆在烈火中噼啪作响的银杏果,都是这生活中的苦涩与甜味。
2016年的《家族之苦》,豆瓣8.1分,是年度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之一。电影深受影迷和电影人喜欢,甚至黄磊老师还将它翻拍成了《麻烦家族》。
与此同时,《家族之苦》也终于迎来了续集。
一直以来,续集想超越前作都是很有难度,再加上《家族之苦》本就口碑不错,续集想有所突破就更具挑战性。
然而《家族之苦2》的评分不降反升,高达8.6分,单看评分的话极有可能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日本真人电影。
出生于1931年的山田洋次是日本著名导演,他非常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电影,有“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
山田洋次在保持高产的同时,竟然还能保证极高的质量。岁月丝毫没有使他退步,反而让他的功力更加炉火纯青。
1969年-1995年的30年间,山田洋次曾执导了48部《寅次郎的故事》,这也是世界目前最长的系列电影,是拍了24部的《007》的两倍之多。
这30年来,新年假期全家一起到影院看《寅次郎的故事》,一度成为日本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
有趣的是,山田洋次曾执导的《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安二郎执导的《东京物语》,而《家族之苦》又是《东京家族》原班人马拍摄的,而这一系列电影都是同样的主题:家庭。
《家族之苦》围绕父亲周造的一家八口展开,这个家庭还有周造的妻子富子、周造的大儿子幸之助、幸之助的妻子史枝、周造的女儿成子、成子的丈夫泰藏、周造的小儿子庄太(妻夫木聪 饰)、庄太的妻子宪子(苍井优 饰)。
《家族之苦》的主线是“离婚”,周造身为一名老顽童,深爱着妻子但又为人固执,不好意思开口说出来,而妻子一直以来都是逆来顺受、贤惠体贴的贤妻良母,有一天终于表示无法容忍周造大男子主义的性格和习惯而提出离婚,但故事的最后两人还是重归于好。
《家族之苦2》延续了上一部的剧情,仍然是讲述这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妻子即将前往欧洲旅行,周造展示出特立独行的面貌,他当了大半辈子的一家之主,自然不愿听从晚辈的意见,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晚辈担心周造的安全,希望他交出驾照、不再开车,但周造扬言要“开车开到死”。
周造还很小孩子气,一个人走到楼上生闷气,这时,晚辈又纷纷开始取笑他。
大儿子对宪子说,不必对周造说话太软,他会蹬鼻子上脸。
大儿子还说他看见周造和居酒屋的老板娘走在一起,并喷了香水,以至于全家人哄堂大笑。
然而,这一切都被周造看到了,场面一度陷入非常尴尬。
《家族之苦2》将周造一家的琐碎之事生活化地呈现,晚辈希望长辈不再开车、晚辈取笑长辈这样的事情,都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很容易能让观众共鸣,非常接地气。
而导演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拍摄一部普通的家庭喜剧,他还试图打造喜剧的最高境界:笑中带泪。
无论是《东京家族》还是《家族之苦》,都有对老年危机的隐喻,是在向观众展示老年人的生活面貌和心理活动。
周造非常清楚自己年龄大了,但他并不服老,他喜欢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和钓鱼,在他看来,不让他开车就等于不让他打高尔夫球、不让他钓鱼,也就是等于让他去死。
他知道终有一天,他会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开车,但他希望这一天能晚一点来。如果主动交出驾照,不等于是承认自己老了吗?
正如《相爱相亲》中,张艾嘉饰演的岳慧英也不想退休,想在变老之前最后挣扎一番。
但和变老相比,更让周造感慨的是,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而接下来轮到的就是自己。
他在开车的途中,偶遇了正在指挥交通的高中同学丸田,他俩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他俩相约一起喝酒,一起叙旧,不料这一次却成了最后一次见面。次日,丸田就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一起喝酒的时候,周造始终有说有笑,但当他得知当年网球部的女神高野节子嫁给了丸田,不过两人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周造的心中是五味杂陈,笑不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集中,周造也曾在居酒屋偶遇另一位同学沼田,他娶了网球部的另一位女神百合子。但当沼田说百合子二十多年前就跑了的时候,周造的反应是幸灾乐祸,狂笑不止。
两次得知老同学的失恋,周造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观众要非常细心才能发现这么微妙的变化。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用周造自己的话就能解释,他曾说过:开玩笑也要分轻重。
丸田具有非常悲惨的经历,他曾是大型绸缎庄的继承人,他把父母的店铺关了,去广岛做房地产,不料遭遇经济泡沫倒闭破产,欠了一大堆债,导致妻离子散。丸田的妻子高野节子离他而去,还带走了他们还在读小学的女儿。
如今丸田已经年过七旬,为了维持生计白天要在烈日下指挥交通,晚上回到出租房做他的孤寡老人,实在让人伤心。
甚至,房东曾经劝丸田去申请生活保障,他也把所有责任归结给自己:我没用,是我的错,不想让国家为自己费心。
根据日本的法律,丸田身为孤寡老人,如果没有亲戚来认领遗体,就会只有一位殡葬员为他送葬,那是十分凄凉的场景。
于是,周造提出为丸田送行,但儿女纷纷推辞,大儿子要去上海出差,大儿媳要去参加家长会,只有庄太和宪子答应周造。
周造放下了他一贯的嬉皮笑脸,意味深长地说道:“那家伙只能被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送行,就那样踏上黄泉之路,实在太可怜了。那家伙到底是干了什么坏事啊?事业失败,欠下一笔债,被骗做了连带责任担保人,这些是严重到要让他独自踏上黄泉之路的罪行吗?他也有好好缴税,也有好好工作,都是个七十几岁的老人了,在烈日下挥洒汗水,挥舞着红棒子。这个国家,是要让人工作到死吗?”
和丸田相比,周造无疑是幸运的,他儿女绕膝、三世同堂。他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他不用工作,他可以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和钓鱼,可以去跳广场舞,可以勾搭居酒屋的老板娘……
他知道自己很幸福,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取笑丸田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得知丸田妻离子散的时候笑不出来。
然而到了第二天,周造来到殡仪馆,发现全家人都到齐了,自愿为丸田送行。电影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给观众带来泪点。
当你以为导演要开始煽情的时候,周造又多次在敲钉子的过程中失手,
女婿连忙插嘴:“可能他觉得要和您分别是件痛苦的事吧。”
丸田被送进焚化炉时,电影的基调随即再次变得沉重,一向老不正经的周造也流露出庄重的神情。
但是下一秒,周造给丸田陪葬的银杏果又如同爆米花般炸响,周造连忙开玩笑说:“那家伙现在应该吓了一跳吧。”
于是,电影就这样进入了笑中带泪的最高境界。
可能在我们看来,葬礼都应该是严肃的。而导演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演绎了一场死亡,这对能力和勇气都是很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让观众看得不适,让人觉得主角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其实周造的行为有点类似于西方人出席葬礼的风俗,在悼词上讲一些死者生前的笑话也无伤大雅,哪怕是没有恶意的“嘲笑”也无妨,毕竟死者也不希望大家见自己最后一面是哭丧着脸。
对周造而言,既然丸田都已经去世,自己早晚也将面临死亡的问题。正如《相爱相亲》中,岳慧英说:外婆去世了,下一批就轮到我们了。
周造在老同学的葬礼上也不忘开玩笑,可能是不想考虑死亡的问题,也可能是已经看淡了生死:“等着我们啊,丸田。我们马上就会跟着你去那边的,然后我们三人再一起开心地喝酒吧。”
丸田的人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也许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他这样的好人,想必在天堂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吧。这也是为什么周造从居酒屋的笑不出口,又转变为为老同学高兴。正如庄子面对妻子的死亡,丝毫不悲伤,反而高兴地唱起歌来。
况且,丸田是喝着好喝的酒,在朋友家中的床上去世的,还有一群人送他上路,比孤独死去好太多了。
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线,一会儿是晚辈要求长辈交出驾照,一会儿又是老同学的偶遇。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也正因为电影没有明确的主线,所以解读思路并不是唯一的,电影里提到的老年危机、孤寡老人、孤独死、老龄化社会等等,任何话题单拎出来都有巨大的解读空间。
两部《家族之苦》都和以往的日本的情感类电影很像,表面上比较枯燥,其实非常细腻。第一次观看容易漏掉许多细节和伏笔,但多次观看就能感受到电影丰满的内涵。犹如品茶一般,细细品味方能回味无穷。
比如,电影叫《家族之苦》,但人们都是苦中作乐,甚至并不苦。表面上大家总是会有分歧,但至少说明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沟通,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如在上一集,当周造问宪子是不是不想嫁到这么混乱的家里,宪子却说她很羡慕,因为她的母亲整理好行李默默离开了父亲,就算是离婚了,她家根本没有大家一起认真谈论事情的机会。
再比如,1.原本可能孤独死亡的丸田,喝着酒,在好朋友的家里闭上了双眼;
2.宪子的父亲也是一个人生活,都装了心脏起搏器还是喜欢喝酒,还讨厌看医生。每当宪子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他就会说:“不用担心,我已经活得够久了,就算垂死在路边也无所谓了。”听起来好像很潇洒,但是反而觉得很凄凉。
由于宪子的父亲住得很远,最后也可能会孤独死。
3.宪子的外婆常年卧病在床,但好在她还可以通过唱歌来自娱自乐,好在还有家人陪伴。
4.庄太提出,他和宪子、宪子的妈妈、宪子的外婆可以一起换个大点的房子住,他们可以一起照顾老人,将来也可以一起照顾小孩。
宪子的父亲、宪子的外婆、庄太和宪子的对话都是一笔带过,但这4段剧情,甚至可以加上上一集周造的假死,如果把它们从电影中抽离出来完全可以连成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整个日本的缩影,孤独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许,像周造那样全家一起生活,是避免老人孤独死的最好办法。
观看电影的我们也终将变老,终将像周造那样会被儿女取笑,不能开车去想去的地方,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虽然我们离变老还有很长时间,我们远远没有到考虑老年危机的年龄,但几十年前的周造何曾不是这样想的呢?
时间啊,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
人啊,一不小心就变老了。
第一次BIFF抢票,很顺利抢到了《家族之苦2》很靠中间的位置,很开心。
上来作为家里最大长辈的爷爷周造就要当一个固执的老司机,把家里的车蹭得伤痕累累。大儿子一直想动员全家人劝服老爷子别再开车了。但老爷子坚持要开车。(这我就开始要想歪了。。。)
最后还是无疾而终。前半部分,就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不服老的故事,家里的小辈也觉得,不能坐视不管,但又不知道以什么样的身份去管束曾经是一家之主的父亲。于是大哥推大嫂,大嫂推二姐,二姐推小弟,小弟推弟媳。一家子最后没人能劝得动老爷子。老太太呢,为了要在有生之年见一次极光,直接就去斯堪的纳维亚了。
故事中段,周造遇见了自己的中学同学,七十好几的人了,还要穿着荧光服,在街上疏导交通,不知道周造心里有没有一点骄傲(至少自己比人家境遇好),我想了一下,可能是有的。他曾经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嘲笑的这个人,曾经经营过一家大厂,后来生意惨淡,看来是关门大吉了。但是他们曾经喜欢过的一个女生,当年却是下嫁给了这个同学,当然后来也离婚了,这还是让人有些感慨的。
没错,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是有很多人说,这种情节似曾相识。很多人都在评论的时候说,啊,用了好多老梗,没什么新意之类的。但这种生活化的电影本来就是应该有一些让你感觉发生过的情节,这样才能赢得共鸣。我一个快三十岁的人还会感慨,为什么当年那个长得好看的妹子最后嫁了一个长得像杨臣刚的人,后来,又离婚了。我始终没有再见过她,但我总觉得她的人生十分曲折。还有一个当年闺蜜的前男友,在一次旧相识的婚礼上,曾经见过。当时的美少年现在还是眉清目秀,但他身边的人却并不是很客气的样子。后来听说他结婚了,也生了孩子,但强势的妻子还是经常会跟他吵架……
后来flag就立了起来,当年希望自己死前最后一顿吃的是银杏果的同学,终于在吃完银杏果那天晚上住在了周造家,并且死在了周造家里。于是,一场像舞台剧一样的大戏在这个本来就不算宽敞的家里开始了。这大概是最精彩的一场群戏。虽然前面还有各种笑料,但都不够这场戏多。大家都一直笑啊笑的,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死了一个人,但山田洋次却把这里处理得喜剧十足。尤其是周造,在知道同学死了之后,表现得十分淡然。
“啊,又走了一个啊。”
这就是他的说法。
我有时候觉得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出来的话可能就是导演想说的话。因为到那个年龄之后,可能对于生与死就看得比较淡了,每天都要有人走。周造想让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谁陪他去参加一下同学的葬礼。他觉得他应该去送送他。虽然很多年都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他觉得有些事情是注定的,比如再遇见,比如死在了自己家里。或许有些仪式性的事情需要完成吧。小儿子和儿媳说本来也要去参加葬礼的,因为儿媳觉得死去的老爷子挺可怜。
那时候的我,也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就那么孤独终老,会不会觉得很孤独。其实不会。因为有些爱面子的人,还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一点一点衰老,不管身边有谁,都希望自己还是十八岁的自己,像戏里苍井优的外婆那样,一个人躺在床上,还是会唱着年轻时会唱的歌。虽然没有人会理了,但自己还是会唱得很开心。
葬礼那天早晨,意外地,所有的晚辈(除了孙子辈的)都到了。大概在他们内心,虽然都说忙事情,但还是都赶到了。可真正要参加葬礼的人却迟到了。原来他们去买了银杏果。当时就有点想哭的冲动。当周造说,你再等等我们,就过去了。我想想,人生也不过就是这样吧。
当他们再一次唱起年少时唱的歌送别同学的时候,我真的完全就绷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流。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当年看《茶馆》的时候,最后有人扔纸钱喊的那句“主家赏钱一百二十吊!”如果要说回忆的话,大概人生中会有很多片段,但一定是在上学的时候最开心,那时候没有太多艰辛,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好奇,当我们慢慢迈向社会,好多事情都不愿意在回忆起来。曾经美好的事情,都会当作幸福的事情一遍一遍一次一次在聚会的时候提起来,那些记忆就好像变成了永恒一样,一直烙印在脑中的沟回中。
好像是最近看《怒》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人越来越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值得珍惜的事情越来越少,后来就发现没什么是必须抓住的了。
参加完葬礼,老爷子也是很感激,跟大儿子说,辛苦你啦,还跑一趟,好好去上海吧。大儿子临走说了一句,等我从上海回来咱们得好好讨论一下你驾照的问题!
诶?你就有种,“到底谁是爸爸”的疑问。
不过想想看是这样的,父辈终于变成了固执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坚信自己没有老,有时候他们又觉得自己老了,甚至还想倚老卖老。不管我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对待他们,他们都是可爱的。这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而且老爷子也说了一句,“你们都是好人啊,我真的是幸福”。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导演啊,如果您还想拍,就一直拍下去吧,我们会看下去的。
曾经在一段很消沉的时间里,我喜欢看山田洋次的家族剧,把《家族之苦》系列的三部曲都看完了,最喜欢第二部。山田洋次表现家庭,有一种难得的诚实。比如儿子嫌弃父亲,就是赤裸裸地嫌弃,不带犹豫的,家族内部也不存在任何正确的东西,只有各种偏见。温情嘛,偶尔是有的,但一晃眼就过去了;至于深情脉脉,那更是不存在,所有成年人都知道靠深情是无法维持家庭运作的。
然而,电影还是有一些很有意味的细节,好像在某一瞬间悄无声息地越过了基本的秩序。比如周造再遇老同学丸田,发现当年起点很高,让人艳羡的丸田实际上落魄半生,孤寡一人,最后醉死在周造家中。丸田生前租住的小房间里有一个花瓶,内里插着两支彼岸花,七十多岁的丸田下了工回来,就与这两支花对视,相顾无言。彼岸花是象征着阴阳相隔的花,花叶不同期,开放时那花骨朵孤零零的,看得人很揪心。电影就用这两支花代表了丸田让人唏嘘的一生。他死后,小辈们去那租屋里收拾,发现花已经凋谢,谢得非常难看,像被火烧过一样。
但山田洋次绝不属于那种会在电影里过分渲染哀情的导演,他表现了周造他们几个老同学的情谊,甚至带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可笑的童真,这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里绝不会出现的情节。他们在丸田的棺材前唱起以前的歌,把许多丸田喜欢的下酒菜白果堆在他的尸体旁边,直到发现火化的棺材里发出诡异的爆炸声……
我觉得电影的高潮就在这里,人应该如何安放自己的身体?这个烧脑的哲学问题最后变成了一出颇有荒诞意味的喜剧。以前也莫名其妙地想过,焚尸炉的工作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呢?是文火慢炖,还是高温爆炒?白果在高温下的炸裂声像极了喜庆的爆竹,嘭嘭嘭地,让整个殡仪馆的气氛都变得无比尴尬。在这种反差极大的表现形式下,人的生与死,苦与乐,其实是不明晰的,甚至是迷乱的。这也是我对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感兴趣的原因,艺术能抵达的终点就是一场狂欢,人生也是一样。
山田洋次是生活的,也是戏剧的,他肯定没有他的前辈小津那么深刻,但如果没有他,我会觉得小津也有点让人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