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百炼成钢(2021)

简介:

    电视剧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为主轴,通过八首经典歌曲,串联起八大版块,分别为:《国际歌》《万里长征》《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可爱的人》《歌唱祖国》《为希望祝酒》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回顾百年峥嵘岁月,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党员前赴后继,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演员:



影评:

  1. 近年来,许多影视剧创作团队都在深耕主旋律题材,力求为党的10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的礼赞。《百炼成钢》就是其中一部将音乐元素与党史故事巧妙融合的献礼剧。《国际歌》《万里长征》(七律长征)《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可爱的人》《歌唱祖国》《为希望祝酒》(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些时代名曲,组成了剧中的八大板块,以不同时期的关键事件回顾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极具新意的同时又意义非凡。

    第一章节,《百炼成钢》选择了“国际歌”这支颇具领路性质的歌曲,以其从原版到译版的诞生之路为引,串联起我党从无到有的奋斗征程。伴随雄壮激昂的旋律,我们回顾了李大钊、陈独秀、陈乔年、瞿秋白等诸多革命前辈的历史故事,其中更有如陈望道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拿墨汁当红糖等生活化细节,让人一看入神。篇章结尾,“声入人心”男团以美声唱法高唱《国际歌》,历史人物“回归”与当代人合唱同一首歌的震撼场面,象征着薪火传递,革命精神永远不灭的深刻寓意。

    “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剧情走到抗战时期,《黄河在咆哮》最能体现全民族团结一致,抵御侵略的决心!从“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开始,到讲述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大刀进行曲》,八路军游击队的《游击队之歌》,毛主席《论持久战》后诞生的《到敌人后方去》,再到雄浑有力的,中国交响乐史上第一首具有影响力的《黄河大合唱》。八年抗日救亡路,多少民族英雄血。每一首歌的诞生都有故事,每一句歌词的背后都有深意,因为有了音乐元素的融入,让那段鲜红的历史更加波澜壮阔。

    旋律是情感的简写,歌词是历史的缩影。

    影视剧中,音乐参与叙事很常见,但用音乐史“导流”故事却非常稀有。在《百炼》里,泛音乐元素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从前三个篇章及情境段落来看,美声、合唱、朗诵、芭蕾、民乐、交响乐等多种表达形式,配合流畅快节奏的剧情推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精神谱系都一一被生动地科普、传达。比起历史书本里抽象的文字,重视影像与音律的协同输出的《百炼成钢》,显然更震撼人心。

    歌声激荡百年传唱,英雄信仰百年不朽。在建党百年之际,这样一部敢于形式创新,又将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度解读的作品,在把革命力量传递给大家的同时,又能让观众在多元化的氛围下学习、回顾历史,非常值得认可。

  2. 看这部电视剧时,有一种历史书在眼前翻过的感觉,那些从小耳熟能详的、又或是以前不太熟悉的故事在眼前一一上演,想起了上学时那些曾经努力背过的历史知识,但那些背得滚瓜烂熟的名字显然已经不再是历史课本上冷冰冰的铅字。

    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信仰,有干劲,对革命充满了热情,会流血,会牺牲,会为了理想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让人特别感慨的是很多革命者年纪轻轻就慷慨就义了,他们死的时候都很年轻,并将永远年轻,正如歌声里所唱的那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一首激昂铿锵有力的歌曲一直贯穿着前六集,《国际歌》的歌声串起了那些远去故事和逝去的时光,串起了那些不应当被时光所遗忘的人和事。

    国际歌与瞿秋白

    跟耳熟能详的很多革命先烈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比起来,很多人对瞿秋白的故事了解得并不多,但他在党的革命初期非常重要。他敢为天下,曾有过很多第一,是他第一个翻译了《国际歌》歌词,也是他第一个系统译介了马克思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品,是他第一个把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介绍到了中国,他也是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研究中国革命的革命者。

    特别是他与国际歌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重要情缘。

    1920年11月7日,瞿秋白参加了哈尔滨俄国人的俄国十月革命纪念三周年的纪念会,会场设在了哈尔滨工党联合会预备开办劳工大学的新屋里,到处人满为患,根本挤不进去,瞿秋白于是就坐在了演说坛上。宣布开会时,全场欢呼“万岁”,并起立齐声高唱《国际歌》,这是瞿秋白第一次听到《国际歌》,歌声雄壮浑厚,铿锵有力,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此时,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还有一周年。

    而后,瞿秋白赴俄留学,并成为了陈独秀先生的翻译。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开幕式。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出席了这场大会,剧场里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革命的热度达到了空前的热潮,季诺维也夫致开会词后,全场掌声如雷,奏响《国际歌》,瞿秋白的思想也被莫斯科的这股红色浪潮激荡着。

    1923年回到北京后,瞿秋白才知道堂弟瞿纯白已经是共产党员,成为了职业的革命者,他跟堂弟夫妇住在了一个四合院里,闲暇时,他也曾绘声绘色地给侄子们讲解自己在苏俄的见闻,就并教孩子们唱《国际歌》等歌曲。瞿秋白就是在这个时候重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的,此前在中国《国际歌》已有了三种译文,但由于译文不够确切,而且没有跟原歌的曲谱配译,所以都无法歌唱。

    为了使《国际歌》真正成为广大中国劳工大众的歌曲,瞿秋白按照曲谱配译中文歌。瞿纯白家里有一家风琴,他一边弹奏风琴,一边反复吟唱译词,不断斟酌修改,直到顺口易唱为止。因为法文的“国际”(L'Internationale)一词译成中文,只有两个字,但这个音节有八拍,不太好唱。瞿秋白经过再三琢磨,采用了音译法“英德纳雄纳尔”,这个唱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创刊号问世,瞿秋白作为该刊的编辑,把创刊号编成了“共产国际号”专刊,并亲自题写刊名,设计了封面,在该刊中瞿秋白发表了共计六篇文章,并把《国际歌》的译词(篇末附歌曲词谱)也刊登出来了。

    翻译《国际歌》不过仅仅是瞿秋白功绩的一部分,正如某位国家领导人在瞿秋白就义5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来的那样,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他同党的其他领导人和党外革命人士一起,努力促进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发展,推动广东国民政府进行以北伐战争为中心的各种革命运动,开创了轰轰烈烈的1925至1927年大革命的崭新局面”。

    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主持召开八七会议,“这次会议开始把革命从惨重的失败中挽救过来,实现了我党发展过程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会后,秋白同志勇敢地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主持中央工作”,“他同战友们一起,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和振兴革命,开辟革命的新时期,这个功绩是不可埋没的”。

    瞿秋白被解徐中央领导职务之后,他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他是党内最早认识和高度评价鲁迅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作用的领导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单是凭这三大功绩,已经使瞿秋白在我国的人民革命史上永垂不朽了。

    革命的道路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叛徒出卖,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

    1935年6月18日,是瞿秋白就义的日子。

    而在就义之前,瞿秋白写下了他那篇剖省自我的著名文章《多余的话》,从1935年5月17日开始写,到5月22日写完,写了整整6天。

    就义那天早晨八点,36师的特务连连长走进囚室,向瞿秋白发出了枪决命令。瞿秋白当时正在伏案挥笔写下了他的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写完诗后,并附跋语,末署“秋白绝笔”。

    瞿秋白扫视了一下这些特务军官,神态从容,缓步踏出了大门,然后坦然正其衣履,在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今天从遗照上我们还可以想见他当日的风采。走出中山公园后,瞿秋白在匪兵刀枪密布环护之下,慢步走向了刑场,他手挟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沿途高唱国际歌,国际歌是他是用俄语唱的。在场的人清晰地听到了“英特纳雄奈尔”的歌声反复回响,瞿秋白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很好,而后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瞿秋白就义时仅仅36岁,在屏幕上那些闪过的字幕里,逝世的革命者常常只有二十多岁。

    1927年7月4日,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在上海被刽子手残忍杀害时,年仅29岁。

    1928年6月6日,陈独秀次子陈乔年在上海英勇就义时,仅仅才26岁。死前,他曾乐观地跟狱友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1930年11月14日,因为不肯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在浏阳门外识字岭被枪决,死时年仅29岁。

    27年后,毛泽东在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就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依然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地怀念不已。作为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的杨开慧本可以过上安然无忧的日子,然而她却选择了投身革命。与毛泽东结婚后,她一直都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负责联络工作,著名的《》上也凝聚着她的心血。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而后又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这是何等的不容易。

    杨开慧死后,在上海帮忙安置她和毛泽东的三个孩子的人正是周恩来。

    周恩来,风度翩翩,年少有为。早年赴法留学,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就已经担任了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彼时他才仅仅27岁。他两次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在炮火连天的征战中一直英勇向前,与此同时也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

    1927年8月1日,他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历史本身是如此精彩,那些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的身影和名字,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著名历史场面,那艘在南湖风雨摇曳中看似不起眼的小船,那些在北伐东征炮火连天中倒下的身躯,那声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那些让人无比激动的重大时刻都通过屏幕在眼前一一重现。这些从小背到大的历史故事,虽然不曾忘记,但似乎停留在记忆深处,直到屏幕里的身影把那些精彩的时刻在我们眼前重新一一演绎,让我们也重新焕发了对这些历史的热情。

    当然,革命总有流血,也有失败,也有让人难过的时刻,看到屏幕里那些逝去生命如此年轻总让人不禁扼腕叹息,黯然神伤,但同时也让人愈加敬佩他们的选择。看着他们的精彩人生和故事,让我们可以想到先辈们为了我们今日之和平的幸福生活,曾经洒过的鲜血和做出的伟大牺牲,想一想今日生活竟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非常期待后面剧集的更新。

  3.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颇具婉约风格的词,出自毛泽东之手,是他早年写给杨开慧的,流露出伟人性格中深情、温存的另一面。在电视剧《百炼成钢》中,这首词被几度提起,甚至杨开慧烈士(赵樱子饰)就义前,也在吟咏着它。

    乍一看,生死关头,如此儿女情长,是否有些突兀?这符合历史真实吗?

    仔细推敲,却又别有滋味:如果不是深爱着这个世界,不是渴望更美好的生活,前辈们又怎会走上革命之路?他们又如何坦然面对牺牲?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必有对人性、对世界的极大的赤诚,所以才能如此勇敢。

    这就涉及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才是历史剧的真实?“历史剧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区别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此曾有精彩论述:“我们固然应该要求(历史剧)大体上的正确,但是不应剥夺艺术家徘徊于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权利。”

    黑格尔的意思是:艺术家有重新书写历史的权利。毕竟,历史剧的目的不是记录历史,而是创造一个审美结构,以将历史与当下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只有观众热爱、有益身心,才是历史剧,至于与史实是否有出入,属于末节。

    从这个角度看《百炼成钢》,就会发现,它与黑格尔的论断高度契合。

    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

    黑格尔的论断,给出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剧的立足点,即:从“过去与当下”联系的角度看历史剧,而不是苛求史实是否准确、历史人物还原度如何。

    事实上,好的历史剧之所以引人关注,恰恰在于,它准确把握了“过去与当下”联系,让观众从“旧事”中获得启迪、得到审美快感;而一味泥古,不与当下关联,不回应今天观众的关切,不考虑现实需要,这样的历史剧绝不可能成为佳作。

    剧中李大钊就义的场景震撼观众心灵

    可问题是:“过去与现在”的连接点究竟在哪?

    过去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从战争走向和平建国,从不断革命走向可持续发展,从谋生存走向谋发展……曾经的一些观念、经验、方法,在今天已不适用,一些观众甚至已无法融入当时的情境,无法真切理解前贤们的行为逻辑。

    《百炼成钢》则独辟蹊径,站在大历史的高度,重启“人的现代化”的命题。

    从传统到现代,“人的现代化”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从没有一个人,能身体进入现代,脑袋却留在过去;同样,也没有一个社会,有了铁路、轮船、计算机等,却依然沉浸在往昔的观念中。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之路上屡遭挫折,正如陈独秀先生概括:一开始,我们以为是技术落后,所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继而以为是制度落后,推翻了千年帝制;可帝制推翻了,又是军阀混战,掀翻了一个皇帝,却冒出无数个土皇帝。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窒息了现代人格的形成,而没有现代人,变革也就无法实现。当此之时,唯有热血与牺牲,方能唤醒民众,再造国魂。

    这是一个“百炼成钢”的历程:

    一方面,革命者要主动与传统的背景、文化、情感等进行痛苦剥离,如电视剧中,当青年毛泽东(王雷饰)开始革命,族人中的长辈毛棠圃等竟暗中举报,试图加害。

    另一方面,革命者自己也可能被传统拉下水,比如剧中的陈独秀(刘威饰),他特立独行,反抗封建主义,自己却摆脱不了家长制作风,不仅给家庭带来灾难,也给党造成重大损失。

    老戏骨刘威(背影)扮演的陈独秀有层次、有特色,加入了个人理解

    正是沿着启蒙与反启蒙、现代与反现代的矛盾线,将“前贤们的奋斗”与“当代的需要”捆绑在一起。

    效率低下的背后是道德低下

    在《百炼成钢》中,前辈们的青春如此壮烈、如此盛开,引人深思:同样是青春,为什么他们的能这样灿烂,我们的却平淡无奇?每个曾经青春的人,都对自己有过期许,可为什么我们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呢?

    于是,《百炼成钢》打通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青春的烦恼总是相似的,曾困扰前辈的问题,也会困扰今天的人们。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才是理想?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与成功,还是为国家求解放、为民族争尊严,为人类谋幸福?

    在《百炼成钢》中,刻画了太多先烈的牺牲:李大钊、张挹兰、陈延年、陈乔年、瞿秋白、杨开慧……他们中最年长的(李大钊),才38岁,最年轻的(陈乔年),还不足26岁。先烈们的热血,铺就了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之路。

    主持人汪涵扮演的李大钊充满理想激情,比较好地呈现了革命者的风骨

    《百炼成钢》不仅刻画出革命者个性之间的差异,也刻画了他们的相同——他们都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寄托,所以才能超越小我,才拥有了不断革命的力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百炼成钢》中,蒋介石、吴稚晖、张静江等,也都有一定的个人才能,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是传统人——将私愿置于公义之上;只相信手段,不相信原则;崇拜权力,追求权力;一切努力为个人;没有理想,只有口号。

    吴稚晖因文章犀利,一度被视为革命者,可当革命之火给他“带来麻烦”时,他立刻翻脸不认人,当面背叛弟子陈延年。陈延年被捕后,吴稚晖想的不是国家会不会损失一位青年才俊,而是气急败坏于昔日弟子不听他的话。

    在黄埔北伐中,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表现越好,蒋介石、张静江越不安,生怕抢了自己的功,生怕失去手中的权力。

    事实证明,靠吴稚晖、张静江等传统式人物,根本不可能将一个大国带出“亡国灭种”的危机境地,更不可能带领一个古老民族走上自强、自立的现代化之路。表面看,他们败于效率低下,但实质上,效率低下的背后是人格低下、道德低下,吴稚晖只想革别人的命,不愿革自己的命,而不完成自我改造,又如何领导一个大国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呢?

    从小我走向大我,所以他们成了“大写的人”

    历史注定会牢记那批年轻人,他们笑傲时代风云,为信仰甘洒热血。

    在《百炼成钢》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革命者的形象,比如瞿秋白(陈晓饰),他个性文弱、温和,他与杨之华(刘烨饰)的爱情如此甜蜜,以致他有太多的理由活下来。在《多余的话》中,他写道:“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然而,走上刑场时,瞿秋白又是那么坚决。

    陈晓扮演的瞿秋白感人至深,读过《多余的话》的读者再来看剧,有似曾相识感

    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那样:

    我是人

    我需要爱

    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

    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

    在摇篮的晃动中

    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

    瞿秋白烈士身后只留下一名继女——瞿独伊。革命者也会有种种痛苦,但从小我走向大我,使他们成为“大写的人”。

    在《百炼成钢》中,类似的感天动地的英雄比比皆是,比如李大钊烈士(汪涵饰)就义前,他的学生、共产党员张挹兰拦住他说:“先生,让学生先走。”李大钊平静地回答道:“我是老师,走在前面,应该,应该。”

    把这些闪耀的珍珠串联起来的,是影片中不断响起的《国际歌》,这是《百炼成钢》创作者们的精彩一笔——《国际歌》中蕴含的崇高感,以及理想主义气质,与《百炼成钢》的主题彼此共振,强化了感染力。

    毛泽东在词中曾写道: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国际悲歌”非常传神——《国际歌》确实充满悲怆,但这份悲怆绝不肤浅,它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不麻木,不退缩,从小我走向大我,因为正义与光明就在前面。

    无数烈士牺牲了,成就了中国革命的传奇,他们中许多人没留下姓名,但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

    这部剧可为今天人的精神“补钙”

    经过4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天,我们已彻底走出百年梦魇,将“东亚病夫”“一盘撒沙”“有家无国”等传统糟粕基本剥除。如果前贤们能看到今天,将多么欣慰。

    然而,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度关注物质生活,消费主义文化侵蚀等。

    今天的年轻一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一代人,可他们中不少人却最爱抱怨,一边埋怨“内卷化”,一边又用“躺平”对抗,他们看不到老一代人都是从996走过来的,以为自己最不幸。明明更富裕了,为什么反而会花式喊穷?这恰恰说明,物质生活不能补偿一切,人依然需要精神力量。

    不向往崇高,一切个人努力都会落空;不追求公义,私民的挣扎只是虚度人生;不追求精神的丰满,物质的丰盈只能让灵魂更痛苦;不接受真实人生的伤痛,注定会留下精神上的疤痕……

    《百炼成钢》的价值在于,它帮助人们在精神上“补钙”——战争年代过去了,但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性并没过去;今天不再需要普通人去抛头颅、洒热血,但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依然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

    人是万物中最主动的过客,世间万物,只有人类能构成大型社会,事实证明,在基因层面,只有人类具有组织化的天赋,再孤独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融入群体、为群体做出贡献,因为崇高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唤醒心中的崇高,点燃自己的天赋,这是“过去与现在”的枢纽,更是历史剧的责任。从这一点看,《百炼成钢》为今后的历史剧立下了一个标杆。

  4. “倭寇占我东北,觊觎华北,委座却固执,攘外必先安内!” 四十二岁的续范亭将军在中山陵前悲愤自戕,捐躯以求抗日。他看懂了此时的正途,但奈何却有太多人还被蒙蔽了双眼...... “想亡我国,灭我种,黄河不会答应,黄河只会咆哮!” 炮火连天的黄河渡口,毛主席刚刚听闻烈士牺牲的消息便遭遇炮击,彼时的他没有一丝害怕,因为他知道“黄河会咆哮”! “我是不愿被打倒的中国人” 敌人在前,打到了自家门口,此刻我们都是不愿被打倒的中国人!在革命的进程中,我们面对的绝对不仅仅是暴力侵袭的日军,国家力量的不统一、内部的小摩擦,处处都是重重考验。然而只要心怀信念,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颗红星不在帽子上,在我们心中......” 当外来敌人近在眼前的时候,只有我们深深的明白,此时所有内忧都应该暂时平息,中国人的枪口必须一致对外,而为了这个“求民族生存”的最高信念,我们做出了自己的牺牲与让步,他们把帽子上的那颗红星,暂时的收回了心里。 “这是啥部队啊,人家都往后逃命,他们却往前送死......” 公路上,溃不成军败仗而归的guo min dang军队和昂首挺胸高唱着《三大注意八项注意》阔步向前的八路军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大门紧闭的家家户户,也闻声开门鼓掌,在他们看来,这一支部队,似乎很不一样。 “这一回我知道你们是真的打鬼子,所以我来送送你们,能送多远就送多远......” 跟刘满江认真“检讨道歉”的吴德平,还没来得及跟这位八路军兄弟好好认识认识,就被敌人的空袭乱枪打死。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深深的明白了什么才真正值得敬畏。这一次为护送他们而亡,我想他大概也没有怨言。 “呐喊与咆哮才是抗战最美妙的歌声!” 才华横溢又心怀家国的冼星海,同时接到了鲁迅艺术学院“月薪十块大洋,比朱总司令还多一倍”的聘书,以及百代唱片“月薪200大洋”的聘书,他会怎么选?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从一开始的国际歌到后来的万里长征,再到现在的黄河在咆哮,《百炼成钢》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将创始之初的“星星之火”到后来的浴血奋战的党 史巧妙地串联起来。跟随着剧集的镜头和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像我一样,感触颇多、触动很大。 在这部剧里,既有属于大人物、大事件的“经典名场面”,也有属于小人物、小情感的细腻书写,张弛有度的剧情把控之间,主旋律这一乍听很枯燥的主题,也有了让人欲罢不能的“超点”力量。期待通过《百炼成钢》读懂历史,更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