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分享的是我昨天发布的修改版 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详解字幕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二:1972年彩色艺术片《白毛女》的台本。由于要做这部电影的详解字幕版的修订版,我通过孔网买了黑白电视纪录片版本和1972年彩色艺术片版本的台本,这里要感谢一位朋友的热情帮助。
我用手机拍摄台本,再用app“全面扫描王”将照片处理成类似扫描件的效果,分享如下。因为宽图片直接上传到这里会被压糊,所以这里采取顺时针旋转90°的方式呈现。
如果想要清晰的pdf,可以到我微博“旌旗红”、微信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免费获取。
1972年彩色艺术片《白毛女》台本全部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关注本人微博@旌旗红、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获取更多资料。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创作编排了民族新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首演,受到领导人、战士和群众的热烈欢迎。这部作品是根据1940年晋察冀边区的河北省西北部某地区的老百姓口头创作和修改的“白毛仙姑”故事改编的,将话剧表演和中国大白话的伴唱结合起来,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曲调。以1950年出版的歌剧《白毛女》剧本做参考,其采用的民间曲调有:
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阳传》、山西秧歌《拣麦根》、河北说书《太平调》、陕北唢呐曲《大摆队》《拜堂》、《朝天子》(采自五台山寺院乐曲)、旧曲《目莲救母》、河北念经调、山西《胡桃树开花》、河北民歌《后娘打孩子》、关中《吆号子》、秦腔《滚白》、陕北道情滚板、河北梆子等。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气息,是第一部成功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民族风格的革命新歌剧,激起了很多战士、群众和进步人士对地主阶级的愤怒和要求参与革命的斗志,特别在解放战争时期被当作政策宣传的利器,部队去到哪里就演到哪里,起到了极强的革命动员作用。
建国后,歌剧《白毛女》推广到全国,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政策。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将《白毛女》改编成了故事片,不少人看了电影泣不成声,很好地帮助广大观众加深了对旧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历史的认识,赢得了他们对革命的认同,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工作的发展;此外,故事片《白毛女》还在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特别荣誉奖”。
除故事片外,《白毛女》还被改编成了京剧、地方戏曲、舞剧、连环画等形式的作品。1952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在观看了1950年出品的黑白故事片《白毛女》后,深受感动,决定把它改编成一台芭蕾舞剧,中国方面对此给予了支持,给松山树子寄去了《白毛女》电影和歌剧的有关资料等;1955年,这台芭蕾舞剧在东京首演成功;1958年,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他们改编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引起巨大轰动;受1963年开始的文艺革命现代化探索和松山芭蕾舞团改编的《白毛女》的启发,上海市舞蹈学校在1964年~1965年将《白毛女》改编成大型芭蕾舞剧,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出,引起轰动,是继舞剧版《红色娘子军》后的中国第二部民族的革命的现代舞剧。这部芭蕾舞剧《白毛女》后来经过了多次修改才定型。
1967年5月17日,在陈伯达负责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宣传工作的七条意见中,有三条与样板戏相关,首次列出了几个“革命样板戏”,分别是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革命现代交响乐《沙家浜》,这8个作品被称为“八大样板戏”,是约39个样板戏作品里的早期代表作。
1970年,上海电视台、上海市电影摄制组将舞剧《白毛女》摄制成黑白电视屏幕复制片,也就是先通过电视台播放演出中的舞剧《白毛女》,再用摄影机对着电视机屏幕录拍下来。由于早期电视机屏幕显示能力差,加上是拍电视屏幕,这样拍出来的胶片电影质量很不好,但这次尝试为后续将《白毛女》拍成彩色艺术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71年-1972年春节前,上海电影制片厂花费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的拍摄,影片于1972年春节公映,引起巨大轰动。
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在文革时期除在国内广泛演出外,还曾多次出国演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72年7月-8月的访日演出,对于花费了20余年时间的中日建交的实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2年7月10日,上海舞蹈学校《白毛女》剧组(对外称“中国上海舞剧团”)应日方邀请,在中日友好协会秘书长孙平化的率领下到达日本,日方2000多人在东京羽田机场冒雨迎接。
7月14日,上海舞剧团在东京首次演出了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钢琴协奏曲《黄河》,赢得广泛认可。舞剧团先后在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京都5个城市公演19场,观众累计达4万多人次。演出之余,舞剧团还访问日本的工厂、农村,同2万多名日本工人、农民、学生和文艺界朋友举行10多场联欢活动。日本电视台多次播报上海舞剧团的活动,其中有3家对演出活动进行电视录像和转播。日本演艺界许多著名人士和团体均观摩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日本有近70家报纸和20家杂志进行友好报道,发表评论数百篇,照片近300幅。
当上海舞剧团结束访问准备经由香港回国时,日本方面提出安排全体有关人员从东京直飞上海虹桥机场,开创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民用飞机直飞中国的首例。
▼当时日本方面拍摄的纪录片片段
(来自B站“羊加零等于几”)
有日本工人观众观看演出后说:“感到一股和日本芭蕾舞不同的坚强力量和亲切感。”
日本舞蹈评论家安景正夫说:“演出具体体现了毛泽东“洋为中用”的思想……中国的芭蕾舞不像日本那样单纯地移植,而是积极吸取对革命有益的部分。”
戏剧评论家石泽秀二说:“无论《红色娘子军》还是《白毛女》,都不仅仅是芭蕾而且是舞剧。它们不局限于芭蕾的表现形式,还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和京剧的动作,使用了民族乐器,表明它们已和西欧的芭蕾完全不同了。”
1994年,舞剧《白毛女》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作品”。
按影片出品的年份算,本人到这部作品发布时已经完成的详解字幕版作品有19部,分别是:
1956年黑白评剧艺术片《刘巧儿》;
1957年彩色故事片《不夜城》;
1959年彩色故事片《聂耳》《林则徐》《青春之歌》;
1960年彩色故事片《红旗谱》;
1961年民族舞剧彩色艺术片《小刀会》;
1963年黑白故事片《红日》;
1964年彩色故事片《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
1965年彩色故事片《特快列车》、黑白故事片《烈火中永生》;
1970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红色娘子军》(样板戏电影)、革命现代京剧彩色艺术片《红灯记》(样板戏电影);
1971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样板戏电影);
1972年革命现代京剧彩色艺术片《奇袭白虎团》(样板戏电影);
1975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草原儿女》(样板戏电影)和《沂蒙颂》(样板戏电影);
1976年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
欢迎关注本人微博@旌旗红、微信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获取更多有关资料。
这里要分享的是我昨天发布的修改版 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详解字幕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1970年黑白电视纪录片《白毛女》的台本。
这部纪录片是最早将样板戏舞剧《白毛女》搬上屏幕的影视作品——当然,是黑白电视的屏幕。根据这部电视纪录片的经验,剧组在一年多之后拍摄出了彩色艺术片,引起更大轰动。可惜的是,这1970年的版本,目前在网上找不到全片,所以这部台本的价值更显独特。我通过孔网买了黑白电视纪录片版本和1972年彩色艺术片版本的台本,这里要感谢一位朋友的热情帮助。
我用手机拍摄1970年黑白电视纪录片版的台本,再用app“全面扫描王”将照片处理成类似扫描件的效果,分享如下。因为宽图片直接上传到这里会被压糊,所以这里采取顺时针旋转90°的方式呈现。
如果想要清晰的pdf,可以到我微博“旌旗红”、微信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免费获取。
1970年黑白电视纪录片版本的舞剧《白毛女》台本全部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关注本人微博@旌旗红、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获取更多资料。
关于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我在7月底的时候搞过一版字幕自后来做了同为样板戏芭蕾舞剧的《红色娘子军》《草原儿女》《沂蒙颂》的详解字幕时,觉得《白毛女》字幕里的注释太少了,几乎只有歌词,于是决心搞一个真正的详细解读版。
头疼的是,这部作品的详细解读资料实在太少,当年官方出版的演出本很粗略,没有出版过像《红色娘子军》精装版资料那样的集锦类书籍,据说是因为《白毛女》电影虽然拍摄公映了,但其舞台版直到文革结束前还在修改,所以没有出这类资料书,让人遗憾。
办法总是有的,就是有些烧钱。我在孔网上搞来了两部珍稀的台本,资料很详细,足以搞一个详解字幕。这里要感谢一位朋友,要没有她的热情帮助,我也不会这么快拿到这两部台本。我已将台本的全本拍摄处理成pdf电子书,放在文件夹里。
要说这次修改版有什么提升的话,那就是:字幕条数从300飙到510条,忠于台本资料,尽量标注每一段舞蹈和情景的具体内涵,保证大家能看懂全剧。如有错漏,欢迎斧正。
除字幕版全片外,另附上两部自购台本的pdf、舞剧的主旋律乐谱、总谱、歌曲选。本来还想附上全剧录音的唱片提取音频的,但考虑到唱片有单独的门路,还是不放在里面了。
这次分享也设置了公众号自动回复,在“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公众号的窗口发送“白毛女”三个字,即可获取文件。文件的列表如下:
(1)无字幕的片源视频文件。
(2)压制好的硬字幕版的视频文件。为保证原始清晰度建议下载到本地后再进行观看。
(3)电子书1:舞剧《白毛女》的1970年黑白电视纪录片台本。
(4)电子书2:舞剧《白毛女》的1972年彩色艺术片完成台本。
(5)电子书3: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歌曲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4月第1版。
(6)电子书4: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主旋律乐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3月第1版。
(7)电子书5: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0月第1版。
(一)字幕版全片观看
AcFun视频网站:
(二)影片基本信息
片名:白毛女
片长:96分钟
种类:彩色舞剧艺术片/样板戏电影
出品方:上海电影制片厂
摄制时间:1971-1972年初
✲本作根据1945年延安首演的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改编
编导:胡蓉蓉、林泱泱、傅艾棣、程代辉
演出:上海市舞蹈学校
导演:桑弧
摄影:沈西林
作曲:严金萱 等
指挥:陈燮阳、樊承武
演奏:上海市舞蹈学校管弦乐队
独唱:朱逢博、蔺永和、朱均雄
主要演员(角色名……演员名)
喜儿……茅惠芳
白毛女……石钟琴
王大春……凌桂明
赵大叔……钱永康
杨白劳……董锡麟
张二婶……徐珏
黄世仁……王国俊
穆仁智……陈旭东
地主婆……傅艾棣
影片主要角色
NO.1 喜儿(茅惠芳 饰)
河北省杨各庄贫农杨白劳的女儿。
NO.2 白毛女(石钟琴 饰)
喜儿被黄世仁迫害后逃到深山里,因生存环境恶劣、营养不足特别是长期缺盐而头发变白,故称“白毛女”。
NO.3 王大春(凌桂明 饰)
男一号,河北省杨各庄贫农青年,后在赵大叔的指引下参加了八路军。
NO.4 杨白劳(董锡麟 饰)
杨各庄贫农,喜儿的父亲。长期遭受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剥削压榨,被迫借了黄家的高利贷,后被黄世仁强迫在女儿的卖身契上摁手印,奋起反抗时被黄世仁等人打死。
NO.5 赵大叔(钱永康 饰)
杨各庄贫农,中共地下党员。
NO.6 张二婶(徐珏 饰)
杨各庄贫农,在黄世仁家里顶租干活。
NO.7 黄世仁(王国俊 饰)
勾结日寇在“维持会”任职的汉奸恶霸地主,常年欺压杨各庄等地农民,因看上喜儿而设计让杨白劳在卖身契上强摁手印,将喜儿抢去。
NO.8 穆仁智(陈旭东 饰)
黄世仁的管家,常年与黄一起为非作歹、鱼肉百姓。
NO.9 地主婆(傅艾棣 饰)
黄世仁的母亲,心狠手辣,喜欢上香拜佛。
(注:傅艾棣是舞剧《白毛女》的编导之一)
★1945年首演的歌剧《白毛女》主创
编剧: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
执笔:贺敬之、丁毅
作曲: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向隅、陈紫、刘炽 等
★字幕制作的主要参考资料:
(1)舞剧《白毛女》的1970年黑白电视纪录片台本;
(2)舞剧《白毛女》的1972年彩色艺术片完成台本;
(3)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歌曲选。
✲以上书籍的pdf文件均已放在文件夹中
(三)字幕截图
按影片出品的年份算,本人到这部作品发布时已经完成的详解字幕版作品有19部,分别是:
1956年黑白评剧艺术片《刘巧儿》;
1957年彩色故事片《不夜城》;
1959年彩色故事片《聂耳》《林则徐》《青春之歌》;
1960年彩色故事片《红旗谱》;
1961年民族舞剧彩色艺术片《小刀会》;
1963年黑白故事片《红日》;
1964年彩色故事片《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
1965年彩色故事片《特快列车》、黑白故事片《烈火中永生》;
1970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红色娘子军》(样板戏电影)、革命现代京剧彩色艺术片《红灯记》(样板戏电影);
1971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样板戏电影);
1972年革命现代京剧彩色艺术片《奇袭白虎团》(样板戏电影);
1975年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草原儿女》(样板戏电影)和《沂蒙颂》(样板戏电影);
1976年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
欢迎关注本人微博@旌旗红、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获取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