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Speer & Hitler: The Devil's Architect / 末路枭雄
导演: Heinrich Breloer
主演: 塞巴斯蒂安·科赫 托比亚斯·莫雷蒂 达格玛·曼泽尔 苏珊娜·舍费尔 安德烈·赫尼克 阿克塞尔·米尔伯格 彼得·吕尔林 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 尤沃钦·毕斯梅尔 马库斯·博伊森 戈兹·伯杰 汉尼斯·赫尔曼 Elert Bode 奥古斯特·席纳 Florian Martens Bryan Addinall Gottfried Breitfuss Andreas Conrad Edmund Dehn Philip Harvey 威尔弗里德·霍赫霍尔丁格 Robert Valentin Hofmann Andreas Kallauch Klaus-Dieter Koenig 安迪·莱什利兹 Oliver Stern Michelle von Treuberg Michael Wittmann Murad Yazigarov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05-05-09(德国)
集数: 3 单集片长: 90分钟 IMDb: tt0401984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没看这个纪录片之前对Speer了解的不多,仅知道他是Hitler的御用建筑师,后来被任命为军备部长并较为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分内工作,和Hitler的私人关系很好,Hitler在地堡中自尽的前一天Speer还冒着生命危险去见了他最后一面。以上多是从Hitler的各种传记,第三帝国的历史,二战史中了解到的,也包括那部著名的《帝国的毁灭》。Speer的传记以及他自己写的一些东西反而没看过,仅是从侧面了解到他的历史剪影。而这部《施佩尔和希特勒》算是比较直观的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史料。
Speer生于1905年,比Hitler小16岁,他俩之间的关系却超越了年龄的限制。从影片中(尤其是前两集)都能感受到二人灼热而又炽烈的基情...(虽然他俩可能没有肉♂体上的)
而这个纪录片整个四集都看完之后反而有些迷,Speer对Hitler的态度和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他后来真的那么反感Hitler和他所作的一切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利益的辩护?他的想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悔不当初,亦或只是嘴硬?
看到那段Speer的儿子小阿尔伯特说他父亲把自己和Hitler的一副雪山上的背影照挂在卧室里直到去世。那张照片有一种很深远的意味,顿时感慨颇多。
Hitler对Speer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在战争后期焦头烂额的阶段他依然记得Speer的生日并给他准备了礼物,他甚至跟Speer表达过自己是羡慕他的,如果没有经历一战,没有战败,没有11月背叛。那么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德国建筑师,远离政治的纷扰和硝烟弥漫的战争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历史却没有如果,所以他经历了一些,又带来了另一些 ,就像连锁反应一样。
整部片子里并没有对Hitler过多的苛责,有Speer几个孩子的采访内容,他们的说法都比较政治正确和官方。但想想也能理解,毕竟经历第三帝国时期的他们,年龄还很幼小,德国就进入了战争,战败后父亲直接被判入狱20年,相当于长期缺席父爱,而这一切的原因,归根到底,都要算到Hitler头上,有所怨恨实属正常。
而有些真相可能永远都无法了解了吧。
《施佩尔和希特勒》:狂魔追随者算不算罪大恶极? @笑独行[编评] 【影片笑独行解题】 《施佩尔和希特勒》(Speer und Er, or Speer and Hitler: The Devil's Architect, or Paholaisen Arkkitehti - Hitler & Speer, or Speer och Hitler,末路枭雄、施佩尔与希特勒,德国,2005) 战犯题材电视电影经典巨片。纳粹德国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1905-1981)二战传记片。德国导演亨利希·布里勒(Heinrich Breloer)代表作。全剧共分三集(日耳曼狂魔、纽伦堡审讯、判刑施潘道监狱),借由主人公回忆再现一代“魔鬼建筑师”在1930年至1945年近15年中与希特勒的风云际会,同时演绎他在纽伦堡审判和20年铁窗生涯中的表现。其间穿插大量历史纪录片片段以及对主人公儿女和在世同辈亲友的采访。创新形式,时空交错,不失节奏,饶有趣味。塞巴斯蒂安·科奇(Sebastian Koch)、托比亚斯·莫瑞提(Tobias Moretti)、达格玛·曼泽尔(Dagmar Manzel)、爱娃·哈斯曼(Eva Hassmann)、安德烈·亨尼克(André Hennicke)等主演。 笑独行补注:作为第三帝国首席建筑师、战时纳粹德国部长和希特勒密友,主人公在纽伦堡审判中曾备受争议:他到底算不算罪大恶极?该电视电影的结论是主人公隐瞒了一些重大犯罪事实。其间,主人公麾下一群建筑师战后赞助主人公家人生活和子女学业的情节颇令人感动,而赫斯、邓尼茨等战犯在监狱中的表现则相当搞笑。匈牙利影坛美女艾莉卡·玛洛兹珊(Erika Marozan)在剧中扮演主人公麾下建筑师兼好友的情人。该电视电影有集数、片长不同的两个版本:四集360分钟的荷兰版和三集270分钟的德国版,在下所见为德国版D9影碟。IMDb该电视电影评分为7.6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 【影片相关网文一篇】 与魔鬼结盟——施佩尔回忆录《Inside the Third Reich》 作者:Living H qqpanda.yculblog.com 2007-10-01 在复旦周围的一家旧书店里意外淘到了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的回忆录《Inside the Third Reich》。施佩尔,纳粹德国战时的军备部长,希特勒的御用建筑师,一个充满诡异色彩的人物。对施佩尔的公众形象在战后几十年里一直不断变化,彼此相左的意见纵横交错,反倒使施佩尔的真实面目日益模糊起来。 施佩尔并不是一个军事将领,也不是纳粹官僚,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家庭。早在二战前,已是著名建筑师施佩尔便与希特勒结为私交。由于军备部长托特的意外死亡,希特勒这才大笔一挥把这个对军事一无所知的建筑师塞进了纳粹政府的内阁。由此,在纽伦堡审判时,施佩尔一再强调他出任纳粹部长完全是希特勒个人任意而为的偶然结果。在审判过程中,施佩尔显得极为合作。 威廉·夏伊勒曾在他的名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曾如此描述:“施佩尔在这伙人中,他给人以最直率的印象。在长期的审问中,他的讲话很老实,无意逃避他的责任和罪责。”在审讯过程,施佩尔甚至宣称:在1945年初,他曾经计划通过将毒气送进地下会议室来刺杀希特勒。与此同时,他亦表示对种族屠杀、集中营等滔天罪行一无所知,那些完全是党卫军暴徒所执行的。至于奴役战俘和犹太人劳动的问题,施佩尔则是将全部责任通通推给了他的部下弗里茨·沙尔克。最终,他总算逃过一死,被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66年,施佩尔刑满释放,出版了回忆录以及他的战时日记。 巴伐利亚电影公司去年拍摄的剧集《施佩尔与希特勒》(Speer & Hitler-The Devil's Architect)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一次新的审视。这部剧集的拍摄手法十分独特,在追忆历史的同时,才特意采访了施佩尔的后人,聆听他们对自己父亲的看法。从施佩尔的角度来观察希特勒乃至整个第三帝国的意义在于一种文化上的反省。相对于政治领域的活动, 纳粹在文化事务上的关联并不太受人注意。但事实上除政治体系之外, 还有一系列的文化运作在支持整个纳粹政权。按照桑塔格的说法就是,文化现象虽然看似离散,但却与纳粹的行径有着直接的联系。 残酷的战争是他整体行为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家则是帮助他获得了权威的工具。比如莱尼·瑞芬舒丹(Leni Riefenstahl)的名作《意志的胜利》在成为电影里程碑的同时也为纳粹俘获了民心士气,至于他日后的《奥林匹亚》更自不待言。施佩尔的角色也同样如此。 他建造了希特勒的官邸,设计了柏林市内的新地标,为纳粹集会张灯结彩。在纽伦堡的纳粹集会上,他破天荒地集中了几十盏探照灯,排成一堵炫目的光墙。希特勒就如同弥赛亚一般降临在会场的中央。这一幕成为了纳粹文化颠峰造极的罪恶象征。施佩尔正是通过建筑和仪式勾画了整个纳粹文化的表现形式。战后,施佩尔更是在今日的企业管理教材中被尊为“企业文化认同之父”(Father of Corp identity)。希特勒的上台给予了他一个宏大的舞台,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宏伟构思有了付诸实施的可能。 于是,施佩尔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希特勒,这就如同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梅菲斯特。在《施佩尔与希特勒》中,施佩尔的儿子小阿尔伯特在接受采访时,毫无掩饰地说:“我父亲是有罪的!” 施佩尔的回忆录并非是忏悔录,但却能让我们窥视一个艺术家精神堕落的过程…… (2009年1月) 【《施佩尔和希特勒》:狂魔追随者算不算罪大恶极?_原创:笑独行_笑独行的时光网日志2009-01-11 21:14】5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