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2005)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2005)

又名: 三丁目之黄昏(港) / ALWAYS幸福的三丁目(台) / 三丁目的夕阳 / ALWAYS三丁目的夕阳 / Always - Sunset on Third Street

导演: 山崎贵

编剧: 山崎贵 古泽良太

主演: 吉冈秀隆 堤真一 药师丸博子 小雪 堀北真希 小清水一挥 须贺健太 高桥昌也 益冈彻 神户浩 温水洋一 泷正则 饭田基祐 木村佑一 罇真佐子 三浦友和 麻木久仁子 奥贯薫 石丸谦二郎 小木茂光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05-11-05(日本)

片长: 133 分钟 IMDb: tt0488870 豆瓣评分:8.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自从一头扎进日剧粉丝团之后,除了迷上堀北真希,我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感觉到日本做电影和电视剧都更有质量。这种关于质量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质感的认同,片子看过以后就好像在轻轻抚摸一些很柔和的东西一样,快感从指尖传导至体内。我又不是那种爱评论东西做得好坏的人,我不会去考察片中街道上的某个牌子和东京塔的建设时间不匹配这类技术性的问题。东西到我眼前,我就会先相信,因此我认为我的感动都是纯粹的。

    本来预见《三丁目的夕阳》一片不是因为它的具体背景,纯粹是为了看堀北真希。在大名鼎鼎的朋友藤原琉璃君处看过一小段《三丁目的夕阳-续》,觉得片子的背景和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吸引我,堀北真希在里面只是重要的一个人物而已,于是我的关注作了调整。自藤某处拷来此片,恰逢兄弟聚会,和一直看日剧的兄弟老五聊到堀北真希的戏,他提到《三丁目的夕阳》惊人的票房。我也不禁去想这是为什么,一部传说中“是日本的主旋律电影”的片子,真的会让社会意识处在断裂和混乱状态中的日本人集体陶醉?

    如此这般,看过《三丁目的夕阳》之后我觉得虽然答案并未完全找到,但至少是找到了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我的观后感动情绪来自人物彼此间平凡而诚挚的感情,这种如水般安静的物质使我的心情也处于激动与平静之间,难以形容,又完全不能绕开。事实上,我认为片子的节奏是很快的,在时间轴上看,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大半年过去,东京塔也造成了;从负有时间责任的人物来看,喜爱追逐新潮的金婆婆,也把暴骑自行车、喝可乐等等事情都干过一遍了。因此可以说本剧的时间内核是暗暗地汹涌喷薄。

    这样我完全能理解,观众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部片子。在2003年的放映时间来看,接近二战结束六十周年,对日本这样一个被攻击得一团糟之后立志重头再来,而且的确取得过骄人成绩的国家来说,民众们值得回忆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无论是作为标志性建筑物的东京塔,还是作为经典回忆的城市老街;从电冰箱、电视机的出现,到芥川奖与石原慎太郎和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名声,这么多经典的元素都汇聚在片子当中。

    如果参加过战争或对战争有清晰记忆的人,可以从铃木则文这个老兵的位置来看待这部剧,青年和中年一代则可以从星月六子(这个名字实在很强大)的角色来追忆青春。中国大学生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了能把修自行车当作特长填在简历上面,不过进了一家比自己想象差距大得多的小公司,这种经历恐怕很多人都有。问题是,生活不如意又怎样,片中的人们选择的方式是用谅解去达成一致、用勤奋去创造财富、用真诚来赢得人心、用执着去惦念历史。虽然说主旋律电影都要考虑“教育意义”,但剧中人们的选择,恰恰是观众们在生活中都曾经选择过的——广美除外,估计观众中当过歌女的人在少数——由此来看,不仅能理解片子受欢迎的原因,也能使人反思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人群中的感情网络。

    作家、广美和淳之介三人组成的“准家庭”尤其让人难忘,看待他们的时候我内心十分复杂。每个人都有完全虚弱的一面,比如作家的落魄、广美的歌女职业和小淳被抛弃的身份。但是他们都没有停止对美好的追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没有必要因为自身一个方面的短处而放弃坚持自己拥有的长处,尽管那些短处经常令自己感到心痛。小淳从生父处返回与作家街头相遇的一幕,作家为广美戴上不存在的戒指的一幕,都看得到由于感情的存在而使人们的希望未曾断绝的一面。也许正是这些最小单位的坚持,汇聚起来,与成长着的东京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有大的国家层面的迅猛崛起,有小的家庭范围的幸福增进,更有细微的人的成长与感情的累积,这才足够妥帖。

    而且,除了人们的积极向上与彼此珍惜,他们之间交往的潜意识,也是互相包纳的。人们看待彼此时很快会抛弃鄙夷的一面、排斥的一面,特别是在那种一家买了电视机全巷子的人都会来看的时代,物质条件的相对匮乏使人们离公共空间和时间更近,而不是每个人都憋在家里上网、说话都用MSN和短信。在彼此的脸上,在对方的语气中,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大家共同存在。正如金婆婆说的那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话:方言很重要。
  2. 那种爱情
    茶川:对不起,跟我结婚吧。我的钱虽然只够买个盒子,不过很快。。盒子里的东西,我的稿费再多一 点的话。。。
    广美:给我戴上,那个。。。总有一天能买来的戒指。

    那种亲情
    笨蛋,别让我担心阿。。我和你,可是毫无关系的,完完全全的陌生人。

    那种温暖
    明天,后天,就算是50年后,夕阳也会是这么美的。。

    很久没有这么平静的看片过程,抱着本本坐在一团黑暗中,隔壁偶尔传来父母的打鼾声,宁静的夜。
    《Always三丁目的夕阳〉是很早下的片,下完时匆忙拉了一遍就一直扔在硬盘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看片不再仅是无聊的消遣,而变得挑剔,要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心情看合适的片,在错过许多后才终于遇上一个,便值得永久的回味。
    故事很简单,昭和30年的东京三丁目区,战争已经结束十多年,泛黄的影像上是日本寻常百姓市平和的市井生活,远处是正在分阳光中兴建的东京铁塔,一切百废待兴。开家庭汽车修理行的铃木一家三口,永远落选的二流小说家茶川,在车行打工的小城女孩小绿,漂亮的酒馆女老板广美,被母亲遗弃喜欢阅读的孩子淳之介,和蔼的“恶魔”宅间医生,还有爱赶时髦的香烟店奶奶。。。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一幅中下层社会的浮世绘,未必富有,未必一帆风顺,但是每个人都怀有期待的活着。

    喜欢吉冈秀隆演的小说家茶川,顶着一个看上去从来不洗的鸟窝头,穿蹩脚的毛线衫,在影片前半部分一直充当小丑的角色,有点萎琐更多的是搞笑。他一直以文学家自居,却只能给二流的儿童小说杂志投稿,每次文学比赛都落空,连小屁孩都能拍着手嘲笑他。这样一个从头到脚只写着“虽”字的人稀里糊涂地收养了男孩淳之介,后者居然是他小说的忠实粉丝。
    很难说茶川和淳之介是谁改变了谁。
    一直低着头,自卑、胆怯的孩子只有在阅读小说时才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在小说里他卑微的想象力变成作业本上天马行空的文字穿越时空,高架桥、摩天楼。。。吸引着同龄孩子们也吸引着作家。
    茶川最初是排斥这个孩子的,我和你,可是毫无关系,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他理所当然地剽窃淳之介的创意来写作,而对孩子的感激心怀内疚。其实从一开始,他在孩子那里收获的就是从来没有过的尊敬和崇拜,一种让自己变得伟大的可能。
    淳之介找妈妈回来,着急的茶川上来就是一个耳光,像父亲对儿子那样既懊恼又带着点如释重负,虽然他们仍然是完全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从这里开始,也许更早,茶川和淳之介之间已经建立起某些微妙的联系,互相依靠甚至相依为命。
    而广美的介入让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间单纯的依赖有了家的感觉,曾经的风尘经历让这个美丽的女人变得冷酷,她把淳之介当作包袱甩给茶川后却慢慢地融入他们的生活,对茶川更是由利用变为爱慕。看到墙上挂着淳之介画的三个人吃饭的图画,这根本就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所以在最后,淳之介逃离了有钱的父亲,茶川在几次推开淳之介之后哭着搂住了孩子,而重新沦为歌女的广美在夕阳中伸出手对着那只“戒指”微笑。三个曾经孤独的灵魂,在找寻到彼此后再也不能分离。

    住茶川对面的铃木一家是另外一种幸福,三口之家守着修理行踏实有奔头的生活,在小街上买第一台电视机,买电冰箱。。。小绿的到来给这个平凡的小家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和麻烦,误解、包容到最后的融合,这个家庭变得更为完整。
    最让人唏嘘的是医生,可爱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鸡肉串,却是醉酒后倒在马路边上的美妙梦境。现实是鸡肉串被狸猫偷吃散落一地,妻女早已在战争中失踪。他推着单车行走在街道中,医治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医治自己吧。
    时间是良药还是毒药呢?疗伤是为了麻木的遗忘还是清楚地记住呢?外人有的只是揣测和同情,孤独却像心口的一个巨大黑洞,吞噬一切与曾经有关的回忆。


    孤独毕竟只是从这部带着暖黄色基调的电影中匆匆掠过,留下的是翻阅旧相册时那种温暖和感动。
    许多东西你以为忘记并真的准备去忘记,可那些留下的印记却让你一次又一次停下前行的步伐回顾过往,有时是短暂的一瞥,有时却是深深的陷入。
    怀念仿佛成了拥有的替代,一种与曾经难以割舍的纠结。有人跟我说过只有傻子和老年人才活在回忆里,人应该向前看。语气决绝,可是有多少人能这样做呢?
    我不能。
    那些快乐,那些哀伤因为反复咀嚼而回味绵长,最终记住的滋味才显得弥足珍贵。怀念,我爱上了这个过程,辛苦却值得。
    看这部片便是一场美丽的怀念,怀念逝去的时光,逝去的单纯,逝去的温暖。。。它们并不是不留痕迹的消失,而是换了种方式静静的呆在人们心底,等待某天被唤醒。

    享受这种幸福,淡淡的,像三丁目的夕阳,可以一直如此美丽。

    结束时,我发现自己哭了。
  3. 《ALWAYS三丁目的夕阳》,影片名字半英半中,念着不太顺口,也可作《三丁目的夕阳》、《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片名来自于故事发生的背景1958年日本东京旧城区夕日町三丁目,影片结尾也会出现相应的点题场景。

    贯穿影片的主线正是东京铁塔的建设到最终完工,影片中有很多关于重燃信心和保持希望的鼓励,结尾堪称煽情,甚至还发着感慨50年后又将如何。影片更像是特意的缅怀,怀旧情绪消散不去。改编自漫画的《ALWAYS三丁目的夕阳》在2005年获取了日本电影学院奖的众多奖项(确切说只差一个,女主角输给了《北之零年》的吉永小百合)。

    小雪的失败并非单单只是由于吉永小百合的出色,而是影片中女主角戏份并不突出,它更像是一部人物群描的影片,却没有显得凌乱或者冗长。2005年的日本《电影旬报》十佳有意外惊喜,也有失望透顶的片子,基本上熬过前面二十来分钟就能下是否继续观看的决心,又或者漫不经心做其他事去让它自个放完。而《ALWAYS三丁目的夕阳》基本符合观看之前的期望值,甚至从第一个镜头就吸引住了自己,不是简单的切换机位、画面更替,虽然后来故事发展的一些细节尽数能够猜着。

    《ALWAYS三丁目的夕阳》在一年时间里讲述了这条商店街上一两个家庭的喜哀,喜字上着墨很多,哀字被轻轻带过,痕迹不多。作为一部温情片,影片里的演员在表演风格上有些诙谐,古怪的配角也来得不少。尤其是男主角从事的文字行业,他的言语动作都显得夸张,有着日本人那种怪怪的腔势,作为“演戏论”代表的堤真一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演出状态,影片里面的笑场也来得相当多,其中一大部分都是托他的出现。

    感觉不适的就是某孩童总显得面黄肌瘦,衣服也保持着脏兮兮招人同情般,不知道该说他形象到位还是过分苛求。在抹温情的地方有医生、六子以及茶川的爱情,当然必须承认观众还是容易接受剧情安排以及为之感动的,对于日本观众尤为如此。大约现在中国年轻人已经很少有认为日本人在东京空袭中死亡失散值得同情,相似的争论还有《萤火虫之墓》,不过那是事外说法了(就差扯到日本队的世界杯比赛了),与本文无关。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确切是要隔着一层,而且容易被推论为战争招魂,但实事求是的说影片用意更多是为了激发日本人重新焕发热情去迎接未来,创造美好(说得有点主旋律了...)。1958年战后的日本正重燃信心,一切正走向着繁荣,建设中的东京铁塔成了一个象征物。收音机到电视机、运送冰块到买冰箱,小处地方的留意成了影片一大特点。东京上野火车站(上野这名字不少人该是很熟悉的...),六子的东北口音(Rai竟然听得出来...),老式的电视机(说实话没见识过...),这些都能触发年代久远的回忆,

    除了商店街外三个主要故事场景包括着车行、小店、酒吧三个地方,发展线索以淳之芥和六子为支线,一个无所去留,一个遭遇失望。在淳之芥获得认同关爱以及六子摆正自己位置后,影片怀旧之外的用意已经相当明显了。

    导演不忘做了些小把戏,例如铃木的发怒,未来的畅想,都用到了CG特效,类似手法影片中还有不少处。其他方面就不细说了,以下奖项应该能说明影片的水准——主题音乐说不上多优美精致,但用来抒发情感却是非常合适,原声带也将是不错的选择。

    结尾处六子收到家中来信,茶川失望回到家中看到淳之芥留下的信笺,两条线索交错编织。里中因由总感觉没有交代清楚,比如信件的可以以及小孩子真能一路跑回来,当然观众在这时候已经不会去细究。影片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煽情也随之而来。

    茶川奔了出去,那一跌得很疼。

    在结尾的夕阳一幕,已经建成的东京铁塔着实雄伟美丽,但暮色里的夕阳总是带着悲意,奋发向上、人心的善良真诚又容易被误会成美好已逝,毕竟它是50年前的故事了。影片在缅怀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上对“人间自有真情在”作了一次诠释,所以作为温情兼激励片的《ALWAYS三丁目的夕阳》还是相当不错的。

    附:

    最佳导演 得奖,Yamazaki Takashi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男主角 得奖,吉冈秀隆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男配角 得奖,堤真一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女配角 得奖,药师丸博子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摄影 得奖,柴崎幸三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剪接 得奖,宫岛龙治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美术指导 得奖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音乐 得奖,satou naoki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录音 得奖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灯光指导 得奖 (日本学院奖 2006)
    最佳女主角 提名,小雪 (日本学院奖 2006)


  4.     如果你读过村上春树,如果你看过村上龙,如果你听过杨照先生在方所讲的关于村上的事件,如果你看过台湾电视剧《光阴的故事》或者日本动画《岁月的童话》,你就会知道五零六零年代对于日本与台湾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段多么重要的过程。
          Beatles,摇滚,电子科技,手冢治虫。杨照先生很自信的说我们这辈人谈起BEATLES,那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其实对于整个世界来说,50-60年代都是狂飙突进的年代,嬉皮士与摇滚,音乐节,国外也有学生运动,但是如果读过《巨流河》就知道,台湾在60年代开始了最早一批的基础建设,日本在那个时代也在逐渐发展的。蓬勃向上却又躁动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最得益的是学生们。
          因此,当这一批学生们长大,你会发现他们用了无数总的方式,来缅怀他们的青春。《岁月的童话》《20世纪少年》《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我们跟着日本的漫画家、作家、导演,一遍一遍回到日本60年代。
          只能说很可惜,对于我国来说,整个50-70年代的历史是被架空的。中国的电影创作时间上只有两块,一块是往清代以前走,一块是立足当下拍当下生活,整个近代一百年,因为总总原因,是一大片巨大的空白。我们也有从60年代成长起来的文艺分子们,不过那三十年带给他们的是伤痛,所以涉及到的作品如《天浴》《芙蓉镇》《归来》,关于的即使是小人物的命运,也是被时代碾压下的小人物的命运。

          其实说来,看完《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你就会发现,人家60年代过的生活,与我们80年代过的生活差不太多,所以要说起纯粹的历史缺失也不至于,不过是晚了二十年。但是如今的电影大环境下,我们能产出一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吗,微乎其微。也许是从8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现在也不过才三四十岁,也许我们还得再等个一二十年才能等到这样的作品出现,但是如今的电影大环境,能不能产出这样一部沉稳恬淡的作品,打上一个疑问号。

          《三丁目夕阳》其实很巧妙的,也没让历史本身太多的融入到故事发展中。因为电影中选取的是一条街,街里面的人的故事,历史留下的痕迹只有“可乐”“电视机”“冰箱”,但是我们都知道,历史的介入是介入在情怀的部分,从整个片子的颜色选取开始就知道,这浓浓的和味与60年代的结合,这是完美。
          三丁目夕阳的故事其实很平民化。我之所以久久不敢点开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很怕太闷。很多的日本电影需要你足够耐心,你必须从第一分钟正襟危坐到最后五分钟时,才会突然被某一种情感一下子全部击垮,如果你有耐心,你就会获得百分百的感动,但是我常常在中途就放弃了。三丁目最开始能吸引我的是配乐,佐藤直纪的配乐,第一次出现在小孩子出去放风筝的时候,钢琴声一响起,交响乐一跟上,我就觉得这部影片能让我沉下来。
          但是其实这根本不是一部闷片。整体的情感,整体的细节与伏笔,每一处的小感动都落得刚刚好。最开始是阿陆与铃木的误会解除的那瞬间,接下来是文人茶川与孤儿的点点滴滴,还有那戒指盒,就连琼瑶阿姨看到这里,也会觉得自己的狗尾巴草的点子弱了吧。最后是阿陆终于看到了母亲的信,她急冲出铃木家门,搭上了回家的火车。在夕阳之下,阿陆在车内,铃木一家在车外的画面真的是温情满满。而最后,影片以夕阳下的东京塔结束。
          除了温情或者有人说的煽情,幽默的部分也无处不在。虽然不时有夸张的成分,如铃木先生发怒的那一段,但是只要你看过几部日本电影或电视剧,你也会习惯这样的表演方式,而且,在温情之中加入一些幽默的成分,反而有调和的作用。

          有人在豆瓣说,真希望40年后,我们能拍一部自己的夕阳。
          其实从不同的领域,我们正逐渐怀旧着,《李雷与韩梅梅》,落落的散文《不朽》(我觉得落落的散文《不朽》文学性上偏弱但是在纪录历史上确实还有不错的价值),但是我们也想在影像上看到一次过去的美好时光,带着温度的,带着无数细节的影片。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我们愿意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