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Jim Bruce
编剧: Jim Bruce
主演: 列维·施瑞博尔 Liev Schreiber Paul Volcker Janet Yellen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3-09-06
片长: 104分钟 IMDb: tt2752724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控制利率可以控制经济,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快熟发展。
因为,利率越低,企业和个人都更愿意借钱消费。
而,利率太高,借钱就会减少,反而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
所以,美联储通过低利率大幅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大家都用借的钱买房,买车,买东西。。。
除了个人,大的金融企业更可怕,他们用很低的利率(1%)从银行贷款出非常多的钱!然后再用这笔钱变成金融产品用更高的利率(6%)卖出去,这样就稳稳的赚了5个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手套白狼,本钱都不用出。。。比如雷曼兄弟就是这么干的
当有这么多企业和个人都因为低利率大幅借钱提前消费!就必须印更多的钱投入市场让大家来借!而这些钱又不和实际的黄金储备挂钩,所以市场上钱多了但商品并不会凭空变出来,所以就会出现物价上涨!
房价,食品,汽油。。。啥都会涨价!但,别看他贵,还有人买!为啥?因为可以随便借钱啊!借来的不心疼。。。
但,这样通过借来的钱消费,特别是很多企业和个人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用的,而是投资固定资产,比如房地产,汽车,玩乐,旅游。。。而这些所有的消费都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比如建造一大堆公寓放在那里不可能生产任何价值。。。
而当某一天,物价上涨到一个点,借了一堆钱买了一堆很贵的东西!!而通过工作赚的钱不够还贷了,这个平衡被打破!经济泡沫破了就会造成经济崩溃!
所以,健康的经济是你能挣多少钱就消费多少钱。而不健康的金融方式就是用借来的钱消费!
于是,每次遇到金融危机,美联储就继续降息,于是再次刺激经济回升,但问题来了,2008年后利率已经降到0了。。。。没办法再降低了。。。这么低的利率借钱的企业和人更多了!
但不是每个企业和人借了钱都能成功还的,企业利润变低,或者个人工作出问题,出现无法还钱的情况怎么办??特别是超级大企业出现不能还钱破产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为了避免雷曼破产的再次发生,而且希望继续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又推出了——量化宽松方案,说白了就是印钱!想办法借更多的钱出去!刺激市场。
但天下不会掉馅饼!所以这样的弊端就是美元会出问题,从AAA评级降低成了AA+,对美元在世界的统治力产生了影响和阴影,但现在而言,世界上还没有能代替美元的货币,而这种恶性循环,当遇到有一种货币能够代替美元后,将会对美元和美联储产生终极灾难!
还好,不会这么快,所以美联储还有时间继续这么干——印钱!
某年在豆友广播看到过一位美国老人的财富观,他的经验大概总结起来就是:经济会积极发展一阵,但是每隔二三十年会爆发一次危机。一个普通人所需要的就是为它的到来做好准备。
这部纪录片从1907年经济衰退背景、美联储的建立讲起,追溯美国每一次大型经济危机后美联储的作用。这个金融史揭露出一个与《生活多美好》那部经典圣诞电影绘制的美好梦想截然相反的残酷真相:实际上美联储更像是经济危机的推手。可是美联储有它的两难境地,大概总结起来正是,我们大学的必修课政治经济学也会讲到的:通胀和失业率,两座大山。
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出来格林斯潘是自由派信奉者,而伯南克则是他的学院派门徒。可是格林斯潘在某次讲话创造了“非理性繁荣”这个词以后(激发了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席勒撰写同名经济学著作《非理性繁荣》),他遵循放纵的态度,并将接力棒传递给伯南克。我大概记得一个也带着学院派风格的事件,那就是在华尔街占领运动期间,美国大学生罢了曼昆的课,据说是因为学生们反对他的《经济学原理》提倡的自由市场观念。如果这些八卦我没搞错的话——它就诞生了一个很有趣的spectrum分布问题——当我们说美联储希望维护市场自由而拒绝调息时,它究竟是自由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可能两者都有一点。但是你不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纸的两面。
某年看《可汗学院》金融课,可汗也讲过一些次贷危机的分析。他的结论非常贴近这部纪录片的观点,也就是,经济应该建立在创造价值的产业中。
不然,就像纪录片里引用的扣扣熊脱口秀片段所吐槽的,伯南克草了所有人。每个人都成为了捍卫美国经济的代价。而且其实考虑到美元的地位,这里还包括投资美元的人,比如次贷危机前投资了两房的“某些资本”。那些本来应该负责,最后却因“大而不倒”,不承担任何责任的银行,就这样逃脱升天,继续榨下一代人乃至隔代人的血汗。劫掠的财富,最后纪录片里吐槽道,进了一部分金融业人员的账户。
疫情期间有个让我特心疼的新闻,也曾参加过华尔街占领运动的学者David Graeber罹患癌症去世。那时我刚读完他的作品《BS Jobs》。这本书里他提过,有些行业的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些行业里就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越bs的工作,报酬越高。这简直就是在echoing这部纪录片试图探讨的其中一个问题。
但纪录片经济学家还是乐观的,认为经历痛苦转型,美经济发展大概能够实现良性转变。在我理解就是实业和实体经济了。只不过,2013年拍这部作品时候,google、amazon这类互联网巨头或者零工经济,还没在讨论之列,而Elizabeth Holmes、WeWork式融资、社交媒体搞金融(比如Musk推币)、以及瘟疫以后情况会怎么样,又是未知。
以上,瞎咧咧一通。其实我完全不懂金融,只是感叹一番,尤其想赞美这部纪录片的教育意义。另外,除了教育意义,导演和剪辑师插入的吐槽用的电影、动画片段实在是太懂表情包艺术效果了,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