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星光在我心 Marcello Mastroianni: mi ricordo, sì, io mi ricordo(1997)

星光在我心 Marcello Mastroianni: mi ricordo, sì, io mi ricordo(1997)

又名: Marcello Mastroianni: I Remember / Yes I Remember

导演: 安娜·玛利亚·塔托

主演: Marcello Mastroianni

类型: 纪录片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97-09-10

片长: USA: 198 分钟 IMDb: tt0119614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首先容我感慨,有文化就是不一样。昨晚拜读了SUNY SB某比较文化学者的研究marcello mastroianni的专著“beyond the latin lover”令我惊呼原来发花痴还可以发得这么学术这么深刻,原来迷恋一个男演员可以上升到研究他就像研究“神曲”一样。不过人家毕竟是真有文化的,半本书看下来顿觉茅塞顿开,下面来简述安格鲁萨克逊女性yy历史,以及yy过程中的典型意大利男形象的塑造。

    第一部分:文化背景阐述

    为什么要yy意大利男?其实不光是意大利男,地中海男(希腊,意大利,摩洛哥,西班牙)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白人女性yy的对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确立的古典审美标准(清晰的轮廓,长腿,宽肩,窄臀)一直到现在还是居统治地位的。遥想中世纪日本的审美标准(丰满的脸庞,细长的眼睛,漆黑的牙齿,孱弱的身材)不得不感慨其实我们都不知不觉中被西化了。

    然后是文学以及民间传说的基础。著名的人物一是西班牙贵族流氓don giovanni/
    don juan,既俗称的唐璜。由于欧洲大陆的交通便利性,唐璜几乎睡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女人,莫扎特同名歌剧著名段子“花名册”就是在统计每个国家睡过多少个。人物其二是意大利贵族流氓casanova.casanova出身威尼斯,以各种传奇经历以及强大的x能力而闻名全欧洲(此人是历史上现实存在过的人物,他的传记我家就有,写的真乃妙趣横生阿!)casanova睡过多少人我是不太清楚啦,不过基本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也都睡过了。

    令人感到非常迷惑不解的是,固然法国作为著名的浪漫国家举世闻名,法国历史上却没有任何一个名声较好的浪子形象,哪怕是虚构的也没有。萨德侯爵虽然很有名而且奠定了sm学的基础,但是除了m没人会以他作为yy对象

    以上两位地中海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为广大欧洲女性提供了yy的对象。尤其是为大不列颠岛这个倒霉的阴暗潮湿寒冷的地方的女性提供了阳光般的yy.当时的英国女性普遍相信地中海男人身上蕴含着地中海灿烂阳光的热情,从而希望被征服。(气候对于人类yy还是很有影响的)




    第二部分:北美近代yy史

    在第一部分我提到,安格鲁萨克逊女性具有yy地中海男的深厚传统。当这批女人随着老公来到北美之后,这种yy在东部仍然是有增无减。由于和南美的殖民关系,对于南美工人农民也一度有过yy热,但都不是主流。

    当电影出现之后,众多女性的yy有了更加明确的载体,于是此时出现了著名的默片美男子rudolf valentino。此人作为北美latin lover形象的开创者,其影响力实在是不容小觑。此后的默片以至于有声片时代,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valentino替代品,基本故事模式就是正经的北美职业女性(其实是呆吧。。。)去意大利出差被当地男勾引,最后由于责任感什么什么的忍痛分别。

    尤其是战后随着意大利在美国资本注入下的经济复兴,以及意大利时装业的蓬勃发展,北美女性对意大利男的yy就像他们对于gucci prada皮包的爱一般一发不可收拾.50 60年代都很流行单身女性去意大利旅游,鉴于大家都抱着和一位拉丁情人来个affair的yy。而且事实证明,意大利饥渴的帅哥的确不少,因此意大利的旅游业至今享有盛名。


    第三部分:marcello登场
    fellini 60年的划时代巨作la dolce vita是一部电影史上都举足轻重的影片,无奈到了美国,就变成了意大利时装一样的东西。美国观众并没有看到marcello这个角色背后的彷徨脆弱,却只看到了他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还有得体的西服。于是marcello取代valentino,成了新一代北美女yy的latin lover

    意大利男的魅力首先在于外表。连马基亚维利都阐述了举止和注意仪容对于男性的重要性,因此意大利男的男人味很大一部分要体现在举止和穿戴上。性的魅力永远都是其次的。fellini's casanova的电影里面有一个著名场景,就是casanova到英国驻罗马大使家\party, 被一个怀着恶意的王子起哄和一个马车夫比赛性能力。casanova先是发了一大通关于诗和艺术以及爱情的长篇大论,然后欣然应邀比赛并获胜。可以说这个形象很好概括了意大利男的本质。而且casanova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女权主义者,他认为男性是肮脏的动物,女性是天使般拯救性的存在。

    回顾marcello 在la dolce vita中的形象,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记者,并且在众多女性中周旋。但即使如此,他仍然空虚并茫然。或许可以说那种空虚反映的是在经济腾飞下上层阶级的空虚,但同时也是意大利男人作为一个孩子般的脆弱的那一面。

    虽然我本人在la dolce vita中被迷的昏头转向,但当时我还没有爱上这个演员。后来在希腊导演安哲洛普斯的xx三部曲(实在忘了叫什么了)之《养蜂人》,我彻底爱上了这个孤独寂寞脆弱茫然的大叔(当时marcello已经60来岁拉)。中国男性的传统是即使自己很脆弱,这一面也绝对不给女的看。而意大利男则是非常知道如何在关键的时刻撒娇。而帅哥的撒娇(即使该帅哥已经年老色衰)基本上是致命的。

    marcello一直活跃在荧屏上直到80岁。几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所有导演都和他有过合作,(包括帕索里尼,安东尼奥尼)他本人更是费里尼的御用演员。他的作品总体质量相当高,至少10部都属于在世界电影史上数得上号的影片。(我所指的数得上号不是指票房,而是公认的质量和口碑)他的角色也绝对不只是latin lover,但是无奈在美国市场他被定型为这样,对此他本人也感到很郁闷。只能说北美观众由于好莱坞的熏陶,对于电影只看表面而完全无法理解细致的那些基于对话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展望

    1999年marcello mastroianni死于癌症,80多岁也算知天命啦。然而他所树立的形象在北美女性中仍然广受欢迎并且经久不衰。实例之一就是著名肥皂剧《sex and the city》里面的男性角色mr big. mr big长得非常非常像marcello,而且还是绿眼睛珠子。在剧中他就是一个意大利裔美国华尔街成功投资家,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latin lover.和女主角分分合合若干次,最后冲到巴黎把carrie从东欧艺术家的手里抢回来了。每次我看到mr big很邪气的笑的时候我心里就会一阵阵骚动,实在是太像marcello啦!

    然而,latin lover主宰了yy界50年后,今后是否仍然经久不衰呢?某些动向表明原始地区的黑人gg正成为yy新宠。某电影《南回归线》就是讲四个中年新英格兰女知识分子去某南美土地方泡当地年轻健壮的黑人gg的故事。当然,这四个女人是在自己地盘没人问津的类型(哈哈法国女人活该),但是不能否认date 黑人gg还是很时髦的。

    鉴于亚洲男人在世界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一贯废柴形象,亚洲男成为yy对象暂时来看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梁家辉在《情人》中的出色演出告诉我们对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法国女,偶尔yy中国男还是很时髦的。




    总结;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女人,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yy.
  2. 没想到第一次为上海电影节的票房做贡献居然是选择了一部纪录片。在翻看了电影完全手册和查询了排片表以后,偶这个对ITALY电影一直心向往之然但更多地只是收碟而真正完整看过的片又不过寥寥的“伪ITALY电影迷”却在众多题材的片子中独独选中了《星光在我心》,而在此之前偶可能连Marcello Mastroianni的中文名字都还读不清楚。偶想可能是偶与生俱来的对ITALY的好感以及年初在意大利电影展映上看的甜蜜的生活留下的好印象让偶做出了这个选择吧。

    既然基础不扎实,肯定要临时抱佛脚事先做点功课。无奈虽然身为SIFF重点推出的纪念性人物,在网络上能够查到的关于Mastroianni的中文资料还是相当有限,只知道马斯楚安尼(又译作马斯特洛杨尼,以下简称马斯)是当代ITALY电影的化石级人物,曾经和FELLINI,VISCONTI,DE SICA,SCOLA,FERRARA等名导合作过(好象印象里只有罗西里尼和罗西没有合作过了),更是一度成为FELLINI在银幕中的化身。他曾经三次被提名OSCAR BEST ACTOR,其它大小奖项无数。而这部纪录片是由他的妻子ANNA MARIA TATO在他72岁时所拍摄, 而他也在拍完此片后的同年因病仙逝。本次SIFF展映的8 1/2、甜蜜的生活、意大利式离婚都是他的经典作品,而偶更是囫囵吞枣似地查了一通他曾经出演过的知名和不知名的若干作品,以免到了观影的时候做睁眼瞎。

    本来是尝了个鲜,通过短信订了永华该场的电子票。因为从来没用过如此先进的订票方式,还在坛上边发贴求助,结果发现高科技确实还是距离群众有点远。而更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可以拿着手机里收到的那则有个指纹的短信到窗口验证后在他人羡慕的表情中步入影院,没成想因为永华尚不具备验证电子票的机器,所以最后成了一票通专程派人直接将打印好的票交到了我手里,好在没有另外向偶收手续费,不过偶想如果大部分订电子票的都要采取这种方式,一票通的工作人员岂不要累死。看来高科技的东西,不光是软件要跟上,硬件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

    闲话少说,在一番磨蹭和让人看得有点不耐烦的广告放完后,电影终于在推迟了15分钟左右之后开始了。场子里稀稀落落坐了20-30人,上座率低得可怜(难怪门口黄牛也踪迹难寻),不过基本上都算是ITALY的电影的忠实FANS吧,所以中途退场的比例估计也不到20% (那也就6-7人吧)。因为早就注意到了片长达到了198MIN(估计本次SIFF也就七武士可以媲美了),于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体力)。另外观影之前最让偶担心的字幕翻译问题也比预想当中要好得多,基本上做到了正确和通顺,(偶不懂ITALIAN,只能通过随片的E文字幕对照),一些专有名词如影片、影人的名字以偶所见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差错。而全程观看过程中,除了个别几处有字幕跟不上的情况(也在发现之后很快地被字幕员纠正了),其它绝大部分都是保持同步的。说实话,如果大部分D版文艺片的自制字幕能够达到这片的水平,DY就应该谢天谢地了,尤其这片的翻译量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剧情片,在此也向参加本片翻译、校译和对字幕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至于有人说到的画面比例的问题, 因为偶一向以来就搞不大清,所以也不便说什么,只是觉得没有影响到观影就可以了。

    事实证明这三个多小时的观影经历于偶而言是相当愉悦的,偶对自己作出的选择也自感相当明智。虽然席间不免因为坐立时间过长有些许的骚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做到了聚精会神,而注意观察了下身边的影迷也莫不如此。是怎样一部纪录片能做到这样呢?

    其实片子的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没有严格按照马斯职业生涯的时间顺序来拍摄。基本上都是以马斯的访谈结合其一些作品的经典段落组成,访谈涉及的话题范围很广,有关于童年的回忆、有对拍摄某部作品的回顾,有关于某位影人的轶事,也有老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看得出来,老人是非常健谈的,即使在那样的年纪仍然有着拉丁人一贯的激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谈话的内容有他几十年从影生涯以及丰富人生经历的积淀支撑,并且是以一种睿智和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让人听来一点不觉得厌烦,而且不自觉地就会随着他的叙述进入到他的世界,而穿插在他谈话中的经典电影段落更是很容易地就把人带回到那个大银幕的黄金年代,其中偶有印象的包括甜蜜的生活中那段经典的喷泉中“滴露牡丹开”,8 1/2中的妻妾成群的那段,ITALY式离婚中那充满讽刺意味的结尾,极乐大餐中一帮穷奢极欲的中年绅士一边饕餮美食一边欣赏女色的段落等等。 只可惜偶完整看过的他出演的片子太少,无法一一把这些片段中对上号,但即便这样,他在银幕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以及精彩绝伦的台词还是让偶看得如痴如醉。

    因为片子涉及的内容太多,只能挑选一些比较有趣的和偶印象较深的段落说说了:

    1. 马斯谈到了他当年入行的情况,因着他母亲和德西卡的老婆的同事关系,拿着小条子的年仅15岁的他很顺利地进入了著名的西纳西塔片场做群众演员,而每天获得的10里拉的报酬是他当时最主要的动力。在那里经过名导的提携和此后在戏剧舞台上的10年锤炼,他打下了扎实的演技基础。因此在成名以后,他仍然热衷于出演舞台剧,并且深为自己在舞台上的成绩而自豪。

    2. 和费里尼的初次合作是甜蜜的生活,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但和大名鼎鼎的费里尼相比自然还是小卒。所以当FELLINI和他说起准备让他来出演这个原来考虑过让PAUL NEWMAN来演的男主角时,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马斯提出了要看剧本的要求。结果FELLINI让编剧拿给他看的却只是一张色情卡通漫画,让他闹了个大红脸。其实原本偶以为片中马斯会大谈和FELLINI的关系,但实际上真正谈到费氏的部分并不多,也许是他不希望这部片子成为他对FELLINI的回顾纪录片而喧宾夺主了吧。而更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和马斯合作最多的银幕搭档SOPHIA ROLEN他也几乎没有什么谈及,不知道是否这部片子是他夫人掌镜的关系。

    3. 关于大银幕和电视的矛盾。在老人看来,只有在大银幕上看电影才算是真正地看电影,并且特地选取了几个超大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大银幕的独特冲击力,而在他眼里,电视这个小盒子则更多地只是在浪费人们的时间、消磨人的意志而已。

    4. 关于“拉丁情人”的称号,可能是他在甜蜜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花花公子形象过于深入人心,马斯在HOLLYWOOD被贴上了“拉丁情人”的封号。但很显然,他自己非常不喜欢这个封号,在访谈中表示对美国人轻易地把任何人和东西都标签化的做法极其不满。他不光口头表达了不满,还特地演出自毁形象的角色来表明自己并不只能演出油头粉面的小生。在这里,老人好强的性格表露无遗,尽管他在片中后来也曾用“拉丁情人”来自嘲。

    5. 和哥哥的故事。马斯有个大他五岁的兄长,从事的也是电影杂志编辑的工作。他们曾经共同出演过一部电影,在开始拍摄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两人过于熟悉而一直嘻笑打闹,以致于摄制根本无法进行。最后导演忍无可忍,约法三章之后,拍摄才得以继续进行。而在影片上映之后,专程去看的马斯的母亲评价说哥哥演得要比弟弟好。在谈到演员和平常人的生活的区别时,马斯还颇有感触地说到其实自己很羡慕哥哥一家平凡但又充实的生活,当然他也不会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6. 关于烂片,老人坦率地承认在自己拍过的170多部作品中,其中不乏一些平庸之作。而之所以接拍这些片子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上的考虑,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作为演员是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峰的,只有起起浮浮的职业生涯才是常态。而另外,他也谈到了如何演员和角色之间关系的问题,他不只一次地说到“毕竟我只是被雇佣来演戏的”, 他不赞同把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融为一体人戏不分的表演方式,而更希望自己是站在角色之外,完全通过自己的演技来让观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在影片的结尾,看上去精力依然充沛的老人谈到了他对人生的留恋,他引用了KAFKA的下一个村庄的故事。人年少之时,纵马驰骋,总以为前路还很遥远,下一个村庄遥不可及。而到了暮年之时,才发现下一个村庄已近在眼前。我想,老人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所以不免有点伤感。但是正如影片的英文名字“Marcello Mastroianni:I Remember, Yes I Remember", 是的,偶想他所缔造的那些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以及他那些对于演艺事业和人生的豁达态度和深刻感悟一定会长久地留存在偶的记忆深处的。
  3.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意大利电影曾经的金童,后来被称为国宝,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意大利现代电影史,作品名单上有《8部半》《甜蜜生活》《意大利式婚礼》,合作者包括维斯康蒂、德西卡、费里尼,和他演对手戏的是索菲亚·罗兰、安妮塔·艾克伯格……
    片中,Marcello直面镜头平静的讲述和他出演的经典影片交替穿插,这一切纪录片处理得干净简洁,几乎没有使用技巧,配乐是意大利民歌,及其好听。
    全片足有198分钟,这是我在电影院最长的观影纪录,其间目睹观众陆续退场。
    但是看完此片就会完全为Marcello所倾倒,毫不犹豫地把他放进崇拜名单,他的讲述平易又感人,诗意又幽默,一位非凡的演员,甚至具备了哲学家和诗人某种气质,真遗憾在影院里我不能记忆下他精彩的讲述,他回忆了自己的电影,还有关于爱情、旅行、城市和建筑这些人生中的重要命题:
    他本来没有机会出演《甜蜜生活》,那个角色是给保罗·纽曼的,可是费里尼觉得美国明星太大牌,请不动才转而找Marcello,为此他特意要求看剧本,拿到的却是费里尼的涂鸦:一个男人在海上游泳,巨大的阴茎垂落海底……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问导演看过剧本。
    Marcello很不情愿被称为“拉丁情人”,认为疯狂崇拜他的美国观众根本就不了解他,他是领着薪水才能拥抱那些美人的。
    他也不介意偶尔拍一些烂片,说这样拍到好片的时候才会很高兴,有几个演员能这样想?
    他到纽约拜访马丁·斯科赛斯,斯科赛斯家里面整面强的墙纸就是意大利电影的海报,其中马丁最喜欢的是《豹》(此片今年在italiana看过,幸),Marcello认为意大利电影深刻影响着好莱坞。
    他难以想象电影放在小小的电视机里播出,当形容电视机之小时,脸上露出了可爱而无奈的神色,他认为电影永远应该在大银幕上观看,而剧院是阳光照不到的神殿。
    Marcello喜欢的城市是巴黎和罗马,觉得纽约太乱,热爱那不勒斯,赞赏当地人的智慧,那不勒斯人觉得“人生就是阳台上的一次出场”,而酒店地毯清洁工的一句话:“这样您的鞋子就不会脏了”被他奉为最经典的台词。
    而我最喜欢的经典闪回是一开始的那段踢踏舞。还有比赛吃生蚝的那段。
    Marcello喜欢研究建筑,有次被邀请到某个建筑论坛,被邀请即兴致词,他关于“给孩子在平地上游戏空间”的发言引发巨大反响,后来成为了建筑师设计房屋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说道此,他脸上现出了得意之色。
    Marcello在最后引用了卡夫卡“下一个村庄”的故事,可惜后来他说的话我忘记了……而Marcello的一生一定胜过他所出演的任何一部伟大电影,此片是我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个电影之夜实在太美妙了!
  4. 一直只在黑白片里看到的人,突然变成了彩色的,平易近人地说他的故事。
    他有很多很多的光荣和骄傲,只是面对时代发展这样的叙述犹如螳臂当车。让人伤感的不光是他年老生日时别人送的罐头和火腿,不光是好莱坞对他的时代的抄袭和遗弃,不光是永恒的误读。
    光是这么长就足够让人伤感。
    结尾处的那种"说白了演烂片也是一种需要"也有种欲盖弥彰的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