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卢斯的秘密(港)
导演: 朱利叶斯·约拿
主演: 娜奥米·沃茨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小凯文·哈里森 蒂姆·罗斯 诺尔贝特·里奥·布茨 安德丽亚·邦 玛莎·斯蒂芬妮·布莱克 亚斯特罗 小奥马尔·沙里夫·布朗森 Noah Gaynor 克里斯托弗·曼恩 Hannah Cabell 科尔顿·奥索里奥 吉普森·弗雷泽 伊恩·安特曼 梅雷迪思·霍尔兹曼 莉莎·J·本尼特 Samantha Posey 苏利芒·西尔·萨瓦内 安芙妮索·乌多菲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9-01-27(圣丹斯电影节) 2019-08-02(美国)
片长: 109分钟 IMDb: tt7616148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实际上这个电影的脉络十分清晰:
卢斯在战区长大,10岁的时候被美国的养父母收养。所有的美国人都想拿卢斯作为一个例子,证明美国民主社会可以改变这个战区的孩子,让他成长并长成一个“成功”的孩子。
因此,各种社会资源和优惠都会倾斜于这个孩子,同时,社会所有的人都希望他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优秀的孩子。
但是对于卢斯来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其他黑人或者说其他普通人一样,没有不同。整个经历就类似于一个富人家的孩子,请最好的老师,有最好的资源,被逼活在聚光灯下。类似于“思聪”,老爸给了这么多资源,还不行没道理~却忽略了他是个普通人。但是,卢斯自己并不喜欢,从他不喜欢公开演讲就能明白。
关于卢斯的女朋友,当时大家只是都喝醉了,然后玩游戏,这个可能在黑人圈子里面很正常。但是,却对卢斯的女友造成了伤害(or Not),卢斯为了自己的兄弟安慰了女友,与女友分手,不想她再被伤害(楼下的另一版本更令人信服,slut女友不在乎的和那些朋友玩,卢斯知道之后比较伤心,提出的分手)。
然而,这时候威尔森老师出现了,她看到这个情况,对孩子的作为很不满,想要鼓动女孩告发这些孩子,卢斯认为威尔森老师这种做法会让他的朋友前途尽失。这里,威尔森老师占了政治正确,即美国黑人在白人眼里就是一帮混混,都不值一提。
这时候,就出现的开头的一幕,不知道是谁的烟花放在了卢斯的柜子里。同时卢斯又写了作业认为应该要站起来反抗那些压迫的人。实际上很难说这种反抗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说有“ISIS是恐怖分子”,那么应该消灭,政治正确,然而在所谓“恐怖分子”眼中,美国是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外来者,带着自己目的来的另一个压迫者,应该站起来反抗。威尔森老师代表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即战区的孩子,怎么能有反抗的思想?可是,美国人可能杀死了卢斯的父亲,母亲,兄弟,因为他们可能就是所谓“恐怖分子”或者“反政府武装”里的一员。因为被领养的前提是卢斯失去了原生父母。
这时候,就特别能够理解,美国人,或者政治正确的人,就是想要塑造美国的美好形象,而制造了卢斯,他被逼迫的必须政治正确,放弃所有的一切仇恨,成长为所有人需要的那样。
所以,威尔森老师就开始使用她的“民主”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侵犯卢斯的人权和隐私去搜查,不做调查就说这个烟花是卢斯的,同时影响卢斯身边最亲近的人,利用他们去向卢斯施压。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在的美国政治正确的做法,没有理由的关押某些企业的人,非法手段获取所谓的证据,利用对手身边的人比如对方组织内部的独立势力进行施压等等。看似正确,其实就是play dirty。
另一方面,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偏袒卢斯,找到卢斯的烟花,选择告诉他的父母,发现德尚的大麻,却毅然告发,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黯然堕落,这也是卢斯不乐意看到的,他想要保护他的朋友。就如同反抗压迫的思想,在卢斯角度上,也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这里卢斯明白,威尔森老师这样做,不是替卢斯着想,只是为了实现学校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卢斯必须被美国社会改造完美,他不能让外人看来像美国“黑人的整体印象”一样堕落不堪。为此,牺牲一些其他人的人生和利益变的理所应当。
卢斯的选择很有意思,这个其实是大多人不具备的,首先他先通过交流,口头警告了威尔森,说我喜欢独立日,所谓独立日,实际上是独立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反对殖民统治!这就是公然的向威尔森老师宣战了。
报复的动作,片子中说的很清楚,首先,通过FB查找了威尔森老师身边的人,即她的妹妹,决定从她们下手,制造巧遇,诱发其发病,制造矛盾,再把她带到学校。后来又制造一系列事件,包括找人在老师的窗户上写字,让他女朋友欺骗老师,让老师觉得胜券在握,但后来却变成老师被众叛亲离,卢斯利用的自己养父母想要的正确(学校会议中需要保护自己的多年“成果”,回家调查后,养母知道是卢斯放了烟花之后,还强迫养父站队,已经不问事实,只问站队了),校长想要的政治正确(了解事情大概,就不要继续追查事实了,默认卢斯正确),和社会想要的政治正确(校长向老师说,学校也保不了你了,谁让你挑战我们的政治正确呢)。卢斯赢的很彻底,他太了解这一套了。最后,卢斯面对养母,说出了,我就是善于伪装,早知道你把烟花放这里了,面对老师,也承认了就是他干的,最后和威尔森对话的那个场景里的那句that‘s different就是承认了。
威尔森老师也说了,你以为我们这样的对你是我们想的吗,这个学校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对每个人都有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正确就是——“黑人是混混,白人随便上好学校,美国制度优越,一个战区孩子来美国就能成功变好”。这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你虽然可以斗倒我,可是依然需要屈服于政治正确。
最后一幕,也是最悲剧的一幕,主角卢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说他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忘记自己的名字,投入一个陌生人的怀抱,假意失去自我,面带微笑,不会再像练习演讲时一般因为回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哭泣,告诉大家美国就是好,就是可以让我成功。然而内心的他,是跑步的那个,带着仇恨带着愤怒,拼命努力,拼命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卢斯,他不是那个美国之光的代表,他只是一个来自战区的普通孩子,努力的保护着身边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美国新片《卢斯》(Luce)是近几年来最重要的黑人电影。这部提名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影片看完让人细思极恐,且看得越明白,越令人感到背脊发寒。
因为影片直到结尾也没有给出答案,却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无解”的社会症候。《卢斯》直指美国社会的众多问题,从种族到性别,再到暴力与教育。这些不公和歧视一步步将观众推向黑暗的深渊,逼迫你近距离凝视其中罪恶,直视恐惧而不得脱逃。
影片上映后在北美和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北美观众纷纷认为影片呈现的观点太过偏激,而国内影迷则对很多剧情产生疑惑。不过影评人士倒是一边倒的给出了好评,甚至有人称该片为“十年来最重要的美国电影”。
目前影片在烂番茄上新鲜度高达91%,观众得分也有78%;
IMDB只给出了6.9分,但由专家打分的Metascore上却有72分。
要知道目前大热的影片《小丑》都只有59分,李安的《双子杀手》只有可怜的38分。可见,专业人士对《卢斯》的万分喜爱。《卢斯》引发争议,同时获得认可的原因在于它所涵盖的内容议题实在太过丰富,但它只抛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即带着观众进入了黑暗和盒子里,却没有能力给盒子里带去光明,或者引领观众走出黑暗。
卢斯是片中的男主角,一个被美国白人夫妻收养的黑人的少年。他来自战乱国家,原本生活毫无希望可言,但在几岁时被美国中产夫妇收养。
夫妻两人细心栽培,给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卢斯不负所望,成为了全美拔尖的优秀学生。他成为了高中的骄傲,同学老师眼中的明星,有同学笃定地认为他就是下一个“奥巴马”。
但学校的历史老师威尔逊最近却发现了卢斯的“异样”。她在卢斯存放私人物品的柜子里找到了违禁的可燃烟火,又发现卢斯的论文里,对暴力有着偏激的认可,可能存在“独裁者暴君”的性格本质。因为卢斯认为改变人类行为和意志的直接方式就是采取暴力镇压。
威尔逊将两件事情告知了卢斯的父母,希望他们采取对策,原本想大事化小的威尔逊老师怎么也想不到,她眼中的模仿学生居然将整个事件带向了不可收拾的危险地步。
故事以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作为切入口,通过叙事的推进,不断丰富卢斯的性格和人物层次,褪去了政治正确的伪装,让我们看到了恐怖的真相——即文明无法消解歧视造成的沟壑,教育对于人性的感化似乎也将以失败告终。
卢斯,不过是美国社会问题的符号性表征,一个最显眼的象征物,他可见却不可触碰,因为他经不起考验,他是人性带血伤口的结痂。
影片讨论了种族问题和教育问题。两个白人夫妻收养黑人孩子,并且努力改变他,把他打造成“完人”。影片中多次呈现了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父亲从怀疑、敌视到理解和认同,他带着白人的刻板成见去看待收养的孩子,以及他的黑人女老师。
他不愿意自己培养出信奉暴力的怪物,但他也不愿意旁人对他的儿子说三道四,因为这意味着他对卢斯教育的失败。
而卢斯的母亲,却从信任一步步走向怀疑,经历了反思和挣扎后,她最终选择了闭口不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卢斯的父母到最后其实都知道了整个事件的真相,可他们为了“政治正确”、为了自己的颜面,也为了保护好这个社会的优秀象征符,选择了牺牲老师,掩盖真相,用谎言去“造神”。
影片把卢斯放在了即将高中毕业的关键时期,无疑意味深长。这是一个人在智力和情感定型的时期,从高中迈向大学,决定了卢斯的未来。所以从老师到校长都保护他,避免让他被丑闻缠身,影响他申请顶级大学。因为卢斯的未来与他们都息息相关。没有人愿意承担污名化“偶像”的责任。
如果卢斯失败了,就有人会放大种族偏见,让其白人父母和整个学校都承担失败的后果。由此来看,谎言的代价无疑小太多。但卢斯显然是不完美的,他有无法改变的暴力基因,教育给他带来了智力的优势,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内心,克服压力。影片的高潮是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演讲,他感谢了父母,感谢了学校,同时感谢了美国!
可这一切都是谎言,他在独自排练时,曾质疑父母的行为,他甚至憎恨这个带着白人意味的姓名。卢斯的英文意思是有光和希望。但通过影片,我们却看到了这位优秀学生背后的阴暗面。
影片高潮时刻,被诬陷失去工作的威尔逊老师对卢斯说:美国已经把你放进了一个盒子里。而盒子里的光线是有限的,有人能看到光明,有的却终身见不到光。
显然这个盒子,以及操控这个盒子的人进行了选择。卢斯是能够见到光的黑人,而影片中他的同学、以及威尔逊老师有精神病的妹妹,都将是被社会抛弃和嘲笑的人。
卢斯的同学是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却因为带违禁药物而被驱逐出队伍,失去了奖学金,他的未来从此改写。但真相是,卢斯曾和他多次一起吸食药物。他的同学说出了真相,“凭什么受到惩罚的是我,因为人人都觉得你才是未来的奥巴马”。
而威尔逊老师的妹妹,更是因为疯狂举动被当众抓捕,不顾她赤身裸体,周围的人拼命的拍摄,把她看作笑话。这就是影片《卢斯》最恐怖的地方,它把一个由社会定义的好学生的阴暗面逐渐呈现出来。
从老师,到同学,最后到家人,都察觉到了他内心地阴影,其中有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母亲识破了卢斯的谎言和计谋,她回想起小时候的他,说他每次看到礼物都会很惊讶。卢斯却回答:“我只是擅长表演惊讶。”
然后,卢斯露出了诡异狡黠的笑容。母亲再也看不透儿子真实的内心,究竟是伪装还是真情,她教育了多年的孩子在这一刻变得面目可憎,令人恐惧。
但对于卢斯来说,他同样是社会的牺牲品。在这个盒子里,在既有的生存法则,社会运行规则下,想要从名字拗口的黑人小孩变成白人都认可的卢斯,他的结局只能如此。
当我们看着卢斯面带优雅微笑,内心却怒火中烧的演讲时,我们恐惧一个未来由他控制的社会。当他真的有一天成为领导者,规则制定者时,他又会如何建造他的“盒子”,分配里面的阳光呢?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打开藏有秘密的柜子,最后却是把柜子关上。得知了真相又怎样,我们依然会选择缄默不语,甚至充当帮凶。
里面究竟有什么,人们已无法得知,这便是整个故事最让人失落的地方所在。前一个画面是他幽默风趣的演讲,最后一个画面是他带着愤怒跑向了远方。这应该是今年最恐怖的社会寓言了吧!
Luce最后的一场对话,点燃了这场电影的高潮。
Luce或许带着一点胜利者的心态和歉意去看望被他设局踢开的Harriet时,却没想到,Harriet告诉他的是他绝对没有想到过的真实世界。
Luce认为,不能因为一点小错就把一个人的前途毁灭——Deshaun因为被Harriet破柜找出大麻,就丧失了田径队、奖学金和一线之间的前途——Harriet却告诉他,如果她没有惩罚这个人的恶行,就会有一个人的善行得不到奖励。这在Luce看来完全错误:为什么我们非得变得完美才能得到别人的奖励?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一个正常而有瑕疵的人?可是,Harriet再次告诉他,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尤其是在一个天生被别人歧视的黑暗、肮脏而无法改变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是“完美”地呈现给别人,就根本没有生存的希望。Luce再次回击:这不过是你自己设想并希望被承认的世界,而我不愿意按照别人的希望和评价来生活。Harriet最后告诉他:你错了,想想为你脱责的那些人是谁吧——你的好心的、几乎没有瑕疵的但却不惜眼睁睁撒谎的白人父母?你的白人朋友?他的爷爷、爸爸甚至连他们家的狗都能想办法进到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还是轻易就会相信这些人的白人校长?——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世界!
几番交涉下来,Luce实际上是完败了。他只能按照别人希望他的样子来展现自己的“完美”,只能站在演讲台上回忆自己成为美国人的幸运,只能讲述已经在众人努力下神奇谱写另一种生活的故事。他几乎不能有一点点的不完美,否则立马就是一个魔鬼一般的怪物!
Harriet不正是这个“不完美”的例子吗?她在学校勤勤恳恳工作了那么多年,校长都承认她是个优秀教师,她自己说,把心都给了这个学校、这群孩子,可结果,仅仅因为自己“严厉”——尽管采用了自己认为充满“正当理由”的侵犯隐私的bitch的方式——就被自己的学生陷害失火,让自己的妹妹当众羞辱(迟到的Luce可能仍然是始作俑者),而且,自己的一线希望不也立马失去了吗?学校立马撇清和她的关系,并且声明在调查中不会支持她……
Harriet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厌恶那些和自己死死地栓绑在一块的不争气的人,甚至厌恶自己唯一的亲人,可她却毫无办法改变这一切。也许,我们会说,不管怎样,你要宽容,不管是对犯有过错的学生,还是对病中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亲人,也许多一份宽容,结果就会不同。可是,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份宽容可能吗?即便Harriet对Deshaun宽容了,这个世界会对Deshaun宽容吗? Luce都不敢散发着一股大麻味在黑夜的大街上闲逛,他的白人朋友还问他:你不会真的以为“别人”——无疑是Harriet在社会中的加强版,拥有“正当理由”来怀疑和搜查的警察——会来抓你吧!Luce知道,完全可能!一点点过错自己可能就变成Deshaun,自己也是白人朋友口中的the black of black,而不是什么Luce in the black。而且,我们与其苛刻地要求Harriet,为什么不把她也作为一个有缺陷的正常人来对待呢?虽然Harriet失之刻薄,无法令人喜欢、可怜,但她宁愿真实地、充满缺陷地、bitch般地作为这个刻薄世界的一员而保持自己“刻薄”,她希望惩恶扬善地接近那个渺茫的可能,而不是阳奉阴违地向他人表演“完美”。
也许,即便是不近人情的“刻薄”,也总比在生活中随时都要像政治表态一样,选择立场、作出决断、忍让、道歉,极力表现充满虚伪和恐怖的“爱”,要好些。
尽管我们绝对不会认为Harriet是Saint,但也绝对不认为她就是Monster。但在Luce身上,却似乎兼具着Saint的光鲜亮丽和monster的恐怖可能。看完影片,唯一留存在脑海中的就是,如何真实地面对世界、超越善恶(Saint—Monster)?不管是阴暗储物室中自然欲望的原始性释放,还是追光灯下声情并茂的社会性讲述,显然均非答案。
这个标题可能有点离影评稍远,后续会有一些对于本片的想法,但我还是很想以本片先来聊聊前几天在推荐新闻里看到的趣事,具体哪个节目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是一个关于好几个导演怼郭敬明的段落,有人说他的片子只是各种帅哥美女的互飚台词,永远是一张帅脸特写和说不完的情话,期间赵薇导演问了一个问题,“电影到底是导演艺术还是表演艺术?”
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忽然理解了自己对于很多国产电影不屑一顾的原因,不是我崇洋媚外只是被太多走流量圈钱的电影看伤了心。最近一直想更深刻的去理解什么是导演艺术,巧合的是在这个时刻看了本片,刚看完全篇的时候我也有些一头雾水,立马跑来豆瓣看看大家的评论,略微沉淀过后才体会了本片的美味之处,现在也来写出一些个人的拙见与大家分享。
首先,虽然是剧情片,但它真的拍出了悬疑片的紧张感,在观影时不停的在想是不是下一幕就会出现什么脑洞奇大的超级翻转,影片中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翻转,但导演在很多关键节点都选择了留出缺口。一开始觉得导演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省事了,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自行脑补。但现在我觉得这些缺口串联起来才真正的表达了导演的意图。全局来看有很多明显的缺口,是谁去女老师家写的红字?烟花是谁放在讲桌里的?男主为什么说要补偿被校队开除的同学?男主的女朋友到底经历了什么?还是说她说的所有版本都是谎言?等等......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缺口都是男主做局的一部分,看电影的时候也十分合情合理的就能把它们与男主联系起来,比如红字是让被校队开除的同学去写的,而他自己与家人一起做好了不在场证明,比如烟花是男主找到后放入讲桌并设置了延时引爆,之前夜跑回去学校就停留在了女老师的教室前。比如男主监视了女老师然后伺机认识了女老师的妹妹,并一步步使她再次精神崩溃。还有很多类似的缺口留白。
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观看电影后把这些留白,脑补成剧情翻转,你会发现真的有无数种可能!!
版本一 正常理解,男主经历儿时创伤有黑暗的一面,并且苦于营造完美形象有些精神扭曲,献祭了自己的女友,还QJ了她,事后一脸无耻的引导安慰并化身天使。女老师发现了男主的不正常,后被男主计谋做局丢掉饭碗。报复成功,所有人的各种功利心,保护欲,角色立场,冷漠,只关心假象而不在乎事实。都是帮助男主成功报复的一个个环节。而男主高智商的利用了所有人。
版本二 男主就是个完美好男儿!??因为出身的原因,所有人表面对他推崇备至,其实内心当中都有一份隐藏的不安,包括他的美国妈妈,也在一次次的徘徊犹豫。为什么犹豫呢?试想一下,导演让男主妈妈处于保护,说了女老师没有给她烟花的谎话。那可不可以是男主的爸爸想着既然如此,干脆找到烟花放入了讲桌??男主的女朋友表现的很傻缺,但最后爱爱的时候发现了男主的母亲却用那样的眼神,是不是也可以说她有些扭曲?用软弱的外衣把男主抓在手心? 女老师就是不愿意接受男主可以经历磨难后还能如此完美,故意刁难?也就是说,导演将所有人各种利己的事件通过这样的安排让我们如版本一那样去理解呢?
关于电影里的缺口留白,真的是神来之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给那些缺口填上一个角色。整部电影表达的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就像台词里说的 盒子,男主被盒子围住了,被体制,被认知,被社会,被政治,被国家。我想女老师所说的那一束光,就是这些缺口留白。男主被别人强加给他的希望与形象压抑着痛苦着,他到底是好是坏?所有人都没有做错吗?
其实都不重要,电影就是想给观众传达这样的信息,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本片有很多标签,战地领养,肤色阶层,青少年问题,领养家庭,教育体制,人权与抗争,很多很多。每个环节严丝合缝了那就是个盒子,这些留白是导演给我们留下的更多可能。他用电影中的所有演员,台词,情节,音乐,节奏。充分表达和贯彻了他的思想,我想这就是导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