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唐山大兄》公映五十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本该在那天发表,我却忘记了,特此补上。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去世。香港的媒体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个爆炸性的新闻,原因是李小龙在医院所用的名字是他的真名“李振藩”。
李小龙太有名了,以至于大家都快忘记了“李振藩”才是他的官方中文姓名,当年的香港媒体从业人员也不例外。
对于华语世界以外的人来说,“Bruce Lee”一直都是“Bruce Lee”,但对于华语世界的人来说,“李小龙”并不一直都是“李小龙”,“李小龙”诞生于《唐山大兄》(1971)上映之前,并在《唐山大兄》上映后逐渐成为国际巨星。
而“李小龙”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与个人机遇的偶然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历史的必然,是继西部片、日本武士片之后,“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必定会杨威国际影坛。
在李小龙之前,“中国功夫”登上国际舞台的机会极少,“功夫片”顶多是作为B级片让极少数非华语影迷成为了拥趸。
1970年上映的《侠女》(胡金铨导演)在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的时候,已经是1975年。其时,李小龙已经去世两年,而伴随着他的去世,“中国功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好莱坞“引进”香港的武术指导而到达巅峰。
那么,为什么是李小龙?
所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李小龙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伶,因此,他也算是出身演艺圈的“星二代”。
正是“星二代”的身份,使得李小龙从小就获得了银幕表演的机会——他其实是童星出身的演员。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出演了华语世界的第一位女导演伍锦霞的《金门女》(1941)。那时候,李小龙还在美国,尚未回到香港。关于伍锦霞和她导演的电影,请参考魏时煜导演的纪录片《金门银光梦》(2013)。
李小龙十九岁的时候离开香港,赴美读书。赴美读书前,他在香港已经出演过约20部影片,其中有几部作品还是主角,表演经验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
李小龙幼习太极拳,少年时又拜叶问为师,是妥妥的“功夫小子”,其他拳术,他也多有涉猎。
赴美后,经过多年的研习、探索,李小龙在“中国功夫”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洋格斗、日韩等国的武术,创立了截拳道,年纪轻轻便成为“一代宗师”。
六十年代中期,李小龙开始闯荡好莱坞,当演员,也担任动作指导,因出演电视剧《青蜂侠》(1966)而小有名气。
此外,李小龙还是舞林高手,曾在1958年获得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以上种种,便是李小龙的“准备”。
李小龙的“机遇”其实不只是他的“机遇”,也是邹文怀和他创立的嘉禾的“机遇”,甚至还是跟风大导罗维的“机遇”——如果不是“发现”并“命名”了李小龙,罗维很难在影史上留名。
这个“机遇”也曾经属于邵逸夫。当时,邵逸夫不知道如日中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自我感觉良好的邵逸夫拒绝了李小龙的“出价”。后来,他又拒绝了许冠文等人的“出价”,彻底错过了香港电影转轨的“风口”,加速了邵氏电影公司的没落。
1970年,邹文怀、何冠昌和梁风从邵氏出走,创立嘉禾。
嘉禾初创时期出品的几部影片,在品质上、市场上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嘉禾缺乏过硬的作品,再加上财宏势大的邵氏的打压,李小龙出现之前,嘉禾已经濒临倒闭了。
邹文怀以1.5万美元的片酬与李小龙签下了两部影片的合约,可以说是一场不那么豪的豪赌了——1.5万美元不算很高的价格,但嘉禾也输不起了。
《唐山大兄》的第一任导演是吴家骧。
开拍不久,吴家骧与李小龙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时的武打演员,大多有京剧或传统武术的底子,在镜头前按“套路”见招拆招打个几分钟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无法拍长镜头的武打演员是不合格的。
吴家骧也是这么要求李小龙的,但李小龙不吃这一套,而且,他的截拳道讲究的是快、狠、准,也无法按照“套路”来。
吴家骧告状告到邹文怀那里,要求换人。
邹文怀找李小龙做“思想工作”,李小龙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妥协。
在李小龙和吴家骧之间,李小龙肯定是更大的赌注,邹文怀只能放手一搏了,于是,他炒掉了吴家骧,让罗维接任导演。
对于李小龙来说,出演《唐山大兄》的“机遇”确实是有很大偶然性的。
1971年,李小龙回港,其实是打算接自己的母亲去美国生活的。回港拍戏并不在他最初的计划之内。
李小龙离开香港虽然已有十余年,但他毕竟不是香港影坛的新人,而此时他又在国际武术界和好莱坞闯出了一点名堂,他的归来,自然会引起业界的关注。
李小龙看似荣归故里,但他在美国其实过得并不舒心。他在美国背负了沉重的房贷,而他的演员职业和武术事业并没有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
几番接洽下来,既能发挥所长(主演一部武打片),又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还房贷),何乐而不为?
《唐山大兄》的武术指导是韩英杰。韩英杰还在影片中出演了大反派——冰场老板。
韩英杰是六、七十年代华语影坛非常重要的武术指导,他也是胡金铨的御用武术指导,他还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的女婿——于占元是洪金宝、成龙等“七小福”的师傅。
韩英杰虽然是影片的武术指导,但得到邹文怀支持的李小龙,显然获得了动作设计的主动权,他的标志性动作,李三脚、凌空飞腿、摸鼻子、舔血、怪叫,等等,都在《唐山大兄》中“定型”了。
李小龙基本上摈弃了京剧武生式的花架子的连贯过招,取而代之的是截拳道的快、狠、准,以及恰恰舞般的节奏感。
李小龙并没有架空韩英杰,影片中的跳跃动作,完全是韩英杰式的,这种动作设计在胡金铨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影片中其他演员的动作设计,应该也主要来自韩英杰。
李小龙不像洪金宝、成龙,有所谓的“洪家班”、“成家班”,但他带出来的“班底”,不少人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底色”。《唐山大兄》中,刘永、林正英、田俊、姜昆、陈会毅、陈龙等配角,都是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熟面孔。
罗维一生导演电影超过50部,却鲜有佳作,皆因他喜跟风,轻创作。
《唐山大兄》、《精武门》(1972)等经典之作外,罗维最大的成就就是给李小龙和成龙取了最终让他们蜚声国际的艺名。
“李小龙”的诞生,罗维功不可没。
李小龙去世后,罗维力捧成龙——但成龙并没有在罗维手上走红。所谓“成龙”,就是“成为李小龙”之意。而成龙在电影上取得的成就,应该是超过了李小龙的。
李小龙是一个自信到近乎傲慢的人,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昆汀·塔伦蒂诺在《好莱坞往事》(2019)中对他的“抹黑”。
成名之前,李小龙曾吹个一个“大牛”:“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个“大牛”的前半部分,随着《唐山大兄》的上映,李小龙实现了。
李小龙的各种纪念套装影碟中,《唐山大兄》一般都是第一张碟,CC版李小龙套装也不例外——因为,它意味着“李小龙”的诞生!
最后,让我们以当年《唐山大兄》的预告片的“文案”,来看看李小龙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挟技荣归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截拳道,只拳打遍两大洲
李三脚,三脚横扫西半球
初登银坛,即见颜色
李小龙
为国争光,为民除害
写一个华侨领袖人物的奋斗
朴实纯良的性格,有血肉,有个性。”
当年看这片,总觉得李小龙的表情,对话时的反应,对事件的态度,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好似一个美国中产来到泰国,而不是从大陆(或当年的香港)背井离乡来泰国
后来越多了解LEE,才明白,LEE其实是一位借用了东方哲学,行西方之道的美国人,他的眼神,与人初次交流的态度,表情,都出卖了他是个美国人的事实
《唐山大兄》里尤为明显,可能因为这是他参与的第一部港片,还未能融入港片的氛围,随后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中的表演,略好一些,这个好,是指更融入剧组,但在外方投资的《龙争虎斗》一片里,LEE再次显了他的真身,与西方人别无二致,表情之凌厉,更甚精武与猛龙,这才是他的本尊
LEE不仅在片中的表演,具有距离感,在接下来的几部戏拍摄途中,更是与剧组矛盾不断,自然也是他的西方职场思维,移居到香港这个半职业半人情的社会,会有不适应
记忆犹新的第一幕,就是LEE刚去冰场做工,工头先是对着他嚷嚷了几句,LEE立刻表现出白人的那种平等主义气质,“你叫我作工可以,但凭什么大呼小叫 ?工头就可以没有礼貌 ?”这是LEE内心所想,而一大帮来自香港的配角演员,不会这么想,很自然的流露出:“工头不可得罪,老板大过天”,这种卑微意识,不仅仅是角色的限定,而是根据剧本,演员自发的表现出来,但LEE身上,天生没有亚洲人的卑微气质,他演不出来
记忆犹新的另一幕,LEE第一次见到 巧梅,那个面对陌生女人的表情,是非常自信的,微笑+对视,这也是1971年的香港男人,或者大陆男人,不会有的表情,而他身边的一帮子配角,都在追着三叔问长问短,LEE对家乡事草草带过,非常淡定的面对眼前,并不像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追思家乡,这也是白人身上的气场,白人四海为家习惯了,外派世界各地,移个民都是家常便饭 ,LEE也如此
因此LEE出演《唐山大兄》,毫无故土情节 ,而田俊,林正英他们就不一样了,明显是个外乡人来到泰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