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白俄罗斯车站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вокзал(1971)

演员:



影评:

  1. 苏联电影是各类电影中我的最爱。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拍摄的各类影片,普遍故事性强,艺术内涵丰富,既没有受到商业化的污染,也没有文艺化到象牙塔里,而演员表演、镜头切换、场景色调都是绝对的高水平,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看过之后往往印象深刻,感动长久。冷战时,苏联电影每每来到国际影展,必先遭到美国西方同行的冷嘲热讽。同样,每当他们看完之后,又不得不承认苏联拿来的东西确实好到让人无话可说。我严重的哈苏情节,相当的比重源自于苏联电影的影响。
     
    《白俄罗斯车站》是苏联导演安·斯米尔诺夫的作品。影片叙事直接,运镜流畅,剪辑平实,是安·斯米尔诺夫的一贯风格。故事背景是60年代,开始的镜头,美的如同一副俄式水彩画,红色公墓砖墙、空荡荡的汽车,初秋的阳光照在渐渐变红的树冠上,没有喧闹,没有音乐,没有人声,凸显出墓地的空落与静寂。这样的环境下,4个多年不见的战友—水雷爆破手廖莎·季柳申科、无线电机务员杜宾什卡、工兵连长哈尔拉美奇、侦察连长瓦纽什卡在亡故战友的葬礼上相聚了,情节随之展开……
     
    光荣的1945年已过去20几个年头了,同一支部队的战友们,各自经历了现实生活的琐碎与残酷,成为了记者、工程师、厂长和普通工人。虽然性情迥异,境遇身份也大不相同,但伟大卫国战争中,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共同经历和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泯灭。故事的主角们把参战战士最珍贵的东西从战火中带了回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保持了高尚健康的品格:珍视友情、不怕困难、胸襟豁达、正直勇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主义。
     
    安·斯米尔诺夫既是一名导演,也是出色的演员,所以对平凡人物内心世界拿捏准确,表现生动。整部电影,如同一首意味深长的叙事诗,把浓墨重笔放在人物日常生活、言谈举止的细节上,处理得很真实。战友们一起吃饭谈天,一起应对意外事故,一起拜访当年的战地女护士拉娅,一起唱起战争岁月的军歌《我们心中只想这胜利》来缅怀故去的战友、重温共有的记忆(这首歌很好听,旋律深沉雄壮,现代俄罗斯每年的胜利节,都会把它作为庆典活动的压轴)。观众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来观察、玩味和思考,来了解老战士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本质吧。
     
    这部影片是1970年开始公映的,随后就成为整个苏联,对卫国战争参战将士表达敬意的文化象征点。据说,当年的苏联有很多人反复观看这部电影,每一次都可以找到为之动情的微笑和泪水。
     
    我与《白俄罗斯车站》也颇有渊源。最早是大学时代在电视上看到,只看了后半段。但仅仅就是这后半段,拉娅(扮演者就是不久前,在授奖仪式上抱住普京的那位功勋女演员)怀抱吉他,和战友们一起唱起“在这里,鸟儿不再歌唱,白桦林已化为废墟……”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我,久久不能忘却。
     
    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哪!他们的人生,经历了极其残酷的战争,经历了光荣和英雄的岁月,然后归于平静,融入了普通人群,但当他们聚合在一起时,不论年龄、身份的变化,逝去和隐藏的一切会喷薄而出,仍然是一支让人为之动容和崇敬的队伍!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找寻这部电影,导演、配乐、演员的情况都有了了解,主题曲也找到了,甚至在多个俄罗斯网站下载到了大量片段、拍摄花絮和整部的俄文电影,可就是找不到带有字幕或中文配音的完整版。阿了门了!上苍有眼,素来被我贬斥的峨眉影业,今年放出了《白俄罗斯车站》的完整版,使我得偿所愿。
     
    当危难临头时,俄罗斯人表现出的沉着、忍耐、不屈、顽强,会让任何一个重视尊严和独立的民族产生巨大共鸣。拉娅所唱的《我们心中只想着胜利》正是这种深植于他们民族灵魂中的精神表现。歌词如下:
     
    在这里,鸟儿不再歌唱,白桦林已化为废墟,只有我们肩并着肩,牢牢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硝烟笼着祖国的河山,看城市燃烧成瓦砾,而此刻,我们的心中只想着胜利!以一当十,任何代价在所不惜!
     
    战斗刚刚停息,命令又来传递,通讯兵发疯似地把我们寻觅!红色信号弹冉冉升起,机枪不间断地射击,而此刻,我们的心中只想着胜利!以一当十,任何代价在所不惜!
     
    踏破无数阵地,战线向前推移,我们向着敌寇的大门步步进逼。有一天当我们回首今昔,也许自己也会感到惊奇,而此刻,我们的心中只想着胜利!以一当十,任何代价在所不惜!
     
    前面炮声如霹雳,但它虚弱无力,无论敌人多么疯狂,也绝不会压倒我们,常胜的第十营所向无敌!
  2. 和萌去東內使館區的俄羅斯文化中心看了這部電影。影片通過對四位二戰老兵參加一位戰友的葬禮、和之後一天的刻畫,表現了老兵的戰友深情和對軍營的懷念、對於社會公義的嚮往、對於昨日取勝和今日國家和平年景的自豪。

    (1)對於社會公義的嚮往:

    如今的老兵今天做了會計師以補貼家用,卻要被年輕人斥責不會做假賬。當年輕人歇斯底里時他態度依然平和:你們不過是要找一個按你們的想法做帳的人罷了⋯⋯大風大浪走來,受夠了壓榨、重獲自由,難道他們最期許的不是公義嗎?

    路見不平則拔刀相助。幾個人在酒吧喝完酒,本說去一人家繼續吃飯聊天,途中聞到似泄露的煤氣井,互相配合、下井還救出了人。而攔下一輛年輕人開的車,他卻死活不願伸出援手、將傷者送醫,出現一番爭執打鬥,老兵終於將昏迷的人送到醫院、轉危為安。

    (2)戰友深情和對軍營的懷念:

    年輕人報警,老兵們被抓到警局。在一間上鎖的屋子、就著溫和的午後光線等候審問時,他們回憶起軍營,而當時的領導如今仍然習慣發號施令。在鉗工瓦洛尼琢磨著怎麼打開門的時候,他大吼你們瘋了嗎?就不能按照規矩來嗎⋯⋯剩下三人哄堂大笑,1945到1957年,沒變的是戰友間的這種感覺。

    瓦洛尼回家告訴他那難纏的妻子今天戰友聚會、請她理解的時候,她妻子抱怨,你戰後落魄的那兩年寫信給他們求援、他們去哪兒了?而瓦洛尼根本就沒向兄弟張過口,因為他知道,大家過得都不容易。而回憶起這些,兄弟反斥責他,你這個傻瓜,為什麼不把你的窘境當初告訴我們!窮幫窮,總是基於共同人生體驗所產生的共通的情義。

    去逝去上校的妻子家,當她驚曉了這個事實,卻很快打理好情緒,給他們重新彈唱「我們十營最喜愛的歌」,老兵們或激動而急促地抽煙、或老淚縱橫靠在老上司的肩膀、或默默不言眼角不住流下熱淚⋯⋯

    (3)對於昨日取勝和今日國家和平年景的自豪:

    國家好了,我就開心,因為我曾經浴血、參與創造了這份和平,我自己生境落魄點也不要緊--這是老兵共有的精神價值。老兵們從警察局出來後、在公共汽車上不禁向乘客打招呼問好,弄得人家莫名其妙,自己卻覺得很有主人翁的感覺。躺下了,睡夢中仍然是白俄羅斯明斯克火車站、他們從戰線歸來、被人民夾道歡迎的場景。睡夢中他們在微笑,在自豪於他們的付出,盡到了一個俄羅斯男兒的價值,無怨無悔。那強大的氣場、把同在一屋搭鋪的年輕女孩兒都感染了。電影在睡夢中這段黑白但卻無盡光輝的白俄羅斯火車站前結束⋯⋯

    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得動畫短片《木搖椅》,木搖椅見證了主人家的繁華年景,後又因房舍廢棄而被丟棄到垃圾場,被新修的美術館所招募的管理員偶然看見,稍微整理、復成搖椅--每到晚上,搖椅總是回想起原先的繁華年代、party時光,整個美術館天旋地轉如萬花筒般在它的「睡夢」中展開。Oh the good old time, the best of the times!

    昨日午前去亦莊同仁醫院探訪了爺爺。作為一個朝鮮戰爭的後勤醫療兵,他躺在病床上,待我們進來便坐起來、固然高興、但不覺傷懷自己「成了一個廢人」,什麼也做不了了。唯獨講話的時候神彩奕奕、手勢一個都不會少,頗有領導範兒,全家、連著我和我的萌丫頭、哪天不知都該有第四代了,就前前後後坐著、圍著、看著他,幫他重建那個黃金歲月的感受。探訪結束,我們一一握他的手,他很用力,很有那種接見、慰勞下屬的感覺。有的時候,我雖仍不能苟同貫穿共產黨造反取勝所信仰的價值,但這個為它奔命的軍隊之軍人,是有血有肉的--就好比一場戰爭如果我們非要找總能找出一方對一方錯,但是兩方的軍人之個體都是光榮的、為他們的篤信、懷著對未來的和平之憧憬,為國家兌現自己作為男兒的勇氣、力量和價值。我突然想起 Sheldon 在《生活大爆炸》裡的一句話,「(Papua New Guinea tribes aims to obtain enemy’s power through cannibalism –) superstition of course, but one can sense its spirit.」

    所以,對於紅二代如今之跋扈我是理解的,這是一種走極端的「江山我打下來的、我感到自豪;我是主人翁、祝願國家人民萬世安好」之感覺,變成了「江山我打下來的、我為之驕傲也因此有權統治與享受;若你覺不平、有種你重新打來一遍⋯⋯」

    因此,像台灣、韓國等國家,由於男性絕對數目相對少、國家施行強制兵役,而非像中國這樣的志願兵役,之前我覺得在男孩20~25歲最黃金的時代掏出一兩年來從軍實在是荒廢時間,但是現在感受到,軍旅生活能賦予人很多,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心,且能培養一個牢固的畢生的 network。而中國的男孩子,不用強制從軍不說,更大多是獨生子女,且中國的文化講究家裡要為子女成長支付開銷,而不是鼓勵他們18歲後立即起飛--年輕人多尚誇誇其談、無責任心、不成熟亦不理性、甚至難能自立,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