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 The Hunger Games: The Ballad of Songbirds & Snakes(2023)

简介:

    18岁的科里奥兰纳斯·斯诺(汤姆·布莱斯 饰)被选为第十届饥饿游戏的导师,与来自第十二区的贫困女孩露西·格蕾·贝尔德(瑞秋·齐格勒 饰)成为了“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竞技场上,这是一场关乎自由、食物,甚至是尊重与权利的生死角逐;竞技场外,不忍与善意使斯诺决定不顾一切帮助露西在这场游戏中赢得胜利......当活下去的欲望与所遵守的规则背道而驰,命运的齿轮紧抓入自己手中时,他又该如何抉择?

演员:



影评:

  1. YO!欢迎来到第十届的饥饿游戏!

    在2012年,作为正传的第一部《饥饿游戏》上映,这款大型饿得要“吃鸡”的游戏电影,就此风靡全球。

    该系列用“饥饿游戏”这样变态到极致的竞赛形式,来具象和浓缩了人性的残忍和丑陋,随着故事的发展,也揭露了人对于权力的痴迷,对于生命的漠视和自私。

    如果你想重温此前四部的剧情,出门左转看我的一口气《饥饿游戏》正传系列!

    终于时隔八年,原汁原味的《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作为该系列的前传上映了!

    其实我早就提前一周看了首映,但信息量太大,所以就又看了一遍,如果你结合小说服用的话,味道更正。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还是由此前执导过正传第二和第三部《饥饿游戏》的弗朗西斯·劳伦斯来指导,影片的故事背景,放在了正传第一部的64年前,第十届饥饿游戏发生的故事。

    同时更重要的,这一部前传作品,讲述的是正传里斯诺总统年轻时候的经历,影片完整展现了年轻的斯诺如何从一位抱着对未来憧憬,有着自我抱负愿景的阴郁美少年,黑化成到后来蔑视生命,冷血狂妄臭名昭著的恶魔。

    还是担心小白家人忘记和不点开我的一口气系列,在这简单梗概下饥饿游戏宇宙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时间的未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和全球冲突,让人类为了生存进行了多年的残酷战争,最终在泛北美的那片区域,用人类仅存的文明建立了帕纳姆国,也叫“施惠国”。

    原本施惠国行政划分了十三个区,这十三个区都需要一个名叫“国会大厦”的大都市来运作。

    不过在一次被称为”黑暗日“的反抗起义从第13区打响,之后各区跟进,国会大厦之后用尽了所有资源平息了战乱,13区“不复存在”,为了纪念这次叛乱,施惠国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饥饿游戏,该游戏每年在各区抽取一男一女,一共24人参加饥饿游戏,互相杀戮,最后只能一人活下来。

    该游戏旨在提醒曾经犯下叛国罪的十二个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实则是利用该游戏给各区的民众散播恐惧,告诉所有区的人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确保他们不再叛乱。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更透彻的讲述了饥饿游戏开发的本质,以及年轻时的斯诺受到环境和周遭的影响和变化,个人价值观的崩塌。

    老规矩先说观感!影片再次为我们展现了饥饿游戏奇幻又科幻世界观的诡谲感,在这部前传里,我们看到不少复古的设计元素,坐实了饥饿游戏所发生的故事背景,是和我们处在不一样的平行宇宙。

    影片依然保留了对于国会大厦浮夸风格设计的元素,但因为“黑暗日”的战乱,导致国会大厦乃至整个施惠国百业待兴,所以影片在色调上也降低不少,相比较于正传,前传更是营造一种废土气息的写实氛围。

    我们在正传看到斯诺总统的只手遮天不可一世,但在前传我们却看到一个家道中落,在学校努力表现自己,仅仅只为了获得奖学金解决全家人温饱的落魄青年。

    但斯诺所经历的种种,都一件件的事与愿违,导致斯诺最终走向不可逆的人生反面。

    如果你抱着仅仅只是看一场第10届饥饿游戏的噱头来关注这部电影,影片所蕴含的意义和反思远比你预想所看到的更丰富。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全片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导师”,“奖赏”,“和平卫士”,三个章节递进了斯诺的三段人生经历的叠加转变。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章节展开解析!

    第一章 “导师”

    讲述的就是斯诺做导师的剧情,当时还是学生的斯诺,他在学校中成绩优异,眼看就要拿下奖学金,但却被突如其来的奖学金规则变更,让他与奖学金失之交臂,这和正传中游戏规则随心变如出一辙了。

    无奈斯诺只能以导师身份参加饥饿游戏,导师在游戏中表现好,就能拿到奖学金,如何表现好,当然最重要指标就是贡品拿到冠军,导师自然沾光。

    其实在小说中提到更多细节,一些有关系的学生,拿到的是类似于第1,2区的贡品导师名额,毕竟那些区离都城很近,伙食也好贡品也壮,而斯诺则被抽到离都城最远的第12区,还是个女贡品,可想而知斯诺在导师中的地位,就是不想让他拿到奖学金。

    顺便提一下,校长和斯诺父亲有过过节,所以校长一直在处处为难斯诺。

    说到这大家看出来了吗?

    整部电影,斯诺其实也置身于一场针对于他的现实版“饥饿游戏”里,于是斯诺从开始同情他人,不愿做出违背自己道德底线的事情,到后来经历了不得已被逼,猜疑,背叛,最终斯诺不仅仅只是为了奖学金,而是为了生存,看透人性游戏本质的斯诺成为了最后活下来的冠军。

    影片对应我们现实语境也真实到让人不寒而栗,虽然我们没有身处如此极端的环境,但如今变化莫测的脆弱世界格局,以及高压内卷生活和工作环境下,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在经历着无形的“饥饿游戏”。

    在饥饿游戏最开始举办的那些年,其实差点就因为没有收视率和资助办不下去了。

    最初阶段的饥饿游戏赛制,根本不把贡品当人,抽签完后直接把贡品放到动物园里兽笼圈养起来,连食物都没有,甚至在某几届饥饿游戏还没开始前,有些贡品就饿死或病死了。

    当然那时的饥饿游戏,更没有开幕巡游,训练周期,投资人入股贡品等模式,这些都是斯诺在之后定下来的游戏规则,在影片中也有展现。

    在第一章节里,虽然斯诺在赢得奖学金道路上有坎坷,但很快适应并靠着自己的智商赢得了最大的关注。

    而斯诺和露西之间的关系,也从相识走到相知,关系开始暧昧。

    此时的斯诺虽然还心地善良,为他人找想,但其实无形中,他已经在环境所迫的牢笼里,做着违背自己道德意愿的事而不自知。比如前面说的他出谋划策,想要挽救濒临破产的饥饿游戏,只为获得奖学金,而饥饿游戏本身,却是变态和残忍的。

    第二章 “奖赏”

    “奖赏”也就是斯诺心心念的奖学金,第二章围绕斯诺在饥饿游戏展开过程中,他如何想方设法让露西拿下饥饿游戏冠军,相应的导师就能获得奖学金。

    第二章展现第10届饥饿游戏的竞赛斗争,更原始,更残酷,也更曲折,导师的参与度比正传所描述的要深入更多。

    甚至斯诺因为他的好兄弟塞詹纳斯同情心爆表泛滥,两人还一度进入到饥饿游戏的比赛场地,因此斯诺也第一次杀了一个贡品,救下了塞詹纳斯。

    接着斯诺为了让露西获得冠军,也为了让露西活下去,尝试创新了不少饥饿游戏的新方式,这些都成了之后饥饿游戏的玩法规则,最后露西如愿以偿拿到了第10届饥饿游戏的总冠军,成为了最后活下来的贡品,但奖金最后并没有给斯诺,因为斯诺作弊了。

    这也当成斯诺挑衅权威的一种表现,对比正传《饥饿游戏1》,其实斯诺所做的,不就是和凯特妮丝逼着主办方承认他们是冠军一样吗?

    斯诺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

    不过此时的斯诺,也深深爱上了露西,所以当斯诺被惩罚流放20年做和平士兵时,他选择了最贫瘠和遥远的第十二区,只因他想去感受露西生活过的地方。

    第三章 “和平卫士”

    第三章讲述的就是斯诺在十二区当兵的经历,也是在那时,友情价值观的颠覆,爱情的背叛,吹灭了斯诺最后纯真善良的小火苗。

    为了露西,斯诺来到第12区,斯诺这时已经为露西付出了这么多,就等露西大胆的说出两人确定的爱情关系,但两人始终仅处于暧昧状态下,当影片中两人在湖边承诺彼此可以互相信任时,其实两人就已经没有那么信任了。

    在小说中露西其实更游离化两人的关系,露西始终没有很笃定说出她爱的人是斯诺你,斯诺自己也知道,这就为他们之后的悲剧埋下隐患。

    对于斯诺最终的人性考验还在继续,不听劝的塞詹纳斯跟随斯诺一起来到12区,但他却和当地人密谋逃向北方离开施惠国,这是叛国罪,斯诺曾试图阻止无果,于是利用叽喳鸟也就是学舌鸟,录下证据送回国会大厦。

    之后塞詹纳斯叛逃东窗事发,斯诺为了塞詹纳斯和露西还当场杀了人,维和军队不久说找到了枪,还把叛国的塞詹纳斯给上吊。

    斯诺认为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于是只能和露西一起逃向北方。

    好巧不巧,这时军官告诉斯诺,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考取了军官职位,能回到离国会大厦很近的第一区。

    此时的斯诺当然还是选择和心爱的露西逃亡。

    但就在两人离开那天中途去休息的小木屋里时,斯诺却发现了他杀人的枪,原来并没有被维和军给搜到,也就是说,留在斯诺面前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和一直处于暧昧的露西远走高飞流浪,一条是把枪沉入湖底永不被发现,然后前往第一区做军官,但为了让秘密永久封存,唯一知道全部真相的露西值得信任吗?

    值得斯诺抛弃他的家乡,抛弃他的家人,放弃自己刚建立的美好仕途,和露西去一个完全未知的北方吗?

    正当斯诺犹豫时,露西说她要去找一种叫“凯特妮丝”的沼泽土豆,就暴露了露西并不信任斯诺,露西躲了起来,背叛了斯诺。

    终于知道斯诺潜意识为何这么讨厌凯特妮丝了(不是)。

    最后露西的出走,这才让斯诺最终价值观崩塌,他付出生命所保护的一切,如此经不起考验。露西失踪了,以前的斯诺等于死在了那片满是叽喳鸟的树林。

    “重生”黑化的斯诺,正当想要坐开往第一区列车去做军官时,斯诺却意外获得赦免,重新回到了都城国会大厦。

    因为校长拦截了叽喳鸟那段录音,斯诺也从中懂得,饥饿游戏无处不在,看透游戏本质,斯诺成为之后饥饿游戏的总设计师,也成为了一位冷血,蔑视生命,但又机具人性洞察力,聪明智慧的反人类独裁者。

    这些年我们看惯了一位主角英雄的成长路线,保持善良正义之心和反派和不公作斗争,而《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却像是一场诱人且让人反思的思想实验,我们跟随着斯诺的视角出发,和他经历他所遭遇的,面对一次次令人窒息失望的结果,以及最终需要做抉择的困境,在那样的冲突环境下,让斯诺成长为十恶不赦的大坏种。

    不管是影片或小说,斯诺的故事都充满了宿命感,副标题的鸣鸟与蛇,两者最终就是互不相让的天敌。

    作为向往自由科维游牧族人的露西,虽然衣服上有蛇的图案,在游戏中还“与蛇共舞”,但露西是不折不扣的鸣鸟,歌唱她想要歌唱的不公和不义,其中《上吊树》的歌谣,就在正传中被传唱下来。

    而斯诺则是蛇的化身,在艰险的环境中逆向爬行,游走在生存和权益的夹缝中生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每个人都可以是鸣鸟,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蛇,当然每个人也可以是凯妮丝那样的嘲笑鸟。

    纵观我们现实世界,饥饿游戏正在发生。

    反观现实的人类历史,每当结束一场战争换来求之不易的和平,但很快又陷入互相猜疑,然后矛盾升级,再次互相伤害和杀戮,这又比饥饿游戏好到哪去呢?

    那么本期《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解析就先聊到这里,如果你喜欢《饥饿游戏》系列,喜欢有着刺激感官生存比赛的动作类型片,就不要错过这部饥饿游戏前传-总统的黑化史!

  2. 我一直不觉得《饥饿游戏》讲述的是爱情故事,看前三部曲的电影和书的时候我就一直觉得Katniss并不爱Peeta。至少不是爱情的爱。Katniss和Peeta一开始是为了生存而表演,之后祂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生死,被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祂们是唯二从同一场游戏中活下来的人,只有Peeta是和她共同经历了一切,可以理解她。Katniss并不是生来就想要成为一个战士,她只是不得不,也绝不逃避成为一个斗士。但战争结束了,她的反抗也结束了,她还能去哪里呢?她还要怎么活下去呢?尤其是她最后还失去了她最爱的妹妹, Peeta更像是她心灵的慰藉,生存的支撑,寻找到的一个平静的栖息地,一个安放自己的地方。

    Lucy Grey和Snow也是一样的。在绝望无助的情况下,Snow是唯一一个对她伸出援手,可以帮助她的人。想要活下去,除了依靠他她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她都只能信任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难道会是爱情吗? Lucy在竞技场返回救了Snow,是因为她本身的善良,Snow因此给Lucy送老鼠药,以及Lucy想要吻他,与其说是爱情,倒更像是感激与感动。祂们的命运是因为游戏彻底绑定,都不得不孤注一掷。祂们像是两个天性追求都不一样的人被捆住手脚必须要一起走同一条路——一只鸟和一条蛇,一条充满荆棘,悬崖边上的路。但祂们本身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Snow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即便他也有作为年轻人的迷茫,不安,无助,他的挣扎,他的落魄,同时他也具备了善意的人性,但细究下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达成自己的目的,Lucy Grey只是恰巧同他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为了赢得比赛,赢得奖金,他必须要帮助她,不顾一切。他付出了超出其他人的努力,他作弊冒险,因为她代表了普林斯奖,他的未来。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她,而更是为了自己。就像他自己承认的,他是为了"Both"。

    而当作弊被发现,被校长威胁,前路渺茫的时候,他选择12区也只是因为他可以在那里寻找慰藉。而一旦有了机会,他就一定会回来。他出于风险因素考虑才和Lucy Grey一起走,一旦风险被排除,Lucy Gray已经不再和他的利益一致了,他的选择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他的行为动机从始至终都是出于实实在在的考量,而不是爱情。

    Snow是规则的遵循者。他认同这个规则,一直试图利用规则往上爬,在规则内占据有利地位,得到更多的好处,爬得更高。哪怕他受到校长不公的对待,也在贫困艰苦中挣扎,他的一切不满也都只会让他选择去成长为规则的制定者。他要成为那个最高的人。所以他不会像普林斯一样反对规则——或许并不成熟,但很可贵——他只会想方设法赢;他也不会想要取消游戏,他只想要赢得游戏。他喜欢权力,喜欢力量,在他误杀了竞技场的贡品时他不会像Lucy Grey一样愧疚痛苦,而是感受到了自己拥有的力量。他喜欢赢,他想要赢。就像他说的,世界是个竞技场,他要当永远的赢家。他遵循自己的逻辑不断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决定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步步地走到了最后的位置——President Snow。一开始的饥饿游戏还很粗糙,保留着直白的恐怖和残忍来恐吓众人。是他把饥饿游戏包装成了一场富有表演性质,戏剧性的热门节目,掩盖了了里面的血腥残酷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他选择被规则的同化,乃至于守护它,他从来不想要反抗它。

    而Lucy Grey和Katniss她们是反叛者,她们从来都不认同这个规则,也绝对不会遵守这个规则。即便到了竞技场里她们也拒绝主动的杀戮。Katniss的三次反抗,第一次她和Peeta一起吃毒浆果,第二次她举箭射向竞技场的荧幕,第三次射向了反叛军的首领,都十分震慑人心。她从来没有妥协过。

    Snow会为了活下来一个人跑走,但Lucy Grey不会放弃她的同伴,因为是他一路上帮她赶走蝙蝠才被咬的,哪怕他已经狂犬病发了,她也还没法杀了他。当她下毒的水毒死了她预料以外的人的时候她会感到愧疚。一旦脱离了相应的环境,Lucy Gray也立刻变得清醒。她逃走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叫上Snow,她只是去道别。她也很清楚祂们是完全不同的人,祂们并不会走在一条路上。所以她才会那么容易地失去对Snow的信任,当机立断地先行一步。竞技场终究是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没有人可以真的从里面走出来。

    所以我一直非常喜欢《饥饿游戏》,它讲述的是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挣扎,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与成长。

    竞技场里的短发女孩,临死之前说着“我不能白白杀了那么多人”然后咽气;脆弱的生病的一直哭的女孩最后也挥动了斧头砍死了Marcus;普林斯会半夜里闯进竞技场哀悼自己的朋友,有人会把贡品们的尸体放到一起以国旗覆盖安葬;被驱赶着如同猪猡一样祂们爆发着自己的愤怒和怨恨,拼命地寻找着自己的希望。

    在这样强烈的人性,极端的境遇里所要遭遇的生死存亡,这里面充斥的是人们的反抗与渴望,在黑暗与痛苦之中也要寻找着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实现自身的投射,如何用爱情一言以蔽之呢?

    在结尾,Lucy Gray拿着小刀笑着走到雨里说着:“I’m not made of candy. “一去不回。

    而正是她没有挖回来的Katniss(沼泽土豆)继续了同Snow的斗争。

    多么的富有诗意啊。

    我永远爱《饥饿游戏》

    我永远爱Katniss Everdeen

    补充:Snow有咯血的毛病,是Lucy Grey的蛇毒后遗症吗?他说在列车到达终点前就会好了,但一直没有好?一条蛇却被毒液伤害,或许正是他内里的毒素,从他遥远的被放弃和背叛的最后的人性中遗留下来的毒素,贯彻在他身体和心底的最为浓烈的恨意与伤口,终于,杀死了他。

  3.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豆瓣的评分还没有出。

    我随便地刷了一下,感觉评论好像两级分化有点严重。

    我一开始是被提前放出的主题曲《can't catch me now》的MV惊艳到了。

    打动我的主要是美丽却又易碎的场景,以及呢喃和呐喊并存的唱腔,还有神秘却又挣扎的歌词。

    而对于男女主角,我倒是没有多少的期待,一是单看MV的话感觉选角很一般,男女主也不是什么经历丰富的演员,这部电影的许多配角都比主演更加有名气。

    对于电影质量,其实我也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的,一是第三部《饥饿游戏》的质量就非常堪忧,二是好莱坞最近特喜欢贩卖“情怀”,急着榨干消费者的钱袋。

    不过进了电影院我确实有被惊艳到。这部电影,作为前传是可以完完全全顺滑承接《饥饿游戏》的主体故事的,而作为一部前传,它本身也完全不逊色原本的《饥饿游戏》。

    它是一个失意少年Snow的黑化史,是少年Snow从善良的原点,一步步滑向权力的深渊的历程,是阴暗的Snow总统颠沛流离的前半生。

    它是一个战败区的少女,在关乎到生命压迫下,狼狈的逃生和反抗。

    它是一部传唱的歌谣,一首飞蛾扑火般壮烈的《The Hanging Tree》,是曾经在逃杀中活下来的少女Lucy,和数十年后,指引人们奋起革命的少女Katness的一种穿越时空的灵犀。

    它是一个血腥肮脏的机制不断形成的写照。

    它记录了饥饿游戏从单纯的血腥暴力,让中央区人们感到“无聊”的项目,变成了一个被包装起来的鲜血馒头——加入了赌博,加入了博眼球博同情的贡品互动,升级了导师训练制度,无人机配送机制。而透过斗兽场一样的屠杀场地,和设计师令人作呕的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瞥见未来模拟化战场的端倪。

    它塑造了一个血性和善良尚存的世界,也塑造了一个残忍和无情称霸的世界。

    它描述了一场飓风。

    飓风的中心,风平浪静,而暴风眼之外,是五马分尸的撕扯。

    人们诞生在飓风中,大部分都被风暴的残酷撕扯成碎片,少部分舍弃了一切,成为了恶的化身,爬进了权力的中心——暴风眼。

    还有极少的一部分人,神秘地消散了,消散在了飓风的势力范围,他们留下一个圣洁的幻想,看似无力,但却永远抓不住,也永远在暴风眼中生成了恐惧的幽灵。

    Lucy就像是那个圣洁又神秘的幽灵。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Lucy送给全世界一个最动人又最挑衅的敬礼。

    很多人可能会对Lucy能活下来感到嗤之以鼻,毕竟Lucy在电影里完全没有展现出任何战斗能力。

    但这才是最真实的,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在饥饿游戏中最真实的状态。毕竟这时候,在饥饿游戏中活下来,不能成为中央区公民,没有任何优待,得到的结果只是你活下来了,仅此而已。

    为了参加饥饿游戏的厮杀专门训练的情况,也要到几十年后才出现,这是在《饥饿游戏》第二部中才提到的,而那时候贡品的地位也大大提升,有点“全民宠物”的感觉。

    而前传中,贡品就是动物园里供人观赏的动物,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尊严。

    可能有一个人能活下来,但更可能,所有人都会同归于尽。

    所以被选中就约等于判了死刑。

    而所有的少男少女,都只能祈祷,被选上参加饥饿游戏的人不是自己。

    祈祷就是普通人唯一能为此做的事情了。

    其实我也没有料到居然会在一部有些血腥、惊悚的片子里加入歌舞的元素,但是加入的歌舞元素不是像印度电影那样的暴力植入,还是比较贴入剧情的。

    Lucy是最先看出Snow黑化的人。

    Snow家贫穷到连吃土豆泥都算作奢侈,却一次次因为父亲的原因受到阻挠,拿不到奖学金,还被逼迫进入赛场救下同学,被迫下放到八区(实际上去了十二区)充军。

    电影中让他产生最大转变的时候是逼迫他进入饥饿游戏赛场的时候。

    进入了赛场,除了要面对随时可能袭来的杀戮,随时面临丧命的危机,而且作为一个中心区的公民,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炼狱。

    但,除了死亡之外,他还感受到了权力,在这里,杀死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杀人成为了饥饿游戏中的权力。

    权力让他逐渐滑向深渊,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他在赛场中,也杀了第一个人。

    而夜场中,他杀了威胁要去告密的区长女儿,而换了在场的人一条生路。

    最后他杀的第三个人,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通过鸣鸟的传信,出卖了他最好的朋友——怕他的反叛会导致自己受牵连。

    而做完这一切他本想和Lucy一起出走,离开施惠国。

    他们相约在The Hanging Tree下,那个绞死他最好朋友的地点。

    他对Lucy说道,【三个人足以为未来的生活铺路了。】

    Lucy只知道他杀的前两个人,她问到:【第三个是谁?】

    Snow顿了一下说:【以前的自己。】

    其实Lucy在这里已经明白了,Snow不再值得托付信任。

    Lucy最后逃走了,留下了一条Snow送的他母亲的围巾,围巾下藏着一条毒蛇。

    Snow再也找不到Lucy,在毒液产生的幻象中,他朝着天幕肆意开枪。

    鸣鸟不停地歌唱着那首响彻山谷的《The Hanging Tree》。

    他们曾经互相许下承诺,可以互相信任,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做到。

    一个成为了风暴眼中罪恶的化身,用罪恶在风眼中塑造安宁;一个成为了捉不住的圣洁幽灵,成为了风暴眼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恐惧。

    电影中展现了Snow曲折复杂的黑化之路,其实,在《饥饿游戏》一二三部中,Snow也从来不是单调的,一元化的反派。

    他一直都是很复杂的,让人恨之入骨的同时又带上一丝无奈,就像攥紧了拳头只能打在一团棉花上。

    这部电影是罪恶深化的开始,但其实也是革命种子散落在地的起始。

    革命是流血的接力棒,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继续跑;是暗夜中最原始的行进仪式,一个倒下的身影,带动起一片升起的火炬。

    革命更是一首亘古的歌谣,象征着被绞死者的《The Hanging Tree》会被鸣鸟带到更远的地方,也会带到更远的未来。

    而几十年后,会有另一位十二区的少女,另一位饥饿游戏的幸存者,另一位会唱《The Hanging Tree》的少女,她将会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刷洗飓风的罪恶,引导人民击碎虚假的天幕。

  4. 提醒:原文是英文,开头和最后的图片都是个人观影记录,都可以跳过,直接看每一段英文后面的中文翻译。后面括号里的是我的补充。

    Lucy Gray16岁,女儿17岁,刚和她一起去看了这个片子。她非常喜欢《饥饿游戏》,原著三部曲和四部电影,都看过至少三遍。对这个片子她期待已久,而且特意在去电影院之前,故意先不看小说不看任何评论,希望能有全新的惊喜。

    正好上周末是我的生日,看这部片子也成了我“众多生日活动”中的一个。前两年她都给我写了生日诗,这次我免除她的苦役,让她写篇影评“献”给我。看到我在短信上提出这个要求时,她差点把屁股都要笑掉了。

    昨天下午我准备晚饭时,她坐在沙发上、小狗边敲字,一个半小时完篇。借用古人的话,大概可以说“下笔千言”、“倚狗可待”。

    Villain origin stories are nothing new. Most seek to allow the audience to 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with the protagonist, who eventually becomes villainous in the sequels. 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 which stars Cornelius Snow, future President of Panem and antagonist of The Hunger Games, is one of these tales.

    “黑化故事”一点说不上新鲜。大多数这样的故事都希望让观众理解并同情主角,而主角最终在续集中变成了大反派。《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Cornelius Snow一步步黑化,成为了《饥饿游戏》三部曲中的大反派——Panem的总统。

    (注:看完出来,我说这一个片子相当于《星球大战》三部前传,她说她不是星战粉,但知道我的意思。英语没有“黑化”的说法,她的原文只是“反派起源”。)

    Even in the first few minutes, it's easy to see how the young Cornelius we see becomes the President Snow of the trilogy. He's loyal to no one except himself and his family, haunted by the desperation and need for survival he experienced during the Dark Days.

    即使在电影的最初的几分钟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年轻的Corneliu将如何变成三部曲中的斯诺总统。除了对自己和家人,他不忠于任何人,在黑暗岁月中经历的绝望和对生存的渴求,像噩梦一样缠绕着他。

    (注:她告诉我,扮演姐姐Tigris的演员是trans,我说我没想到,只觉得她有点特别。我又说,那最初几分钟,俩人小时候应该是两个小男孩。她说变性的演员并不一定要演变性的角色。我同意,不然在角色选择上非常受限。)

    There's some semblance of hope for him when he meets Lucy Gray, that love can inspire the loyalty he lacks. But even her survival is tied to his-after all, Lucy Gray's success gives him the prize money his family needs to pay rent. Still, it's hard not to be captivated by Cornelius. For one, Tom Blyth is charismatic and attractive, and pretty privilege is real. His affection for Tigris is endearing, and we want him to earn the prize money-if not for his own sake, then his sister's. And he's terribly intelligent. His ideas for the Hunger Games are sadistic and brilliant, as was saving Lucy Gray with the drones. As a result, he's easy to watch and root for, which is perhaps my greatest criterion for enjoying a film.

    遇到Lucy Gray时,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恋人间爱情可以催生和激发他从小缺失的东西——对他人的忠诚。但是,即便她的存活也与他息息相关,毕竟是Lucy Gray的获胜让他赢得奖金,支付家人所需的房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难不被Cornelius吸引。首先,Tom Blyth魅力四射,漂亮的特权是真实存在的。他对姐姐Tigris的爱令人感动,我们希望他能赢得奖金——即使不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他的姐姐。他聪明绝顶。他关于饥饿游戏的想法相当残虐,却又充满创意,就像他用无人机拯救Lucy Gray的那一幕。因此,他很容易让人共鸣、让人鼓掌加油,这也许是我享受一部电影的最大原因。

    (看完这一段,我告诉她中文有个说法,叫“恃靓行凶”(最早看到是香港娱记用来形容李嘉欣),她觉得用来形容Cornelius蛮贴切。)

    Lucy Gray is equally striking. Her actress, Rachel Zegler, has a fantastic voice (read about her casting for West Side Story) and radiates the magnetism that the character needs to make her success in the Hunger Games possible. Just as she charms the Capitol, so too does she charm the audience. We want her to survive, even more so than Cornelius, allowing us to forgive her final betrayal - even though her survival remains a mystery, her odds are better away from Cornelius than with him.

    Lucy Gray同样令人瞩目。她的扮演者Rachel Zegler拥有一副美妙的嗓音(延申阅读:她在《西区故事》中的获取角色的故事),并散发出角色所需的磁性,而嗓音和磁性让她在饥饿游戏中获得胜利成为可能。正如她对都城群众的施展魅力一样,她也魅获了银幕前的观众。我们希望她能活下来,甚至比男主更希望她活下来,这让我们能够原谅她最后的背叛——尽管她的生死仍是个谜,但她离开Cornelius的存活概率,比和他在一起更大。

    (注:她跟我说的Rachel Zegler的故事:本来只是在油管上发发唱歌视频的小女生,积累了一点人气,没想到斯皮尔伯格重拍《西区故事》海选女主角,一看到这些视频,就认定非她莫属。我说:这真是真人版灰姑娘啊!她大笑道:她马上要出演真人版白雪公主……)

    The film is by no means perfect. For one, the pacing is too fast: there's little time to process what just happened before the next scene begins. As such, important moments like Snow's betrayal of his friend and the entire portion of the film set inside the arena don't have quite the impact they should. But that's what happens when creating an adaptation of a book - there's a lot more material than time. The producers wer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story (according to Twitter, at least) and the film was still easy to understand and carried emotional weight, so overall, 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 is a successful adaptation.

    这部电影离完美还相差甚远。首先,影片的节奏太快:在下一个场景开始之前,观众几乎没有时间消化刚刚发生的事情。因此,像Cornelius背叛朋友这样的重要时刻,以及在竞技场内的整个段落,都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但这就是改编长篇小说时发生的状况——素材比时间多得多。制片人忠实于原著(至少推特上是这么说的),影片依然容易理解,情感饱满,因此总体而言,《鸣鸟与蛇之歌》是一部成功的改编作品。

    (注:长篇小说压缩成两三小时的电影不容易,在她看来,最成功的改编非《指环王》三部曲莫属。我说超越长篇小说原著的电影,排名第一当属《教父》。不过她只看了《教父》小说,电影她觉得太过古旧。)

    Some backstory is also missing, although it doesn't impact the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of the film. The details of Cornelius' father are confusing, but what the audience needs to know that he had hatred in his eyes, that he had a fractured relationship with Casca Highbottom, that he came up with the Hunger Games is all covered. It's also unclear what happened to Lucy Gray's family. We know she's an orphan and wears her mother's dress, but little else. Explaining these details would have perhaps provided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two's motivations.

    影片还缺少了一些背景故事,尽管这并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Cornelius父亲的具体情形让人困惑,但观众需要知道的是,他眼中充满仇恨,他与Casca Highbottom关系破裂,他提出了“饥饿游戏”。Lucy Gray的家庭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我们知道她是个孤儿,穿着母亲的衣服,但其他就一片空白。如果能叙述这些细节,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人的动机。

    (注:吃饭时我还没有看她的影评,我也提出了对Cornelius父亲的疑问。她说她会看小说里是怎么写的,看完告诉我。)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movie's most prominent theme - that the need to survive can make monsters of us all - is all we need to understand Cornelius and Lucy Gray. They're both trying to live, and although their love both hinders and aids their survival, it can't last in the face of their opposing backgrounds. She's District, he's from the Capitol. But love is unrealistic, and the chemistry between her and Blyth is enough to convince the audience that something could have happened under better circumstances.

    但归根结底,这部电影最突出的主题,“对生存的渴求会把我们变成怪物”,是我们理解Cornelius和Lucy Gray所需要的一切。他们都想活下去,虽然他们的爱情既阻碍也帮助他们的生存,但面对他们完全对立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爱无法持久。她来自叛区,他来自都城,爱情是不现实的,她和他之间的化学反应足以让观众相信,如果被置于在更好的环境下,有些美好的事本可以发生。

    (注:我说这是一个黑化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富公子爱贫女的故事,和三部曲最不一样的是,Katniss是个英姿飒爽、箭术超群的“大女主”,而Lucy Gray只有魅力,没有战力。她说:那是因为前传的主角是Cornelius,主线是三部曲中“饥饿游戏”的起源,没法把女主写得太强大。)

    The most implausible thing about the movie is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Why would the Capitol need a school for training Mentors? It's not like the Mentors - Cornelius excluded, and even then, helping her resulted in his punishment - did anything useful for their Tributes. The film could have scrapped the whole idea of a school and the story would remain intact. Consequently, though, this flaw is easy to ignore.

    影片中最难以置信的是 “大学 ”这个概念。都城为什么需要一所培训导师的学校?除了Cornelius,其他人并不像导师,他们没有为参赛者做任何有用的事,而Cornelius对Lucy Gray的帮助直接导致他受到惩罚。片子完全可以取消“大学”这个概念,而故事依然保持完整。当然,这个缺陷很容易被忽视。

    (注:我说除了大学,片中的一些其他设置也有点牵强,比如蛇和鸟。她同意,同时表示架空创造一个世界,面面俱到很难,作为“硬造”出来的前传,故事编得不错。)

    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 doesn't hold quite the character appeal or dramatic tension that The Hunger Games trilogy evoked, but its long runtime quickly passed. The performances and music were the best part, and although the plot falters upon further inspection, on the whole, the film was enjoyable. I would give it an 8/10.

    虽然《鸣鸟与蛇之歌》的人物吸引力和戏剧张力都不如《饥饿游戏》三部曲,但是两个半小时的漫长的放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表演和音乐是最出色的部分,虽然情节在细品后有点站不住,但总体而言,这部电影还是赏心悦目。满分10分,我打8分。

    (注:加上前面得预告片和最后的歌曲,将近三个小时。片中男女主在12区的原野上相会时,我说:肉麻戏开始了,我要去卫生间了。她很喜欢Olivia Rodrigo的片尾曲,回来的路上和吃饭时一直在循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