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下海(2011)

下海(2011)

导演: 王晓明

编剧: 袁克平

主演: 张嘉益 刘蓓 范明 王笛 李歌 李依玲 张喜前 张春年 李依馨 陈创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1-10-22

集数: 37 IMDb: tt10409506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连年政治运动的中华大地正在酝酿新的蜕变,改革开放方兴未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方一个稍显落后的小城市内,由长兄志平(张嘉译 饰)支撑的陈家也在这股洪流中萌动,大妹志芳(李歌 饰)在丈夫赵永明(刘燕军 饰)的撺掇下悄悄踏上南去的列车,去广州追寻他们的发财梦;勤劳优秀的妻子周芸(刘蓓 饰)意外沦为下岗人员,不甘落后的她毅然决定去广东为粮食局开拓窗口,并在连番显示冲击下得到贵人旷大成(范明 饰)的帮助,而她和丈夫的关系也日趋紧张起来。固守老家的志平事业渐有起色,而接二连三前往广东淘金的家人成了他心头最深的牵挂。

演员:



影评:

  1. 通过几个人物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很难,但是《下海》做的非常漂亮。零散想到几点,记录一下: 1、片子一开始,小影的画外音就说,那个时候日子很简单,在单位听领导的,在家里听哥的,哥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办,这是规矩。后面的剧情又有对这句话的加强,因为哥以前说的都是对的没错过,所以要听哥的。这个小家族就是计划经济的缩影啊。 2、中国有了几年的积累后,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但是旧有体制劣币驱逐良币,专业人才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被束缚了,改革则是顺势而为,给了这些人一个出口,被逼也好,哭着喊着争取也好,他们总算脱离了旧有体质,以更高的热情和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3、炒地皮、原始股、小家电、开小店、开发商⋯⋯这些经济跃动很好的分配到了每个角色头上,大的潮流基本上一个没漏掉。 4、CCTV1通过这部片子教导我们,首先要活下去才有话语权,在保持底线的同时进行妥协求生存。 最最关键的在于,这部剧集能够在央视面向所有中国人播出,告诉大家过去这三十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难能可贵。

  2. 家庭
    在改革以前,志平一直是这个家的家长。在改革后不久,他“失去”了对这个家的绝对权威。在火车上她妹妹和妹夫在他的“恐吓”之下坚持对新希望的向往。
    表面上看,妹妹和妹夫之所以走投无路是因为在长兴“混不下去了”,事实上没有改革造成的广东的兴起,没有改革造成的妹妹和妹夫的新希望,妹夫是绝对没有胆子会议上借题发挥,更不至于混不下去的。所以说:改革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了每个人的思想,改变了每个家庭的权利结构,进而改变社会规范】——那么由此我们推断,剧末所谓的”礼乐崩坏“也是必然的。

    关于家庭,大家庭的消亡在电视剧刚开始就慢慢显现了。第一幕是永明家庭的分离,这个路子完全符合上面的理论;李林家似乎有点对不上——李林这个混小子对社会趋势和潮流是绝缘的,就他这个脑子,无论有没有改革,他都必定是在学校里“混不下去了”。问题是改革以前,他只能这么憋屈下去,穷苦下去;改革以后他可以搏,于是他也去了广州。

    这像美国的五月花号么?

    永明&龙越文
    在广州最初是一帆风顺的,发了小财,然后因为5%的问题他和龙越文暗自心隙。龙心狠手辣的算计了他一笔,搞的他一败涂地。很多人觉得龙越文心狠手辣,我觉得龙心狠手辣的确没错,但是做事很有分寸,点到为止。是个人物。他唯一的缺陷就是5%赖账那次——这家伙倒是一个刘邦式的豪杰人物。——舍得承诺,豪气干云,关键地方懂得打压,打压也比较仁义(不赶尽杀绝),加上他得出身,的确像极了刘邦。
    你以为说这5%他给了永明就算正确了么?各位想想永明算个什么东西,什么人品,也是个捡钱眼看见利忘义的家伙。跟志平算是亲戚还算好一点,外人凭什么相信他!一旦给了,就是个祸害。
    龙以本折人搞的永明一败涂地,之后倒也收手,甚至在李林出事的时候先打电话给永明(李林老婆怀疑,为了保胎),细节考虑周到,为人做事倒也厚道。如果这个时候他假马虎直接给电话李林老婆导致流产,谁说的上他的错?

    志平&周云&矿大成
    志平和周云一切的矛盾皆来自周云做了矿大成的副总那段期间,忙的天天不着家。他没事数台阶练毛笔字。(哈哈,TG高层领导都有这爱好,可互见戚戚)。
    陈的个人修养应该还是非常好的。周个人品性和陈应该不相上下,可是思想未必就有那么明白了。陈是思想上的进退完全明白,操守也本性如此。周完全凭本性行事。
    所以周在发达了得时候,完全会“忘形”,觉得陈是脱离了时代。早贷款矛盾的时候,觉得陈教条主义;在陈凄凉的时候,觉得他思想落伍了。这一点上,她不是不理解陈,而且完全被成功冲昏了。
    完全被成功冲昏了的是矿。以至于他公司的运作几乎完全是凭借他非理性的赌博式的决策吗,“就像炒菜,反过来复过去就赚了”,公司上上下下一片亢奋。完全信赖矿总。周云本来有一点点怀疑,但是三番五次成功,也不得不完全信服了。不自觉的陪着进入亢奋的状态。

    我们现在站在远处,完全可以看的清楚当时的社会潮流,一些人为什么落伍,落魄;一些人为什么发达,亢奋,最终又跌落;我们也知道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看清楚时代的局限,自己的局限;为之扼腕。但是,我们今天什么潮流我们自己能看得清楚么?又如何能为自己扼腕呢?


  3. 改革就是战争。 一场残酷的战争。 虾兵蟹将前赴后继往往成了炮火,比如李林、苏克。 身先士卒歪打正着,也难免鼓衰力尽,比如旷大成、赵永明。 这场战争摧毁了贫穷与落后。同时也摧毁了道德和底线。 但那是必然付出的代价。 因为,他们说,中国人不能再穷了。 难能可贵的是还有陈志平这样的人,他们被逼无奈,却始终抱有希望,靠着自己的坚持绝处逢生,最终赢得翻身仗。《下海》讲述的就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陈志平为首的一家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下广东的故事。 可是陈志平,根本就不想下海。自己在机关当科长,妹妹志芳妹夫赵永明都是医院的大夫,小妹志华和男友李林大学毕业回来可以安排当老师,一家人都有稳定的工作,就这样安安分分的过一辈子,陈志平知足了。偏偏两个妹夫都不知足,一心想要去广东挣大钱;又偏偏陈志平娶了一个不知足的漂亮老婆。周芸有野心,有想法,还有原则,但是坚持原则,让她吃了亏,着了道,于是她渐渐丢弃了原则,愿意变成像旷大成一样的有钱人,走旷大成走过的成功路。所以原先那个刚正不阿的周芸会向陈志平开口叫他违背规定也要批贷款给旷大成。最终又在明知是暗箱操作的情况下主动接手烂尾楼来牟利。 陈志平也是个有原则的人,他不收红包,不给妹夫赵永明走后门。然而在旷大成和自己老婆周芸面前继续坚持原则的这次,换来一张老友王书记的遗书。故事从这里开始发生关键性的转折,原先那个知足常乐,即便身处改革最前线的广东也无欲无求的陈志平,决定为旷大成造的孽负责,让王书记死而瞑目,替他还掉大成公司欠集资户的债。几百万的债,眼前的路就只有一条,下海。 原先陈志平的知足,在周芸眼里是胆小。可无论遇到什么事,陈志平总有他的办法。单位派他去服务公司,他假借招聘解决家属们不干活的问题,厂里没钱发工资,他又想出从农村收猪倒卖的主意。陈志平一直是都个有办法的人,这点小影看到了,周芸没有看到。周芸一直都是个自我为中心的人,所以她可以不计后果的去广东开窗口借钱炒地皮,可以自作主张断送陈志平的事业,可以自私的让孩子没有爸爸。 尽管方式不一样,妻离子散、一无所有的结果却不尽相同。陈志平倒与诗人/神棍苏克成为天涯沦落人。苏克说,咱们都是失败者,但陈志平说我不是,我不承认我是失败者。 与其说陈志平被改革的大浪潮打湿,打倒,不如说陈志平被打醒了。 一个有能力,有办法的人一旦有了方向,成功是必然的。从始至终,陈志平都代表着故事所要推崇的核心价值,他在遭遇失望后没有像周芸一样丢了原则,依旧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虽然他在奋斗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在行业潜规则面前妥协。这恰恰成了本剧最值得称赞的地方,灰色地带不但没有被否定还向观众真真切切的展现了出来,也没有把男主角塑造成顺风顺水完全脱离实际的高大全式的人物,更没有让配角们成为万恶不赦的坏蛋,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初衷与立场,只不过在不断朝前滚动的时代巨轮之下,面临各种机遇与诱惑时,心中的欲望促使他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决定。 虽然《下海》有着年代感模糊,某些情节不真实(比如周芸种地)、未交待等不足,但它还是触及到了不少敏感问题,以陈家为缩影,极其人性,深度地折射出了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 全剧我最喜欢陈志平和苏克的对手戏,特别是,肖肖携款跑路,导致倾家荡产卖掉设备才有钱给工人们发工资的陈志平和苏克坐在办公室喝闷酒的一场: 苏克问陈志平,"你平生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陈志平随口说道,“志华、志芳考上大学,我和周芸结婚,去经委上班.......“ 一脸嫌弃的苏克马上就打断了陈志平,"停停停,我是说最快乐的事,以为我例吧,我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我炒股失败自杀未遂,当我醒过来,看到几个孩子围着我,是我人生最最快乐的时候。 天是蓝的,满世界都是温暖的阳光,几双纯洁的眼睛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我问孩子,我这是在哪儿啊?你知道孩子怎么回答我的? 孩子说,这里是中国。"

  4. 40年前的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却没有资本,也没有技术。我们都知道有那么一段时期,整个庞大的社会从计划经济切换到了XX特色市场经济,但是除非亲历者,很难想象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也很难在世界的其它地方找到参照物。该剧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几种典型路径皆有覆盖。了解历史,最大的价值在于理解现在,想象未来。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关于市场经济的一切,对于中国都是舶来品,并且市场带来的关系和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冲突一直都在。我们没有亚当斯密这样的思想家,一边观察经济变革,一边给所有人提供理论归纳和思想武器,更加没有那一系列社会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持续的针对经济关系变革对社会各个方面引发的震动,提供解读和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是跳跃式的直接参考了西方工业国家几百年来逐渐积累的思想与制度。捡现成是不容易的。类似的情况如同边疆的民族地区,从刀耕火种的奴隶社会直接接轨现代社会,剧烈的冲突和不适应直到现在仍然余波未平()。自身的社会和文化结构被冲垮之后,又未能建立起新的结构,能够衔接历史传统和外来系统,其结果往往是迷失和迷茫持续的在边缘徘徊。40年前面临的挑战亦是如此,不仅要尝试新的体制,更需要探索出能够衔接新体制与旧传统的变体,后来我们知道,这样的变体被赋予了专有名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我们很难评说它有多成功,但是从经济结果来说,它至少没有失败。

    该剧是2011年作品,编剧在前半部分,对人物塑造和故事细节的展开上非常的细腻,但是编剧的个人价值倾向过于悲观了,这种悲观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来自于编剧本身的知识结构,对于现代经济以及经济调节工具的理解还有很大的欠缺。因此编剧对于人物结局的塑造,不仅有所偏颇,更像民间流传的道德说教式的因果报应小故事一样粗糙,非常不符合前半部分的细腻精湛。为几个主要人物正名如下:

    1. 旷大成不太可能泯然众人

    邢捕头饰演的旷大成是本剧最大的亮点,主角志平抨击他是个流氓,然而实际上该人物一直游走在流氓的边缘,但是从未真正作出流氓的行径。他喜欢周芸,在明知周芸已婚的情况下,仍然想尽办法的接近她,但是除了最后一刻之外,他从来都把喜欢埋在心底,从未逾矩,是帮助她,并且期望着她留在身边。在每一个周芸说要离开的时刻都是礼貌的答应着“好”;他对生意风向敏感度很高,但是对于真正的经济价值创造全无思考,因此在泡沫聚集期,对风口的追逐、和官员的搞关系他非常擅长,可是他意识不到泡沫的风险性,在泡沫破灭的一刻全军覆没。但是当周芸阻止了他携款潜逃,把他想要东山再起的本金都散光了的时候,他也很快就理解了周芸的善良,对金钱利益拿得起放得下。对比之下,集资失败的王书记选择了跳楼自杀。这种超出常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正是企业家必要的关键品质。

    这几件事情中旷这个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尺度把握恰到好处,非常符合人物的核心特点——他具有勇敢、灵活、随机应变的品质,对自己认可的人也足够真诚大方,不是很善良但也不邪恶,他的种种失误和不当行为主要是来源于无知。可以说他作为企业家唯一的弱点就是太缺乏知识,而知识是可以快速补充和学习的,但勇敢等品质却很难在成年之后重新建立。

    因此,旷的结局不太合理,即便他最后只是个体户,也很有可能是个富足安乐的个体户,不太可能是编剧写的那样唯唯诺诺,完全失掉了过去的火花的样子。

    2. 赵永明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赵永明就是那个时代最稀缺的人才,不仅有野心,敢于尝试,还非常聪明,可以掌握技术。受到龙老板重用的经历,也让他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唯一的弱点可能是急躁,但是跌了几个跟头之后,他是可以反思调整的。他要不成功,别人更无法成功了。但是很明显编剧不喜欢他,就因为他爱钱。可是企业家本来就是赚钱的,爱钱才能赚到钱啊,像陈志平那样不爱钱反而能赚到钱,真的合理吗?

    编剧安排他跌入谷底的事件也有点可笑,赵永明摸爬滚打好几年看不出来的陷阱,不接地气的陈志平反而能看出来,还要陈志平提醒他看住货,他才恍然大悟。编剧给剧中三个人的三次生意失败,找的理由,都是资金链断裂,然而真正合理的只有旷大成的那一次,在多方因素夹击下的流动性危机,才是真正难解的套。其余两次,无非是一两百万的资金缺口,企业业务本身并没有问题,依靠信用贷款,或者自有房产抵押,同业拆借,完全可以渡过危机。这几个事件更有价值的写法,是引出健全的金融机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恰当性,而不是沦为恶人恶报、好人好报的道德说教。

    3. 苏克的故事发展太草率

    苏克本来应该是全剧最有看头的一条线之一。多年写诗,穷得家都散了,于是愤而下海。由于是个文艺人,实业他也不会,但是很聪明的发现了刚刚开放的股票市场。而股市的发展,也是整个改开历程中及其重要的一笔。但是苏克经历过一次泡沫崩盘之后,死而复生,后面就变成跟着主角打酱油了,股市这条线也从此断了。

    编剧对苏克的处理,暴露了对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无知。在编剧笔下,股市只是一团贪婪之人的胡乱炒作,苏克失败了一次,就学乖了,金盆洗手了。但是金融业在整个改革大业中,远比编剧想象的要重要得多。甚至可以说,金融业就是改革的未尽之业!过去的40年,勤劳聪慧的赵永明们撑起了轻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但是股市历经坎坷,却仍未健全。一方面,老百姓缺乏参与利润分成的渠道,如果不把盈余投入房地产,就只能被通胀收割殆尽。另外一方面,金融领域的成熟规则迟迟建立不起来,企业家投资失败了自行承担,而群众投资失败了就变成恶性群体事件,既没有风险意识,又无力管理风险。

    股市这条线,本可以与其它几条线相互呼应。企业的筹资,除了债,还可以有股。大成公司的集资,选择了刚性兑付的债,而且非理性的承诺了超高的利息,才埋下了崩盘的隐患。后面的赵明成的工厂要扩大也会缺钱,完全可以安排成上市筹资,或者内部员工股权认购。让观众看到股权筹资的进步:1. 无力自己的做生意的人,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盈余在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而不是完全被时代抛下,一开始大成公司的集资户的挫败也并不能完全怪他们贪心,本质上来说是金融机制不够健全,让他们没有以风险可控的途径参与到经济发展的蛋糕分配之中,2. 收益共担必然伴随着风险共担,现代经济中不存在赚着30%的收益还能保本的合法机会,3. 股权人想要退出时可以折价转让股权,不至于血本无归,4. 企业以股权方式筹资,是以让渡未来收益作为代价,获取当前资金,解决了缺乏抵押物借不到钱的问题。

    2020年再次重申坚持改革、坚持开放,金融是核心重点。金融业需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的筹资难题,让社会资金能够真正流向优质企业,而不是全靠银行放贷,渠道过于集中,难免滋生fubai;让普通居民不必自己办企业也能通过股票市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绝望的把存下的资金往房子上一堆再堆。

    只要改革没有停止,下海就仍在继续,人才就需要重新配置到有需要的新产业上面去。所有人都缩在体制内,不做蛋糕,只分蛋糕,是没有未来的。2011年之后的下海故事,仍然十分精彩:中国仍然在进行产业追赶,上一次是制造业,这一次是互联网;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里的故事仍然惨烈,在集资中惨败的长兴职工,很有可能在P2P热潮中再次倾家荡产。期待下海再拍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