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查理·卓别林
编剧: 查理·卓别林
主演: 艾德娜·珀薇安丝 Clarence Geldart Carl Miller 丽迪雅诺特 查尔斯·K·弗伦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23-10-01
片长: USA: 78 分钟(1976 release) IMDb: tt0014624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看过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的观众都知道,影片中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收养的小孩是女主角(埃德娜饰演)与画家(卡尔·米勒饰演)的未婚生子。而在近年发现的原始版本中,卓别林其实已经拍摄过埃娜和画家各自发迹之后,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上重逢的场景。其中的布景、装扮和表演姿态和《巴黎一妇人》非常接近。而画家流露出内疚的态度,提出补偿埃娜,算是在观众面前挽回了一些形象。
在《巴黎一妇人》中,故事移到了法国,两人同样饰演一对遭到父母反对,私定终身的恋人。和《寻子遇仙记》不同的是在这个平行世界里,他们没有孩子,在巴黎这样的大都会,女方靠着傍富翁发迹,而画家至死都郁郁不得志。通过对比这两部片子,发现男女主角的性格设定基本一致。特别是男主角画家的职业,以及脆弱的性格(增加了容易冲动);女主角的性格也进行了细化,也揭露了获得光鲜亮丽的生活所付出的代价,以及人后的落寞无情。基本就是把《寻》片中的人物设定抽出,逻辑进行合理化。
我不得不感慨:卓别林始终对人性中的善保有期望,或者说,他认为人的真实面目是多角度的。《巴黎一妇人》是好像在给《寻》的观众讲述那位青年画家的故事:被认为是“渣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坏人,他的本质也是一个善良又怯懦的人-——因为善良而总是答应别人,因为怯懦又选择逃避;《寻子遇仙记》则完全省略女主角成为明星的原因,只向观众展示其善良的一面,这不仅仅是电影主题侧重点的需要,也是卓别林的温柔与人文关怀。
20.01.03 影博 4.5颗星 大家都不爱卓别林的严肃剧本吗?我真的好喜欢结局的两辆车背道而驰啊。 名字虽然叫做a woman of paris,女人作为第一主角,但实际上却讲述了三类人的故事,所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都是以Marie为线索串联起来。有点奇怪的是,在看过的几部卓别林的电影中,无论是活泼的流浪女,凡尔杜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妇人们,亦或是这一部里的Marie,女人在其中仿佛永远得不到爱情或者是外界的认可,真的对卓别林的生平经历产生好奇了。
Marie代表着从小地方到大城市,通过自身肉体获得财富积累的那一类人,看似突破了阶级壁垒,抛弃真心游戏人间,等到进行真正抉择之时却总是不免深陷过往;Jean则是那种小中产阶级,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活下去,从某种程度上他和Pierre一样,钱财无需操心,唯一牵挂的只有精神层面上的那些事,所以他最后的郁郁而终对他来说只会是他的必然结局;而像Pierre这种人,真正的新贵阶级,长年的高质量生活让他可以脱离了物质束缚的同时在情感之间随意游离,也像一些短评里说的那样,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合格的sugar daddy,处处留情,却总有人前仆后继。多少人想成为Pierre,最终却成为了Marie或者Jean。Such is life
在剧作方面,卓别林有意运用了多种蒙太奇手法让影片在更具可看性的同时,诸如按摩女听到女友碎嘴时的反应,主角抢回项链时和狗并行等等,也无疑是给观众拓宽了影片可供思考的空间。情节设置上,巧合、误会永远是造成戏剧冲突的最好手段,只是最后Jean的妈妈放下了手枪,还能和Marie一起归隐乡下开起了收养所的设定,真的非常突兀,这可不是一张字幕卡就能说完的事情啊。(不过这也和Marie想要有孩子,有一个家庭,得到别人的尊重倒也契合)不得不感慨,卓别林的作曲也是真的牛批啊。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总共也不超过几个月。巴黎,大城市,除了是花花世界的同时,也是人性的修罗场啊。
P. S. 画室那一段太会玩,可惜看的译制版肯定是动过剪刀的了,有空找回原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