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十三不搭(1975)

十三不搭(1975)

又名: 13 Is Not Much / Sap Sup Bup Dub

导演: 唐书璇

编剧: 唐书璇

主演: 叶枫 关山 林翠 郑少秋 沈殿霞 谢贤 狄波拉 梁醒波 罗兰 王莱 卢海鹏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75-09-18(中国香港)

片长: 91分钟 IMDb: tt0073701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香港雖然自詡為「東方荷里活」,但是長久以來都不太重視電影的收藏和保護。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女導演唐書璇,就因為其作品不甚流通或殘缺散佚,以致缺乏討論而被嚴重忽略。所以,本月香港電影資料館「修復珍藏」專題重映的《十三不搭》,縱使只是初步修復的版本,當中仍存在缺漏及畫質欠佳之處,但總算讓我們可以由基本的文本接觸開始,從而引發進一步的思考。

    唐書璇不愧是香港電影的傳奇人物,在影圈前後僅約十年,拍了四部電影,其中兩部已經足以成為傳世經典。最近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十大香港電影」之一的《董夫人》,唐書璇初露鋒芒,刻畫女性的心理掙扎便不落俗套,別具格調。到了1974年,當文革尚未結束、中港關係仍然緊張之際,她的《再見中國》就以寫實手法,記錄內地青年偷渡來港的經過,表現了無比的勇氣和魄力,卻因此一度犯禁,直至1987年才獲准公映。

    比較起來,1975年的《十三不搭》無論從電影類型(採用當時流行的雜錦片),到故事題材(描繪搓麻將的眾生相)和風格(隨意輕巧),都明顯跟前作大相逕庭。影片當年上映時,就令不少影評人大失所望,認為是迎合大眾口味、向現實妥協之作。如今回看,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由此不禁令我想到李翰祥,他在台灣國聯時期精心策畫與編導的多部文藝片,如《冬暖》、《破曉時分》,雖然得到很高評價,卻叫好不叫座,票房始終不及賣弄血腥暴力的武打片,令國聯陷入嚴重的財政困難。1971年,李翰祥回到香港,就摒棄了過往的文藝言情,轉為宣揚偷呃拐騙,以低成本拍成《騙術奇譚》,結果影片大受歡迎,票房更超過一百萬元,也開啟了他之後一系列的騙術片和風月片。

    說起來,《騙術奇譚》確實有不少可跟《十三不搭》相對照的地方,不僅是因為兩片是拍於導演蒙受挫折之後,而且都是以「說」為主,善於運用語言去增加影片的趣味。這方面,李翰祥堪稱說故事能手,他自小在北京長大,對北方民間的說唱藝術,比如說書、相聲、數來寶等興趣甚深。《騙術奇譚》就找來當時得令的台灣歌手青山和張帝,以「拉洋片」作為過場,一邊將畫箱的畫片拉下來,一邊以說唱的形式,將多個小故事串連起來。

    不過,李翰祥將這些北方的說唱傳統搬到現代香港,就好像《騙術奇譚》中,古老的「拉洋片」玩意出現在維港前一樣,難免予人有時空錯置、格格不入的感覺。相比之下,《十三不搭》的南腔北調(片中人物說的語言就包括粵語、國語、上海話、日語、意大利語等),無疑更能貼近香港華洋雜處的現實面貌,而語言背後所包含的文化身份,更是可堪玩味。

    唐書璇對粵語的敏銳觸覺,單從《十三不搭》的英文片名以粵語音譯成押韻的《Sup Sap Bup Dup》,已經可見一斑。片中不少部分在敍事方式上,都發揮了粵語俚俗生鬼的特長,同時也可見電視文化的影響。例如中產主婦沈殿霞、狄波拉一節的卡通化演出,配以「數白欖」的畫外音,就似《歡樂今宵》的趣劇環節,諷刺人們沉迷搓麻將的瘋狂可笑。不過,全片最精彩抵死要數富豪搓麻將的一段,以體育旁述取代對白,產生出既親切又陌生的喜劇效果。

    除此之外,《十三不搭》也通過語言去表達省籍、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片中有段光棍喜劇,開首飾演房客的梁醒波,在房間一邊剪腳甲,一邊高唱「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認經理」(重唱他在電影《光棍姻緣》的首本名曲),歌聲傳到在外面傾電話的包租婆歐陽莎菲,對方即不耐煩地以上海話叫他收聲。梁醒波聽到後,就像貪玩的小孩,依樣畫葫蘆扮她的上海口音。這些無傷大雅的隔閡,不禁教人想起梁醒波有份演出的《南北和》系列電影。

    然而,踏入上世紀七十年代,隨着土生土長的新一代長大,也催生了本土的文化意識,而粵語正是構成香港人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部分。《十三不搭》中,操國語的老教授吳家驤的一段,就反映了南來文人在時代與環境轉變下的處境。國語及中原文化此時已漸趨弱勢,對着國語不靈光的學生,老教授只好以蹩腳的粵語授課。當他回到租住的房間裏聽京曲時,卻要忍受客廳電視機傳來的嘈吵聲浪(一次是播放武俠片集,另一次是粵語流行音樂節目)。他唯一的娛樂是在放學後與朋友搓麻將,面對着同聲同氣的朋友時,他才可以放聲高唱:「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後來朋友移民海外,湊不夠「麻將腳」搓麻將,他乾脆開煤氣自殺去了。結局略帶荒唐,同時也帶上一抹無奈與悲涼的色彩。

    其實早在《再見中國》,唐書璇已刻畫了內地移民在香港的徬徨與苦悶。鏡頭下,中環的希爾頓酒店與掛上「毛主席萬歲」標語的舊中銀大廈,不過一街之隔,已經像兩個不同的世界。主角為了尋求自由,千辛萬苦偷渡來港,最後卻是白天在工廠、股票行營營役役,夜晚困在蝸居穿膠花,默然望向窗外的繁華夜色。與《十三不搭》恰恰相反,《再見中國》這一段沒有多少對白,反而以喧囂的噪音,含蓄地表達出主角理想的失落。

    就是次放映的版本而論,《十三不搭》無疑不算是唐書璇圓熟的作品,但她那份獨立不群的實驗精神與人文關懷,倒是一以貫之,並沒有像李翰祥變得犬儒玩世,而這一點也許正是今天港片最欠缺的特質。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副刊「文化氣象」,201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