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看过豆瓣上各路影评家对电影《六天》种种评论,本人也深以为然。虽说影片显得小众,但看到那些摸不着头脑的评论,总有不吐不快之感。鄙人不才,也就流水帐般地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要说“情怀”这俩字,现在确实是谈烂了。在信息爆炸,文化娱乐像快餐式产出的今天,各种圈子都讲究情怀,好像谈了情怀,时不时再怀旧一下,自己好的那口儿就不是下里巴人了。不过笔者同样烂俗,看过《六天》之后,原本就埋在心中的情怀破土而出,只得娓娓道来。
笔者第一次知道SAS,那是小时候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了关于伊朗大使馆人质解救行动的文章。那个时代,不同于现在,没了手机就无法生存。94年才接入互联网的内地,打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广告的瀛海威都没几个人知道,上网对于普通人家是很奢侈的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Internet是啥。不像现在,裤兜里掏出手机按下SAS一搜,在海量信息垃圾下,一堆又一堆的标题让人阵阵懵圈儿。何况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八线城市郊区的村炮小屁孩(现在老了,八线城市郊区的农民工……),平常娱乐无非是看杂志报纸电视,当一袭黑衣的SAS队员形象映入眼帘时,内心还是很震撼的。心中那种触动,不亚于录像带光碟时代,青春期的我第一次接触邵氏三……这个就不详细讲了。
后来村里条件好了,有电脑了,通小水管网了,村里的孩子都会去烟雾缭绕的小网吧玩CS。我玩CS选“警察”的时候,当然是选第三个SAS形象啦,因为情怀啊。当钱攒到16000的时候,我还会坚持用MP5的情怀……那是不可能的!钱多了,要买把“重阻”装X,这点我还是不会被情怀所迷惑的。再往后,接触面广了,其实是会上网了,原来只是杂志看看SAS,买些关于SAS的地摊书籍,还有电视上军事节目里一闪而过的SAS纪录片画面,早已不能满足求知若渴的我。高中时用小水管看各种军事网站特种部队资料,SAS的形象也变得更立体了,后来洋文学的能看懂ABC了,慢慢也就能区别各种地摊真假消息源。
初中时租碟片,租到一部封面标题为《SAS特种部队》的VCD,多年后才知道这是盗版的港台地区上市译名的电影,原本是1982年的英国电影 The Final Option,还有个名字就是SAS的座右铭 Who Dares Wins(这里说个题外话,陈嘉上拍的94版《飞虎雄心》的英文名也是 The Final Option)。内容是参考了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杜撰的情景,虽然里面一些桥段照搬真实事件,还有当时的SAS CRW支持拍摄,但情节还是落了俗套,男主是SAS卧底,为了混进恐怖分子团伙,勾搭美女恐怖分子约炮玩感情(这情节我记忆犹新啊……年少无知的我觉得当SAS队员真鸡儿爽啊……),最后还是亲手突突了女猪脚(年少无知的我觉得他拔X无情啊……)。后来又看了一部讲SAS CRW的英剧《极度权限》(Ultimate Force),那时候逛SC等等一些军坛,D Boy这些大佬们也是鼎力推荐该片,本人也非常喜欢,毕竟前SAS队员Chris Ryan参与编剧和拍摄,当然经典仅限于前两季。
不过一直觉得有个遗憾,这么多涉及SAS的影片,为什么SAS CRW的成名战没有拍成电影呢?直到2015年夏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本片正在筹备拍摄中,而且有当年参战的SAS老兵指导。当时真的是眼前一亮,唯一担心是知道这是小成本电影,怕拍成B级片那种。后来看到剧照和预告片,顿时那种情怀又被调动起来,就是这个味儿啊!最近把成片看完后,顿时觉得了却了多年的一个心愿。
耐着性子读到这,有朋友会嘀咕,你特么前面关于情怀简直是废话连篇啊,讲太多了吧?
废话!谈情怀能不讲废话吗?
下面说说正题吧……
关于电影中出现的SAS CRW的来龙去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笔者年初写的一篇文章 。我在这里截取文章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说明: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SAS出于任务需要,已经在部分队员中开展室内近战(CQB)与要员保护(VIP BG)训练,而CQB来源于60年代也门危机期间,SAS队员在在亚丁驻地军营中研究的一种室内突击和解救人质的战术。1971年,进入SAS一年且刚刚成为分队指挥官的安德鲁·马塞上尉(Andrew Massey)认为,根据国内外形势有必要在SAS中建立一支反恐分队,不过这个想法在当年并没有引起重视。第二年,虽然新的SAS指挥官彼得·德拉比利埃尔中校(Peter de la Billière)就任后,认可马塞上尉的建议,但国防部的官僚们还是认为国内反恐根本没必要动用SAS,那是警察的事。
然而世事难料,几个月后,1972年9月发生了慕尼黑惨案,发生在西德的血的教训震动了英国政府,回过神儿来的时任首相希思要求SAS立刻成立一支专门的反恐分队。惨案结束的第二天,英国政府批准一项计划,被称为“宝塔行动”(Operation Pagoda),即成立由SAS负责的一支特别专项小组(Special Project team),当然SP team是英国政府在政府文件中的掩盖性说法,SAS内部则称为CRW——反恐分部(Counter Revolutionary Warfare wing,译注:按照时代背景,Revolutionary Warfare在当时英国国内实际也是对恐怖主义的另一种称呼,或者说是对恐怖活动的另一种描述,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反革命战争”或是“反暴乱”难免显得突兀,所以本文涉及CRW一概称为“反恐”)。于是,德拉比利埃尔中校顺理成章地把建立CRW的任务交给了马塞上尉。
CRW建立之初,马塞上尉从各个作战中队中挑选了2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反恐分队,由于行动代号缘故,CRW troop也被称为宝塔分队(Pagoda troop)。后来随着CRW的发展,CRW troop不再是固定编制,SAS要求每个作战中队的队员都要进行CRW训练,并且各中队轮流备勤,每个中队作为危机警戒部队(crisis alert unit)备勤时间为6个月。而在国内执行任务,命令则是直接由被称为COBRA的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简报室(Cabinet Office Briefing Room)来下达。在执行CRW备勤时,反恐分队(CRW troop)会被分为红队(red team)和蓝队(blue team)轮流战备值班,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每一周一轮换。一队在行动时,另一队会处于待命支援状态,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必要时也会一同行动。
本片的剧情想必也不用剧透,因为完全是按史实改编,之前的各种书籍和纪录片也很多。既然要讲情怀,当然就要说说电影和现实里的一些区别,比如道具啊,人物啊,事件细节,历史背景什么的,当然主要是谈SAS队员,不然怎么体现情怀的逼格。
道具方面,称不上100%完美,但在笔者看来也是很用心了。
1980年的SAS用的MP5A3还没有消焰器,第一张剧照里左边那哥们的枪托是后来HK公司专门给法国警察设计的一种伸缩枪托,后来大量应用到后期型号上,可以明显看到有一段向前延伸的贴腮板,被称为法国托(French Stock),这也是那个时代不存在的,金属护木倒是符合时代特征。电影中出现的弹匣都是弯弹匣,其实当年不少SAS队员还用的是早期的直弹匣。
最让人困惑的应该就是MP5上的大电筒了,当年骗了无数人,都以为什么高科技,夜视仪、热像仪之类的,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是美国产Maglite牌大手电。SAS有个专门负责CRW装备和技战术开发的部门,叫“作战研究组”(Operations Research Unit),为了让SAS CRW队员在黑暗的CQB环境下有光照条件,同时又不影响射击,就土法上马用适配MP5的瞄准镜桥夹,与Maglite牌大手电搭配,算是现代战术枪灯的雏形了。顺便一提,SAS在行动中大量使用的G60闪光弹,也是该部门在1970年代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闪光弹。
看过这部电影,有些人可能会有个疑问,为啥影片里SAS的主线人物是Rusty Firmin这个毛头小伙?因为电影是导演Toa Fraser根据当年参战老兵Rusty Firmin写的纪实文学作品 Go! Go! Go!: The Dramatic Inside Story of the Iranian Embassy Siege 改编而成,而且专门找来Rusty Firmin作为本片的顾问之一,所以里所应当要吹嘘拔高一下Rusty Firmin啦!
影片开头恐怖分子进入大使馆后,在killing house里训练中的Rusty Firmin等SAS CRW队员接到警报,立即就出发了。实际上当天Rusty Firmin并不在基地里训练,而是在家休息,他的传呼机接到警报时,他正在喝咖啡。那天是Rusty Firmin所在的B中队刚刚从D中队手中接过CRW备勤的任务没多久,而当天在训练的是红队,蓝队大部分人在休息。
而真实的情况在座的人应该是SAS主管Peter de la Billière准将,Rose中校在人质事件发生后,就一直待在苏格兰场在现场所设立的临时指挥所里,也就是影片中警方谈判组待的地方。而SAS发起突袭的代号“宁录行动”(Operation Nimrod)也是由Peter de la Billière确定的。
这里说明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Michael Rose当时是22 SAS指挥官,而整个SAS还包括预备役本土军的两个团,21团和23团,以及一些SAS的支援和保障单位。Peter de la Billière是当时的SAS主管( Director SAS),这个职位设立于1969年,替代1964年只管理SAS作战部队的SAS上校(Colonel SAS)职位。1987年英军特种部队(UKSF)成立后,被整合进UKSF的SAS、SBS和现在SRR的前身陆军第14情报连,由特种部队主管(Director Special Forces) 负责,相当于英军的特战司令。2009年UKSF一次重大改革后,DSF这个职位目前是由一名少将来负责。
片中Hector Gullan指挥SAS的前几次行动,最终并没有执行,并不是导演和编剧为了营造电影的紧张节奏而瞎编的,当时SAS CRW队员就像电影中演的,一部分人被部署在隔壁的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执行IA任务,就是“即时行动”(Immediate Action),是指不考虑预案的情况下,在出现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时,会立即出动。
现实和片中一样,他确实是队里的老鸟,老资格军士长,在1972年阿曼的米尔巴特之战(Battle of Mirbat)中受过重伤,伤愈复出后依然能归队执行任务。
左一站着的也是当年参与突击行动的SAS队员,叫Pete "The Mink" Morrison,就是电影中模拟大使馆室内突击训练中,Rusty指挥他上楼梯叫他“Mink”那位,电影中导演的镜头甚至没有给这位龙套一个正脸…
后来因为击毙即将引爆手榴弹的恐怖分子这个举动,被授予乔治奖章,可惜他本人于1983年在北爱尔兰被爱尔兰共和军的汽车炸弹炸死。前些年,他的家人因为经济压力,还把他的勋章放在拍卖网站上拍卖。
下面说一些影片中没有露脸的SAS队员近况
最重要的是,哈哈哈,我为什么要大笑呢?本来这人应该出现在电影里的,但他和本片的主角Rusty有过节,原因是他抢功啊,他曾在很多场合说楼梯上击毙Faisal是他,但是多方证实其实他是补枪的那个,这个细节电影里没出现,倒是有Pete Winner拿枪托磕Faisal这个细节。
-----------2017.9.7.更新补充,9月5日《每日邮报》发了一篇采访Robin Horsfall的报道,里面Robin Horsfall把本片喷地体无完肤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报道链接-----------
最后说个人,幸存的恐怖分子 Fowzi Nejad, 08年假释出狱后留在了英国,至今为止,他啥都不干不说,英国政府每周都会给他几百英镑的生活补贴,简直爽的不要不要的。 对比前阵子英媒透露的,也是曾经参与宁录行动的前SAS准尉Ian White,因为贫困而卖掉自己服役时期的勋章,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电影中还有不少没有出现的历史细节。比如当年为了打洞安装监听监视设备,又怕声音引起恐怖分子警觉,专门要求天然气管道公司在使馆对面施工,还让降落希思罗机场的飞机降落前在使馆上空低空掠过。
人质危机的第一天,苏格兰场代号D11的神枪手队,就是现在苏格兰场的特警部门SCO19,在C13反恐分部监听到一次人质呼救后,D11差点发动突袭,那时候SAS CRW还没到现场,行动被现场谈判组拦了下来。不过想来,那时候苏格兰场还没专业反恐队伍,CTSFO在2014年才成立,动真格还是交给专业的SAS CRW吧。
六名恐怖分子为何要制造绑架事件,而且背后有伊拉克情报部门支持,这点片中已有交待。影片一开头就是恐怖分子直冲进大使馆,其实之前他们在伦敦待了一个月摸清情况,行动当天去了影片中间讲的伊拉克情报局第16行动处在伦敦的安全屋,从化名萨米·穆罕默德·阿里的伊拉克情报人员手中拿到由外交包裹寄来的武器。在他们用伊拉克护照进入英国前,已经在伊拉克受训过一段时间。
撒切尔夫人在宁录行动结束的当晚9点,就来到SAS CRW队员的临时驻地摄政公园兵营表示祝贺。当时列队完毕,一阵寒暄过后,队里的一些老军士长并不买账,很2B地吵吵道:"什么时候给我们涨工资啊?"还有更2B的老鸟在后面陪同内阁大臣们看回放录像时,喊道:“前面那个臭婆娘挡到我视线啦!”
至于撒切尔夫人为何能如此坚决,让SAS打击恐怖分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末的欧洲大地,准确地说是西欧,和今天一样,也是恐怖主义到处滋生蔓延。和今天单一的极端恐怖势力不同,当年各种门派到处生根发芽,背后都有各国情报机构的影子,不同门派的恐怖分子甚至可以合流干票大的买卖。当时英国还受到北爱问题困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刚刚上台,自然不想表现出软弱,即便和刚刚发生二月革命的伊朗关系不好,也不能让其他恐怖分子为此而效仿。
将历史事件搬上大荧幕,一直是电影拍摄的难题,不少名导都毁了好题材。之前和有的朋友聊,有人会拿此片和《黑鹰坠落》《猎杀本拉登》等特战题材的电影比较。我觉得要求太过严格了,毕竟导演Toa Fraser不是什么名导,片子也是小投资小制作,还原到如此程度,并且找来多名SAS老兵当顾问,演员也接受了当年那套CRW训练,足以可见导演的诚意。
影片情节平铺直叙,通过三个主线人物的视角,来还原历史事件。表现手法称不上出色,不过演员的演技还算可圈可点,并没有那种一上镜一开口就会让人出戏的错愕感,年代感也算有模有样。非要我给本片打分的话,10分我给7分,但是我会鼎力推荐。因为,如果你也是一个曾经有SAS情怀的人,当听到SAS这三个字母时,脑海里就会冒出一袭黑衣,头戴防毒面具,拿着MP5突突突的形象。那么,请你不要错过此片,它完全能勾起你久违的情怀,而不会让你大失所望。
2017年,剧情动作历史电影《六天 | 6 Days》
看完电影才发现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好样的,全程我看的都觉得特别的假,怎么还能有如此温和的恐怖分子,电影中各种矛盾并没有很好的展示出来。。过于平淡。。
还是比较后悔看了个剧情电影。。我还以为是个老电影,没想到居然是2017年的。。666
记者这条线,其实可以砍掉了,唯一的作用就是和结尾的真实相片有点关系。。别的地方毫无存在感。
SAS (特种空勤团)这种故事频出,弱鸡般的表现也是没谁了,可以遇到这样柔弱的恐怖分子也算是他们非常幸运了。。
故事一点也不激情,这也是我看过最拖沓的反恐电影了。。。 看在真实事件改编,我觉得还是要加分的,要是改成纪录片,估计会更好一些。。
(╯‵□′)╯︵┻━┻,编不下去了。。。
-----我是大使馆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如果你睡着了,不用担心,你并没有错过什么。。
发生在1980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一桩绑架案。几个伊朗人闯入伊朗驻伦敦大使馆,扣留了几十个人质。英国先派出了检察官麦克斯,力求与劫持者谈判。后面有特遣空勤团的小队做准备。经过六天的周折,最后用武力解决了问题。
影片反映的故事很真实。我所说的“真实”就是一片凌乱。绑架者没什么目的,只是要求释放囚禁在伊朗的同道,这目的本来就是可笑的。这些伊朗人反抗的是霍梅尼政权,和西方世界的政治倾向差不多。本来英国就和伊朗不对付,伊朗根本就不可能搭理英国。绑架者后来也想明白了,后来就要求派架飞机帮助他们逃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二是谈判专家麦克斯也没个准主意,只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做好绑架者的思想工作,和平解决算了。可惜自己也没什么口才。只是在不停的思考思考,整整思考了六天。直到武力解决了问题,他还坐那儿傻傻的发呆。三是特勤队的几位,演练了好几天,还是忙中出错,想模仿超人从天而降,结果还被自己点燃的火烧着了,赶紧割断绳子(让我想起了《疯狂的石头》里的那根绳子)。慢悠悠的搜索房间,人家绑架者趁此功夫,早就逃到别处,并且用家具堵住了房门。如果绑架者有慕尼黑巴勒斯坦突击队的智商,早把所有的人质杀完了。
侥幸的胜利成就了一大批人,突击队小队长升职,麦克斯成了总检察长,连在外面观战的BBC女记者也成了首席记者,撒切尔夫人更是赚足了政治资本。
检察官麦克斯是影片里的主要人物。也许他心底里的想法是不要使用暴力。所以坚持和绑架者谈判。当绑架者的要求没有达到,毫不犹豫的杀害了一个人质之后,残酷的现实让他手足无措。麦克斯无疑具备了典型的英国绅士范儿,或者说是书呆子气。当空勤队让他在突袭行动开始时,和绑架者头目通电话,以牵制他们的行动时,麦克斯问:“我和他说什么呢?”空勤队说:“你可以把全世界给他。”意思是,想怎么骗就怎么骗呗。于是,麦克斯在犹豫良久之后,果然开始大骗特骗。无可奈何之中,麦克斯的灵魂得到了洗涤。也许,这就是影片之“核”。
说到恐怖主义,当然我们要和他们作毫不留情的斗争。不过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恐怖主义?产生了数不尽的绑架案?恐怖主义者本身固然有自己的问题,疯狂的过时的信仰,视生命如草芥的观念都是重要因素。我们不妨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一个弱者面对强者的欺凌,他能怎么办呢?或者是逆来顺受,或者是奋起反抗。既要反抗便要有条件,弱小的军队,一盘散沙的人民,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抗争,他们能够选择的也就是恐怖活动了。弄不死你也要叫你难受。
我一向反对恐怖主义者拿平民作为目标,即便你们的对手杀害了更多的平民,也不是你们残害无辜平民的理由。可话又说回来,难道那些被害者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人们选举了这样的总统,赞同他所实行的政策,包括歧视和蔑视他国人民,去强力推行西方认可的民主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那么,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做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代价的准备。比如二战后期,德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柏林和德累斯顿的大轰炸,无数德国人被杀害,无数的过女人被强奸。这些,不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特勒吗?
911之后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关系,设宴欢送美国大使馆一位官员回国,宴席上说到911,那位官员说:“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怎么想的。”然后他用不熟练的中文说:“活该!”
也许他真的说出了一个真理。
也许民主是个好东西,也许西方推崇的自由公正的价值观值得全世界效仿。但是各国有各国的国情,人民有着不同的信仰,推行民主要考虑时间地域的差异,要尊重当地人民的自我选择。我们说,要根除恐怖主义的土壤,这种根除不是用暴力把人们驱赶到月球上去,而是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耕耘。否则,只能是一种强力的邪恶去战胜弱小的邪恶,顺带把人民心中那点残存的希望也抹去了。看看现在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吧。
影片中绑架者头目萨利姆在面对特勤队的枪口时,眼中流露的那种悲哀绝望的眼神,不是也可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