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岳父岳母真难当 Qu'est-ce qu'on a fait au Bon Dieu?(2014)

简介:

    克劳德(克里斯汀·克拉维尔 Christian Clavier 饰)和玛利亚(尚塔尔·罗比 Chantal Lauby 饰)结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两人育有四个女儿伊莎贝拉(福德莉奇·贝尔 Frédérique Bel 饰)、奥迪尔(茱莉亚·皮雅顿 Julia Piaton 饰)、赛格利亚(艾米丽·卡恩 Emilie Caen 饰)和劳拉(艾罗娣·方坦 Elodie Fontan 饰),一眨眼,如花似玉的四姐妹都已经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演员:



影评:

  1. 念大学的时候,我还是文艺女青年。认真地选修电影鉴赏课,尝试着啃哲学著作,只喜欢不出名的乐队,直到我接触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它们让我意识到,「看电影原来是一件如此难受的事」「回归普通青年的审美真是当务之急」「再装X尼玛绩点就要不保了」!
     
    所以提到法国电影,我的大脑几乎被「文艺」「高冷」「看不懂」刷屏(不是法国电影的错,是我的错)。但,作为法国2014上半年的票房冠军,「岳父岳母真难当」一点也不高冷,反而接地气,好玩,混杂着现实和童话,温馨和搞笑。我记忆里上一部类似的法国电影还是2008年的「欢迎来北方」。
     
    「岳父岳母真难当」讲述了一对典型的法国中产阶级夫妇如何与四个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女婿斗智斗勇的大团圆故事。看完我才发现,原来不管是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还是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都在纠结着「全球化」问题。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们头疼「如何移民」「如何转移财产」,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们正好发愁「拿这些移民怎么办」!
     
    「全球化」是一个相当好玩的话题,尤其是各国人民齐撕逼的时候。「岳父岳母真难当」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撕逼素材,所以,为了让大家对较充分地get他们的「撕」,我贴心地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参考二字再加重点下划线),如有异议,欢迎讨论或当我没说 :)
     
    既然是法国家庭,那我们就先从法国梗开始聊起。

    -------------------------------------------

    【别叫我岳父,我听得不舒服】
     
    称呼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第一个坎,毕竟交流是从打招呼开始的。不仅仅是法国,西方国家普遍倾向于直呼其名,不论长幼。这道理老生常谈了吧?但在真正的交流中,我们的中国脑子还是会有些换不过频道。比如中国女婿不过是想体现一下自己对岳父的尊敬,所以恭敬地叫了beau-papa,老丈人却听得一身不舒服,默默为中国女婿扣上了「马屁精」的帽子。这真是天大的委屈,「谦虚」「赞美」是中国人民友善的示好,直线思维的老外们却以为自己真的牛逼到让人献出膝盖。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下次遇到外教或者外国老板,别叫teacher或者boss了,他们会摸不着头脑,还是直呼其名吧!


     【弥撒,决不能错过!】
     
    法国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很多人以为天主教就等于基督教。这样讲是不对的,天主教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如果百度一下「基督教」,你会发现它的派系纷繁复杂,整整列了几个表格。但所有派系都属于基督教(Christianity),因为它们都信仰耶稣。
     
    之所以有这么复杂的支系,简单来讲是因为基督教的两次「变化」。
     
    从耶稣在罗马帝国的偏远山区传播教义起,到11世纪中期(也就是天朝「水浒传」好汉们嚷着上梁山的时候),基督教都勉强还是一个大家庭。但梁子早在700年前就结下了。4世纪的时候,一位机智的罗马皇帝把帝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也就是东罗马和西罗马。本来罗马帝国的东西部就讲不同语言,有不同文化,这差异就如同豆花吃咸吃甜一般难以调和,所以,国家一分为二之后,大家都觉得自己最牛逼另外一个是山寨,反应最强烈的就是两边的教会。不管是西边罗马的教会,还是东边君士坦丁堡的教会,都想当对方的boss,以至于在此后的700年间,他们一直在撕逼,直到11世纪终于彻底决裂。
     
    西边的教会称自己天主教(Catholicism),是现在大部分西欧国家信仰的宗教,比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以及本片中的法国。而东边的教会叫东正教(Orthodoxy),听名字就知道他们对于「正统」「正宗」的执着。信仰这个教的国家主要在东欧地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这是基督教的第一次「变化」。虽然分裂,两派皆有不同,但仍都属于传统保守型。
     
    基督教的第二次「变化」就不仅仅只是教会撕逼这么简单了,国家元首人民群众都统统参与进来。那是500多年后的16世纪,历史背得好的小伙伴已经想起来了,这是地理大发现的世纪,殖民时代、资本主义的开端。这些词啥意思?简单来讲,就是「需要钱来开路,人来办事」的时代。钱和人从哪里来?中世纪最有钱的就是教会了,教会公职人员们都过着奢靡的生活,主教甚至连走路都不用,有专门的人负责抬他(当然厕所还是要他自己上的)。人们的理想工作就是成为教会人员,因为那是铁饭碗,估计就跟国考当上公务员差不多。而教会的钱则几乎全部来自劳苦大众爱的供养。
     
    所以在缺钱缺人的情况下,就有人提出来了,「不用跟教会交税照样能得到救赎,只要你信耶稣」,而且「你要很节约,把钱都省下来多做事」。而且他们还倡导,「天主教的仪式太多太浪费时间了,我们就选其中两项来执行吧,多下来的时间,我们好好工作,天天向上」,于是就这样,钱和人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而这些观点也成为了新教(Protestantism)的主要思想。
     
    新教相对应的当然就是旧教,即天主教,东正教,大家对仪式、「圣经」解释等问题意见不同,所以彼此也撕了很久。新教觉得上不上教堂都无所谓,心里有上帝就行,但旧教对仪式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弥撒,决不能错过!」,对于典型的天主教法国人是非常非常非常地重要!
     
    不过,从现今的土豪程度来看,信仰新教的国家普遍赢过信仰旧教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北欧五国就比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豪」。而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比西葡的殖民地巴西,阿根廷强一些。
     
    现在,法国信仰天主教的人数一直在减少,人们对宗教的坚持和重视也不若过去(或许在天主教失宠的众多因素中,「豪不豪」也占那么一点点分量吧)。比如,电影中岳母在告解室向神父倾诉她的苦恼时,神父却在欢快地刷着淘宝。这也许令传统保守的法国人感到无奈惆怅,但反过来看,丢下一部分的传统轻装上阵,跟着时代不断更新也未尝不是好事。
     

    -------------------------------------------------


    太久没更文,羊年头篇,我准备用真心和诚意回应一个月以来在微信(订阅号:Annstand)上给我留言催更的亲古们。现在就为大家呈上「岳父岳母真难当」第二篇。Merci beaucoup!

    上次我们只聊了两个法国梗,一个关于称呼,一个关于「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撕逼故事(阅读上篇,回复「2007」),算是开胃前菜。这次我们聊聊法国的移民故事。

    讲到移民国家,我们的理解一般是美国,加拿大,澳州,新西兰此类「欧洲屌丝们离乡背井抢人家地盘」建立起来的国家。这样的理解不算完全。事实上,欧洲许多国家,比如法国德国瑞士荷兰,也是移民国家,与美国不同,它们属于现代型的移民国家,移民们不是来同化当地人,也不是来抢地盘,更不是来建立国家,他们来,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平常我们提到法国人,脑补形象基本是白人。如果时间退回到100多年前,这确实没错。可在今天,法国人的外貌特征已经很模糊了。除了白种人,黄种人、黑人都有可能是法国人。电影里,四个女婿分别是犹太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科特迪瓦人,为什么是他们,编剧是随便选的吗?当然不是!这样的组合就是法国人口构成的缩影。

    短短一百年,法国人口结构为什么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这跟20世纪初起法国经历的几次移民潮关系密切。别误会,法国移民不是从20世纪才有的。严格来讲,从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法国已经有移民进入了。主要原因是工业劳动人口不足。跟英国靠圈地运动把农民硬生生赶到城市来做苦力不同,法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把农民们圈出来,所以只得依靠移民们来当工人,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转型。当年的移民们大多来自于周边的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因为地域相近文化相近(可自行类比江浙沪之间的关系),他们对法国的影响和冲击并不大。

    20世纪二战期间,大批犹太人(大女婿)(犹太人梗我们后面再聊),因为法西斯的压迫逃亡到法国。尽管法国人老被吐槽又懒又不靠谱,但法国一直坚持不懈地为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政治难民移居提供庇护所(虽然自己都被打得要死不活的),可见「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当年)不只是喊喊。

    二战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法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大量大量的劳动力来重建经济,政府鼓励邻国人民移过来帮帮手,但效果不大显著(当然不会显著,隔壁邻居自己都缺人呢)。于是法国想到了过去的老熟人:他们的非洲殖民地群众(阿尔及利亚Algeria(二女婿),科特迪瓦Coate d'lvoire(四女婿),摩洛哥Morocco等)。果然,前殖民地群众非常配合,一口气就占了移民总数的大壁江山。这样势头甚至延续至今。如果查看一下每年移民法国的人口比例,你会发现几乎有一大半都是来自非洲的友人呢。

    另,不要疑惑为什么二女婿来自非洲却是白人。非洲本来就分为「白非洲」和「黑非洲」。「白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比如摩洛哥(Morocco),阿尔及利亚(Algeria),利比亚(Libya),埃及(Egypt)。这些国家的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才是我们一般印象中的非洲,即黑色人种占大多数的地方,所以被称为「黑非洲」。

    现在,移民法国的队伍依然庞大,如果不考虑非洲阵营,当仁不让的老大就是亚洲大军,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人(三女婿)。传统的中国移民一半以上都来自浙江,特别是温州,青田,瑞安这三个地方,他们在法国主要靠开餐馆,或开小型加工厂起步,再「先富带后富」地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过去发展。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语言不通的)亚洲人在底层打拼是异常艰难的,要生存靠的就是各种吃苦各种耐劳,而素有移民传统经商传统的浙江人尤其有韧性,所以能在法国站稳脚跟。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有专门的电视剧,名字就叫「温州人在巴黎」。(海报也是让人蛮醉的)

    相较于传统移民,现在的中国移民又有了新的特点,三女婿就是代表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并不一定是土豪才有这个能力)选择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学习,其中法国就是留学机构强推的地点之一。在法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对法国而言)也不能小觑,现在大概3万,人数仅次于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留学生。很多人念书之后因为签证优势留下工作,做着做着也就做成移民了,其中做金融的尤其多(请参考三女婿)。跟传统开餐馆的移民相比,这类移民更接近法国的主流社会。


    PS,本来打算写三篇就OK的,但写到第二篇,我猛然发现:尼玛才三个point,我的draft list还没写到一半啊!所以,各位,这是个比我的想象大一点的坑,且容我慢慢填吧!

    -------------------------------------------------

    2016.6.18

    写上一篇「岳父岳母真难当」影评已经是一年多前了,没想到这一年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朋友给我留言,问我什么时候更新填坑。每次都回复谜の微笑的拖延症girl,这次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回一句“现在更”!(虽然拖了一年多也没什么值得理直气壮的><)。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关注微信公众号Annstand,回复「ff」,就能收到我为大家准备的线上观看链接了(简直想给贴心的自己一个泳抱)。

    前两篇文章我们聊了基督教的撕逼故事,也提到过法国移民潮, 知道电影里四个女婿(犹太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科特迪瓦人)正好代表了法国移民的人口结构。这次,我们聊点更具体的,把注意力好好集中到大女婿犹太人身上来。

    大女婿也不负众望地在片子里提供了不少犹太梗。

    <图片1>

    ▲ 比如,为什么要戴上小白帽披上白披肩?



    ▲ 比如,岳父大人这印象哪里来?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得先想想:犹太人究竟是谁?

    初中历史课讲到「纳粹大屠犹」时,我脑子里其实一直有一个疑问:纳粹们究竟是怎么分辨出谁是犹太人来的?明明大家都是白人,长一个样呀!

    不止我分不清楚,就算在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美国,有同样疑问的朋友也不少,看看Quora(美国版的百度知道)上的提问就知道。
    <图片3>

    不像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如果你仔细看,你基本可以猜出大概。我个人觉得,分辨出广东人、福建人、浙江人的长相也不是不可能(耶,我是不是很厉害)。

    但犹太人实在很难猜,从2000多年前,这个民族就开始流亡到世界各地,大部分都很难直接从长相上进行识别。也因为这样的原因,犹太人可能是白人,黄种人(中国开封犹太后裔),或者黑人(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而且,这里我们讨论的还都是从DNA上验证是有犹太血统的,没有犹太人基因但因为宗教信仰或婚姻等原因成为犹太人的群体暂时不在讨论范围。

    所以,怎么分辨呢? 犹太人自己说他们有jewdar ( jew radar ),如果对方是犹太人,他们的第六感就能感应到。

    是不是真的有jewdar这回事我是不知道啦,不过,我知道「套路」一定是有的。


    # 长相有特点?

    犹太人的长相并不是完全没有辨识度。



    看看这几位犹太大神,从左开始的Albert Einstein,到中间的Woody Allen,再到右边的中国人民老朋友Henry Kissinger先生,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你可能也发现了:他们的鼻子都蛮大的,而且形状似鹰勾。对此,英文里有专门的术语,叫Jewish nose,甚至还有学者在做关于它的研究。

    除了鼻子,也有人说犹太人长得有点像老鼠。这听起来有点racist,但我之前看过一部犹太人自己画的漫画,讲述父辈在二战时期如何逃脱纳粹缉杀、侥幸存活的故事,里面所有的犹太人的脸都被画成了老鼠,而且这本漫画的名字就叫 Maus (德语老鼠的意思),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 波兰裔犹太漫画家Art Spiegelman的漫画作品Maus


    #着装有讲究?

    如果说样子辨识难度太大,着装就相对简单不少。传统的犹太服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头上的小帽子,叫做Kippah(有的中文翻译叫「基巴」,我也实在很无奈...)。

    <图片6>

    ▲ 犹太人的Kippah

    如果留心观察,犹太人之间的Kippah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大女婿是白色,而跟小孩割礼的犹太人是黑色。在有的情况下,这其实也代表了不同的教派,具有一定的宗教甚至政治意义。Wikipedia上的解释说:

    - 锡安主义的犹太教,男信徒所佩戴的Kippah是用羊毛钩针纺织制成,强调他们是神圣的以色列子民;
    - 传统派犹太人男性,佩带的Kippah是用绒毛革制造,颜色以天蓝色为主色,蓝色属天空和海水的颜色有圣化的印记;
    - 哈雷迪犹太人男性,所使用的Kippah是用黑天鹅绒毛纺织,黑色属神勇之意;
    - 保守派犹太人男性佩帶的Kippah是绸缎编制,白色属圣洁之意。

    当然,大部分犹太人的生活也没有严格到百分之一百遵循这些规则,他们可以自由选择Kippah的颜色和款式,除了重要的宗教场合,平时也不一定非要佩戴。

    除了小帽子Kippah,他们还有特色披肩Tallit。再上一遍图,看看披肩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图片7>

    有没有发现披肩末端有不少流苏(Tzitzit)?据说,这些流苏的来历是:耶和华为了让以色列人远离不良性关系和外来宗教的恶习,所以在他们衣服四个角位上缝制了流苏,虽然,远离恶习和缝制流苏之间的逻辑我实在不太看得懂(摊手)。但总之,出现在披肩或者衣服边上的流苏,是非常典型的犹太人着装特点。


    # 都是什么姓?

    如果从外表和着装都看不出来,我们还有一个办法——看姓氏,虽然不是百分百靠谱,但准确率还是挺高的。

    -Cohen/Levi: 如果是这两个姓,基本可以百分百断定是犹太人,这是两个著名的犹太部落名。
    -stein | -berg/-burg | -mann/-man,或者姓氏开头的Sch-:这些姓其实大都是德国姓,因为二战的缘故,很多德国的犹太人移民美国,所以这些姓也因为打上了犹太人的印记。比如著名导演Steven Spielberg, 比如Bob Dylan的原名其实是Robert Allen Zimmerman,比如Starbucks创始人Howard Schultz。
    -ski/sky/cky/dzky | -cik/-czyk | -vitz:还有各种来自东欧的「斯基」「奇克」「维茨」,也是犹太人常见的姓。
    - 或者你见到某人的middle name是ben的(比如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理David Ben-Gurion), 他也可能是犹太人。因为Ben在希伯来语里表示Son,David Ben-Gurion翻译成英文就是,David, the son of Gurion.


    凭着以上三大特征,我们大概知道犹太人是谁了。回到文章开头,岳父那句话还记得吗,「我原来以为犹太人都有从商的天赋」。是的,犹太人赚钱的能力一直被世界膜拜,已经近乎成为民族传统美德了。

    他们究竟多能赚呢?答应我,看到后面千万不要惊讶地叫出声来。

    这是Brandeis University做的美国犹太人口分布图,颜色越深,表示犹太人比例越高。很明显,犹太人聚居的地方集中在东北部和西海岸,而这两个地方正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图片8>

    ▲ Brandeis University做的美国犹太人口分布图

    具体到行业和企业,你可能万万想不到你熟悉的名字或品牌都是犹太背景。

    金融界同学们心驰神往的华尔街巨头Goldman Sachs, JPMorgan,The Blackstone Group, Citigroup 都由犹太人创建或掌握在犹太人手里。

    美妆界的大佬Estée Lauder, Max Factor,快时尚界的Gap, Levi's,Calvin Klein,奢侈品界的Diane von Fürstenberg,Ralph Lauren全由犹太人创立。

    让Starbucks开遍全世界的传奇人物Howard Schultz,恩,我们上面说过了,也是犹太人。

    更别提,互联网世界的超级大咖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关注Annstand微信,点这里,看他的推荐书单),之前出现在「100 COOL PEOPLE」里的我的女神Sheryl Sandberg,以及Google大神级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统统统统都是犹太裔。

    而且,好不意思,这还不算完,他们还有一片广袤的天地——M.E.D.I.A!

    <图片9>

    图片太小,大家可能看不清楚,这张图的全称叫Who Controls Your Mind 2015 (是谁在控制你的想法)。

    里面列出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和娱乐公司,标红的部分表示由犹太人创办或掌握(黑色的部分表示未知)。其中包括了做电影的21 Century Fox, Columbia Pictures, Paramount Pictures, Walt Disney, Warner Brothers, Universal Studios(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莱坞电影不是出自这几家公司之手),做新闻的The New York Times, ABC, CNN, ESPN, USA Today, Reuters,等等等等。

    数据说,犹太人口在美国只占2.2%,但45.8%的传媒界高层管理职位都掌握在犹太人手里(这数据只包括了向外表明犹太身份的高层,估计潜水的还有不少)。

    所以按逻辑推断,在被犹太人承包的好莱坞里,也一定有很多犹太演员,对吧?真的没错,好莱坞的犹太男神女神多到随随便便就能拼出一张九宫格(看上去简直万分赏心悦目)!

    <图片10>
    <图片11>


    朋友们,是不是看到了新世界呢?Peace :)



    未完待续 :)

    看图文版,关注微博(Annstand)or 微信(Annstand):D
  2. 为什么这部片子这么搞笑?

    个人看法,不懂戏剧艺术,心理学也学得半桶水。

    这部片子涉及大量的种族、宗教、甚至政治问题,理论上这种话题应该很少会是喜剧,但是我们,作为被电影所提及并强烈吐槽的种族,居然会笑到肚子痛。

    为什么呢?为什么往常电影里一出现中国人的桥段我们总要觉得他们辱华,这里却看着他们开中国人的玩笑开开心心的呢?难道是因为这部片子里的中国人武功比较强、身家比较壕?

    在B站看的时候,中国女婿打倒犹太女婿的时候,弹幕飘来密密的一群233333,想来,除了本身的喜剧效果之外,应该还有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狭隘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我们真的只是因为这一点喜欢这部片子吗?

    我脑补了一下,假设编剧让他打架的时候被犹太女婿打趴下,我还会那么开心吗?会,只要他还能继续和其他两个女婿斗志昂扬地吵架。

    但假设中国女婿在片子里一直在讨好人,依然不受尊重,回家之后哭起来。我还会那么开心吗?不会。

    为什么触犯了那么多项禁忌的这部电影在法国票房飘红,而查理周刊却会被穆斯林biu~biu~biu~呢?

    拙见,法国最崇尚自由与平等。这部电影里,女婿们虽然和法国人成了一家人,但仍然守着自己对自家传统的保护,谈到原则问题依然会龇牙咧嘴地针锋相对,不因你JJ比我大我就自卑不骂你,不因你比我有钱我就不打你,不因你是殖民者我是被殖民者我就不讨厌你,不因你是被殖民者我是殖民者为了和谐社会、为我的祖先赎罪我就要忍受你的坏脾气。

    导演给了每一个外来种族的镜头几乎是等长的,并且不同种族之间一直在不停地交流,交流摩擦产生火花,但没有任何一方会永远保持优势,所以面对不同的习俗只有从不习惯到习惯,没有因为缺少话语权而被看不起。

    不平等的关系下聊种族的喜剧只有强势者笑,平等的关系下即便撕逼打架,所有人都会笑。
    为平等点赞。
  3.     笑料实足的家庭温情大戏,连我这个笑点高过珠穆朗玛峰的人都乐的腮帮子抽了筋。法国佬的浪漫真不是一般民族能比的,原本以为又是一个照抄《拜见岳父大人》的小喜剧,没想到编剧能整合阿以矛盾,殖民矛盾以及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种种信仰上冲突,让人在这一个半小时里通过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感受爱情带给人们的温馨与浪漫。
       可惜电影终归是电影,昨天早上发生在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的枪击事件,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12个法国人的生命,对于半年前上映的这部温情电影来说不是莫大的讽刺。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太残酷,有时候真想死在电影里算了。
  4. 促成岳父最终接受了黑人女婿家庭的,和促成公公接受白人儿媳家庭的,到底是什么?是文化多元主义的共融?核心家庭亲情叙事的“包容与爱”?都不是,是两人发现各自类似的保守主义政治立场后形成的“神圣同盟”,是保守主义国际团结。

    黑人爸爸来自科特迪瓦,法国所有前殖民地中唯一一个从未被任何“左翼”政治文化符号“扰乱”过主流政治秩序的国度,一个亲西方的第三世界新自由主义实验区。他本人就是这个国家的一位军人出身的保守立场的上层人物。在听儿子讲述妻子的三个姐姐分别嫁给了三个不同国家的丈夫后,他惊讶地认定,儿子要娶的是一位“共产党人家庭”的女儿。

    而当他问起亲家的政治立场(“你们家不是共产主义者吗”)时,得到的回答是“不,我们是戴高乐主义者”。于是,和解发生了!尽管这位来自黑非洲的父权制家长也会对殖民主义做一些撒娇式的控诉,也会抱怨自己在服役时被白人军官歧视,但他依然绝对尊敬”戴高乐主义“——共和主义、秩序、荣誉,以及其他一些听起来体面而尊严的东西。他所依赖的恰恰是一个没有法国总督的新殖民主义体制。

    而白人爸爸,从他的家庭条件和出身,对天主教的虔诚,在乡村社会的地位,都能看出他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和黑人爸爸的区别是,他的保守主义必须更少威权色彩,对于”文化多元主义‘应该做出更多虚伪的让步:毕竟只要他们愿意做“法国人”,来自哪里都可以本来就是法兰西共和主义的传统。但本质上,让他亲近的却正是黑人爸爸这样的人;他们是自己来自第三世界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