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的一部。
作为一个新疆导演拍摄的短片,联系现实,加上开始在讲扮猴子,贫富差距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个解读思路很广的剧情片,后来发现并不是,导演志不在此。
像罗伊安德森,像韦斯安德森,像阿基考里斯马基云云不必提,很多导演都在致力于对他们的拙劣模仿,这部则是在他们影响下,导演全然不受钳制,婉若游龙的在拍摄自己的电影,太好了
首先,这种高级的幽默触动方式在整个中国的维度,也特别少见,之前这么拍的人我只能记起李红旗一个,中间偷狗打架确实很有对飚《寒假》的意思。
片中的普通话对白初听尤其出戏,后来发现人家要的就是这种罗伊安德森式尴尬又黑色的幽默。
怎么说呢,很惊喜,很棒,只是希望导演别像李红旗一样,拍了两部就消失无踪了
“我生下你不是让你出去挨打的”
“三个人你也打不过”
“打不过你不会跑么?”
“我是个男人”
“是男人就别在外面挨打”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区。来自异域的音乐受到大量青年的亲睐,使得手风琴在新疆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不断被提升并被广泛运用,成为各民族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第2届IM两岸青年影展最佳影片《手风琴》的情节极其简单,以手风琴这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乐器作为片中的情感连接点,讲述了朴实而笨拙的新疆男孩伊尔盼在购买一台心爱的手风琴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伊尔盼打工赚来的钱被父亲瓜分,与朋友鬼混却挨打,心爱的金毛犬“黄金”也被抵押,他心心念念的手风琴近在眼前却迟迟无法买下。最终,商店老板女儿阿伊莎帮助伊尔盼得到了手风琴,暧昧的情愫也随着琴声蔓延。
01
有趣的、非传统的在地影像
全片所呈现出的视听语言,把平凡的日常生活经过了某种不易察觉的过滤。虽然故事发生在新疆,但导演没有将关注点放在民族、宗教这些宏大叙事上,也不如传统的少数民族电影一般用大量镜头赏味民族元素,注重凸显地方文化和特色,而是用轻松的语调、鲜明的色彩拍摄新疆青年的日常生活,将地域的基调融入于人情之中,保留了一个简单小故事的野生感和自然感。
但有趣的是,糖果色的童话小镇,充满当地特色的伊犁蓝、原木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厚厚白雪,又为影片蒙上一层童话质感,配合复古的4:3画幅处理,居中对齐的全景构图,片子里表现着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融通创作生态与自然生态,呈现地域性书写的“氛围营造”。
02
电影故事的日常化叙述方式
影片故事平实,不去专门定义善恶冲突,不去刻意营造剧情曲折,将戏剧冲突感、伦理性、情感变化嵌压入日常性演绎内里。伊尔盼买手风琴是整个故事的明线,也隐晦搭出伊尔盼在攒钱买手风琴的过程中与阿伊莎的感情线,两位主人公“去饱和度”的故事和表演让或明或暗的感情随着情节的推进自然发生,与剪辑节奏营造出了稳定统一的风格。因为写实让电影失去了曲折离奇和戏剧矛盾,有的尽是平淡如水的剧情、涓涓细流的感情。
风格化的影像和日常化的叙事,通过稳定的镜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手风琴》在形式感上顺应日常图景,镜头的移动、景别的切换带来的捕捉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固定镜头稳定的叙事感。影片中固定机位的客观视点主宰了叙事,陈列式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攒钱买手风琴过程中与家人、朋友间的关系。即使是面对没钱、挨打的窘境,主人公也没有焦躁。
环境中,阳光总是极为明媚,甚至有些晃眼,空气透亮,阴影无迹可循,时间失去流逝感。青年沉静、日子舒缓,角色总是保持同一个姿势,站着、坐着,只变换场景、光线、人物和对话,像幻灯片一样一页一页翻过去,缓慢、温柔而和煦。这样的创作意图,令观影体验如同在博物馆里做读取选择,所有的情绪都像灌注了镇静剂。
手风琴作为转场配乐不失为“点睛之笔”,在伊尔盼穿上孙悟空服装时的轻快戏谑、在抢夺“黄金”被发现后的冷冷忧伤、在阿伊莎演奏时的纯净悠扬,手风琴恰如其分的出现时机为这部冷幽默影片又增添了克制的异域色彩。不论是画面、台词、情节,还是人物、配乐、节奏都有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把控力。
平凡的故事也可以饶有趣味。在朴素的叙事中,观众不仅看到了伊尔盼追求梦想的努力,也感受到了青春的纯真与生活的诗意。《手风琴》以其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视角,让我们在细腻的情感流动中体会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日常展演虽然从叙事来说更注重的是意识化的表达,但从枯味生活里找到情绪波动瞬间的共鸣更为动人。日常图景的表达如何既不被沉闷所困囿,又能恰到好处地保留无厘头和小夸张,也许是实现风格化的途径之一。
PS:IM两岸青年影展将继续推出"IM佳片"栏目,同时,更多精彩影片将会在全国各大高校以及我们的视频号进行线下或线上放映,敬请期待并欢迎参与我们的青春放映活动,与我们一起感受电影的魅力!
文|东东
编辑|三九
排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