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当我们17岁 Quand on a 17 ans(2016)

当我们17岁 Quand on a 17 ans(2016)

又名: 17岁的那些年(港) / Being 17 / 年方十七(台)

导演: 安德烈·泰希内

编剧: 瑟琳·席安玛 安德烈·泰希内

主演: 桑德琳娜·基贝兰 卡西·莫泰·克莱恩 柯朗坦·菲拉 亚历谢斯·罗莱特 让·弗罗内德 Mama Prassinos Gérard Labelle Vanessa Duran

类型: 剧情 爱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16-02-14(柏林电影节) 2016-03-30(法国)

片长: 116分钟 IMDb: tt4331970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十七岁的达米安(卡西·莫泰·克莱恩 Kacey Mottet Klein 饰)是一名孤独的少年,他的父亲内森(亚历谢斯·罗莱特 Alexis Loret 饰)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年不在家,父子两人聚少离多。达米安自小和母亲玛丽安(桑德利那·吉贝尔兰 Sandrine Kiberlain 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个性难免变得怯懦而阴柔,为此遭到了不少的欺凌和嘲笑。

演员:



影评:

  1. 什么是17岁?17岁是白先勇笔下的寂寞,是流行歌曲中的雨季,是欧容镜头里花容月貌、挥洒肉体的,也是好莱坞开着外挂、重返校园的。歌声、文学、电影里的17岁,是容纳了成长与欲望各种洋流的海水。

    但这些都不是泰西内的17岁。泰西内的17岁,是两个喜欢大打出手的男孩被父母强迫着一起生活、结果爱上了彼此的故事。一个男孩叫达米安,金发白皙、家境优渥还是学霸;另一个男孩叫汤姆,黑发健壮、从小被领养,因为要兼顾农活学习很渣。外形、个性和阶级完全迥异的他们只用了三个学期就从对头变成了恋人,而发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麓的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激起半点仇恨的涟漪。

    等等,这确定不是腐女在写耽美小说?它的作者真是法国手册派导演安德烈·泰西内、那个曾拍出的泰西内?拿过戛纳导演奖、七十三岁的泰西内?——这也是《当我们17岁》带给我的最大冲击:很难想象一位古稀老人会以健步如飞的身姿,带来一个如此青春洋气的故事,讲述一段只存在于耽美中的男孩情谊。

    耽美,是最直观的印象,作为同志观众很容易识别出电影中的耽美成分。比如导演只用两个镜头就讲述了感情的变化:两人打完架在山洞避雨,烟在嘴唇和手指间来回传递;达米安看着汤姆脱得一丝不挂、纵身跃入高山冰湖——从厌恶到暗恋的转折由此确立。又比如争议很大的床戏,完全就是一篇脑补出来的互攻文:先是黑发XO金发,然后金发等到黑发睡着了又XO回来,这种只存在于漫画小说中的情节变成电影画面后固然让人忍俊不禁,也容易引发对真实性的质疑。

    洋葱如果剥到这里就结束,对泰西内或电影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只有继续深究才会发现,《当我们17岁》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近年来最有意义的——一场同志电影实验。事实上它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耽美化,能否成为同志电影的创作方向之一?长期以来属于腐女特供的耽美文学是否具备变现为同志电影的潜力,从而让耽美和同志两种类型不再那么泾渭分明?泰西内给出了他的思路,即:用写实的手法来拍耽美,也许可以。

    写实,在电影中俯拾皆是。比如群山间放牛打草的南方牧场生活,达米安母亲作为山村医生上门问诊的日常等(她给汤姆母亲看病也是促成两个男孩在一起的契机)。男孩们的心路更是浓墨重彩的环节,电影一点点推进他们从排斥到相吸的过程,同时又暗示其实一直有迹可循:达米安喜欢戴蓝色耳钉、喜欢烧菜,墙上挂着大卫·鲍伊和的海报;汤姆的性觉醒虽然比较迟,但镜头里他常面无表情的窥看达米安。 最初观众以为那是厌恶,但逐渐就能感觉到目光中的艳羡情绪——因为差异所以吸引。后来达米安问汤姆为什么针对他,汤姆说“我不喜欢你看我的眼神”、“我不喜欢你的耳钉”,各种敷衍的表情。事实上电影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基”调:学校篮球队挑选队员,两个男孩都是最后才被选中;在套上不同队服前他们其实有更多的相同——同样的敏感、同样的好胜、同样的不合群,就像狼行成双般发现了彼此。这样的写实细节和铺垫就像一路撒下的小面包屑,将观众潜移默化的带入耽美的森林。如果说耽美是平步青云的风筝,写实就是那根细细的线绳,它让电影的乌托邦成分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导演手里。在如今耽美影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国,泰西内用写实来拍耽美的影视实验尤其具有参考价值。它意味着耽美作者必须清楚意识到意淫和现实的差距,并且愿意用写实的手法去丰满细节、去缩小这个差距。《当我们17岁》是一杯考验观众味蕾的鸡尾酒,它的重要性不在于调兑出什么,而在于调兑过程本身。它见证了一位毕生站在新浪潮光影中的老人问道于腐女、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精神。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仅以泰西内的前作作为参照系,自然就会错判这部电影的意义。

    在泰西内所有作品中,《野芦苇》似乎是一道无法绕开的坎。《当我们17岁》从风格上游离了《野芦苇》的恬静诗意,但在很多地方依然看得到传承关系。比如战争的阴云永远笼罩在青春的头顶,战争以及战争带来的死亡成为了男孩们感情嬗变的催化剂;女性都扮演了重要助攻角色——《野芦苇》中是向日葵般的女孩玛伊特,《当我们17岁》则是达米安的母亲,这位优雅温柔的女性与两个男孩构成了互相扶持的稳定三角形;两部电影都是HE结局,因为泰西内相信同志有获得幸福的权利。但最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在《野芦苇》已经过去二十年、导演已经变成耄耋老人后,新作依然没有任何惆怅和缅怀的迟暮气息(这就比德斯普里钦的好太多了)。泰西内拒绝强加自己半个多世纪的过来人经验,而是让男孩们从心出发、不留遗憾的去爱。因为喜欢你,所以对你表白,至于你喜不喜欢我那是你的事情;你可以讨厌我,但不能可怜我,更不能因为可怜我而喜欢我:这样爱憎分明的感情无论是否带有耽美色彩,都是最干干净净的致青春。不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不是站在岁月的年轮回望青春的投影,而是真真切切活在当下、活在17岁的理想国里。最后汤姆在崇山峻岭中一路飞奔,穿过蓝天白云,穿过绿树浓荫,扑到达米安身上和他忘情的拥吻,那种甜蜜足以让观众感到炸裂般的欢喜。

    而他们才17岁。
  2.       从电影海报来看,主角三个,汤姆、达米安、达米安妈妈,三人所处的位置也有讲究,汤姆在最前面人物面积最大,其次是达米安和达米安妈妈,这也和电影着墨篇幅长度和侧重点都有对应关系,汤姆是绝对主角,是导演最用心的角色,以至于相当多的景物描写和独角戏场景都是和汤姆这个角色有关的。

         汤姆的行为语言有两个最基本的驱动力,即被收养和贫穷。被收养让他和父母间有着挥之不去的隔阂,而且是单方面的,每有涉及母亲怀孕的场景,紧接着一定是汤姆一个人发泄心中不安的镜头,雪夜呆看树枝敲窗户,独自冰湖夜游等,当母亲即将临盆时,他恐慌得甚至都不敢去医院,而看到达米安一家其乐融融的视频电话,他嫉妒的把窗户打开,让自己感染风寒,为的就是达米安妈妈母亲般的照顾(而不是很多人和达米安担心的不伦恋)。

          贫穷产生的影响则更大,导演不吝描写汤姆的孤独,喂马,独行,过桥,等车,白皑皑的雪坡中一抹黑衣。贫穷伴随着敏感,敏感的人更易和自己而非其他人相处。但这个同学眼中绝对异类是个有理想的好青年,他比达米安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努力学习,虚心向达米安的炮友求教(农业知识)。
    汤姆雪中独行,直接在视频上截的,不清晰
    汤姆雪中独行,直接在视频上截的,不清晰


          汤姆对达米安的感情是复杂的。影片刚开始的很多镜头都是他若有若无的对镜头角落里的达米安的顾盼,一个是农场里喂马劈材,每天来要花三个小时上下学的穷小子,一个是军官和医生的独生子,家境云泥之别。此时的汤姆对达米安是羡慕,以及些许的好感,但一定是压抑着的。黑板前达米安骂他蠢的话,刺激了他敏感的神经,为此两人常常动手。三段打斗之间,都穿插有对两人关系的微妙描写,这都是是情感的萌动和年少气盛的纠结。直到山洞中完全放下芥蒂(同抽一根烟),看到汤姆裸泳后达米安对这段感情的完全觉醒。这段关系里,达米安只需要觉醒,而汤姆还需要自我认可。那段床戏之前,汤姆终于面对且放下了自己的畏惧。所以,导演对两个少年之间感情处理是很细腻的,也非一般耽美剧完全意淫式的发展,因此我并不赞同把本片耽美化的解读。
    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微妙关系
    微妙关系


         达米安,相比汤姆大段大段的独角戏,达米安几乎乜有,因为他这个角色本身就不带有孤独的性质,这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境优渥,衣食不愁,这种环境条件容易让人忽视对自己内心的发掘。达米安瘦弱,爱做饭,蓝色耳钉,其实具有基佬潜质,看到汤姆裸体让其对自身性向开始怀疑,那次约炮让其肯定了自己对汤姆的感情(他应该是不喜欢那个炮友,基佬也不是什么男人都喜欢的)。但是他明白了之后表现的相当坦诚直接,毫无汤姆的刻意隐藏压制。
    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达米安
    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达米安


       达米安妈妈绝对的kind,出诊常常不收钱,把儿子的仇人接到家里,是几个剧情转折的绝对推动力(助攻)。当时觉得把汤姆接到家里来这个行为有点刻意,但是原因还是很充分的,妈妈喜欢这个小孩,这个孩子有梦想但是家庭条件牵绊太多,儿子和他关系不好,再打架两人都会被开除(搬过来可以让他们关系缓和下)。
     
       我不了解安德烈泰希内,也没看过他以前的电影,无法做纵向的比较。只是就我的理解,他并非想描述阶级矛盾,家境的差别,最开始在汤姆心中的确产生了不好的作用,但也产生了剧情发展的动力。达米安妈妈本身是贫穷人家出身,对汤姆是一个积极的影响(第一次看病时,汤姆特意问她是否是当地长大)。汤姆能够搬到达米安家,很大原因是汤姆的贫穷。我想突破阶级的感情,不是都是不可能的,没必要贴标签。
        
        汤姆医院里抱起妹妹那一刻,脸上绽放出了全片最灿烂的笑容。山坡上欢呼般的跑向达米安,亲吻中顺势脱掉他的帽子,他完全放开,终于跳脱出自设的牢笼。
  3. Quand on a 17 ans (我们的中二时代)
    拒绝任何形式的暴力有理

    这是由安德烈·泰西内执导的继《野芦苇》后又一部讨论青少年同性恋性觉醒的影片。但是我并不想花费精力在同性恋平权的话题上对整个影片进行,从政治正确平面出发的,或多或少引发出的就新兴道德标准进行评价与讨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个同性影视剧中特别奇怪的风向,特别是男同相关的影片,那就是暴力有理。

    17岁的达米安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军人。反观汤姆,作为农场厂主的养子,虽然并不缺少父母的疼爱,但看得出他与自己的白人父母事实上是有着一定的隔阂的。这种隔阂除了来自内心深处的种族差异,虽然他对自己养父母充满了感激和爱,同时也抱有一种忧虑,这与母亲即将诞生的孩子不无关系。在学校里,两个原本并无交集的年轻人相遇了,原因起于汤姆突然间毫无理由的海扁了达米安一顿,虽然后来在达米安的追问下,汤姆说出了自己动手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也是幼稚可笑毫无说服力 - 因为他讨厌达米安看他。我还能说什么,只能黑人问号脸。

    从我开始接触这个圈子的影视文化开始,就不停的进行自我质问:恐同既深柜的概念到底靠不靠得住。难道自我疑问所引发的暴力事件就比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暴力事件更能令人接受?为什么这种充满斯德哥尔摩倾向的题材内容会成为男同片的一个常态,并且广泛的得到大家的认同?是谁给了一个人对另一个无辜者实施暴力的合法权利?

    影片中汤姆不止一次的对达米安实施暴力行为,如果说第二次是由青春期荷尔蒙旺盛引起的一种源于自尊心的争强好胜而导致的,第三次则是自我内心矛盾并拒绝承认自我性向而达米安的存在又一再的强调这种矛盾感,汤姆的暴力只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的应急反应,那么第一次呢?由于达米安多看了他两眼?即使从某种学术上真的能证明同性恋之间通过眼神真的能感受到对方的性向,那么作为一个有一定理性的人,一个没有任何精神病的人,在因为感受到了对方有可能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最隐蔽的秘密的假设之后就可以随意打人了么?从何时起,暴力的理由可以如此简单的源于某种扯淡的假设却仍旧被人定义为有理?

    没错,达米安没有因为汤姆对他施暴而爱上他,所以这不能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事实上他们之间的爱意是在达米安的妈妈邀请汤姆在汤姆的妈妈待孕这段时间来他们家里住而满满产生的。或者说是达米安单方面的情愫,毕竟从头到尾我并没有看出汤姆对达米安本人的爱,反倒是对达米安与父母关系的艳羡,对达米安所代表的阶级生活的艳羡。起初达米安对汤姆的吸引应当源于汤姆对达米安的嫉妒,其后是一种试图代替达米安的奢望,最后达米安父亲的死才使他们从某种角度上成为了平等。换句话说,这部影片中的暴力有理不妨解读为中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的同情。
    汤姆的定位极其符合目前整个世界的政治正确所保护的特定人群的基本标准:黑人血统,被传统白人家庭收养但生活水平仍在贫困线上游走,同性恋者等。而达米安则恰恰相反,典型的中产白人家庭,父母都有着体面的工作,恩爱善良,幸福美满,正如童话故事中王子与公主过上的那种生活,而期间可谓为唯一“污点”的应当就是达米安的性取向。但是由于父母的开明,这对他而言并无实质的影响。可是问题在于,汤姆的暴力倾向从何而来?从影片中看,虽然他的养父母没有什么钱,没读过太多的书,但是也没有对他有什么坏的影响。但是导演却在影片开端部分一再的用某些画面强调汤姆的暴力,比如他突然对达米安出手,还有毫不迟疑的杀死火鸡。除了与那种黑人比较暴力的典型人物性格塑造外,我并没有在整部影片中看到其他合理诱因。而达米安一家则更是有涵养又不失风趣,宽容待人严于律己的四好法国白人知识分子家庭雏形代表,简直就是美好圣洁心怀终生的代名词。

    他们对汤姆毫无保留的接受,原谅,关爱在我看来都是源于同情。这是一种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表现式的同情,就想国产综艺节目《变形记》一样,无聊且无用。这种美好只是影视作品对于少数现实案例的美化表现,导演用一个同性恋的噱头试图掩盖他骨子里种族歧视与阶级歧视的本质。暴力有理?在这里不过是为了烘托白人中产阶级的伟大无私与博爱而已。

    首发至纵浪zone
    首发至纵浪zone
  4. 法国新浪潮中的浪漫派导演 André Téchiné 默默地又出了新的作品,2月首映于柏林电影节,也获得了金熊奖的提名。

    很多人看完之后觉得基情不够,但导演本身就将片子名为“当我们 17 岁”,所以片子本身的着重点就不是在同性恋上,而是探讨了一个少年在情感成熟前对与他人关系的一个摸索。

    爱情,只是少年探索的一个部分。性取向的探讨,更不是导演的重点所在。

    对导演 André Téchiné 有所了解的也都会知道,探讨角色内心深入复杂的感情世界,才是他的作品系列里始终如一的主题,无论是为其摘得戛纳桂冠(最佳导演奖)的《情迷夜巴黎》,还是 22 年前的那一部少年作品《野芦苇》。

    少年爱情之于我们觉得珍贵,大抵是不过纯粹到宁愿伤己不及人,在那个我们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定义爱情的年龄,却能够以最纯粹的方式去维护一段感情,即使终不得如人愿,亦不致永不相见。

    对《当我们 17 岁》理解不能的观众,或者将当年的旧电影《野芦苇》翻出来,会让你对前者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导演在两个片子的处理手法上是相当的一致。

    【1】
    都是以“战争”作为大背影。《野》将背景设置在阿尔及利亚脱离法国的独立战争时期,《当》的背影是当代,当然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但男主角 Damien 的父亲是常年在外参与军事行动。前者的大背影下,影片中各个人物都有着自己饱满立体的性格,生处法国中产阶级的 Francois 虽然纠结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仍然无碍他对朋友的慷慨和真诚。倔强的少女 Maite 是当时女权主义的完全代表者,但同时她对好友 Francois 也有着超出爱情和友情的依恋。《当》的两位主角之一 Damien 同样出生在富裕的中产家庭,而农民出生的 Tom 则自小背负着照料家庭的责任,后来养母的再孕,也让他有着寄人篱下的焦虑感。

    【2】
    死亡是作为成长必不少的一部分。《当我们 17 岁》中 Damien 父亲的阵亡,是将 Damien、Tom 和 Damien 母亲三人关系拉近的重要一个节点。而《野芦苇》中 Serge 哥哥在战争中的阵亡,更是让少年早成的他进一步意识到承担家庭重任迫在眉上,同时也引发了 Maite 妈妈的内疚感导致入院治疗,而 Maite 不得不独自守着房子。

    【3】
    对外景的钟爱,无论是《当》中的雪景山林,还是《野》中的山中小溪,始终牵引着剧情,包括前者中 Damien 和 Tom 的冬泳,和后者剧末高潮的 4 人同游野地,都是情感积累和爆发的必要铺垫。


    不要过于纠结在爱情本身,在一段感情当中不是非得得或失才是一个结果,有些人有些情,离开了不代表就不曾存在过,这些记忆这些人,永远都作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或许认清了这些,少年们才不会伤感到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