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早间主播 Morning Glory(2010)

早间主播 Morning Glory(2010)

又名: 晨早兜巴星(港) / 麻辣女强人(台) / 晨间新闻(台) / 清晨的荣誉 / 晨起

导演: 罗杰·米歇尔

编剧: 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主演: 瑞秋·麦克亚当斯 哈里森·福特 黛安·基顿 诺亚·比恩 杰克·戴维森 帕特里克·威尔森 瓦妮莎·阿斯皮利亚加 泰·布利尔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0-11-10(美国)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1126618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很喜欢片尾曲,但是没有找到现成的OST。以下是我根据片尾列表查出来的。括号里是相应的专辑。

    "Free me" by Joss Stone (Colour Me Free!)
    "Waiting for my real life to begin" by Colin Hoy (Going Somewhere)
    "Incredible" by Joss Stone (Colour Me Free!)
    "New shoes" by Potil Nutini (These Streets)
    "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 by Michael Buble (A taste of Buble)
    "Don't hold me down" by Colbie Caillat (Breakthrough (Bonus Tracks))
    "Two sleepy people" by Hoagy Carmichael (这应该是很老很老的歌了)
    "Same changes" by The Weepies
    "Candy shop" by 50 cent (The Massacre)
    "Are you here" by Corinne Bailey Rae (The Sea)
    "Gone in the morning" by Newton Faulkner (Hand Built By Robots)
    "Strip me" by Natasha Bedingfield (Strip Me) (片尾曲)
    如有错误还请指摘!
  2. 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作品。纽约,遭遇重重苦难的女主播,挽救节目,最后事业成功,古板的搭档。。。这本来样的似曾相识的中规中矩的配置让人对观影本身就没产生多少期待。是冲着看又一个《杜拉拉》或者《女魔头》去的。于是整个片子看下来一气呵成,心情舒畅,欢乐不断。让人直呼:‘太有灵气了‘。

    与之相比,《杜拉拉》神马的就果断的被浮云了。让徐静蕾情何以堪啊。同样是职场励志戏,同样是插入浪漫爱情,同样是挑战不可完成的任务;你看为神马人家能够分清主次,职场爱情两不误,在把励志戏做的丰满且有看头的同时还保持住了幽默感,不用满身傍名牌却照样把主角映衬的水灵水灵。

    静蕾姐姐,才女啊。。。。

    说太有灵气,不知道有没有过头。实际上更多的是想赞美瑞秋的表演。这为一直以来都将花瓶做到底的姑娘竟然能够靠自己强大的亲和力撑起了一整部影片。哇。我本来还以为整个好莱坞只有朱莉和梅姨能够做到。那些各种各样秒杀乡村小苦逼的微笑,各种各样的stupi且萌得一塌糊涂的小肢体语言,各种各样的忙乱和大吼(相比之下上一集GG里面B 同样大忙人的表演真的可以浮云了。。。),各种各样配合快节奏配乐像mtv一样花哨的闪过的it girl 造型。怎么说呢,很讨人喜欢。恩。讨人喜欢。

    神马?哈里森福特?你还能记得清他在影片里面干了神马?可以说要是这个片子没有瑞秋有灵气的表演大胆润色,真的就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了。可以说瑞秋之余这个片子就像甄子丹之于叶问——没有她片子神马都不是。我本来很想说从她身上看到了安妮的影子(确实有朝着安妮的小道奔跑的势头),但是这样说又未免有点太不公平了。两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年龄段一个档次的,谁更厉害还不一定(虽然安妮更豁得出去)。其实两个人都可以朝着接替茱莉亚罗伯茨的全民甜心的位置努力去。

    整个影片在一中有序而稍显紧凑的节奏中进行。虽然中间的那段还是会又让人提不起精神来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不那么苛刻的去看待它,因为我认为它的确已经做到了同类型影片中的足够好。当然,这种节奏感是建立在那俗套的故事之上的,有之前《女魔头》之类的影片来做巨人的肩膀,把握节奏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于是不能理解的是为神马《波士顿环球报》会把“不注意节奏”评论为全片最大的错误之一。影评人的想法不是你想猜透,想猜透就能猜得透。

    笑点也铺设的很扎实,大的笑点和小的笑点相互错开,有致的出现在影片中,让观众的也得以保持一种有节奏的变化。恰到好处,让人愉悦。除了一小部分克意而笨拙的幽默感展示之外,都做得还不错。而且有几处是真的会让人不能自己的大笑,笑出声的那种。

    瑞秋的表演当然不用提,哈里森福特的那种慢慢吞吞,故意表现的不幽默的幽默做的还有一些精彩的地方。为了塑造这样一个严肃而呆板的人物可以看出福特太过克制,局限了自己的表演,非但不出彩会被瑞秋抢风头而且跟影片很不搭调。(我明白他就是要塑造这样的人物,我是指‘太过克制’)到了后半部分才发觉这样做反而会擦出了一种独特的火花,也会把观众逗乐。

    整个影片无论剧情还是整体节奏、风格甚至刚才讲到的女主角都有种《女魔头》的味道,可以说,是和女魔头如出一辙。一查才知道编剧果真和《女魔头》的是同一个人。这厮可谓好莱坞都市白领励志爱情片专业户,除了本片和《女魔头》外她还有《新娘靠边闪》拿得出手。履历表上数量不多,可是3部精品足矣镇住场子。这厮的剧本做的灰常细致,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里擅长。我本来想像她不断重复自我而提出质疑的,但是一想,还是算了;对一美国小清新娘们儿,何必这么没事找事儿呢。


    我没资格从电影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片子,也没看出影片神马技术上的东西。只是注意到瑞秋去《今日》面试进大厅的那个镜头不是水平的而是很大角度的倾斜运镜,我明白可能摄影想让画面特别点,但是那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且拙劣。

    50美分的出现很是惊喜,只是那段在演播室的群魔乱舞有点。。。那段群魔乱舞的配乐也不够清楚。有失水准。

    娜塔莎·贝丁菲尔德的主题曲加分。

    就像前面所说的,笔者认为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优秀的影片。以至于影片在北美评论界的坏口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真的是,你永远都不能理解影评人在想神马,也永远琢磨不清楚影评人的评判标准。

    管他的呢。这片子让我乐了。我觉得它好。就好了。

    当小白痴又怎样。

    ps:这是一篇因为付了下崽被和谐的影评。要下崽的。找谷歌吧,。。。。实在找不到的,豆油我。谢谢
  3. “诺丁山”的导演+“穿普拉达的女王”的编剧,就像“纤维加蜜糖,粗粮做的甜甜圈”一样合我口味!不论身边的朋友们说我天真也好,幼稚也罢,每次看到这类轻松又励志,欢乐又温情的chick flick影片,依然会把我感动;正如无论多大岁数的我,依然在心底葆有最初的愿望,依然深信友情的坚固!

    影片中这个涉世尚浅情窦未开的工作狂,言谈举止夸张搞笑的天然呆,却能让人情不自禁受到她生机勃勃的正面影响!坚韧不屈又上进的精神不仅凝聚了她所爱的工作团队,也鼓舞着观看此片的我!她有释怀的胸襟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也有坚强的心灵独自承担工作上的重压,更有坚定的信心去实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类朝气蓬勃的女孩最美好,她像晨间的第一缕阳光,温煦低调又给人希望;像广场上展翅的白鸽,自由热情又心怀梦想!她们不需要爱情或依靠,孤单委屈都不能阻挡她们追梦的脚步;而谁又能预料究竟是在哪个瞬间,她们性格中微茫的细细光辉吸引了“王子”的注意,成为某个人眼中熠熠闪耀的那颗最特别的星星,爱情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悄然降临!

    影片中的配角虽不如“诺丁山”中大放异彩的绿叶们令人印象深刻,却也各司其职基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就我个人而言,很是喜欢哈爷爷扮演的这个古怪刻板,固执又不尽人情的老头,刚好与直言快语絮絮不休的女主角动静配合的相得益彰!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当这位“世界人品倒数第三”的怪爷爷对女主推心置腹,道出人生中那些风吹梦落的缺失时,我也禁不住湿润了双眼!其余配角的幽默笑料也铺排的错落有致,让人可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欢快地结束这部电影!

    特别喜欢片中最后女主飞奔穿越洛克菲勒中心的镜头,她从事业的一端走向了另一端,经历了很多曲折与艰难的磨合,现在等待自己迎接自己的不仅是荣光,还有亲如家人的朋友与伙伴;相较于名利的追逐,听从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并持之以恒地为之付出努力,才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4. 最近看了很多喜欢的电影,想写很多的影评,可是最后真的坐下来的写了的,只有这个一个。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但是却因为电影感受到了这个社会是怎么看待一个学传媒的人。

    我想先说说在美国学传媒是一个什么概念。我现在大四,在美国一所私立大学学习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之前如果你问我为什么选了这个专业,我只能老实的告诉你,高中时候的我是个在书呆子学校里面不被看好的学生,仗着自己看了几部电影就觉得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特别牛逼的导演,但是事实是我现在在一个不出名的大学里,交着死贵的学费,学着一个篮球员的专业。什么叫做篮球员的专业?就是说学校里大部分打篮球的人都选了传媒专业。如果问为什么,答案就是因为很容易学,好毕业。在美国交朋友,问到专业时,我回答之后对方一般就是哦一声,这个话题就结束了。全美国,无论是出名的大学,还是没人知道的社区大学,你都能找到的专业,貌似毕业了什么工作都能接手的专业,其实是最不被看好的。国内起码有个中传和广电,靠进去不是帅哥美女就是才华洋溢,不然就是后门和钱包硬到不行。

    暑假回国参加爸爸大学朋友的聚会,在场的四个晚辈,包括我在内三个都在国外,其他两个人,两个都在读医,其中一个还在耶鲁。所以当我报出自己在读传媒的时候,突然觉得少了口气。

    然后言归正传来说电影本身。美国拍了很多类似这样题材经过不断努力创出一片天空的立志电影,于是中国也跟风,拍了杜拉拉升职记。Morning Glory的故事线条很清楚,故事很流畅和简洁,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部分,所以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往往是故事成败的主要。电影剧本写的好,电影就容易出彩。更盛一筹的是,关于爱情的部分,被简单的描述到,不多不少,不会让人忘记这个故事其实是在讲一个女生如何靠自己努力做到了成功。帅气多金男在这个故事里,只是很轻微的一个小配角。

    女主角是一个凭着自己努力,在一个早间新闻里打拼的没有什么文凭的小角色,受人喜爱,却完全没有自己的私生活,没时间恋爱,甚至约会也要放在下午进行。

    在国内,很经常被问到,甚至可能再我解释给我爸妈无数次的情况下他们都还会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学传媒到底是在学什么呢。写新闻,采访,扛摄影机,拍照,直播室打杂(搭台子,灯光,音像),监制,公关,市场策划,销售,广告,这些全都要学。学了之后呢,毕业了呢?没人要。

    为什么没人要,因为你学的是传媒,不靠谱。所以其实每一个学传媒的人,拿到毕业证之后就失落了,曾经以为的万金油其实只能给你一份基本工资的工作,所以不如去做waiter赚小费来的好一些。

    可是有些变态,比如说我,却异常亢奋的做着这些,比打鸡血还过瘾。拍采访的时候拍了一个觉得特别好的B-roll就特别想会去赶快剪片子,Final cut pro用一下午都不觉得烦,天气好的时候拍什么都觉得好,在导播台录节目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我觉得起码每天我在做的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虽然我没有什么特别牛逼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会有好工作走错门被我捞到,可是能被夸奖片子剪得干净就觉得能继续这么做到自己老的走不了。

    当然我知道自己离那些真正站在幕后的人还差的远。电影里有一幕是那个节目的导演拿着指挥棒在切机,那种流畅感瞬间甩我半个地球。三台摄影机的监控台已经是我的极限,曾经想过超级碗的导演面对几百个摄影机是怎么在切换画面的。

    我在美国,讲着第二语言跟人沟通,虽然有时在被称赞没有口音会小骄傲下外,我深深知道自己无法最后做到记者做主播。虽然有过宏伟目标要进入大的电视台(哪怕打杂),但是现实的想象,如果可以在小成本制片公司做后期,积累经验,然后开自己的公司为别人做短片也是不错的打算。

    发梦的年纪过去了,现实是每天要东奔西跑的打拼,因为学了一个前途不太光明的专业,却做着一份坚信自己可以做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