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昨日女孩 Abschied von gestern(1966)

昨日女孩 Abschied von gestern(1966)

又名: 告别昨日 / 向昨天告别 / Yesterday Girl

导演: 亚历山大·克鲁格

编剧: 亚历山大·克鲁格

主演: 亚历山大·克鲁格 Günter Mack 伊娃·玛丽亚·梅内克 Hans Korte Ursula Dirichs Edith Kuntze-Pellogio E.O. Fuhrmann Josef Kreindl Käthe Ebner Hans Brammer Karl-Heinz Peters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上映日期: 1966-10-14(西德)

片长: 88分钟 IMDb: tt0060063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开山作。犹太人阿妮塔的家庭受迫害,只身一人逃到联邦德国,希望在新的地方能寻找到更好的生活。但现实却与她的想像格格不入。她因偷了同事毛衣而被判缓刑。为了生存,她不断变换工作,到处流浪,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和感情,所品尝到的只是人情冷落和生活屈辱。

演员:



影评:

  1. 2009年我看的最后一张碟是1966年的西德电影《昨日女孩》(Abschied von gestern),讲的是犹太女孩阿尼塔,只身从东德逃到西德,尝试了各种合法和非法、道德与不道德之后,在收容所找到等待审判的归宿。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直接拉来自己的妹妹亚历山德拉`克鲁格扮演阿尼塔,演出很神奇,因为在中间一大半的时间里,我居然对女主角产生了不够宽容的憎恶。她奔走在工作、宗教、法庭、学校和男人之间,在主动和消极之间赌博,但又没有什么要求,除了希望学习和继续拖欠房租。她真诚又撒谎,她飘摇的无力感和并没有丰富情感和精神世界可以流露的眼神表明,她很难投入,也无法认真。她的学籍在西德不被承认,但她能付出的执着也相当有限,于是她的运气也不佳。她对除了金钱以外的问题都回答得相当坦诚甚至有哲理的光芒,但平庸的法官只懂照本宣科,开明的法官和正义又都太忙。三个男人,第一个路人怕老婆,第二个学生还太小,第三个公务员给了她最多,但又统统收掉,盈余是100马克。

    我讨厌的或许是这样的人生而不是这样一个人。假设被扔到地球另一边的是你,是我,没有父母,也没有关系,恐怕作为起点的日子也不会更好。然而我们天然地有父母,后天地同社会建立了关系,但我们的处境依然如此,就好像自己明明还站在原地,但地球已经转到另一边去了。这是青春末期的自然问题,还是青春初期一直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可能都不重要。把问题抛回给社会是可以的,但不要翘首盼望它的回来,因为回来的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问题,或者后面跟了一串灰色的尾巴,脏兮兮的你已经不想再要。

    同阿尼塔一样,我们也是裸奔于这个世界。如果你拒绝进收容所,你就继续收集各种合法和非法、合理与不合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的社会材料,并且学习。今天和Wing说起我们各自的即将成为“前工作”的现工作,发现自己忙碌而充实地处理了很多事,也因此学到了很多没有期待会学到、本来也不知道存在、以后也不知道想不想去用的技能。但是这些东西已经在我们身体里“过”了,与其浪费,不如暂且储存以防日后的不时之需。这就是我们在43年之后,比东德女孩阿尼塔要成熟的地方。

    然而,犹太人是不同的民族。阿尼塔可以走一步算一步,而她的忧郁没有肤浅到需要流露出来的地步,而我们却已经在21世纪的局促和平中为自己大呼小叫了很久了──这是我们先天的不足。可能我们离苦难还不够近。阿尼塔提着箱子赶路的情景如此地富有深意,好像她真的在走向某处,但实际却可以是任何地方,因为她无论住进了哪里,也不会去支付下一笔的房租,不会去为这个她不属于的世界买单。这个地方既然先于她而已然如此,她也决无愤恨的需要,所以在她和世界的关系中,紧张的是世界,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法律、宗教、制度和男人,而不是她。

    当她在公路边打开那只方正的箱子穿上毛衣,在河边洗脸和洗皮鞋,并取出围巾好好戴上的时候,她是在把任何开敞的地方当作自己的房间,或者说对她来讲,所有的地方都是开敞的,包括监狱。她从来都没有焦急过,因为(她至少在表明上)从来都没有坚持过。当作为条件的祷告、作为条件的没收、作为条件的性在她身上发生的时候,她应对的只有慷慨和顺从。直到最后在收容所生下死嬰,她才摔掉了几个器皿,但很快就和接生婆抱作一团地笑了。这是她第一次大笑,灿烂得不可思议。

    昨日是否会在明日到来?她问道。
  2.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克鲁格导演的《昨日女孩》(1966)是德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奥伯豪森宣言》(1962)之后的首部实践长片,也是“德国新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昨日女孩》也是一部颇受冷落的经典之作,除了电影研究者和资深影迷,甚少有人会去“翻阅”它。

    故纸堆中有着许多的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虽然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普通读者却望而却步,一般不会去阅读之。类比而言,《昨日女孩》大概可以称之为故“影”堆中的经典之作,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但只能成为“极少数派的电影”。

    纵观不过百余年的电影史,经典之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了。这些经典之作中,有些影片是常看常新的,当年的观众喜欢,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之后的许多观众仍然喜欢,比如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的“史诗巨片”,比如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比如《乱世佳人》,比如《惊魂记》,等等。但有些经典之作,只是被定格在电影史的节点上,时过境迁之后,甚少有人问津了。可以说,《昨日女孩》便是这样被历史定格了的影片。

    论名气,亚历山大·克鲁格是远不如“德国新电影四杰”(施多隆夫、法斯宾德、文德斯、赫尔佐格)的,论电影作品的影响与传播,他跟“四杰”同样有着巨大的差距。但亚历山大·克鲁格堪称是一个“全身电影人”,他一身兼任电影导演、编剧、制片、旁白解说、演员等主要创作职务,同时还是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和影视企业家,此外,他还写小说(《昨日女孩》便是根据他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在高校任教,并活跃于社会批评领域。在整个电影史上,像亚历山大·克鲁格这样的“全身电影人”可能都数不出来十个。

    也许正是亚历山大·克鲁格涉猎的领域如此广泛,造就了《昨日女孩》的“形态”。

    从电影语言或技法的角度看,《昨日女孩》很戈达尔,甚至,单以此片论,将亚历山大·克鲁格称之为“戈达尔门下走狗”也不为过。跳跃性的叙事、静态图片或动画的插入、演员直视镜头、手持拍摄、语焉不详的字幕卡、突发性的静音等,种种打破常规,是亚历山大·克鲁格对《奥伯豪森宣言》的忠实贯彻,也是他对戈达尔亦步亦趋的“模仿”。《昨日女孩》带给观众的观感,也很像戈达尔的电影——随时扰乱观众的注意力,禁止入戏!

    在形式上,《昨日女孩》很戈达尔,但它的内核却是很德国的,甚至它的浪漫(比如阿妮塔拖着行李箱长途跋涉一段)也透露出德国式的冷硬。

    按照阿妮塔的年龄推算,影片的故事背景是1959年前后的西德。柏林墙虽然要到1961年才建起来,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铁幕”早已经拉起。

    阿妮塔是来自民主德国的犹太女孩,她来到联邦德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但在现实中,她沦为了边缘人,难以融入社会。影片中,阿妮塔在很多场景中,急促地不断咀嚼,这暗示了她的饥饿与焦虑;而她偷衣服、买衣服、换衣服等几场戏,道出了她难得温暖的窘迫。影片的明线是阿妮塔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但她是一直渴求的不过是温饱,直到最后,她的这个最低的物质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在《昨日女孩》中,作为编剧的亚历山大·克鲁格讲述了一个落魄女孩的故事,作为导演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实践了新的电影语言,作为电影理论家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写了一篇比较晦涩的影像论文,作为社会批判者的亚历山大·克鲁格则尖锐地指出了德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为何还要如此被侮辱与被损害?

    若从一个一个的影像段落看,《昨日女孩》中充满了多义性和突兀感,这种多义性和突兀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观众提出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带给了观众不舒适感。因此,从观赏的角度看,《昨日女孩》不是一部“好看”的影片,但如果你愿意进入它的内部,它又可以打开你的视野,走进你的思绪。

  3. ## “我们与昨日分离,不是因为无法跨越的深渊,而是变迁了的处境。”摄影机滑过皮修塔的肌肤,男性躯体散发的荷尔蒙魅力被克鲁格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身体“此处”到“彼处”变迁,同时也囊括了阿妮塔四处飘流的吉卜赛式生活方式,为使自己与昨日分离。其游走在社会与城市的边缘,随时准备挣脱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网,这层与之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暴露在镜头的跟踪下,克鲁格手持着它不安分地骚扰一切在影片中露面的角色,陡然变焦的面容特写里可包容万物,道德伦理、政治思潮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沉思。克鲁格有着构建战后德国社会的野心,而他也成功做到了此点,法官等社会人士的“人物肖像”树立起现行政治体制下的角色样板,将日常生活经验里的平常事物抽象为线条与图案,像阿妮塔在离开不伦瑞克后的漫游之旅,点画法的技巧也与观者共享即兴创作的无尽乐趣,并使得观众始终与克鲁格极其个人风格化的美学产生距离感。“昨日”是历史的一个虚位,在捉摸不定的西德历史里不停校准,纳粹的余孽自然潜伏其中,新的极权专制更易旧的极权专制。“请您选择自己的哪个孩子被我们劈开脑袋。”

    2022.9.25

  4. 奥伯豪森宣言 1962年2月28日,德国的奥伯豪森市举办了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一大批年轻的、主要来自慕尼黑的短片导演,带来一个重要的宣言,他们在宣言中阐明了要“创立德国新电影”的要求,这个宣言被称之为“奥伯豪森宣言”。宣言的主要精神有两点:与传统的商业性电影进行决裂;创立新的国际性的电影语言。

    新德国电影的两次创作高潮 ·第一次:形成于1965年至1967年,当时在克鲁格的努力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争取到了政府的资助,并同时设立“青年电影基金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但是初期的新德国电影尽管不乏幽默,但仍给人一种比较沉重凝滞的感觉,使其在国内不收欢迎,很快陷入困境。这一时期德国电影代表如亚历山大·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儿克斯》等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让·玛丽·斯特劳布《没有和解》。 ·第二次:1975年,德国新电影运动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当时,在政府电视台以及一些美国发行公司的支持下,涌现出了一批在艺术上极富特色的导演,他们的影片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声誉。如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赫尔措格的《上帝的愤怒》、施隆多夫的《铁皮鼓》。文德斯《柏林苍穹下》。

    ·在广泛而积极的电影美学探索中,新德国电影运动只不过是电影史上的一个继往开来的过渡性的电影流派(运动/思潮),在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张中,既有表现精神和意识的主观性,又有崇尚自然和物质的客观性,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力量在电影史上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彻底打破了“德国是没有电影的国家”的讽刺 ·反战 ·反传统,采用比较特殊的拍摄方法和拍摄角度,很多电影中反传统的角度和画面,使运动的反传统性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