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生态箱 Vivarium(2019)

简介:

    波茨和艾森伯格饰一对情侣,吃下一个房地产经理安利,住进了某神秘的新住房项目,从此他们被困在迷宫一般、外表全一样的房子里,被迫抚养一个非现实世界的小孩。

演员:



影评:

  1. 最近随便看了几个片子,《生态箱》《环形无语》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陷入莫比乌斯怪圈,看的我是一头雾水。

    先分享一个看了1h40min没看出子午卯酉的一个片。

    《生态箱》

    一对年轻的情侣,园丁Tom,幼师Gemma,一个种树一个育人。生计所迫,他们打算去看一处便宜的房产为日后结婚用。于是二人来到售楼处,在奇葩经理Martin的引领下,他们驱车来到了Yonder社区,然鹅,看房期间经理却凭空消失,随即察觉异样的他们准备离开,却在汽油用光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地,无奈之下暂住9号房,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竭力试图逃离这个社区,但依然未果,直到收到一个任务箱,表明养大箱中婴儿便可离开,于是不得不开始了漫漫带娃路。带娃过程中却发现此娃儿实非凡胎,行为诡谲,天赋“异禀”。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Tom和Gemma也油尽灯枯,试图寻找出路的他们,越是靠近真相,越是不明真相。

    全片节奏很稳,┗|`O′|┛ 嗷~~

    (我的意思是说叙事不急不慢,包您看得云山雾罩)

    刷了仅有的几篇豆瓣影评,对于此片还是不明就里,剧中有很多伏笔依然没得到解释,于是阿占找到了美国电影网Collider对片子导演Lorcan Finnegan的采访,读了之后豁然开朗,这里搬运来给各位老爷指点迷津。(原文为英文版,以下为个人翻译)

    题外话先说在这里,看完这篇采访,您将不再纠结于剧中种种匪夷所思,如果不是导演自述,我们根本不会知道整个影片只是导演本身,噢不,导演伙同编剧,他们俩人单方面对喜鹊这一物种的公报私仇罢了。

    下面上货!

    记者:首先,能请您简述下关于本次故事的构思来源吗?

    Finnegan: 我们08年的时候拍了一个短片《狐狸》,通过那次拍摄,我们有了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在新影片《生态箱》中进行更深刻的探讨。《狐狸》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鬼宅,就是08年经济萧条时,爱尔兰涌现的那种空置房。经济萧条前,爱尔兰经济正处于凯尔特之虎时期,引发了大规模的建筑热潮。简而言之,就是有对夫妇被困在这种废弃住房中,鬼宅打破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后来这名年轻女子适应了新的环境并成功逃离鬼宅。很大程度上这更像一个超自然的故事,有点像爱尔兰民俗。

    在拍摄期间,我们走访了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我们去体验这种又大又空的废弃住房,感受身处其中的玄妙,这让我们联想到社会契约,一个一个的社区把我们和自然分隔开来,舍弃了人类真正的群居生活,这使很多人感到孤独,仿佛被现实世界束缚,在社会之中挣扎,所有的这些我们当时只在短片中略有涉及,所以这次想从哲学角度,通过科幻而非超自然进行更深刻的探讨。

    那时,我们有很多想法,我们就在想:如果某一栋住房会像量子陷阱一样周而复始怎么办?现如今的年轻人都害怕些什么?他们是害怕有巨大翅膀的怪物还是害怕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生活?害怕某些错误的选择会使其失去希望与梦想?亦或是害怕受骗而身陷囹圄?所以我们就创造了一个与故事有关的怪物,它可以代表消费者资本主义和所有的那些东西。那时,Garrett(编剧)和我正在看一个有关欧洲杜鹃生命周期的纪录片,它给了我们灵感创造出这种寄生状态,也就是最终影片里所呈现的房产经纪人这个反派角色或者说是这种反派物种。

    奇葩房产中介

    记者:现在我们来聊聊细节方面。是谁特意创造了Yonder这个社区?

    Finnegan: 就是这些怪物他们自己。他们可以提供人们想要的东西。很明显,人们想住好房子,可以远离喧嚣,还有足够大的花园,宽敞的房间等等。但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人类,不懂人类的情感需求,艺术需求这些人类所特有的东西,所以他们只能提供那些看起来似乎你所需要的东西,这很像个超市,但实质上毫无意义。在Yonder里,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每间房都一模一样,颜色古怪,草坪也全是假的。Yonder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人”造的,本质上是缺乏人性的。当然,我也很希望观众对此能有不同的解释,你知道,有些人总是奇思妙想(哈哈哈哈……)

    以我个人之见,他们与人类是共生关系,就像布谷鸟和芦苇莺一样。从世界伊始,这些怪物就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也许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原始人类,并逐渐演化至今。对此,我阅读了大量关于这方面和外星人的材料,我觉得对于外星人的定义,要取决于你认为什么才算是外星人。不是所有的外星人都来自外太空。

    Yonder本身的含义就有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意味

    记者:因为剧中小男孩模仿那个他所见到的陌生人的样子时做出的诡异举动,我也一直在想是不是外星人,所以是什么赋予你们灵感创造了一个那种样子的“人”呢?

    看他的腮?脖子?

    Finnegan: 他们能发出这种类似喜鹊的叫声。那纪录片对我们的影响贯穿了影片始终。(哈哈哈哈…)当我们提到布谷鸟的时候,会想到他们与其他鸟类分享食物,而提到喜鹊,这些黑白相间的鸟实在是令人烦得很,他们发出可怖的叫声,尤其是一大群一起叫的时候。听起来叽叽喳喳,好斗又恼人。这也是片中这些怪物交流的方式,通过喉咙发出类似喜鹊鸣叫的怪声,而且他们也成群结队,数量惊人,可能有数千只那么多也可能更多(哈哈哈哈哈…)

    总之是有很多,同时他们也可以操纵时间,就像爱尔兰民间故事中的精灵那样。在我们的第一部电影《无以名状》中,涉及到人们在林中迷路的现象。时间是可以被扭曲的,所以他们可以操纵时间和空间,就像物理学中的弦论。不同的现实会发出不同的频率,但他们叠加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令你迷失其中的缘由,就像是让你不停的在一处绕圈。

    记者:Yonder实际是在哪里呢?

    千篇一律的小屋

    Finnegan: Garrett和我认为Yonder和真菌的形成类似。它们可以从类似纤维的物质中产生,最终变成人们想要的那种样子。这存在着一些类似孢囊的世界,比如说在地球表面附着着这样的孢囊,孢囊里面如同平行世界一般。如果你进入其中,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来,因为你一旦进入这里,之前世界的规则将不再适用。

    记者:所以当Gemma爬进人行道下面,是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吗?

    人类真的会有这么扭曲的跪姿吗?

    Finnegan:是的,但她本来是进不去那里的,就像身体里进入异物,身体的本能反应是排出这些异物。她本不能进入其他的那些房间,虽然她努力挤进去了,但又被挤出来了。所以说,当然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哈,这些房子看起来都是空的,其实大部分都住了人。社区中的这些人都分属不同的平行世界,他们无法与他人交谈,倍感孤独,因为他们的世界一层层叠加,所以彼此看不到对方。

    记者:在Gemma挤进不同的平行世界中,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您为什么想到要这么设计呢?

    一定晃瞎您的钛合金x眼?

    Finnegan: 起初只是为了区分每一层,后来是因为他们所居住的这栋房整体都是偏绿色的布景,我想换成红色来刺激一下观众的感官。事实上,如果你看绿色很长时间的话,这种颜色理论上可以减轻心理焦虑,尤其是当这种颜色突然消失时,就会产生很强的“毒性”。同样,绿色也会使你的双眼重新适应视野里长期没有太多红色物质的画面。所以当Gemma进入红色系的房间,下一间的绿色就会产生反噬作用。

    记者:Tom是怎么病的?

    R.I.P

    Finnegan: 我觉得任何人生活在那种环境下都会生病。那里没有真正的太阳,天空是假的,云是假的,食物也是假的。他一直在挖那些奇怪的土,在挖出的洞里呼吸,睡觉。那里并非自然界,一切都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这里面蕴含着我们一开始就有的想法,创造出这个世界同时也是表达我们的一种担忧-人类一直在向自然索取,大面积的砍伐森林,食用动物,我们想,如果有一天什么都不剩了会发生什么?在那样的世界中我们还能否幸存?

    记者:我还想问男孩在电视里看的是啥?他又从那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分形图

    Finnegan: 电视里面是在教育他,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哈哈哈哈…),同时也告诉他如何进出空间。电视上的是扩散反应图,其实就是分形图,使叠加的房子看起来一模一样。因为开发商利用分形图,使实际上只有一丁点的地方看起来像是一个有着无数房子的大社区,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电视要传达的内容,同时也暴露了“怪物小孩”喜鹊一般的本性。他的衣着是黑白相间的,电视图案也是黑白相间的,“他”不具备人类的情感,所以他认为一切也都是非黑即白的。

    至于那本书,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是属于更高级的层面。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家长们只知道孩子们一整天都在看电视,上网,但是并不懂他们在看什么,更像是孩子世界中的“外星人”。我认为这种和影片中所描述的别无二致。

    记者:9这个数字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9号房

    Finnegan: 关于9,确实有些有趣的含义。(哈哈哈哈…)有那种说法称9个月就可以孕育一个小孩之类的。9这个数字也总是和那些超自然事件相关,然鹅编剧Garrett已经记不清当时为啥要用9了,我记得我们当时讨论过,不过现在我也想不起来了,就很迷。(我觉得你俩才是真迷。。。)但9这个数字对我来说一直是很玄奥的,想象你现在要写一个9,本来是要画个圈,结果却成了个环。

    记者:这些经营Yonder的生物,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吗?

    Finnegan: 和我们一样,都是为了生存。他们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统治世界是不能够的,只是如果他们能成功,就能像人类那样进化,得到良好的自然选择。

    以上完。

    我能说我译这一篇稿从白天译到了黑夜吗?

    小问号,你是否有很多朋友???

    通过导演的解释我现在完全理解了他所想要表达的,也越发不明白从看片到码稿用了一天时间的我,为毛要看这种无厘头导演导的无厘头片子,目前正在深深的自责中,但本着我写了你就要看的原则,阿占还是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剧情很迷,导演更迷的片子,《生态箱》送给你们。

    我们下期见

    如果喜欢,记得添加卫星号?️:占愚

  2. 看了很多网友的影评,各种神评论,神映射,有牵扯到人文的,有牵扯到社会,考虑的良久决定写下这篇。其实影片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通过镜头运用的隐喻,直白的叙述一个有些让人细思极恐的故事而已。

    首先这部影片片名叫做生态箱,什么是生态箱,以人类的文化来说,生态箱是人为制造的封闭的生态环境,提供研究和观察的设备。影片的开头是特写杜鹃鸟的成长过程,稍微懂一些生物学的网友都会知道,杜鹃鸟自己是不抚养幼鸟的,而是把蛋生在其他的鸟窝里,杜鹃鸟的幼鸟破蛋而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其他的幼鸟和还没有孵化的鸟蛋挤出窝外,而被占巢的鸟仍然会一心一意的喂养杜鹃鸟,直到杜鹃鸟幼鸟体形大于了成鸟,也依然会喂养。甚至会因为杜鹃鸟食量太大而造成喂养鸟食物不足而饿死。(科普完毕,下面继续电影)。

    值得注意的第二个画面就是,小女孩看着两只幼鸟的尸体时,女主说:“这就是自然规律,仅是有的时候看起来很可怕”。就是说这个自然生态中的很普通的一环而已。而第三个值得注意的电影画面,就是男女主角一起出现在画面里给两只鸟办葬礼,正映射了男女主角正是这自然生态的牺牲品,只是这次人类不再是在生态链的顶端。而男女主角正像这两只鸟一样会被高等生物心不在焉的埋葬。

    值得注意的第三个画面是男女主角从房子里出来,想开车离开小区(生态箱),影片中用的是垂直俯视角跟踪或者叫做上帝视角的方式。(试想一下你在观察蚂蚁之家的时候,盯着一只蚂蚁看的时候,是不是不自觉的就会用这种视角观察)。说明他们已经是生态箱中被观察的生物了。同时平铺的画面和在被路牙线条的框定的路内行进就如同蚂蚁一样,也隐喻了他们是在被更高维的生物观察。电影后来也有不少镜头隐喻这个生态箱是在更高维的空间。

    然后就是平铺叙事,男女主本能的养了孩子,孩子异常快速的成长。到孩子长大成人便抛弃养父母不让其进入房子,都呼应了影片开头杜鹃鸟的成长。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故事叙述的故事应该是,有一种类人的高维生物,他们的生态方式是类似于杜鹃鸟的,不自己抚养幼兽,而是通过软逼迫的方式让人类来进行抚养(后来男孩拿回来的书里特写的书页镜头也有这样的隐喻)。而这种类人生物所建造的生态箱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只是在高维形态下的三维展现只有这一个。(影片后来女主追这种生物进入到高维空间,看到其他的夫妇即隐喻了其实使用很多这样的生态箱存在)而影片所带来的震撼只是以当局者的方式展现了生态中残酷的一面,而这次人类不再是生态链的顶端。只是生态链的一环。而电影的最后则是在告诉观众,人类并不是主角,生态循环仍在继续。一个物种的繁衍必然要压缩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

  3. 看见很多人觉得电影拍得没有深度。我要承认,我不是为了辩护这部电影来的。还是想把一些想法写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被吓到了 0 0 (看的当时没有太害怕,看完了之后一晚上没睡好。)

    现在回头再审视一下这部电影,看看它说的什么。首先,一个最明显的结论:这电影的世界中存在着某种“奇异”的因素。我称之为奇异,也就是在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经验之外的。例如过于整齐、一排排粉刷得完全等同的房屋;永远饱满明亮的太阳和轻飘飘的云朵;包装完好、定期送到、甚至附上简单说明的生活用品……当然,如果说上面这些还只算有些许奇怪乃至诡异的话,Yonder的世界里也有其他一些事物可以说确定是非人类的,例如看似无限延伸实则似乎是原地循环的Yonder社区,迅速长大的孩子,孩子的某些行为与模样(模仿声线算吗?存疑),以及影片最后的奇幻空间,所有其他的9号房……


    1. 孩子和Martin

    专门说说这个孩子,顺带提下那个销售员,Martin。刚才提到过,这孩子有明显非人类的地方。首先当然是成长得过于迅速;还有就是孩子有过2次非常明显的“变形”或者说改变形态,一次在女主问“今天你遇见了谁”的那时(整个面部和脖子的变形),另一次就是在片尾了(爬行的姿态和声音,抬起地面)。但是,仔细想想可以发现,其他方面可以说这个孩子没有表现出什么太夸张的地方。在家是吵了点,一直尖叫是可能让人很焦躁,盯着电视机看,自己跑出门,看奇怪的书……实话说,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绝对不正常的地方。他可能能说其他的语言(非人的语言?),但是他没在男女主面前这么做。他可以变形,但是导演并没有让他每过个几分钟就变形来吓人。他甚至没有表现出过任何明显的攻击性。他的变形没有用来杀人吃人,反而是女主要给他一锤,他逃跑了(而且也可以受伤)。把他关进车里,也没有看见他用什么奇异功能逃出。这些说明,导演没有安排他为吓人而吓人,为伤人而伤人。

    如果从人的视角来活一遍这个孩子至今为止的生活——从婴儿,到童年到成年——可以说,从人的视角来说,这种生活也是个悲剧。或许他并没有主观感觉到过悲伤/愤怒等,但是男女主待他的有些方式也绝对不是对待人的方式。从来不是这个家的一部分。被叫做是“它”。高兴了就一起躺在草地上看云朵,需要陪伴了就躺在我的小床旁边睡着,讨厌我就把我扔在车里关起来,在背后讨论我,害怕我就在背后说为什么没有早点杀死我。我绝对不是说这个孩子【应该】当做人来对待,但我必须要说这是一个畸形的成长历程

    但是,站在孩子自己的视角,他是否感到畸形呢?畸形与否,他并不困扰。他有他自己的生活。他没有梦,没有玩伴,但是电视机代替了他的梦(一些古怪的图像);他开始可以出门,有自己的活动,男女主并不知道他去哪里。他遇见了男女主不能看见的人。他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事(“我不能说”)。他很有可能掌握了一些男女主不明白的信息,甚至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那就是他的“教化”或“教育”。所有这些,男主是绝对不关心的,女主曾试图去明白(翻看他的书),但也并不能明白。在这个父母觉得完全是怪异而又单调得令人作呕的世界,这孩子完全不感觉无聊。他没有表现出来过任何的厌烦,任何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他对这地方不感到困惑。他可以在这世界玩捉迷藏。他知晓这里的语言,他明白怎样在这迷宫一样的地方穿行,他甚至有能力出去到所谓外面的世界。这整一个过程,男女主不明白,没有多大的意愿明白,也可能没可能明白。

    男女主能看见的,是这孩子有两种明确的学习行为:观察,和模仿。观察。男主说了,这小男孩is always watching。这孩子几乎是降生在这个世界的。他不抗拒这里的种种奇异。他不感到畸形。他在这里长大。模仿,这孩子可以几乎完美地模仿他父母,他们的语气,日常对话。他也可以模仿非人的存在。刚才说过,他知晓这世界。现在看来片尾成为Martin当然非他莫属——唯有他才能穿行于这两个世界。虽然他可能不能完美地融入人类世界(想想上一任Martin,和他相处还是让人很不舒服),但是这样就够了。他完全明白自己Yonder世界的规则,而且有能力踩在人类世界的边界。这样就可以了。而Martin的奇怪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从小就是那样长大,哪里有正常和人相处、让人感觉自在的能力?


    2. 男女主和所有其他人

    再反过来看男女主的表现。我看见有人说,这电影是反婚反育的宣传片。确实,电影的内容很轻易就可以和一些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购房,建立家庭,育儿,工作,夫妻不和,孩子长大离家,父母重新在一起寻找生活的意义……当然,电影有电影的戏剧性的张力。男女主是意外地来到了这个房子,意外地有了孩子,意外地过上“居家生活”。从电影来看,他们甚至不一定本来结婚了没有。换句话说,Yonder大大加快了他们作为一对情侣的社会历程。这个我相信有些年轻夫妻都有共鸣:青少年时期几乎都还在眼前,下一个孩子就已经来到生活叫你爸爸妈妈。在这个层面上,再加上Yonder的种种异常,有各种矛盾痛苦几乎都是难免。

    我们看见,在Yonder的生存方式,男女主(或者说过去的每一任夫妻)——和小男孩(甚至过去的每一个Martin)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普通人类是被迫留在这里的。他们面对着一个异常的世界,经受着内心的恐惧,抗拒,敌对,厌恶,甚至空荡无聊。Martin们则不同。他们就在这里长大。对这个地方,他们没有什么问题。相反,和普通人类的相处才是他们的历练(我们看见了,人类甚至可能想要虐待他们);这样的经历prepare them for the world;他们可能一直以来连名字都没有,直到“父母”的生命完结——大概也是他们的成长完成——然后才来到普通世界,获得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名字,在这里拥有他们自己的位置。

    这些普通人类们,在这个无法逃脱的生态箱里试图用一种尽可能不那么痛苦的方式度过他们的时间。他们带孩子真的是处于父爱,母爱吗?我们也看见,可能是出于无聊打发时间。可能是不得不照看孩子,免得他尖叫。可能是害怕,害怕这个“非人”的孩子。女主态度的摇摆不定是最明显的了。她本身是老师,和孩子的相处也比男主更有技巧(在孩子说了不能讨论那天见到的人时,女主玩了点小游戏,试图引出答案)。她可能也更有“道德”,反对把孩子锁在车里,但她也更软弱,她没有杀死孩子的力量和意志。3人中,她最需要他人的慰藉。小男孩不用多说了,男主有自己的坑(字面意义上的;曾是他的爱好,现在是他的寄托),而在没有了伴侣陪伴的时间里女主在孩子那寻找陪伴和安慰,在发现男孩的“非人”后又希望男主能给一点安全感。我绝对不是居高临下地打这段话的,我可以想象,唯一的安慰沉迷挖坑,衰弱死亡,而“孩子”只带来一个body bag的恐惧。但这不改变这一事实:她需要他人的慰藉。这是她作为一个人类的一面。

    其他人呢?除了育儿,持家,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追问或者消磨时间(男主),我们在最后的奇妙空间里看见有人沉迷于释放欲望(性),有人可能寄托于宗教(餐桌上的女人做出祈祷的姿态);有人无法忍受这一切,选择了自杀(浴缸里的男人)。谁能说自己在奇妙世界里能好好生活呢?即使为你提供一切饮食住宿,孩子不再尖叫,没有什么事情明确地在攻击你,或许脑中的意念就足以让人疯掉。


    看见很多人讨论这个Yonder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谁在操纵,目的是什么。我想,男女主还有所有其他面对着Yonder世界的人大概也想过一样的问题。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目的?我到底对这地方了解多少?我能了解多少?除了“怎么逃出去”,类似这样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哲学问题,也是真实世界里,我们对自身所在的这个世界可能提出的问题。当然,人们试图理解Yonder世界所作出的努力未必能揭示Yonder的真相,却清楚表明了人们自身的特质。之前看的一个电影台词大概是这个意思: What you've been saying about me doesn't tell you about me; it tells me about you.

  4. 刚刚些短评才发现只能350个字,我重新写一下吧。

    我觉得如果是没有养过宠物的人(尤其是养过小乌龟的),很难体会到导演想表达的内容。我感觉导演是把人和我们宠物的视角做了个反转。

    这个房子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布置的鱼缸,我们给缸装上射灯,布置绿植(尤其是塑料的),底沙,植物,躲避屋。这跟电影里的太阳,完全一个模子的云,不知什么成分的土壤,销毁又能复原的房子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刚放进缸的宠物不停的想越狱,撞缸,撕咬植物,我感觉这根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处境很相似。每天给宠物清理垃圾,喂食……我们喂的宠物饲料是不是就是影片中没有味道的食物呢,小乌龟或者是小鱼刨底沙像不像片中的男主呢,直到刨到了最底,发现了尸体,这也许就是我们当初养过的宠物死掉后,我们把它埋了,然后又买了新的宠物而且养在了同样的环境里。被它们打翻的躲避屋弄坏的植物我们又把它摆正,像不像片中会复原的场景呢?而我们人类作为个观察者,就是片中的孩子,我们经常会观察宠物在干什么,怎么吃东西的,怎么睡觉的,甚至怎么繁殖的。我们人类会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跟他们互动,比如逗狗的,逗鸟的相信都有体会吧,而我们看的书籍文字,我们爱看的电视,动物们一样是不理解的,不知道我们再看什么,这何尝不像片中的主人公们看待孩子的这个情节。当我们养的鱼死了,是不是也是像那个孩子一样的麻木,把它丢掉了,或者埋在了上一任宠物一起。

    相信养过宠物的,用我这个视角看这个片子,就会有新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