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再见土拨鼠(2024)

再见土拨鼠(2024)

又名: Goodbye The Groundhog

导演: 杨程成

编剧: 格绒曲初 杨程成

主演: 杨程成 索南拉丹 白玛卓登 扎西姬 覃伟伟

类型: 剧情 儿童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4-04-19(中国大陆)

片长: 83分钟 IMDb: tt23150642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宁静祥和的莫斯卡村,村民们与土拨鼠共享着一片未被外界纷扰触碰的乐土。当一位外来商人携带着充满诱惑的现代产品踏入这里后,原本单纯的藏族少年群培被那些璀璨夺目的新奇物件所吸引,迷失了自我,他出卖了守护土拨鼠的誓言,并与挚友白玛就此决裂。在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群培逐渐认识到了这世界真正的价值所在。他决定放下一切,与白玛重修旧好一起踏上了拯救土拨鼠的征程。

演员:



影评:

  1. 小学思想品德课本教育视频风格的儿童电影,导演误会了成年观众和儿童是来旅游和视察而不是看电影。小孩给土拨鼠看课本翻到天安门,支教老师自述精神觉悟,老板是为治女儿病偷土拨鼠和支教老师介绍如今藏民医术高明几处情节蹩脚得可怜。特别凑巧,就在我皱着眉头回忆教儿童写作文领域的典故,要写孩子的趣味,电影刚好也拍了一段“社戏”,其中孩子们都跑到高楼上远远地看热闹,支教老师带着摄影机在楼下拍抖音。

    前三十分钟最有趣的地方是两主角一起引土拨鼠出洞和打石片射击,这大约占全片的五分钟左右,主角的妈妈的通知狼狗跑丢的邻居阿婆和支教老师更令人印象深刻。

    全片时长70分钟,电影过半主线出现,原本等待着影片主题是什么而留到现在的我终于可以走了,主角纠结要不要抓土拨鼠去换ipad,说是纠结可能还会让人误会它的情节有波折,主角最开始就不同意偷,然后老板不依不挠用ipad刺激他,他恍恍惚惚为他领路,然后突然醒悟却后悔不及。来自家庭朋友校方要给他一波思想教育。

    电影应该改名《藏族小学》。

    拍出小孩的纯真拍出西藏的自然拍出野生动物和藏民能歌善舞生活简朴似乎就具备了竞选比赛大奖的条件。除此之外的叙事的规范和趣味,主题,只是锦上添花。影院只有我一人,颇似被同要来学习的工作组同事因事抛弃。

    我很难指望他能复制伊朗儿童片经典《小鞋子》,虽然以土拨鼠为名却不把镜头对准土拨鼠,导演要塑造孩子们的良心,不去多拍孩子们和土拨鼠的互动这一重要感情基础,拍的尽是口头道德觉悟。

    电影《小鞋子》讲述了主角男孩弄丢妹妹的鞋子,两兄妹决定共用一双鞋接替上学,男孩最后参加跑步比赛,却因为不小心取得第一而没能领到第三名的跑鞋奖品。

    共用一双鞋,这个核心情节,串联生活的贫苦、孩子的纯真和趣味,它不悲苦也不严肃,就像孩子新发明的游戏。而表现孩子的真诚不靠念作文,只靠两兄妹之间很轻松爽快的埋怨和和好。

    而电影的结尾,是主角男孩把过度劳累的双脚泡入自家院子中心的水池,水里的金鱼簇拥上前将他的脚包围。我十分喜欢这个结尾,它在观众急切地想要知道比赛结果,主角们能不能获得一双新鞋时避开了直接的回答,开辟出新的意境。

    以《土拨鼠》全片带给我的感悟为结尾,中国支教最棒,为支教教育点赞。

  2. 格绒曲初——唤醒内心的童真

    原创 北电文学系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2022-11-07 14:50 发表于北京收录于合集#名人堂47个

    2022年11月1日,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公布,电影《再见土拨鼠》获得最佳儿童片、最佳导演处女作和最佳男配角提名,本期【名人堂】特别邀请到《再见土拨鼠》的编剧之一格绒曲初来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文字辑录。

    编剧格绒曲初

    2018级编剧进修班

    代表作品

    《再见土拨鼠》

    ●访谈正文●

    1.可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与文学系的渊源(毕业于哪年、就读于何方向、班主任/导师是谁)

    我毕业于2018级编剧进修班,班主任是于帆老师,导师是张献民老师。在我心中,北京电影学院令我心之向往多年,像是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一样,是个值得朝拜的地方,于是,我就来了。

    2.您曾就读于文学系进修班,请问在进修班学习的经历对于您的创作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进修班的课程安排的很满,所以感觉每天都有新收获,新认识,了解了不同类型的电影,对电影有了较系统的认识,非常享受时刻都在思考、灵感不断迸发的状态。在这里我重建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更懂得了我笔下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同情笔下每个角色,而不是批判,对所谓正反角色人物都有悲悯之心,理解他的善恶,看事情的角度也更加多样了,更注重自己遭遇喜怒哀乐时的感觉,更关注当下周遭正在发生的故事,身边不同人的活法。

    3.《再见土拨鼠》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儿童电影,您自己本身也是藏族人,请问您是如何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创作,浓厚地域文化是如何对您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产生影响的?

    我很庆幸自己生长在藏地,这里的山水和厚重的文化滋养着我,不管我走到何处,故乡像是我的充电宝,使我更加坚韧,也更懂得乡愁。我坚持剧本创作也有八年左右了,早期创作我在有故事基础之上,会增加很多民俗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元素,但如今,我会更加注重当下人物的感受与塑造。我很庆幸我长在高原乡村,读书在县城,后来又去成都、北京等地都生活过较长时间,所以回头看故乡时,故乡的很多人物都会变得很生动,在我生长的村庄、县城,我知道很多家的遭遇,他们家的喜怒哀乐,很多人的性格优缺点,他们当下的困境,家庭关系,人物的过去与现在,故乡让我对人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可能是小地方的优点吧,人很少,故事很多。

    4.在创作过程中您遇到任何困难了吗?又是如何克服的?

    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我而言最难得是前期思考故事核心创意以及创作之后不断地重建修改剧本。《再见土拨鼠》是我2015年创作的剧本,创作剧本大概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故事起源是我在网上看到甘孜州丹巴县一个叫莫斯卡的村庄里,村民和土拨鼠互动的系列图片,土拨鼠像极了村民的邻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让我极为震撼,我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先后3次前往这里采风搜集素材。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我从成都出发到达丹巴县,县城到村里正在修路,整个路面很狭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道路坡度从海拔1800米到海拔4300米,76公里的路要走上六七个小时,可以说很偏僻,遭遇了找不到司机愿意去这里等等。创作这部剧我做了很多功课,无数次的采风调研、无数次的想象、无数次的修改构成了这个剧本。整个过程很庆幸有我的老师指导,有很多朋友相助才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5.请问您认为创作儿童电影与其他类型影片的创作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儿童电影与其他类型影片在片中儿童角色的塑造上有什么差异?

    最大的不同在于回归儿童本身的这个年龄阶段,影片的主要受众也以儿童为主,给儿童讲故事,给成年人回忆自己“内心的小孩”。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具备”,于其他类型影片儿童角色而言,儿童电影在角色上的塑造应该更加丰富与细腻,儿童的心理、行为都会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6.在儿童电影创作中,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好想象与真实的平衡与界限,如何以自然的方式寓教于乐?

    唤醒自己内心的小孩,从自身故事挖掘,从自己的童年入手,回忆自己童年的想象、有趣的事、喜怒哀乐的感觉,自己先相信这个故事,同时,也可以多采访很多小朋友,了解他们当下的所思所想,给他们讲故事,听听他们的建议。

    7.您在文学系就读期间曾经获得过编剧扶持计划的奖项与文学系金字奖奖项,可否简述一下您所获得的荣誉?您认为在校期间参加这些活动对你有无益处?对您未来的创作是否有过影响?

    我的剧本《路灯上的莲花开了》曾获得过编剧扶持计划优秀电影剧本奖项,作品《笑宴师》剧本获得电影学院金字奖最佳电影长篇剧本奖,参加这些活动对我帮助非常大,因为这更加让我坚定创作,持续发现自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很享受把生活里遇到的喜怒哀乐、把身边人遭遇戏剧性的故事写进故事里的感觉,这让我更加珍视我每天的生活。

    8.作为文学系的毕业生,您对于在校生有什么想说的?

    好好珍惜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光,因为这里是毕业进入社会后常常想念的地方。

    9.可否分享一部您最近比较喜欢的电影作品或者书籍?

    我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系列书籍,作家用四本书分别讲述了意大利那不勒斯两个女孩的童年、青春期、中年、老年的悲欢离合,深刻地再现了女性不同阶段的困惑与境遇,女性友谊的伟大与微妙,记录了女性思想的变迁史,这本书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共鸣,是值得反复咀嚼的作品。

  3. 孩子,别成了城市牢笼里的“乡土陌生人”《再见土拨鼠》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乡土与城市的奇幻告别之旅

    在电影的尾声,小男孩群培后知后觉,当他看到好友白玛渐行渐渐远,他突然间呼喊出“再见”,那声嘶力竭的藏语呼喊让我心潮澎湃,几乎忍不住泪目,因为他才意识到白玛离开这里考大学,去美国,并不是开玩笑。这声“再见”不仅仅是朋友间的告别,更是对那段纯真乡土生活的深深缅怀。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个时刻,与那个年轻的、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自己挥手告别。我成长于山西的矿区,我所告别的,是那片煤矿的烟尘;而城市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或许告别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邻里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都在与自己的乡土和美好过往说着再见。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维族儿童片《第一次的离别》,它同样触动我心弦,让我在豆瓣上留下了一段深情的短评:“作为离开山西矿区的孩子,每次回去看那些人和那些事,和那20年前的小时候一模一样,心里有很复杂的感受,大学的我鄙视落后,做城市规划工作好几年了,现在是希望社会的变化,推进的更温和一些”。有时我甚至想,是不是因为我对乡土的消逝感到太快、太激进,才让我从城市规划转而投身游戏引擎的开发。我内心真正追求的,是更为和谐的城乡各自美好,为了上大学,我走向了大城市,再到世界,但内心的那份乡土情怀,始终难以割舍。

    电影的最后一场戏,群培与白玛之间的对话让人感慨万分。白玛告诉他要去读书,上大学,甚至可能去美国,而群培或许以为这只是句玩笑,于是他以同样的方式回应,说要坐宇宙飞船。然而,白玛并非在开玩笑,他们的未来道路注定渐行渐渐远。这一幕让我回想起童年时与好友们许下的永不分离的诺言,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对更好物质生活的追求,我们终究还是被命运分开。

    今天,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我观看了电影《再见土拨鼠》,我想在日记中特别记录下它。观影后,我产生了强烈的冲动,想要向导演杨程成提问,他是个纳西族,在影片中饰演的老孙角色。我渴望知道他的观念,如果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是否更愿意生活在高度城市化的地方,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充满乡土气息的环境。这个问题或许有些私人,但我确实很想问。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与我刚才提到的那些感受息息相关。我曾看过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它讲述了发生在新疆的维族故事,那部电影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哀愁。女导演以半自传体的形式,回忆了她在新疆的童年时光,那些骑着小马在亲戚朋友的田地间穿行,随手从葡萄架上摘下葡萄品尝的日子,还有父母辛勤摘棉花、充满爱的家庭氛围,都让我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纯真的幸福。

    《第一次的离别》那部电影,当镜头缓缓拉远,女孩为了求学搬进县城,而与她情深意重的小男孩骑着毛驴,在田野间寻找家中丢失的羊或马,那一幕让人心碎且失落。这与我在《再见土拨鼠》中,结尾的再见如出一辙,小男孩群培在片尾用藏语呼喊“再见”,那种失落感深深击中了我。我们都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茫,时而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担忧家中的羊儿,时而为了所谓的进步,割舍掉心中那份乡土的、自由的、亲切的自己。观看《再见土拨鼠》后,我深感这部电影并非在鼓吹城市的繁华,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淘汰所谓落后的东西。它更多地唤起了我对童年、对山西矿区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回忆。

    2. 乡土画卷触动中小学生

    《再见土拨鼠》电影结束,看到字幕提示,这部影片被教育部选为第41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影片,这使我意识到,评价这部电影时不应仅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它更适合与众多面向中小学生的影片一同审视。为何如此?因为这部电影对于中小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我成长的90年代至初高中、大学阶段,从新闻中获取的各地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和公正。直到近年来,因个人原因频繁前往甘南等地,与当地人深入接触,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很多地方的认知存在偏差。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第一次的离别》,它让我对新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虽然没有那个时候收到信息那么复杂,但却在低幼化上,走的有点极端。他们在观看和接收内容时,大量内容都是被架空或缺乏详实根基的。虽然虚构类作品有其特点,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应客观、全面地了解我们这个大环境中的各种情况,否则便会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前段时间与朋友闲聊时,我提到川北九寨沟和甘南扎尕那都蛮好的地方,但朋友却因缺乏了解而心生畏惧。这正是《再见土拨鼠》这类电影的意义所在,它以相对客观、准确的方式呈现当地生活状态,帮助中小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

    提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动画片,让我想起了今年春节期间陪外甥观看的《熊出没:逆转时空》。影片中,光头强在大城市的艰辛生活与他在林场的坚守形成了鲜明对比,传递了一个深刻理念:大城市与iPad公司所在的美国并非人人向往的天堂,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手头的工作同样值得尊重。这种理念的传递对孩子们尤为重要,让他们认识到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做好自己都是一份不平凡的成就。这也让我更加期待看到更多描绘各民族生活状态的作品,而《再见土拨鼠》正是这样一部佳作。它并没有将乡土、农村或牧场描绘成愚昧落后的地方,而是温和客观地展现了那里人们之间的亲近与包容,这种刻画更为公正真实。

    在内容上,《再见土拨鼠》与《熊出没:逆转时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并没有刻意渲染乡土生活的落后与愚昧,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展现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影片中,邻里之间的和谐、对陌生人在家留宿的友善与包容,都让人感受到了乡土生活的美好与纯真。这种刻画方式更为公正,因为在这些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陌生人的出现往往持有开放和友好的态度。当然,也有一些旅游业过度开发的地区存在商业化的倾向,但这部电影所呈现的环境并非如此,它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因此,我认为《再见土拨鼠》成功地呈现了这些地区的真实面貌和美好之处。它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期在山西矿区的生活,那种新旧交融、充满生活气息的状态与电影中的场景如出一辙。这部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不带任何滤镜、真实了解乡土生活的机会,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这样的影片,孩子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各个地区,从而培养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3. 土拨鼠、ipad与友谊的纠葛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可能涉及剧透的内容。如果你打算在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建议你先暂停阅读,以免影响观影体验。在此,我想深入探讨电影中群培和白玛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深刻描绘。在观影时,我和我妻子特别注意观察除了主线故事以外的细节。她发现,白玛在电影中至少更换了三套衣服,而群培则始终只穿着两套衣服。白玛的服装多样,包括一件图案华丽、写有“万”字样的衣服,一件深枣红色的服装,以及后来的一套新装。相比之下,群培的穿着则显得朴素许多,他始终穿着一件黄色、带有太阳图案的衣服,甚至在梦中惊醒后,换成绿色藏袍,也依然保持着简约的风格。这些细节或许暗示着群培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为困难。

    随后,我们可以尝试估算白玛家的财富。从电影中可以看出,白玛家拥有相当数量的牦牛,我粗略估计至少有六七十头。按照每头牦牛价值一万五千元来计算,他们家的牦牛资产已接近百万。因此,当白玛告诉群培他打算为了考大学去县城读书,甚至有可能去美国时,这并非空谈,而是基于他家庭的实际条件。然而,群培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他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父亲甚至为了生计而冒险捕捉土拨鼠,最终不幸在悬崖上摔死。这一情节进一步凸显了群培家庭的经济困境。尽管如此,群培与白玛之间的友谊却超越了物质条件的差异,成为电影中最为动人的部分。这种纯真的友谊代表了人们在相同环境下抛开物质差异后所建立的深厚情感。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之后,我们或许很难再遇到这样的关系。

    小学时期那种纯粹基于友谊而非金钱或物质条件的关系,无疑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它更符合人性的直觉和纯真。我相信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曾拥有过一两个这样的发小,他们代表着我们尚未被物质世界所侵蚀时的纯真时光。我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现在他在北京,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有些疏远。之前我观看杨瑾导演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时,电影中的两个小男孩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和我的发小。我带着这部电影的播放源去他的公司给他看,虽然他觉得没有什么震撼之处,但对我来说,那部电影却唤起了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那段时光是如此的美好和难忘。

    在《再见土拨鼠》这个故事中,群培得到iPad后,与白玛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尽管白玛的生活条件一直比群培优越,但他并不因此而疏远群培,反而乐意去群培家与他的妹妹一起玩耍。然而,当群培通过某种方式获得这个“好玩的东西”后,他变得孤僻起来,逐渐疏远了白玛。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确实容易让人陷入孤独,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白玛应该是对此感到震惊,他不明白为何朋友会因为一些物质的东西而抛弃他。当然,电影中白玛是因当地人对土拨鼠的信仰问题,而疏远群培的。电影中展现了当地居民对土拨鼠的敬畏之情。他们认为土拨鼠将自己有毛的部位送给人类,因此人类在这些地方有毛,而土拨鼠则没有。在我看来,朋友之间的疏远底层潜意识是共鸣感的消失,白玛和群培之间不谈钱,但群培一旦变得有钱,却让白玛难受了。不过,无论经历怎样的波折,这两个朋友最终还是和解了。

    4. 《熊出没》里的非典型反派

    此外在编剧层面,反派也处理成一个不是纯坏人的爸爸,将老孙抢土拨鼠的行为与救治女儿的病情联系起来。考虑到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是青少年,这样的处理便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的青少年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如同必须考高分一样,似乎进入了一个略显偏颇的境地。他们容易被这种片面的追求所误导,导致对事物的理解不够客观。我记得曾陪同我的大外甥一集一集的观看动画片《熊出没》,其中的光头强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并非一个纯粹的坏人,背后也有李老板的压迫和对两只熊的畏惧。这种设定让小朋友们意识到,坏人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自己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并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天生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和难处。这样的设定增加了观众对事物的理解维度,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我认为从剧情理解和角色设定的角度来看,以青少年的视角去观看这部电影,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和乐趣。

    当然,这部电影并没有停留在浅显的青少年故事层面,它同样可以用成人的视角去解读和理解。实际上,在观看过程中,我感觉这部电影的剧本与拉华加的《千里送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讲述了关于成长、现实与梦想的故事。《千里送鹤》中,小男孩和他的姐姐骑着摩托,将小鹤送回云南的旅程,充满了幻想和奇幻色彩。而到了故事结尾,小男孩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现实残酷下的自我慰藉。相比之下,《千里送鹤》的基调更为写实,带有一种伤痕性质,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空白。

    而《再见土拨鼠》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它没有成人视角所具有的批判和伤痕性质,反而是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它以一种更为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呈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成长历程。

    5. 不止迪士尼,还有本土文化

    整体来看,这个故事没有太多的情绪压力,观众从头到尾都能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甚至比观看《第一次的离别》还要放松。然而隐喻部分却并不简单,故事中对于当地居民与土拨鼠之间的情感,以及城市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这两对关系,隐含着深刻的隐喻和对照。当你带着孩子一同观看时,你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当地居民生活日益改善,逐渐占据了土拨鼠的生存空间,这与大城市不断发展扩张,逐渐侵占乡土空间的现象是否有着相似之处?这种对比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复杂关系。学校的课本里也写着,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单向而脆弱的,它必须依赖农田和自然来不断输送能量和物资。因此,城市的美好实际上是对乡村的一种索取。那么,城市居民面对乡土居民的这种优越感,是不是不对?类比下来,当地居民对土拨鼠生活充满尊重?这就是故事所升华的另一个主题。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与冲突,还能深入理解其中所隐喻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基于电影受众的问题,《再见土拨鼠》在隐喻层面的处理,没有表达到万玛才旦在《雪豹》中的复杂程度,后者从朴素的自然观到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冲突,再到不同人群之间的复杂纠葛,内容全面。然而,《再见土拨鼠》却为青少年观众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思考范例。比如,故事中,小土狗从家中走失后,吃了好几只土拨鼠,这一情节引发了群培和白玛的关注,他们迅速行动将小土狗抓回。这一行为实际上也干涉了土狗与土拨鼠之间的生态循环。这与《雪豹》中探讨的问题同根同源,但《再见土拨鼠》以更为简单直接的方式面向青少年观众呈现,让他们从这些故事中拓展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理解。

    我始终坚信,现今的中小学生不应仅仅局限于观赏迪士尼出品的漫威英雄或公主故事。我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朴素观念。我们应将这些观念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探寻其中的适用之处与优点,让中小学生有机会接触并理解。在我看来,《再见土拨鼠》便是一个极佳的范例。我曾带着我小学的大外甥在过年的时候一同观看《流浪地球》,之后又在他初中的时候带他去看《流浪地球2》,我们深入探讨了其中蕴含的深刻话题,而他也能全神贯注地欣赏。但对于还在二年级的二外甥来说,《第一次的离别》和《千里送鹤》的理解就稍微有点难度。目前针对儿童观影感受的专门类型作品仍较为匮乏。孩子们并不仅满足于观看简单的卡通片,他们同样需要加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认知,而优秀的电影作品正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

    可以说,成年人的世界既需要商业片满足娱乐需求,也需要文艺片满足精神追求。同样地,小朋友的世界中也应既有商业类型的动画与电影,又有文艺类型的电影。后者能够为他们讲述除了个人英雄主义之外,对自然界、友情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在我看来,《再见土拨鼠》便是一个标志性的作品,它标志着儿童电影不再寄托成人的伤痕,开始真正面向儿童,讲述那些背后蕴含深厚文化的故事。《千里送鹤》、《雪豹》和《第一次的离别》富有深刻思考的电影我很喜欢,那么《再见土拨鼠》在我这里同样也很喜欢,而且是可以带着外甥或孩子一同观赏的喜欢。

    6. 从60亿票房到小众崛起

    最后,我想说,随着传媒内容的不断演变和深化,我们现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得以更加关注主流之外的元素。我能深切感受到,在经历了2023年那些尺度超常的电影后,2024年已步入一个多元化的新纪元。举个例子,今天我为了看这部电影,特地前往北京仅有四个电影院上映的地方之一,还特地乘坐地铁一小时到望京电影院,顺便与朋友相聚用餐。我明显察觉到,今年缺少了那些能轻易突破60亿票房的影片,即便电影火爆,其票房也往往停留在十几亿的水平。这意味着不再有排片经理将全国影院都安排为同一部影片的情况。在这种情境下,一些非主流、更小众的作品得以崭露头角,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状态。如今,我们在手机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也能看到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受到主流新闻思想观念的影响,但其呈现形式却极为小众。例如,我对乡土的热爱使我能经常刷到关于童年的记忆,如小时候用过的瓷缸子、脸盆以及学校的教具等。这些小众元素通过不同的方式触及我的兴趣点,给予我内心的安宁。

    因此,我认为《再见土拨鼠》这样的电影不仅有必要存在,更应得到广泛推广,使其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2024年,这种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显著。五年前、十年前,这种可能性或许还遥不可及,那时的电影市场多为中心化、主流化的作品,电影要么大红大紫,要么影院一日游,默默无闻。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不同维度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敏锐的态度,不再盲目追随主流宣传的潮流,说某某导演又震惊了,某某演员老戏骨又流泪了之类的,主流的精英式的内容,而是关注自己的生活,发掘那些细小而独特的喜好。而《再见土拨鼠》正是这样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它值得我们带着自己的外甥一同观看。

    以上便是我对《再见土拨鼠》这部电影的个人感想与记录。

  4. 作为一部导演的毕业设计,已经称得上弘大与出众了,但是在成熟度上看仍然有所不足。不过作为一部“以孩童为主角”,以单纯的是非观和善恶观勾勒成主旋律的作品来说,足以抓住孩子一个半小时的目光了。 这次公映也让我看到了孩子奇特的关注点,戏里戏外分不清楚,追寻故事本身未能言语出的细枝末节,在孩子看来确是天大的事。尽管闭幕后导演再三强调“土拨鼠不能吃也不能治病更不鼓励和小动物直接接触”但相比孩子很难理解到这些“将童话嫁接入现实”后需要给孩子讲明白的苦楚吧。 影片中令人难受的点是奇怪的粉红书包与后边如同尴尬念白一样对于女儿生病的陈述。不过总的来说,是能看出导演试图全方位的放在孩童视角下,减少条件性铺垫的创作思路,从身边孩子们的反应中也看出来这些对大人造成困扰的似乎成功的没有对孩子造成困扰。在孩子们单纯“好人”“坏人”的善恶观中,仍是一出好戏。尽管孩子们对于主角最后一出奇怪的告别戏码的好奇心似乎远远大于“土拨鼠”本身在最后的份量,结尾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放出去了而不是收回来,这点深表遗憾。给人感觉像是一个电视剧第一季的结尾,而不是一个电影的结尾。

    不过我仍然很庆幸,在藏地时光的最后,去看到这一部称得上纯粹的藏族的儿童电影。不得不说对于根植在藏文化本身当中的儿童这一形象,在大众电影中确实属于盲区。尤其是万才导演离世之后,已经播下的藏地民族文化的种子,该结出其他怎样的果实,是更多拥有相关文化背景与审美视角的导演需要去填充且描绘的。在这一点上,《再见土拨鼠》以七年的坚守与韧性,迈出了很出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