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科伦拜校园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2002)

科伦拜校园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2002)

又名: 科伦拜恩的保龄 / 美国黐GUN档案(港)

导演: 迈克尔·摩尔

编剧: 迈克尔·摩尔

主演: 迈克尔·摩尔

类型: 纪录片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美国 德国

上映日期: 2002-05-15

片长: 120 分钟 IMDb: tt0310793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演员:



影评:


  1. ——《克伦拜恩的保龄》是第一部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第四遍的纪录片。尽管我已经爱了很多人,我还是爱上了麦克·摩尔。

    在密歇根,几乎任何人都有接触到枪的机会。一个瞎子可以拥有枪,为了有趣可以让一只狗扛着枪,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可以赠你步枪,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有责任的公民加入国民卫队还定期组织射击练习。
    老影帝查尔斯·赫斯顿也是全美枪支持有者协会主席说,他家里摆着一支上膛的枪,是他在享受由一群打下这片江山的老白人所指定的法律赋予的权力。
    国民卫队说,没有人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除了你自己,难道你要指望警察么指望政府么?
    片中主要涉及的三个惨剧都发生在密歇根,来自国民卫队的特瑞·尼古拉斯和提墨西·麦克怀恩制造了1995年的 俄克拉玛大爆炸造成168人死亡,克伦拜恩高中的两个男生枪杀了16名师生,一名6岁的男孩在舅舅家拿到了一把手枪带到了学校枪杀了另一名六岁的女孩。

    1

    在克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后,查尔斯·赫斯顿来到发生惨案的城市,激情四射地强调每个美国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人们则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大屠杀发生的原因:重金属文化,暴力影片,父母,电子游戏,南方公园(看画面上说这话的人貌似是个神职人员,看样子Matt Stone和Tray Parker真是吓到他们了),电视,娱乐节目——不过最多的指责还是针对大吼“上帝根本不存在”的玛丽莲·曼森,因为凶手听他的歌。 当他两年后回到丹佛开演唱会的时候,摩尔跟他谈话了。虽然我不怎么听他的歌,但是被他的言语迷倒了,妖人果真是有妖气的。
    公众责备他的理由是,不是每个看凌志广告的人都会买凌志车,但是总有一些会的。
    曼森说,我明白为什么会挑我出来做靶子,我的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电视里作宣传是很容易的事。我是所有恐惧的源泉仅仅因为我只是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随之而来的两个副产品就是谴责娱乐节目中的暴力和武器监督制度,多完美的竞选纲领!这样就莫妮卡·莱温斯基和那个轰炸其他国家的总统之间的事情就没人关心了。我只是个唱摇滚的歌手,谁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呢,玛丽莲·曼森还是总统?我个人希望是我自己,但应该还是总统的吧。(克伦拜恩大屠杀这一天,美国在科索沃投下了最多的导弹),我认为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没有人说总统对这起流血事件也有影响,媒体也不会这样报道的。因为当你看电视,看新闻,你只应该感到充分的恐惧,洪水,艾滋,谋杀,然后广告时间来了告诉你请买宜家买高露洁,你口气不好就没人离你,你有疹子就没人愿意干你,这些都是恐惧和消费的宣传,这一切只来源于一个思想就是让所有人保持恐惧,这样他们才会消费,我认为,是时候减少这种做法了。
    摩尔问他,如果你和哥伦比亚中学里面的人交谈你会说些什么呢?
    曼森说,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我更应该好好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是没人做过的。
    在两个克伦拜恩事件中的幸存学生与摩尔的合作下,K-MART宣布在将三个月停止销售武器弹药。


    2
    两个凶手在制造惨案之前去打了保龄球,这有什么寓意么?掷出保龄,瓶倒下,这个动作也许正是开枪,受害者倒毙下的慢镜头预演。
    可摩尔说,慢着,其他国家也有保龄球。被视为哥特之乡的德国,有很多玛丽莲·曼森及其拥蹙者;在 法国也能看到同样的暴力影片,暴力游戏则产自日本;如果说是因为家庭破碎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可英国的离婚率比美国高许多;如果说是因为贫穷,加拿大的失业率是这儿的两倍呢;还有人说这与美国的血腥历史有关,可德国,日本,法国,英国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过大屠杀。可这些国家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都不足美国的零头。又有人说因为在那些国家不太容易搞到枪。
    于是摩尔来到了加拿大的温莎城,这儿与底特律隔河相对,有40万人口。在过去三年中这个城市只发生了唯一一起谋杀案,是一个从底特律来的家伙拿着一支从明尼苏达偷来的枪干的。
    在加拿大,没有贫民区,没有种族歧视,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的医疗,家家夜不闭户。这里是天堂么?
    无所事事的青年人翘首等着好莱坞出的血腥片,失业率高达8%-9%,种族构成复杂,3000万公民中大约有700万件武器,在沃尔玛,弹药你想卖多少就能买多少。跟美国很像的嘛。

    准备充分,摩尔向查尔顿·赫斯顿的大别墅进发。

    3
    当六岁的小卡拉死在同学的枪口下以后,枪支协会的人也发怒了,他们十分希望把这个六岁的男孩在高高的树上绞死而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这个男孩来自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妈妈为了不被动地接受救济而每天坐很久的车去打工,为富人端饮料,她没有钱付房租正被迫要搬家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哥哥家,于是就有了惨剧的发生。
    像上次一样,查尔顿·赫斯顿又在惨剧发生后来到当地继续他的演讲。就像他不应该去这些悲伤弥漫的城市一样,这次查尔顿·赫斯顿也不该放摩尔进门的。
    这个西方白人男性中心主义者的每一句托词都被摩尔孔武有力地反驳了。他败了,他无言以对了,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摩尔把小卡拉捧花微笑的照片摆在赫斯特的豪华庭院里离开了。

    4
    中间有段讲述美国历史的动画,听配音很怀疑是Matt Stone和Tray Parker做的。

    因为害怕受迫害他们来到了美国,因为害怕印第安人就只好把他们全杀光,因为害怕失去自由开始杀英国人,因为害怕工作他们从非洲买来了奴隶,因为害怕奴隶他们发明了不用重复装弹的手枪, 奴隶制废除后因为害怕黑人又成立了3K党,当3K党被定义为恐怖组织后他们又成立了全美枪支所有者协会,当黑人可以做公车前部时他们开始恐慌,搬到郊区安上三重门锁买上两亿武器来让他们保持安全感。

    以前上犯罪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攻击性强往往都源于内心的自卑和恐惧。这话用来说美国,还真不错。
    要是这么说,我们中国人的得过且过和委曲求全就来源于内心的夜郎自大和无所顾忌,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2.     1, 这是一部2002年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历史上最佳纪录片的电影。在嘎纳,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13分钟。我对摩尔那肥胖臃肿的样子很有好感,也喜欢他采访时候肆无忌惮的腔调,这一切让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化顽童。我喜欢聪明的,有文化的孩子。他的电影充满了鲁迅式的“顺击一枪”,攻击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诸多方面。以俄克拉荷马爆炸案和科伦拜恩高中屠杀案为引子,他发现美国社会自911之后,恐惧已经成了美国人红细胞的一部分通过血液流遍了全身,深刻影响着美国人的思维和行动。外在上,表现为强烈的妄想症。而在恐吓美国人以及美国人受到恐吓之后开始自我恐吓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功不可没。面对严肃的话题,摩尔没有轻易放弃诙谐,并不停的追求刺激,结尾不出我意料的没有给我答案,是的,表明态度就可以了。

        2, 关于自由。摩尔在2003年的oscar颁奖典礼上言辞激烈,宣称:Mr.Bush shame on you。他甚至写过一本叫《笨白人》的书,在书中痛骂自小布什是“贼头”,并主张应该派遣军队、发射飞弹来驱逐这个贼首。他在书中还宣称“美国已经偏离了应走的道路,并处于无知愚蠢的状态。”摩尔为什么可以在大庭广众公开攻击总统呢?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个国家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你能说出你想说的。所以我说了。”因为说话的权利是受宪法的保护的,因为说话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言论自由是自由的一种,自由是天赋的权利。根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美国的公民持枪是合法的。这是对个人自由权力的尊重和保护,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指定宪法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政府的可怕,它很可能会滥用自己的权力而从民主走向专制,进而妨碍人民的自由。用林达的话说就是“总统是靠不住的”。所以,美国才会有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而保护人民自由权力不受侵犯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人民的持枪合法,这意味着当政府走向专制,开始侵犯人民的利益的时候,人民有权力并且可以实际上用武器进行反抗。摩尔运用言论自由的权力来批判自由的基础,一个悖论?

        3, 关于客观。我知道有个名号叫“新纪录电影”,它肯定了以前经常被否定的在纪录片中使用的“虚构”的手法。摩尔的这部电影也招到了广泛的质疑,认为个人色彩太过浓厚,摩尔作为片中人物带领观众走进其所要展示的世界,他的声音充满了暗示和诱惑的力量。他在片中带领哥伦比亚的受害者去K-MART讨还公道,对NRA主席拜访之后将6岁女孩的照片留在主席家中这样对个人立场的一再申明,无疑让不少人对其影片的客观性产生怀疑。但是,这是个何其混乱复杂的世界啊。所谓的客观冷静,缩在摄像机之后透过冰冷的镜头真的能够捕捉到所谓的真相吗?那么,那一排排在小学门口做现场报道的记者先生们,他们知道了什么?他们浮光掠影式的程式化报道真的能够逼近事件的真相吗?如果纪录片真的要求绝对的客观,那么要将影片的作者置于什么样的地位呢?纪录片的生命和力量在于真实,但是真实就是所谓的“摄影机式不会说谎的”,还是应该追求思想形态和意识上的真实?“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这是讨论纪录片的潜在前提。因为它永远记录的是现在,缺乏历史的参照和纵深,因而是局部而肤浅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借助理性的光芒来照亮尚未被认识清楚的事件呢?我倾向于创作者的介入,虽然同时我们要警惕他用自己的观念玩弄曲解真相。

        4, 关于恐慌心理。谣言的传播以及群体心理在这个社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我现在正在阅读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写个长一点的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已经写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我们在指责媒体的公德心何在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普通民众在恐慌以及制造恐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呢? “议员们都是好人,但罗马元老院是野兽”,个人也许是理性而富有智慧的,但是,但社会的原子——个人聚合成为集体的时候,那种癫狂应该说是接近病态的。并且,这种癫狂传染性极强。

  3. 美国人怕死。自我保护到了强迫症一般的地步。无论是里根式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克林顿式的实用主义者,所有政客都希望把暴力堵在国门之外。合乎其利益的,他不管对不对都要扶持;不合乎其利益的,他就要根除之。《华氏911》导演Michael Moore 拍摄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一开始就记录了这样的一部历史:

    • 1953, 推翻伊朗总理摩萨德(Mossadeq),扶持伊朗国王上台;
    • 1954, 中情局推翻瓜地马拉民选总统阿尔本兹(Arbenz),其间200,000 平民被杀;
    • 1963, 支持南越总统吴庭艳被刺杀;
    • 1963-1975年期间,美国造成了东南亚4百万人丧生;
    • 1973年9月11日,美国策动智利政变,民选总统阿连德(Salvador Allenda)被杀,独裁者皮诺切(Augusto Pinochet)被扶持上台,5000智利人丧生;
    • 1977,美国支持萨尔瓦多军事统治者,700000萨尔瓦多人被杀;
    • 1980年,美国扶持本拉登对抗前苏联,中情局给了本拉登30亿美元经费;
    • 1981年,里根向“反抗军”(contras)提供培训和资金,其间30,000尼加拉瓜人丧生;
    • 1982年,美国向萨达姆提供几十亿资金,支持萨达姆发展武器对抗伊朗;
    • 1983年,白宫秘密运送武器至伊朗,让伊朗对抗伊拉克;
    • 1989年,CIA特工、巴拿马总统诺列加(Noriega)不听华盛顿指挥,被赶下台,其间3000巴拿马平民死伤;
    • 1990年,伊拉克在美国武装的武装下入侵科威特;
    • 1991年,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老布什把科威特国王重新扶持上台;
    • 1998年,克林顿轰炸苏丹的“兵工厂”,后来发现 该工厂原来是在生产阿司匹林;
    • 1991年后,美国飞机几乎每周都对伊拉克执行轰炸任务,截至Michael Moore制作本片时为止,联合国估计有50万伊拉克儿童因轰炸和制裁而死;
    • 2000-2001年,美国向塔利班政权提供了2.45亿“援助”;
    •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利用他从CIA那里学来的专业知识,实施了 911恐怖袭击,杀死3000人。

    然后,Moore的影片让我们看到:1999年4月20日,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中最猛烈的一次轰炸,轰炸中遭到袭击的包括医院和平民住宅等非军事目标。

    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次轰炸的一个小时以后,祸起萧墙,科罗拉多州Columbine高中发生学生枪击事件,12个学生、一个老师被杀,无数人受伤,从现场录像看,场面如同好莱坞电影。借助军事强权,废一国元首如杀小鸡。可是这没有消灭暴力,就如同长城没有挡住秦王朝衰亡的厄运一样。

    Michael Moore是一个被人斥责为叛国者的人,也被另外一些人看成是美国的良心。从他这部《美国社会的暴力》上看来,他是一个难得的爱国者。他在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暴力?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有很多人都开始责怪歌手Maryln Manson,因为此人形象颓废,不男不女,看起来像个活鬼。凶手喜欢听此人的音乐。这就如同因为马加爵爱听崔健音乐而让崔健对凶杀负责一样。Michael Moore 问:你怎么不去责怪保龄球呢?因为凶手凶杀前还打过保龄球呢!不是说这个人所代表的文化没有责任,可是因为其形象恐怖,在电视上更容易印证正邪之对立,而把责任全部推给他,这人们找到一个简单的解释,让处在思考的大脑得以休息,却让更多祸因“逍遥法外”,那就非常危险了。警方把附近所有的凶杀全部推到一个认罪的凶犯身上,对未了案件结案处理,警方“大功告成”,可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说不定真正的凶手还会跑出来祸害。

    也有人说是电视和电脑游戏造成了暴力,可是Michael Moore说,暴力游戏日本更多,怎么日本当年凶杀案不到百起,而美国有一万一千多?又有人说,这都是白人和黑人的冲突造成的,可是Michael Moore跑到加拿大,发现其社会构成更复杂,而加拿大的凶杀也很少。同样,德国人也听类似于Maryln Manson之类古怪歌手的音乐,也不见这么多暴力?怎么就是美国有这么多?

    社会暴力是个复杂现象,有多重因素在发挥作用,包括上述这些原因。为一个事件找原因,其实是一种实用研究,要想在事物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你得排除所有其它可能的解释(rule out alternative explainations),才能真正让人信服。可是现象越复杂,就越是难以找到简单的因果关系。比如暴力思维的影响、个性、家庭教育、社区环境、贫困、种族对立、歧视、学校的安全保护、都有可能造成了Columbine事件。但是如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样,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

    要改变,只能综合防治。Michael Moore正在其网站上呼吁人们采取行动,给现政权所忽略或者失误的一些社会领域开展纠偏。这往往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未必能一朝一夕成功,却需要一砖一瓦的努力。如果听任现状的延续而无动于衷,我们交给子孙的,是什么样一个世界?

    另外,把责任推向整个社会,寻求社会改良,很大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造成暴力有很多原因,这些原因发挥影响的力度却不对等。有些原因却更值得关注,比如本文开始所说的在海外的穷兵黩武,因为在海外的干涉,影响了整体社会资源的调配,使人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关注内部的社会改革。其间接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再比如枪支泛滥,也更值得去努力改变。这次事件当中,枪支均合法购买,子弹来自附近K-Mart大超市。10天后,美国枪支协会在丹佛市集会,丹佛市长Wellington Webb事先警告大会主持人不要来,说他不受欢迎。对方回答说:“这是美国,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复述这句话的时候,场上掌声雷动。如此爱好枪支,捍卫枪支拥有权,又不希望受害,鱼和熊掌,岂能得兼?

    另外一些小的努力,可能会产生大的结果,我们称其为杠杆点(leverage points)。比如学校里的保安措施、着装规定(让武器不便隐藏)。但这些治标之策,和治本的人心工程、社会工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长久收效。对个人来说 ,无论在朝在野,要想做成一点事,就得从具体的行动入手,每次做出一点改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次影响一个人,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战术层面的可取之道。

    中国幸亏是一个实行枪支管制的国家,否则目前就已经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学校凶杀,不知还要增加多少。如果不去查找精神的、社会的、教育的、家庭的、个人的各方面原因,情况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社会郁积的对立和矛盾、偏见和歧视,也同样会成为暴力成长的温床。Michael Moore给美国敲的警钟,我们不妨一同侧耳倾听。
  4.     昨天突然收到老妈电话,原来她终于得知UW的枪击事件,我花了好一阵子才安慰她说这种情杀在哪个大学都有的,浙工大也有,只不过别人是动刀子,我们这是动枪子。后来琢磨着我怎么就能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呢,也许是吴宇森看多了,奥利佛.斯通看多了。

        这就像范.森特在<大象>里的观点,我们看到子弹嗖嗖地从身边飞过,我们觉得自己处在虚假的梦中,而不觉得一个社会制度正处在荒谬的境地。但数据这种东西往往是你不调查就会可能有一个模糊得可怕的错误,比如加拿大的人均枪支占有和枪杀死亡人数之比,虽然但从麦克.摩尔那里得知答案也不是严谨的做法,但是他的偏激至少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吸引已经完成了摩氏记录片的作用,能更容易地激起我们心中的非理性意识。

        对于记录片的作用本身就有很多争执,完全忠实于事实,还是加入适当的主观观点?这是如薛定谔的猫一样的窘境,事实上,我们在观测并记录事实的同时,已经改变了观众对事实的原始理解。麦克.摩尔把我们当傻子?我看他只是不想给我们送上一杯白开水。范.森特倒是端上了一杯白开水,却是亮色的,而且冷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导演的存在,只有摄影机的游走还隐约透露着一只大象即将闯入的信息。

        戈尔在<麻烦的真相>里有效地把记录片当作武器攻击了布什政府,记录片的忠实粉丝可能会不大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的观点很个人,诠释太个人,甚至把数据这样比对,前一个是CO2含量曲线,后一个是温度曲线,CO2高到一定程度,他让你觉得温度也会高到那个程度,乐哥看了肯定会不高兴,这简直就是视统计于无物啊。但不能否认,戈尔真的让观众在某一刻相信,布什就是Global Warming的大帮凶,这是一种很牛的技巧,摩尔擅长的技巧。我觉得仅仅是凭这种开创性的嘻笑怒骂式记录片技巧,摩尔就应该获得一个电影的终身成就奖,如果电影届有《Nature》,他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就应该凭那个南方公园式的动画而成为这种学术期刊当年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

        所以尽管他的记录片不够"客观"不够"真实"不够"逻辑性",但却让受众轻易地接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赫尔佐格没做到这点,王兵也没做到这点。范.森特把电影拍成记录片,拿走一座金棕榈,麦克.摩尔把记录片拍成电影,又拿走一座金棕榈,<大象>和<华氏911>都不够好看,也许戛纳只是想说,我们比威尼斯更学术。

        两个美国人在科伦拜恩上报持了不同的观点,范.森特把他当作一个时间地点人物的青春期新闻事件,麦克.摩尔则顽皮地跳到了步枪协会会长的面前,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影评人为<大象>里类似<闪灵>的低机位移动赞不绝口,而美国人却为摩尔扔出的弧线保龄球感到震惊。亚特兰大爆炸案的主角在森林里躲了数年终于被揪出来,却只是让我想起那次奥运会的主题曲,作者是美国五十年来最出色的作曲家John Williams,他的作品就像美国人的典型性格,高昂,大开大壑,推进迅速,织体单薄。大部分的美国人嘴上什么都不说,但心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坚持的观点是你很难动摇的,虽然他们初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也只是一时的冲动,所以你很难想象为什么经常可以在美国各地看到藏独和某功的支持者,Phoebe肯定没去过西藏,而给某功发传动的美国人估计也没几个见过那张莲花座像。我们常说国人思想蒙蔽,但我看国人至少一点也不死顽固,美国却一如既往地坚信他们的正义,他们在别国做的是帮助而不是屠杀。

        比起在萨尔瓦多和科索沃死去的数万民众,科伦拜恩死去的12枚花骨朵似乎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但看到Discovery里Harris和Klebold拿保龄瓶做射击练习时,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哀伤,民兵队也这么做,相似的动作并不代表保龄是一场杀戮的罪魁祸首。就像美国人突然地就大肆抨击朋克,抨击哥特,抨击Marilyn Manson,这些都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真正的主因。欧洲人也看<操我>,亚洲人都看银河映象,加拿大人说我们有很多杆枪,却只有美国人一天到晚为夜半的枪声而惴惴不安。

        <大象>里的男孩长得很漂亮,天空也很干净,越干净就越让我们恐慌,我不想在UWay上遇到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尴尬:This was my first gun. I couldn't wait to go out and shoot up the neighborhood.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让大象踩着保龄,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碰枪,虽然我小时候也经常拿气枪去打猎,但潜在的危险可能会扼杀一切。社会伦理无法阻碍科学让人类触碰原子弹,但我还是有能力让孩子远离枪支弹药的。

        说来,小时候虽然被抢过,但我真的觉得中国比美国安全,这是冷兵器给予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