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人生的枷锁 Of Human Bondage(1934)

简介:

    菲利普(莱斯利·霍华德 Leslie Howard 饰)一直以来都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但最终,他明白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他放弃了理想,转而进入一间药物学校深造。在那里,菲利普邂逅了名为德雷德(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饰)的女孩,虽然德雷德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她的美貌打动了菲利普,令他深深的坠入情网。

演员:



影评:

  1. 评分仅针对女主角的表演:五星——影史经典,流传千古

    "An evil heroine such as Mildred was really unheard of in that day. J.L. could not possibly understand any actress who would want to play such a part", Davis said.(J.L.指戴维斯当时所在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老板Jack L. Warner)

    上世纪三十年代,邪恶的不受同情的女性银幕形象前所未闻,因为无论是女演员还是她们的老板都担心出演这样的角色会损害星途,于是凯瑟琳赫本、艾琳邓恩和安哈丁先后拒绝了出演Of Human Bondage,但贝蒂戴维斯认为这对于自己是一个机会。

    生于1908年的贝蒂戴维斯比凯瑟琳赫本小了将近一岁,但她的好莱坞之路却远没有后者那么坦荡顺利:赫本1932年银幕处子秀A Bill of Divorcement一炮而红沐浴盛赞,而戴维斯的第一部电影The Bad Sister(1931)反响平平还使她在片场被化妆师严厉打击了自信心;赫本在1933年凭第三部电影拿奥斯卡影后第四部电影拿威尼斯影后,戴维斯则在20多部电影中打了酱油演了女N之后才等到Of Human Bondage。

    可见彼时的戴维斯内心是有多焦躁,她磨烂了嘴皮子恳求华纳兄弟的老板把她租给雷电华演Of Human Bondage,直到华纳兄弟也需要雷电华的当家花旦艾琳邓恩演Sweet Adeline,双方才交易了女演员。

    讲了这么多,一是想表明戴维斯演这片子的时候有多卖力,二是说她在片子的bitch形象是好莱坞影史意义上的突破。片中的女主角粗鄙、愚昧、无能且以自我为中心,她生活在自己低级的价值观中,纯粹是为了廉价的享乐而活,她没有任何改善自己的想法,她不爱任何人甚至她自己。戴维斯把角色的恶演的入木三分,同时也证明自己有能力塑造下等俗气的女性形象。我喜欢她对莱斯利霍华德那一脸嫌弃与不屑的表情,至于那场长达一分钟不停顿的咆哮戏,用“流传千古”来形容是怎么都不为过吧!

    题外话,此片中贝蒂戴维斯是莱斯利霍华德逃不了的命中克星,到了Gone with the Wind霍华德又让费雯丽欲罢不能,贝蒂是不是赢了费雯,哈哈~
  2. 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原著小说将近 700 页,这部 82 分钟的电影其实砍了大部分原著的内容,尤其是(鄙以为)书中的精髓:男主对人生的意义和试图明白为什么生活可以如此折磨人的探索, aka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why life is such a torment。在书中几乎男主所有的人生重大转折都发生在对这个探索有所发现的时刻,比如宗教的虚无,比如金钱的重要性,比如职业的选择,比如成熟的伴侣和亲密关系对成年生活影响等等。

    当然了一部好电影未必需要完全跟足原著,也不大可能在电影的篇幅内包含所有原著内容,更不要说太过卖弄对原著的了解的电影常常致人反感。一部好看的电影的更多是需要依靠自身的品格,比如选角,剧本,表演,配乐,拍摄手法等,这部电影在这些方面其实都做的非常不错(除了剧本和台词之外)。

    女主 Betty Davis 虽然是个美国人(据说在出演这部电影之前,她请了一个伦敦的女帮佣,天天跟着她练 Cockney 口音),但是她确实把书中 Mildred 的低俗、放荡、肤浅和愚昧演绎的入木三分。尤其是菲利普第一次带她出去喝香槟的戏,那个 “Champagne” 的发音还有低头闭眼喝香槟的做作劲儿简直是绝了!堪称本片最佳表演片段之一。

    Mildred & Champagne

    在书中,Mildred 是菲利普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魔咒。直到最后菲利普也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会爱上这样一个恶毒的女人;为什么每次一看到她,他就心甘情愿的犯贱;为什么在她做了那么多让他不齿的事情以后,他依然会在街上瞥见一个像 Mildred 的女人的背影时,就像个傻子一样地追了好久。电影中菲利普的家中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幅画:

    墙上裸女,手中 Mildred

    这是Mildred 向男主求爱而不得时候的大爆发场景

    墙上的这幅画应该是男主临摹的 :

    Grande Odalisque by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画中的裸女是某个君主的小妾。每当 Mildred 出现在菲利普的家中,或者是在菲利普的家中被人提及的时候,镜头中好像都会出现这幅画。当年这幅画发表的时候,有评论家批评说裸女的生理构造不符合解剖学事实,但是也有一种理论是,鉴于小妾的主要功能就是专供君主来发泄性欲的,这种不正常的生理结构只是画中性欲元素的突显而已。电影中频频把 Mildred 和这幅画放在一个画面里,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把她们两人摆在相通的位置上看待。Mildred 一直都在用肉体交换资源的习惯中,只是菲利普太可悲,才会真的爱上这样一个渣女,心甘情愿一次次的做 ”舔狗“。

    电影的最后 Mildred 死于贫穷、卖淫和疾病。这应该是除了情节的删减以外,电影和书最大的一个不同点了。书中其实并没有明确交代 Mildred 的死亡,只是说 Mildred 因为做妓女染上了梅毒,菲利普最后一次帮她以后就再也没在伦敦见过她。和电影比起来,书中的菲利普在脱离 “女人和情欲” 这个枷锁的时候,似乎有更多的主动权。他先是离开了 Mildred,再和 Sally (也就是他最后娶的妻子)一家发展了一段健康、温馨的亲人关系,然后才和 Sally 水到渠成的在一起。书中菲利普要离开英国,也是受到了在巴黎遇到的艺术家们的启发,去遥远的东方异国,探索艺术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但是在电影中,菲利普却是因为 Mildred 而想要远避家乡,做海上医生;也是因为知道 Mildred 死了以后,决定留在英国并和 Sally 求婚,还说自己终于 “自由” 了。虽然从书中也不免想到 Mildred 应该是命不久矣,但是电影这样拍,怎么都让我觉得曲解了作者的意图,堪称败笔。这样就完全将人性的枷锁这个主题,变成了言情 —— Mildred 是激情和欲望的化身,Nora 是伤心失望时的备胎,Sally 是看遍繁华后平淡的妥协。

    不过电影本来就是大众娱乐,所以只要它做到了 “好看”,我觉得也不用太抠原著。毕竟我期望电影能做到的,是给我贫瘠的想象力带来一些鲜活的面孔和场景,而这部电影做到了。感谢 Leslie Howard 的盛世美颜和 Betty Davis 婊劲十足的表演。

    海报

    这个海报在当年绝对算得上色情了吧。这部电影上映之后 5 年,电影《飘》上映。当时白瑞德和斯嘉丽的那场激情 “强暴” 戏还被视为情色影片。更别说这里的大露酥胸了。

    三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抓的很准。Mildred 的轻浮,男主(右)的别扭和忧郁,Harry 的轻佻(左)都在这一张图里了。

    这张剧照也会讲故事:明明是男主 (左)请自己的好朋友 Harry(中)和女朋友吃饭,怎么到了最后他们俩搞到一块去了?

    男主真的不适合露齿笑。闭上嘴,我们还是朋友...

    不过电影本来就是大众娱乐,所以只要它做到了 “好看”,我觉得也不用太抠原著。毕竟我期望电影能做到的,是给我贫瘠的想象力带来一些鲜活的面孔和场景,而这部电影做到了。感谢 Leslie Howard 的盛世美颜,和 Betty Davis 婊劲十足的表演。 .

  3. 每次落笔写这类无责任乱评,总会羞愧于豆瓣页面右边的那句严肃又正经的“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再加之《人生的枷锁》(1934)可以称得上是小众电影中的最小众,即使本人落笔稍有不慎,讨来了人神共愤的千古骂名,这篇拙作也不得不勉为其难,屹立不倒于所谓“热门评论”一栏中。闲言少叙,正文开始,欢送“走在二流作家前列”的某小说家英魂、《人生的枷锁》原著拥趸以及打算永远以最端正态度审视本片的热心读者。

    一、Cockney

    众所周知,扮演本片中Mildred Rogers的Bette Davis出生并成长于美国。但是为了适应女主角的伦敦土著身份,Bette便毅然决然拿起了Cockney——伦敦本地腔。刚看到Mildred在咖啡馆/小饭店出场时,我觉得话说成这样对一个美国演员够不容易;看到Mildred和Philip反复拉锯,我觉得光听口音也得给后者折磨得够呛;到了最后,Mildred/Bette Davis发飚的一瞬,肖伯纳剧本《皮格马利翁》中的语音学家Higgins和他的一句警世名言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

    “A woman who utters such depressing and disgusting sounds has no right to be anywhere!”
    “一个发出这么难听可怕声音的女人,无权待在任何地方!”

    应时应景,这句话应该改造成:“一个足以发出这么难听可怕声音的女人,无权在古今中外的任何电影中担当女一号!”

    结论:Bravo,Ms. Davis!你令本片成为了研究影史中Cockney的必备资料。

    二、Leslie Howard

    至今我所见到大多数评论都倾向于这种观点:扮演男主人公Philip Carey的Leslie Howard风头完全被当时尚无名气的Bette Davis压过。姑且不论Leslie Howard究竟演技如何,我们先来设想一下这样的可能性:尊重原著,多给Philip Carey的德国求学生活和巴黎艺术家生涯一点笔墨,是否这样一个Philip Carey就能在Mildred的高峰下显得略微光彩照人?

    个人认为,Leslie Howard在影片5分钟到7分钟时,内翻的右脚被当作“a more interesting case”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段落表演非常精彩;可是就算Howard再怎么惟妙惟肖地演活了一个自卑到无以复加的残疾人,也无助于触动问题的本质——那就是——Philip Carey的人格有缺陷!

    IMDB上曾有人总结,可怜的Leslie Howard,短短一辈子,几乎从没演过一个理想角色。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从某个角度说,年轻而无能
    Gone with the Wind,艾希礼:从某个角度说,阴郁又娘娘腔
    A Free Soul,马球选手温斯罗普:从某个角度说,(至少一度)就是懦弱的化身
    49th Parallel,艺术家:这部电影我暂时还没看过,但被那个评论者形容为the most bizarre and creepy role he/she has ever seen……⊙﹏⊙
    Of Human Bondage,Philip Carey:怎么看都有明显受虐倾向

    结论:Leslie Howard who?

    三、“Yew cad... ”

    总的来说,《人生的枷锁》(1934)不论是在IMDB还是豆瓣上都评价不高(尽管在所有改编版本里确实是评价最高的orz);但是电影开始后1小时零5分的Mildred的经典台词绝对不容错过!

    (Philip Carey)“You disgust me.”
    “Me?”
    “I disgust YOU?”
    ……
    (省略极具挖苦讽刺之能事的台词十余句,准独白长达一分钟)

    仍然是在IMDB论坛上,听到有人说,每当he/she is feeling down,就听这段台词以便cheer himself/herself up……orz

    不过说真的,Bette Davis在此处展现了极完美的功力。这也是本片唯一称得上是“万古流芳、永载史册”的段落。
  4. 1.要时时刻刻为生计操心,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的了。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钱是人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余五感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人生一半的可能性都会被堵死。做任何事情都担心自己得不偿失,绝不会为了一先令付出两先令的成本。有些人说贫穷是对艺术家最好的鞭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体会过贫穷的切肤之痛。他们不知道贫穷会让一个人变得刻薄,它会让你遭受无尽的羞辱,它会斩断你的翅膀,它会像癌症一样吞噬你的灵魂。

    There is nothing so degrading as the constant anxiety about one’s means of livelihood. I have nothing but contempt for the people who despise money. They are hypocrites or fools. Money is like a sixth sense without which you cannot make a complete use of the other five. Without an adequate income half the possibilities of life are shut off. The only thing to be careful about is that you do not pay more than a shilling for the shilling you earn. You will hear people say that poverty is the best spur to the artist. They have never felt the iron of it in their flesh. They do not know how mean it makes you. It exposes you to endless humiliation, it cuts your wings, it eats into your soul like a cancer. It is not wealth one asks for, but just enough to preserve one’s dignity, to work unhampered, to be generous, frank, and independent.

    2.他知道缺钱会让一个人变得小气、刻薄、贪婪,会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让他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变得庸俗;每一个便士都要斤斤计较的时候,钱的重要性就像被哈哈镜放大了一样,必须有一定的能力才能正确看待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