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侍读女郎 La lectrice(1988)

简介:

    她复活了一项19世纪的传统:为人提供朗诵服务。瘫痪少年、瞎眼遗孀、离异商人、退休法官和缺少母爱的幼女,都是她的客户。他们不能或者不愿意自己看书,只用耳朵听。她为他们读托尔斯泰、莫泊桑,也读波德莱尔和杜拉斯,读《爱丽丝漫游仙境》,也读《所多玛120天》,甚至包括马克思、高尔基和列宁。她时而是现实中的康斯坦丝,时而是虚构人物玛丽。她马不停蹄地填补着别人生命中的破洞,简直又是80年……

演员:



影评:

  1. 终究是法国电影。
    有人说,法国电影式微了。然而,法国电影像一个落寞贵族,即便潦倒,也还有那份雍容从容的优雅气质。这部一九八八年的法国电影有特别的结构:女人在床头为他的丈夫读一段书。所读的书,是讲述一个为人读书的女人的经历。女人为各式人等读各式书籍,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到杜拉斯的《情人》,从萨德到列宁,无奇不有。如同书藉之于读者,要求侍读的人从他们所要读的书里直接透露出他们最怪异、私密、离奇的个人生活妄想。电影取消了读与被读的界限,你无法确定,这个正在读书的女人是否正在阅读她自己。书里有大段大段的原著引文。这些引文构成了电影的修辞,使它像一首迷宫般的诗歌,表现出人的处境的假设性,和阅读本身的冒险性。
    电影充分张扬了一种法国式的对于知识与权力相互唤起的哲学意念。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法国结构主义诗学的影像阐释。

  2. 如果说,红头发的罗拉是一直在跑的人。伊万是一直试图回到过去的人。枕草子的诺子是一直在书写的人。那Marie就是一个一直在读的人。
    Marie有一种漂亮的嗓音。给自己的男人,也给自己,读一本侍读女郎的书,书中的人为各种不同的人读书。读书的人和被读的人在某个瞬间重复的交叉。你分不清,是谁在读或者被读。但会知道,他们共同的在经历着那样的人们。
    灰朦的天空下。1988年的法国。巷弄。灰白色的墙。无人经过。Marie穿梭在这样的小巷,为一个个需求着提供她的声音和他们的幻想。
    盲人和残疾人的互相扶持。老人重复的一句话。为列宁过生日的神情兴奋的寡妇。中年人的刻意布置的椅子。几个端坐着等着听萨德的人。很多人不能自己读书,因为他们太年轻,太老;太悲伤,太孤单。却从Marie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幻想。
    甚至后来取消了读与被读的界限,你无法确定,她是否正在读自己。
    朦朦的天,一杯热巧克力,一个人,摊在懒骨头上,我也读着别人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放纵的消失了时间。甜蜜了我的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