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狗牙 Κυνόδοντας(2009)

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奇怪家庭。家庭成员由一对父母和大儿子、两个女儿组成,一家五口终日生活在一座隐秘的大宅子里。三个孩子自小被父亲隔离于此,他们不能接触除父母外的人,对高墙之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父亲上班后,他们就与母亲在屋子里学习、玩耍。他们所有的知识都由父母教导,父亲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极其危险,而孩子们如果想要出去,必须等到“狗牙”脱落。

演员:



影评:

  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词包括大海、高速公路、远足旅行……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可以说,我要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 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这是电影《狗牙》的开场白,《狗牙》是2009年的一部希腊电影。这个电影说的可不是现代诗歌的创作,它讲的是一个奇特的封 闭家庭,但这个家庭有着极权主义的全部秘密。 父母用高墙把房子给围了起来。他们反复告诉三个已近成年的孩子,高墙外面的世界凶险残暴,只有高墙里才安全幸福。他们还告诉孩子,只有开车才能出门,而要 学习开车,必须等到他们的“狗牙”掉落。他们家没有网络报纸,没有电视广播,没有任何关于外界的信息。孩子们在安静的房子里日复一日地玩着单调的游戏,当 一只野猫闯入庭院,儿子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这个不速之客,父亲夸他干得漂亮:“猫,是一种及其残忍的动物,专门以吃人为生。” 在这个父亲的治理术中,有暴力——孩子们经常挨打挨骂;有洗脑——录音机播放的永远是“爱家主义”宣传;有贿赂——父亲给孩子们买好吃好玩的,甚至定期给 儿子送来性伙伴预防他逃跑……总之,父亲实施的是“教科书式”的极权统治。在这个统治模式里,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对语言的改造。 大海是多么危险的事物。它蔚蓝,辽阔,深不可测,唤起孩子们的憧憬,简直是亚当夏娃面前的那只苹果。而沙发多么安全舒适,它上面只能坐着昏昏沉沉的屁股。 于是大海被定义成皮质沙发。当所有深不可测的都被定义成安全舒适的,神奇的都被定义成平淡的,飞驰的被定义成呆滞的,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成了一个“脱敏” 的世界。儿子从妓女那听说一个新词“鬼”,他问“什么是鬼”,妈妈面无表情地说,鬼是一种很小的黄色的花。 一切专制者都试图控制人的思想,但警察无法进驻人的大脑,于是只能控制思想的表达。语言因此必须被消毒,被驯化。一些词被妖魔化,另一些词被扎上蝴蝶结, 一些词被灌入硫酸,另一些词则被喷上了香水。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提起“农民起义”,我就想起了“可歌可泣”,一说到“地主”,我就想到了“剥削”,一说到 “国民党”,就想起“三座大山”……成年以后我知道历史并非如此非黑即白,但这些被“加工”过的词汇在意识深处留下的情绪反射却经久不去。以条件反射代替 思考,使每一个词语在展开其内容之前散发出某种“气味”,正是此类教育的成功之处。 重新定义词语只是阉割语言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则直接取消某些词汇的存在。《1984》里,大洋国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叫做“新话”。赛麦是大洋国的字典编辑,他兴奋地告诉主角温斯顿,新话是世界上唯一词汇量在逐年缩小的语言。“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 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不可能有任何语言来表达这些思想。” 让反动思想不可能找到词语来表达,这可真是一个控制思想的绝招,几乎相当于想吃椰子就是找不到砍刀,想烧水就是找不到容器。你想说“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 链”?对不起,世上并没有“锁链”这个字眼。“失去的只有枷锁”?对不起,世上也没有“枷锁”这个词。镣铐?查无此词。绳索?查无此词。紧箍咒?这是什么 东西?……好吧,让你闹革命,无产阶级失去的全都是面包。 当然,不断增加敏感词的代价就是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极端的例子就是文革大字报体,全都是“打倒”、“万岁”、“毒草”、“怒火”这样干瘪的词汇,汉语从 从一个水美草丰的田野变成不毛之地。郭沫若给江青写道:“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甚至老舍也写过 “万岁万岁万万岁”。即使是极权的反抗者,也找不到自己的语言——他只能借用当权者的语言。遇罗克的《出身论》说的是人人平等的道理,字里行间却充满“捍 卫毛主席路线”这样的字眼。杨曦光的《中国向何处去》主张直接民主,但文中处处是“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类的八股。他们想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但 是他们能找到的“米”只是最狰狞的词句。 思想的钳制造就语言的饥荒,但语言的饥荒也恶化思想的贫困。一个政权的专制程度,总是和它的词语丰富程度成反比。《狗牙》里,驯狗师说:“狗可以象泥土一 样被塑造”。这样的隐喻真叫人惊恐,但果真如此吗?秋菊不懂得“人权”这个概念,但是她知道要个“说法”。普通人鲜有使用“民主”这个字眼,但是懂得“商 量”之精神。真实的情感总要找到它的语言出口,就象有翅膀的东西总想张开它的翅膀。《狗牙》的结尾,大女儿砸掉自己的牙齿,藏在车的后备箱里逃了出来。有 一天,她将穿过高速公路去远足旅行,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时候,父亲再也不能向她隐瞒这个世界有多么神奇。

  2.     极权不仅存在于国家,也存在于家庭,人们内心之中其实深藏着极权的欲望,只要时机合适,它总会钻出来,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极权总是以纯洁的名义,划定一个界限,将人们与外界隔离开来,不允许人们越雷池半步。它总是将外面美好的世界诬为漆黑一片,警告着人们如果冒险去外界会有致命的危险;同时它总是在内部制造着一种乌托邦,实践着自己蛮横的理想,其实那种理想那种纯洁已是污糟不已,那种所谓的爱让人失去自由充满了恐怖。
        希腊的影片《犬齿之家》(又名《狗牙》)正是描述了这样一种极权的家庭。这是一个豪华别墅,有着大片美丽的花园,还有着清澈的泳池。别墅里绿草成茵,鲜花遍地。不过这个宛如天堂的别墅却位于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之处,别墅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包围着。别墅里生活着一家五口,作为家长也是独裁者的父母(主事者是父亲,他在外面经营着一家公司,同时也只有他具有走出这个别墅到外面世界的权力),还有一儿两女,他们正是青春年华。表面上看,他们一家生活幸福,应有尽有,享受着天伦之乐,父亲挣着钱让家庭生活无忧,母亲在家主着事,子女们则快乐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不过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就揭示出这个美好乌托邦的荒谬性:儿子与姐妹虽已成人,却玩着无聊的游戏(如将手指放在热水之下,看谁能经受的时间最长);他们所接受的知识,竟是父母精心构造的虚假知识(如母亲告诉儿子僵尸就是草地上的小黄花);他们的自由,只是围墙之内方寸之地的自由;他们的生活,是充满了程式化的生活;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的交往,没有电视只有家庭的录像供他们娱乐,唯一的电话深锁于保险箱内只供母亲与父亲联络之用;甚至儿子性的需求,也只能靠父亲定期从公司里带来女员工为其解决。
        这个表面看似幸福和谐的家庭,其实已是暗流汹涌,矛盾密布。父母在家庭中拥有着绝对的权威,而且随时对其子女使用暴力。三个儿女心中也充满着暴力与仇恨,这种压抑着的暴力与仇恨,有时更加凶险,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时时很血腥。他们面对外面世界的黑暗虽然充满了恐惧之心,但毕竟年轻的心灵也有着对于外界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立于高墙之下,对着外面世界兴叹。电影的最初,我们只是很惊奇,惊奇于这个奇怪的家庭,惊奇这个家庭的荒谬,为他们的各种怪异的行为感到可笑。但随着镜头的深入,家庭内部的黑暗面越来越突显,我们的恐惧之感也油然而生,一股凉气也从心底奔涌而出,这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所描述的多么相似啊。外来的女员工,给这个与世隔绝的家庭带来了新鲜的东西,也激化着这个家庭内在的矛盾。父亲害怕着这种变化,他决定终止这个外来女员工进入这个封闭之家。其实,任何极权对于外界的信息都充满着恐惧,因为外来的东西肯定会戳破他们精心编造的谎言,也会破坏他们定下的各种规条,威胁到他们的独裁统治。于是这个家庭只能走入更加黑暗与恐怖之中,他们竟让兄妹之间的乱伦来解决性的欲求。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这个极权家庭的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犬齿作为电影名在电影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犬齿本来是动物固有之物,肉食动物尤其发达,在人类来说已是逐渐退化,但只要长出,就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脱落。而电影中的父亲却告诉孩子们犬齿的脱落标志着人的成熟,只要犬齿未掉,就证明他们还未长大,还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还得需要他的保护。他实际上是想将孩子们终身置于他的独裁之下。同时犬齿在他的心目中还有另一层乌托邦的意味。犬齿是人类野性的象征,他试图驯服人的野性,也就是自然的本性。要想人失去自然本性又是谈何容易!在电影中他没有做到,其实在现实中,比他威力大得多的独裁者也难以做到。只有尊重人性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相处,极权之可恶与必然失败也就在于此,可惜所有的极权拥护者却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的大女儿为了能走出这个笼子,跨越那堵高墙,只能用哑铃砸掉自己的犬齿,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成熟,可以见识外面的世界。
        狗也是影片中的一个意象。父亲总想着找只狗来看家护院,同时防备孩子们的外逃,但狗得送到驯狗中心去驯服,得经过五个阶段的训练。其实这也是在喻暗着这个家庭对于儿女也就是他们子民的的驯服之困难。当狗还未驯服好,而人却已逃出。只是大女儿出逃的方式其实也深受这个家庭的规条与谎言的影响,她出逃之前先砸掉犬齿,以证明自己已长大;她选择了躺在父亲车的后尾箱里出逃,因为父亲告诉她人的双脚不能触碰外面之地。这不禁让人担忧,她即使出逃成功,在这种极权家庭里成长的她,还能适应外面的世界吗?这三兄妹其实还有一个哥哥,虽然在整部影片中他并未出现,但他却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是死是活,我们不知道,这个家庭对于他也是讳莫如深。也许他也是如他妹妹一样,逃出了这个家庭,毕竟青春的激情与人性的自由,是谁也无法阻止的。
        这部影片其实探讨着极权存在的基础,极权的存在只能靠编织谎言,只能靠对外界的封闭,只能靠高压的统治。但谎言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永不戳破;而在这个自由交往的世界,想封堵外界的信息又是何其艰难;面对人性的复苏与被统治者自身的强大,高压的统治其实最后也会摧枯拉朽。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与外界交流的欲望,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犬齿之家》看似很荒谬,但导演是在以小喻大,说的是家庭,其实暗喻的是国家,国家的极权,才是人们所真正担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犬齿之家》如同《一九八四》一样,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索。
  3. 小女儿问,妈妈,能把电话递给我么?妈妈给了她一个盐罐。 爸爸说,赢的人会有奖励,奖励看录像,于是大家一起看家庭录像。妈妈说掉下来的飞机会属于应该得到它的人,原来儿女们都以为天上的飞机和玩具飞机是一个大小。爸爸带回家一个女人,让自己的儿子与她做爱,直到她《出卖》这个家庭,给了大女儿两盘录像带。于是他决定让大女儿代替她的角色,与他的儿子做爱。一整片的荒谬让人越来越崩溃,直到看过了《诺基》的大女儿打断了自己的犬牙。这时她会相信,人的犬牙是不会自己掉下来的。

    绝对的保护,代表了绝对的占有,家长,甚至政府,每每将保护放在嘴边,把占有放在灵魂。 他们说猫会进攻我们的住宅,绑架我们的亲人,他们说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以至于你无法用脚触碰家宅以外的土地。 在荒谬之中成长的孩子们,要么在荒谬中灭亡,要么就在荒谬中爆发,而爆发力的大小与荒谬持续的长度成正比。 任何一个在好奇心驱使下要发现真相,满足逐渐增长的欲望的同时,都经历着比在同一条件下沉溺于现状的人更多的困惑与折磨。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象征,象征希腊这些年来对国人的隐瞒,隐瞒这无法继续的经济,这入不敷出的现状让恐慌变成谎言,直到对它的打击狂升猛增。原来这种恐慌的隐瞒早就深入民心。

    我看着大女儿放肆地跳着舞,荒诞但是绝望,我相信,父亲的后车厢真的可以带她进入这外界被肮脏感染了的黑洞。谎言是善意的,谎言也是稻型灰影的催化剂,这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我没有生别的孩子,因为我只爱你一个。
  4. 影片开始,呈现的怪异,逐步带你觑视窒息封闭的病态生活。三个“小朋友”学习完扭曲变异了的单词,开始玩测试耐力的游戏。后来他们又玩蒙眼睛找妈妈,游泳池里诈死并救生,抢飞机模型,麻醉自己看谁先醒来……温和的玩法变得无聊了,他们就会找些激烈的,比如一刀划开弟弟的手臂,一剪子虐杀小猫……直至最后大女儿用哑铃敲碎自己的犬牙,血肉模糊地钻进汽车后备箱,以行动呐喊出向往外面的世界,要脱离魔窟的自然意愿。 讲上面的剧情,你会瞠目结舌,这不是全部,还有更多无法想象的面目,是以一个家庭为形态展现的极权主义、以父亲的角色诠释的独裁者。微缩在了一家人身上,可怖的氛围却是可以惊醒世人的。当然,对于置身可怖氛围中的人,看这电影并解读,我觉得情感上一定是复杂怪异的,没错,我觉得复杂怪异。

    一个富裕的变态家庭,一对夫妻与三个成年的孩子,在与世隔绝的乡郊别墅生活。在父亲与母亲共谋的软性恐怖统治中,孩子们像动物一样,迫使没有思想地吃喝拉撒。他们是犬齿之家,只有父亲开车出入家门与外界接触。其他人不得跨出家门半步,他们被灌输外面到处都是凶猛吃人的动物,而且都在漫长隔绝社会的生活习惯中,变成了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惧怕亦无力幻想的原始“生物”。但有欲望,带有暴戾的攻击性,充满好奇心,同时又缺乏自控力,没有是非善恶的分辨力。跳出人形,可以想象,豢养的画面。 而要维持这样一种特殊家庭的稳定和谐,犬之首的父亲自有办法。作为统治者,利用"为你好"的谎言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权利,不过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私欲。思想上,头领享受自幼洗脑幼仔的成功果实,并随他们的成长继续发展加固着。“僵尸”的单词在这里是“花朵”的意思,“电话”的意思是“椒盐”,随便一个来自外界的词汇都被美化成其他词意,必须屏蔽所有会激发孩子们思考的信息,包装袋上的说明一律销毁。但小女儿可以阅读医学书籍,自以为医术高明。大女儿可以群魔附身般乱舞,纵容萌芽的创造力与自我存在感。儿子无需禁欲,父亲还会异常重视这些,就像重视发情期的动物,以免其危险的攻击性。事物总有正反面,哪怕百分之九十的隔绝,依然是个漏缝的蛋,那就有苍蝇叮咬。总之,思想上的控制,应该是在极端的虚伪的保护主义口号掩饰下的专制,又是寻求兽化而孤注一掷的病态心理,定然是要制造灾难的,只需要某个临界点。 生活中,他工厂的门卫女便是用钱找来的发泄工具,以防泄露秘密,女人被戴上眼罩,定期被犬爸爸带入这个家庭,动物似地满足成年儿子的需求。结果女人不老实,用发夹、发胶、录像带交换,诱骗犬女为其性服务,结果被犬爸爸发现,并恶劣惩罚。之后乱伦上演,为保持家庭的彻底封闭、安全,大女儿担当起慰安儿子的工具,整个家庭暂时回归平静。但非真相,随犬爸爸的会议精神——必须接纳训练完毕的小狗(非常怯懦的小白狗),及那盘录像带的深刻影响,大女儿消失,像他们之前祭奠的哥哥,是死是活?又一个逃走了,而他们家的生活依然在悄无声息的毁灭中继续行进。 只用文字表达,足够惊悚怪诞。但移入画面,在电影《狗牙》中诠释,就有了偏重唯美与雕饰的艺术气息。有一点必须肯定,片子对细节的刻画,相当细腻。但我又会觉得其中一些细节几乎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完全可以点到为止。甚至其影响力遮住了导演所要传递的沉重意义。 我看希腊电影十分有限,所以在观看完《狗牙》之后,脑子里一下子填满了限量的影像,却都是美轮美奂的珍贵古希腊裸体雕塑像,又想起那个可置换人物的笑料,是法国卢浮宫还是何地艺术博物馆,老婆婆解下围巾,用它来遮掩裸体雕塑像的私密处。笑是笑了,其实我还是不懂婆婆的举动怎么就成了“她一人迂腐”的糊涂,她的羞涩与否,若不干涉阻碍他人,都可视做正常,或许人们反感的是另一回事,是故步自封的“文明”,而且如此生动的“思想”还在某些地方某些人的生活中继续。 就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能力,它所能呈现出何种极致,乃至变态,希腊《狗牙》主要实验了这样一课题。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他不仅要成为统领全家的国王,他还要掌控妻子与孩子们的思维与行为,并信仰着一种变态的远古犬齿兽类的生活模式。这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至少完全影响着这一家子五口人的生活。现实中类似的可能存在,这时就要相信那句话,丰富多彩的生活,演绎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因为,特例是加工成艺术作品绝好的材料,所以可以理解用这样一部作品参选奥斯卡外语片的意图。坦白讲,我看电影之前,对剧情毫无概念,但就是冲着希腊电影被提名的幕后文章去的。结果,比较《更好的世界》,此部落选也觉在情理之中。 正如电影故事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家庭教育方式,超越限度,便失去了令观者各抒己见的客观魅力,只剩下集体推倒邪恶之墙的忿气。导演太过兴奋的情绪外漏是整部剧深度被消减的症结,欧格斯•兰斯莫斯懂得缓中急冲的力度,也知表现变态的各种小技巧,但太过沉溺他的镜头,最终导致香艳过浓,能露则露,能做则做,故事又太过平缓,没有高低起伏,回味的内涵如摇曳的烛火,渐远只有豆大的光了。 但对犬爸爸的性格刻画是成功的,变态的人格表现淋漓尽致,差就差一点汹涌的气势与力度。有两个片段特别精彩,用录像带拳击大女儿的脑袋,用录像机狠砸门卫女的头,那几个动作吓死人了。而其他人的表演也可圈可点。服务于剧情的硬件构思也够独特,白色服装、简单家具、空洞无物的思想,被置放进奢华的别墅,营造的不协调,的确也是渲染主题的用心之处。 始终要说电影徒留遗憾的地方在导演的拍摄手法上。如若可以浇注更多的“关心”在各种病态行为方式上,从心理层面,而非放大生理,伸拉出叙事的韧性,在犬爸的变态行径中着墨些短浅的前因,多透露一些孩子们可能“背叛家庭”的蛛丝马迹,以便剧情更合理,那么电影就可加长至100多分钟,观后就不会有意犹未尽的淡味。可能还会冠上另一经典心理惊悚片的美名,谁知道会不会和《闪灵》一样,让人对这样一个可怕的家长心有余悸?为成长教育敲响警钟。重视人文关怀。另外,让那些生活在自由国度的人倍加珍视自由的人生,若无所谓,且看看现代仍存在的大批奴隶们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