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小说和电影
1997年Atom Egoyan导演的The Sweet Hereafter,改编自Russell Banks的同名小说。而小说则源自真实的案例。
The Sweet Hereafter,字面是死后的甜蜜、从此开始的幸福。不知为何将其译为意外的春天(可能Spring和Sweet的某种相似性?),但是这个译名所传达的感觉也不差。
在电影里,加拿大的一辆小镇的校巴在雪天打滑坠入冰封的湖面,继而沉没。车上的大部分儿童死亡,只有司机和一部分儿童活了下来,包括瘫痪而记不得任何与事故有关的事的女孩Nicole。尽管保险公司为这次事故提供了基本的保险,但主人公律师依旧在镇上寻求事故孩子们父母的同意以提起集体诉讼,以获得更多的赔偿。但Nicole却在作证时故意说谎,使得案件无法继续。
现实中,事故发生在德克萨斯州。1989年9月21日,一辆运输饮料的可口可乐的卡车撞上了一辆校巴。21名儿童死亡,49人受伤。这是迄今为止得克萨斯州历史上最严重的校车事故。卡车司机是鲁本·佩雷斯(Ruben Perez)。在现实中,该事故之后的数个案件成为法学院学习的经典案例,包括可口可乐雇佣的律师的违反职业道德案(这也是本人如何得知这部电影的)。现实里,这个案件最后顺利地进行了下去,其结果会在之后提到。
显然,小说和电影将两车相撞改编为校车自己发生事故,意在表现肇事司机本身属于小镇的一员(而非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上的一环),从而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旨。那么,这部电影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二、齐泽克评论对电影的三种理解
齐泽克在《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书的前言中用了近十页篇幅来讨论这部电影的寓意。(全书在academia有下载,节选在)实在惭愧的是,本人对齐泽克和他研究的拉康哲学丝毫没有研究,在此只能摘录齐泽克的看法。
在齐泽克看来,本电影表现的是灾难的无意义性(meaninglessness of the catastrophe)。
主人公律师的座右铭是“意外是不存在的”——在因果关系链上中,必然有人应当为意外负责。但是这位律师追求因果关系的原因纯粹是私人的:他吸毒的女儿和他不断疏远,每次来电只是为了要钱。律师对因果关系的迷恋,实质上是想为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疏远寻找一个原因,一个因果关系。(或者说,如果这件事是有原因的,那么律师似乎就可以认为,如果自己没有错,那么错的就是女儿)
在车祸之前,女孩Nicole与父亲之间存在不伦恋情。在事故之后,Nicole发现父亲很快就同意了律师提起诉讼的请求。这让她觉得爱情破灭,浮现出的是赤裸裸的利用。因此,女孩Nicole决定撒谎——声称事故是由于司机超速导致了事故——使诉讼无法继续。数年后,车祸司机重新找到了一份在机场开大巴的工作,而与她偶遇的律师发现之后,二人相视无言,形同陌路地走开。片尾的独白道:活下来的,没有活下来的,都变成了另一个小镇的居民,从此在幸福的生活中生活着(sweet hereafter)。
对电影的第一种理解是:Nicole的谎言是否通过使镇上的居民免于经历痛苦的庭审而拯救了小镇。Nicole的谎言是否是正当的,甚至是使命性的(call of duty),因为它使小镇得以重新开始。更进一步,电影的主题是否就是想说明,小镇的幸福的基础是一个谎言呢?(当然,更简单、更字面的理解是,死去的孩子们才是幸福的。死后世界的幸福,Sweet Hereafter。而留在人世中的人是不幸的。这与片中出现的诗歌的字面意思是一致的。)
齐泽克认为, 这种解读是过于肤浅的。第二种解读则是:事故发生前,小镇就不属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相反,通奸、乱伦等在居民中普遍发生,每个人都有阴暗的秘密。是事故使小镇回到了伊甸园般的生活。
齐泽克指出这种解读同样忽略了重要的角度。齐泽克的第三种理解是:小镇的“正常”生活正如Nicole的一样,是作为“日常”的“乱伦”生活。我们处在一个乱伦是正常的小镇里。对此,列维斯特劳斯式的解读是:在俄狄浦斯之谜之谜下,对血缘关系意义存在的高估与低估——血缘穿梭于乱伦和失子之间。这导致了父母可能做出的对立性选择:对孩子的爱过于浓烈,为了避免等待孩子长大离开这一刻的到来,父母主动抛弃孩子。(在原著小说中,有对律师主动疏远孩子这一片段的描写)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Robert Browning的诗歌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也被认为是主旨的重要线索。在事故发生之后,人们用幻想的、梦中的孩子替换了死去的孩子。如果诉讼成功进行,则人们必须要面对孩子曾经存在,但已经死去的事实。
这是Nicole作伪证的真正原因。只有Nicole的父亲知道,Nicole作伪证不仅是对孩子们死亡的否认,还是对乱伦过去的否认。Nicole的行是对原先(病态)社区(而非社会)的“No”。
但是重要的是,这一否定不仅是否定了(病态)小镇的规范,也恰巧是对另一极的一般社会规范(法律)的否定。这形成了一个两难。
在这一两难问题的背景下,齐泽克引申到了社区规范与社区成员的关系。社区成员只有通过遵守社区内的道德和规范才能真正成为社区的一员。但是这一理解在现代社会受到了挑战。
拉康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规范必须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而拒绝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文本外解读。否则,规范的实质将被动摇(正如电影中的两个明显不同的规范,有着同样的表达)。
例如,谈到“尊重人权”,我们不去追问为何要尊重人权,因为后面的原因可能是权力不想让民众理解,或者民众无法达成一致理解的。
这样一来,这些宏大的规范都变成了“强迫性”的规范,因为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一规范的效力。齐泽克指出,正如某些前南国家的选举投票(……),看似“自由选择”下,99.9%的得票率说明了强迫选择的真实存在。
三、现实和法律运行
在现实中,事故发生后,数十名律师匆匆赶往事故现场,据说甚至在太平间和医院里与家人见面。部分律师因该行为面临了职业道德处罚,得克萨斯州州律师协会也对非法宣传的律师进行了惩戒。
卡车归可口可乐所有,可口可乐公司自然被起诉。公共汽车制造商也被起诉,理由是标准后紧急门应在公共汽车左侧增加一个出口,该出口可以让大多数或所有儿童逃脱。市政部门也因为没有做好道路维护被起诉,因为湖面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不久已达成和解协议的一些家庭在发现其他家庭获得更高数额的赔偿后,再次起诉。350起诉讼的庭外和解总额超过1.5亿美元。最后,可口可乐支付了约1.4亿美元,其中律师获得了其中的近5000万美元。针对汽车公司诉讼的庭外和解额为2300万美元。
在职业道德领域,本案还牵扯到一起作为法学院职业道德案例的Perez v. Kirk Carrigan, 822 S.W.2d 261案。可口可乐公司雇佣的律师为了调查事实,向货车司机Perez进行了调查取证。该律师并非Perez的律师,而仅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律师(尽管Perez是可口可乐公司的雇员)。之后,该律师在未经Perez和其律师许可的情况下,向公诉机关披露了Perez的证言。这成为了起诉Perez的依据之一。尽管在对Perez的审判中,陪审团仅用四个半小时就宣布其无罪。本案的要点是,尽管律师并未与Perez建立正式的律师-客户关系,但由于Perez的合理信赖,律师仍应当承担责任(You can incur attorney-client responsibility even there is no formal relationship)。由于披露客户信息这一行为违反了律师的保密义务,该律师应当受到处罚。
四、齐泽克的回响
我不愿把齐泽克的分析认为是一种过度解读,尽管我也并不认为小说或电影的作者导演想到了齐泽克关于自由选择的哲学。齐泽克通过对这一故事的潜意识解读,揭露了规范、自由与社会运行的深层次面向。
本案的现实处理,却正是小说或电影的反面:每个主体都在事故的因果关系链中找到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看上去,律师所称的“世界上没有意外”的论断是正确的。但是,法律责任的逻辑又是什么?“意外”真的不存在吗?风险社会、无过错责任……这些理念的道德基础真的牢固吗?
在实质平等与形式平等,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论辩中,当前的法律、道德、价值远未达成共识。甚至,平等与自由也并非不证自明的:经不住追问的是,为何要有平等、要有自由?平等和自由是否也是齐泽克所说的强迫性规范?
结论可能是,在不断追问这些问题中,宏大的、统一的叙事可能会被消解,但至少思考者能获得一份私人化的自由。
主持人:
场刊嘉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八天,我是本场主持人,今天讨论的电影是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且是当届评审团主席阿佳妮心中的最佳之作《甜蜜的来世》,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4星,将本可以类型化十足的文本拍成了一部浸润伤感、充满诗意的作者电影,化用《花衣魔笛手》的暗黑童话如游丝般串联起偏于散乱的情节,整体的氛围和情绪都显得深远而迷人。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2星,这里最精彩的是女孩的选择,以及《花衣魔笛手》文学指向。主要不满来自律师,律师的角色实在过满了,他自身的经历使得他不完全为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这种半踏入的态度破坏了妮可所传达的完整性,律师就应该作为纯粹的法律一面被妮可所否定。
场刊嘉宾 大钊
2星,亮点在于叙事很散,却有线索关联,缺陷是戏剧性不足又没有成功塑造出值得沉醉的魅力人物。
场刊嘉宾 凸凸凸噗
3星,所谓甜蜜生活背后很多都是谎言,平淡如水却能震颤心灵,叙述者以细腻含蓄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个角色内心的痛苦,故事并非聚焦于案件本身,而是复杂交织的情感线索,情节多处留白和隐喻颇有些耐人寻味。除了转场不够顺畅其它还不错,初看难以入戏但经得起回味。
第一个话题的话,这部电影其实有非常多的人物或者说剧情线索,尤其在前半段的叙事是非常散点的,大家觉得它们到最后是否有形成一种“合流”或者说“共振”效果?想问一下大家对这一点的看法。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其实我认为在剧情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合流”,前半段的很长时间甚至都没有特别找准电影的主线何在,而最后吸引我的点是情绪上的一致性,比如说男主和男主女儿的戏,其实和后来发展出主线没有特别强的关联,而只是做一个情绪的铺垫和气氛塑造。“共振”这个提法确实比“合流”更符合电影的气质。
场刊嘉宾 大钊
合流效果确实没有特别明显,我最大的感受是视角多变,线索多变,看到中间明白了后面的故事脉络,就是那个父亲要反复追问当年的意外事件,来填补自己的亲情缺失,但这个父亲形象没有很吸引人,让后半段看起来比较枯燥慢节奏,说实在因为没有多喜欢,情节已经比较模糊了。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前半段感觉对观众注意力很挑,稍不注意注意力的分散,导致有点对事物,人物有点无法整合,环境的压制性(画面、空间)也在促进这一观感效果。
第二个话题其实是,大家对于那辆破损的巴士应该都还有影响吧?我感觉用“麦格芬”形容它不太合适,但它在电影当中确实是很重要的存在,包括男主第一次进入小镇的时候看到它,我觉得整部电影的情绪一下子就出来了。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我同意这一点,破损的校车,在我看来也同样是一个情绪的外化,就是灾祸后被灾祸影响的每个人的情绪,那种悲哀和失落就很好地被统一起来了。还有一个类似的元素,就是《花衣魔笛手》的童话。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这一点我似乎无感……
也可以延伸去谈,你觉得这场车祸作为电影的“暴风眼”,是否被呈现得足够精彩?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不能说是“精彩”吧,因为其实全片都挺反类型的作者化的,更多的是一种冷寂。情绪和氛围其实是大于情节本身的。
场刊嘉宾 大钊
破损的巴士就是事发的,还是说只是废旧?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就是一直摆在那里的那台,结尾被清除了,算是这个设置挺“有始有终”的。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我觉得片名很好,《甜蜜的来世》其实是讲“痛苦的当世”,其实是毫无希望的死寂和寒冷。
那大家对于小镇的环境塑造是怎么看待的?一方面是物理环境,一方面是人文环境。包括小镇里的这些人,他们作为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在这个地理空间生活的气息,和他们作为戏剧性输出的各种“出轨”“乱伦”的硬设定之间,你觉得是否有达到平衡?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至少我是被导演塑造的这个小镇和所有的人物的真实性说服了。灾祸发生的隆冬环境,律师男主角在调查中走入一个一个笼罩阴霾的家庭。所以我相信甚至体悟到每个人都那种痛苦,情绪永远迟滞在无法走出的那个寒冬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其实男主作为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原来他自己包括观众,都是期待他去改变这个环境,但最后其实是他自己被这里同化了,在心理上。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因为他自己也有一个伤痛嘛,所以他很容易被笼罩在这种情绪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他发现不光是这里的案件无法走向任何一个确实的结果,连他自己的亲情漏洞也将成为一个无法修补的bug,真的是非常巨大的绝望。但那种绝望是安静的,已经如同死灰了。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就像一场大雪。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男主来到这里,他所做的一切都像是挽救,因为他女儿的情况,导致他想要获得一种“救赎”的成功,他两次对女儿“拯救”失败,一次是女儿被黑寡妇咬了,他当时没有下手,我认为他是不敢下手,那次女儿获救只是走运,后来女儿的吸毒,他完全是无能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场刊嘉宾 大钊
是,移情。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所以他开始将情感转移到这些孩子上,像是如果让他们父母好受点,自己也会好受点。然而现实是,所有孩子的父母都有各自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在暗示主角他自己的问题,尽管这些电影并没表达。所以孩子会对父母反抗,男主的女儿用自己的身体、生命反抗。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其实他和女儿的互动闪回,又嵌套在他自己的时间线之前,是三层的。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反正很复杂,一开始没看懂,但这种复杂的设计是无助于情绪的传达吗?但是最后那种情绪又好像没被损害,这点我不太好说。
场刊嘉宾 大钊
这复杂设计看得我乏味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是情绪的“共振”,就是我前面说的,以及男主角“闯入”这里,最终于事无补,心里的破洞还变得更大了。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嗯,所以只有观众进入这个情绪,其实情节线索的复杂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没有进入,就会完全不接受。
场刊嘉宾 大钊
我就是没进入。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而小镇的女孩最后一刻也是反抗,她开始看清了父亲的嘴脸。女孩一开始和父亲做爱,她表情并不抗拒,一方面是父亲的摇滚身份代表一种自由、反对强权,但是这一切在她父亲接受这场官司后,她幻灭了,她开始认清父亲的虚伪,她不再能与父亲做爱,并且他还要反对父亲,反对以父亲也所代表的大人,大人掌控的法律法律,金钱等等。
##DAY8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