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波比的工厂(2021)

波比的工厂(2021)

又名: China-Africa Factory

导演: 张勇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1-10-22(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片长: 84分钟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来自尼日利亚的波比,和妻子在义乌附近开了家化妆品工厂,产品主要销往西非。新冠疫情爆发后,人员流失、观念冲突、外贸受阻,让工厂的运转困难重重。为了扭转局面,波比做了种种努力……

演员:



影评:

  1. 《波比的工厂》是张勇导演聚焦于中非交流题材的独立纪录片新作之一,但不同于其前作《我从非洲来》、《重走坦赞铁路》(同一主创团队)的是,该作品故事性更为突出。讲述了尼日利亚裔老板波比和他的中国妻子在浙江义乌开办的化妆品小工厂里面的一些生产故事,且不局限于去聚焦具有天然文化猎奇元素的波比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生活与交际的活动,而是同时浓墨色彩地展现我国边缘化“小镇青年”打工群体在如今疫情大时代背景下的迷茫生存状态,将二者的活动轨迹并置纪录,使得影像整体价值意蕴与格局内涵由个体的文化契合上升至现实环境于个体影响这一大层面,阐释这两类人群于疫情时代大背景下的各自艰辛之处。有别于一部分记录外国人在中国适应社会过程的其他影像,产生探访相异文化差异的猎奇感与窥探感。

    此外,导演以冷静、客观、平视的纪实姿态和理念,用旁观的视角给予观众一个平等思考与体悟解读的留白空间,也正是这种充分的召唤结构,既有纵向扩展时代的洪流,又有横向深入的个人命运的张力。让观众透过一位特别且有趣的非洲裔“中国通”老板,看到疫情之下别样群体的生产生活面貌。

    一、主题内核:个体与现实的命运联结

    时代里的每一粒尘埃,落在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大山。《波比的工厂》除了展现部分具有跨文化交流元素的跨国婚姻生活外,也呈现出疫情对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小人物打工个体产生影响的内容。导演张勇曾言自己在选材上并没有选取“高大上的人,选择的是那种鲜活的、底层的、相对草根的人物。” 如此,完全不同于同是聚焦工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那般去重点展示一个中方企业家初到美国如何面临跨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以及其如何去适应当地的劳工制度的问题,也完全不同于《中国工厂》去呈现企业老板与打工员工拼搏的成功逻辑。《波比的工厂》主角波比身为非洲人,开朗随和,身为小工厂老板,活泼接地气。他可以与员工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聊天,搬货物,甚至偶尔也会和员工一起在流水生产线上安几个化妆品,与员工间的工作交流更为紧密一些,而员工们也往往都能在他的工厂里找到对象,将他当朋友般相处,彼此间相处非常亲和自然。二者间的交融不仅突破了国界的圈层,亦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劳资关系的印象。因此,选材的精准与独到赋予了影像更多且更深的意蕴延展空间,展现出一位在中国入乡随俗且与中国下属们随和相处的非洲老板形象,并以小见大,也打破了人们对非洲人穷、粗鲁的刻板印象,给予中非双方甚至是全世界观众并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鲜活的非洲形象。

    此外,波比已然是非洲裔的中国人,为人随和且幽默有趣,是一位个性十足、有主见的人,他对夫妻关系、劳资关系等人际问题或社会视野上有着自己独到且相对客观的判断。影像不时聚焦他与中国妻子的家庭互动,温馨且和睦,即便他们会偶尔因意见的相左而吵架,但在他身上,我们仍旧能从他关爱女儿宠溺的眼神中与口述中看到他有着中国人与非洲人共通的地方——心系家庭,也同样能在他搬运货物损伤了腰与招工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小老板在后疫情时代的不易,而这也是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共通情感和共同价值,是能够与广大受众产生共鸣感受的。

    真实的生活本就是粗糙和零碎的,总体而言,影片整体结构相对零散,是一种自然流淌着的散文式叙事,而正是这种静默的平实与质朴,镜头于二类群体中的游移,才使得两类群体间所共有的主题交融与缝合愈加紧密,呈现出相同的主题与思考:从波比与妻子产生工作问题上的冲突再到二者各自私下对跨国婚姻的想法,转向工厂几对情侣间的打情骂俏,呈现出婚恋价值主题;从波比带领得力员工翟德飞去邻地招工到对其工作调动而产生的意见冲突,展现出不可避免的劳资矛盾主题;再到疫情当下,波比面临工厂出口受阻、运营受挫、身体不适的问题,到员工们也因为枯燥低廉的工作而借酒消愁,控诉无奈与迷茫的状态,呈现出现实困境主题。影像将二者面临的不同困难交融互渗,编织出一个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不同种族国族的人都会面临的共同现实话题,进而于潜移默化中塑造并强化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思考。

    二、叙事延展:静观默察下的留白意象

    《周易·系辞》有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旨在表明图像有时候能表达难以言尽的意涵与韵味。纪录片同样可以做到营造有意味的意象,以表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般的价值意涵。尽管该片没有任何解说词,以“墙壁上的苍蝇”视角所摄,但其有意味的固定镜头选取与组接仍可以产生无限解读的召唤结构与留白般的空间,增强了影像的意蕴与主题深度。而本片不少镜头也使我们感知到导演对打工群体的纪录意图——迷茫且无奈的生存状态。在展现工人们于工作之外闲暇生活时,时常对准颇具代表人物群体特征的符号化画面:宿舍房内简朴的桌椅、食物、床单上明晃晃的“马上有房子”花纹字、陈旧的手机与MP3、酒足饭饱后躺床慵懒玩手机的姿态、对漂亮却工艺粗糙首饰的特写......这一系列意象,无言,却有静默的力量。

    此外,一些三两镜头间,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作者对背景环境的呈现与思考:核酸二维码、广场上手机直播的主播、公园亭台里一起玩手机的情侣、酒足饭饱后慵懒躺床看手机的中年妇女员工......已悄然囊括了时代变革的有意味讯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象征中国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型的当下,消费型的大众工业与文化工业取代了曾经革命性与生产线的工业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范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们的衣食起居与闲暇休憩时间,包括这些生产工人们。在如今时代的浪潮下,过往年代生产主体的生产者工人群体在当下成为了大众文化景观中不可见的他者,并在谋求生存的道路上成为了社会中几近边缘的人物。波比的工厂员工们多为“小镇青年”,受困于学历与技能,他们除了会重复单一性的生产工作以外没有其他适合的职业,因此互联网新媒体经济的到来,手机所呈现出多元且瑰丽的荧幕奇观既是其身处时代浪潮并融入时代的体现,也是疏解工作疲乏感的发泄口。然而,这些手机里庞杂的娱乐内容和营造的信息茧房是否也是困住其思想与思维的一张网呢?作者在影像内也有意味地聚焦了一对工厂情侣,二人于夜晚闲暇之余没有对话,只有各自在床上的手机娱乐,不免看出其对“娱乐至死”问题的思考。

    导演在影像中没有涉及过多其主观意识,可以看到其对影像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没有所谓褒贬似的理解或评价,多是以淡化的观念表达与静默的态度将解读权交给观众。也正是还给观众自主解读的空间,让纪录片的意象在观众主观的审美感悟中与画面交融,自行体悟人与人的关系。

    本片得益于拍摄者两年间长时间与被摄者接触,摄像机仿佛与空气融为一体,影像已在不干扰事件发展的情况下极尽可能地客观记录与呈现,让观众同亲历一般去感悟与解读,镜头甚至有时候充当了工厂员工与波比的一个“被倾诉者”的角色,使得影像给予观众的参与感与沉浸感更为强烈。而不少段落与组接具有故事般的意味,将人物性格刻画地饱满且生动。当工厂车间员工生产产生质量问题时,这对跨国夫妻用中文激烈地正吵彼此的过错,剑拔弩张之时,画面收住一换,工厂周边的雨景、室内孤零零的雨伞两个镜头,一切景语皆情语,延伸了有关吵架的低沉意象。紧接着,波比气鼓鼓地拿起食堂简陋的椅子搬坐在镜头前,把镜头当作吐苦水的朋友般谈论自己对分歧的看法:“好的(事情)没人吱声,就是不好了,一大堆人说说说,不管是哪里的人都一样的,你在对他好的时候,不会有人开口说太谢谢了,你做的好这样的话”,随后镜头转向他夫人在雨天车内开车画面,诉说着她对跨国婚姻中不可避免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波比的客观理性看法。

    空镜前

    转场空镜

    三、价值折射:时代洪流下的沧海一粟

    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里的一粒沙,顺应且努力地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中拼搏着。与多数独立纪录片相同,《波比的工厂》将“人”作为拍摄的主体对象,个人生存状态成为了其主要的关注点,而重心也并没有全然放在题名主角波比身上,更是展现了疫情当下工厂老板、工厂工人、找工作群体的众生相。因此,本片的工人的形象早已不同于早期影像里某个叙事过程的零部件,也不再作为传递某个特定主流化信息的样板符号,而是具体的、有饱满情感思想喜怒哀乐的人。影像从琐碎、具体、实际的人和事入手,细腻朴实地记录着个体生活的点滴,展现其最自然真实的情感心理与精神状态。这种完整性的叙事过程中是由镜像本身生发出了意义,从而使纪录片具有了更具象化的价值。

    此外,《波比的工厂》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空间叙事,镜头整体游离于工厂空间内,因此不论波比还是员工,大部分故事均发生于工厂内。而该纪录片所指涉的工厂空间,看不出其处于城市内还是乡镇中,除了老板波比可能偶尔会离开工厂进行工作交流外,员工的活动空间局限在工厂内,仿佛暗示着他们同时脱嵌于乡村与城市社会的特点,而这也是当下多数工厂打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背井离乡,只为到外地谋求一份看的过去的薪水,然后赚一定的钱后,可能同片子里年轻小伙所言想娶媳妇回乡安稳度日,也或许同中年女人所言,以谋求照顾完老人后在社会生存的资本。工厂里的许多小人物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因此透露着一种无奈的情绪,他们渴望赚的生存的金钱,却又同无根之浮萍般,不知何去何从,不知来处,亦不见前。

    工厂的封闭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当今社会在后疫情时代发展中的一个微缩景观。于工厂员工们而言,不论疫情与否,他们活动的范围也只能相对封闭于工厂中。于老板波比而言,他在中国打拼的十余年间,早已谙熟中国社会的种种秩序与规则,以流畅的中文与社会习惯如鱼得水地游离在家庭生活与工作中,与中国籍夫人共同经营化妆品出口小工厂,却也不得不面对跨国婚姻中观念冲突、工作中的人员流失、员工矛盾、出口受阻等一系列压力。他的事业围绕工厂转,顺应着现实环境进行变化或调整。

    事实上,时代背景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对“封闭的”,封闭在每个人都无法突破后疫情时代产生的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贸易出口受限、出行受限、工作波动、生活不便......这均是每个人无法规避的,只不过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大小不一罢了。观众透过银幕这一镜像沉浸式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同样会映射自身。所以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关照,由关照对方来关照自身,同时,纪录片也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可以看人间百态,思时代之变,照自我之镜。波比身为外国人,同样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努力奋斗着,在观看这一影像的观众又何尝不是庸庸众生,为了生存与生活、理想与现实忙碌着、辛苦着。

    因此,导演基于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把跨文化交流、工人困境两大宏大议题收纳进了画面的细部之中,用真实的镜头呈现了一位特殊的非洲老板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以及中国工人们混沌迷茫的生活状态,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到不一样的面相,不仅破除了对非洲人的一些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传播中实现了一定效能,亦给予底层打工人更多的展现话语空间,实现了纪录片最大程度的社会价值。

    结语

    总体而言,《波比的工厂》让观众看到中国普通人和在华非洲人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的面相,有矛盾冲突、也有友爱互助;有吵闹打架,也有幽默情趣。呈现出文化交际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折射中非人民深层交往中一面最真实的样貌。并将触角深入到现实的脉搏,展现时代洪流中的历史拐角处,不论是工人群体或是外国人,都是社会一隅的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所遭受的困境或无助是无可避免的。也因此,本片涵盖的跨文化交流层面的人文思考拉升到了更加广泛的时代与社会层面,构筑起了别样的跨文化影像桥梁。

    ——本文已入围第二届凹凸镜纪录片影评比赛“Cathay play”单元奖

  2. 《探讨纪录电影的跨文化交际与真实性捕捉》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近日,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联合举办了《波比的工厂》作品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就纪录电影《波比的工厂》的创作背景、社会议题及审美意义展开讨论。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张勇导演拍摄的《波比的工厂》是国内首部深入观察中非民间交往的纪录片,影片制作时间从2018年9月持续到2021年8月,历时3年,深刻记录了尼日利亚商人波比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后与中国工人们的关系变化。张勇介绍说,本片通过波比工厂的故事,让观众看到普通民众和旅华外国人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的经历,从而彰显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性,折射出中非人民深层交往中最真实的样貌。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宏明表示,影片的真实性是纪录作品的生命力,也是创作者的底线。《波比的工厂》影片中波比办工厂的不顺利构成了故事的冲突,也构成了观众期待顺利的心理落差,这种冲突和落差构成了电影内部的真实性和悲剧性。纪录片并非生活流或者影像日志,该片将时空打碎并有效重组,表现出作为原型的波比的人物弧光;同时情节一波三折,冲突不断,是一部兼具悬念感、趣味性和学术价值的纪录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研究员严毓倩表示,《波比的工厂》描绘的是围绕这个工厂的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以及工厂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人物性格和情绪在影片中都非常丰富饱满。工人们有自己的“武器”来对抗这种机械式的劳动,因此这个工厂的独特性就十分生动地显现出来。

    浙江大学苏丹籍博士生阿布谈到,作为非洲人,我很荣幸能观看这样优秀的纪录片,这部影片真实地展现了波比和他妻子在工厂管理中的生活,描绘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影片利用文化多样性来提升其记录价值。可以说,《波比的工厂》是对文化交叉性的一次探索,导演巧妙地将个人叙述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融合在一起,并邀请观众见证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这部电影具有教育意义,它超越了地理界限,提供了对跨文化素养的宝贵见解,在我们全球互联的世界中培养同理心,并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世界。在一个理解不同观点至关重要的时代,《波比的工厂》是启蒙的灯塔。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表示,与形式主义美学只研究和分析伟大的作品不同,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任何作品都是值得深入发掘的,对大众发言,尊重大众性的艺术表达,所以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波比的工厂》这部作品,同时纪录片自身也有很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现实。

    高宏明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启示是在于对跨文化思考,需要建立起相互性视野,才有跨文化的可能性。王杰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跨文化问题其实与东西方现代化的问题高度相关。通过《波比的工厂》这个电影我们确实能强烈感受到当今是一个文明互鉴和交汇的时代,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长出一种新东西,探讨其中的情感结构,进而形成理论,形成中国当代的理论,而不是直接拿来西方的理论去嵌套中国的电影作品。

    据悉,2022年1月,该片开始先后通过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四达时代泛非频道、新媒体等多个平台覆盖非洲30多个国家播出,获得了非洲当地媒体和观众的青睐。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NTA)连续三周播出此片,成为我国第一部在该国电视台连续多轮播出的影视作品。同时,纪录片《波比的工厂》现已被耶鲁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欧美著名学府永久性收藏,并获得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一等奖、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最佳纪录长片、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等荣誉。

  3. 导演张勇在坦桑尼亚《波比的工厂》以84分钟的片长讲述了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发生在尼日利亚人波比和他的中国妻子在浙江义乌开办的化妆品小工厂里面的一些故事。片中的“非洲老板”波比乐天活泼,喜欢和员工们打成一片,而“中国老板娘”Alina则是雷厉风行,时时监督着货品的质量和员工们的表现。作为张勇的第一部纪录长片,《波比的工厂》比他之前的作品更具故事性和聚焦性。就叙事方式而言,虽然在长达两年多的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多次住进工厂与波比和他的员工们同吃同住,但全片由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画外音解说,故事的发展推进是由镜头记录的工厂里的人际关系变化来促成的,这种介入性较低的处理可以让观众更直接地体验到工厂的社会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张勇并没有将焦点一直放在波比和他的外国人身份或者家庭关系上面,反而更多关注了工厂内的中国工人作为“小镇青年”的一种茫然而不稳定的生存状态,这一关注点将本片涵盖的人文思考拉升到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层面。换句话说,本片与以往的大部分以外国人在中国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同,不再以文化猎奇和个人生活窥探的视角去讲述外国主角接触中国社会的具体过程,而是将主角波比和他的中非工厂作为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来呈现员工和雇主,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个人理想和经济现实之间的拉扯与辩证。这些课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作为长期关注中非文化产品的研究者,我对《波比的工厂》在上述包括故事角度和叙事方式上的努力和创新感到十分欣喜,于是我就本片及其反映的中非交流中遇到的文化和制度挑战等问题采访了张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