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恋爱症候群 แสงศตวรรษ(2006)

简介:

    本片根据导演自己的童年回忆拍摄,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一位女医生在乡下医院里为前来求诊的村民和和尚看病,她和一个兰花养殖场的主人热恋,同时,在一间城市医院里执业的一名医生爱上了她,而在他和他之间,却发生了一段不寻常的情感交流。导演仍以长镜头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片中不时出现一些幽默的小人物,譬如牙医兼职做歌星,求药的老和尚亦为他人施药,年轻的和尚一心想做唱片骑师等。

演员:



影评:

  1. “风”与“烟”

    左图为影片第一个固定远景镜头,拍摄树木在风中摇曳。我企图拿这个镜头和后半段(右图)关于排风口“吸烟”的移动镜头并置。作为走出影像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两个镜头里的引人注意的运动元素分别是“风”和“烟”。

    “风”与“烟”都具备爱森斯坦提及的不断变形的“原生质性”,它们作为“无形质”,可以巧妙的与伯格森定义的“感情”拓扑。伯格森认为“情感”并不存在于某一个人的心中,而是存在于一个身体与其他身体的关系之中。我们可以把伯格森意义上的“感情”理解成影像信息传达意义上的“共情”。

    比如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共情”可以构筑一个潜在的公共场域。包卫红(《Fiery Cinema》)缓引伯格森理论,将电影理解为一个能够搅动感情、塑造体验的斡旋环境。由此取消电影和观众之间主客体对立的观点,让影像变成汇聚意义的空间。影像不再通过满溢的(绝对的)信息搭载能力,完全指引并掌控观众意识,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迷失(影像因使观众迷失而主体化)。影像完全可以变成一个“情感媒介”,制造“共情”的“中介环境”。

    为了达到前文提及的目的,影像的首要任务便是变弱,只有影像交出情绪控制权,恰当的表现为客体。观众意识掌控力和影像吸引力之间才能达到和谐。也就是观众与影像同时“存在”,影像成为培植观众意识的“环境”。影像也因此,在面对不同的观者时,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情绪。于是,观者企图对影像冷静旁观,并去构建清晰的命定式逻辑,已经变成不可能了。

    影像变成泛意义的了,它变成“公共的”,而非传统意义上单义狭隘的,影像开始提供真正的“私人体验”。观众和影像之间的关系,象征性的表现为具备“原生质性”的“风”或“烟”——不断变形——没有定论。

    “引导”而非“决定”

    影像交出了信息传递的绝对权力,通过提示自身本是“客体”的事实,把掌控力变弱。这并不意味着影像从此可以混乱和无序。影像开始承担新的责任——引导,而非替观众做出决定。

    阿彼察邦在《恋爱症候群》中,虽然取消了清晰的逻辑脉络,但是在影像机理上,无时无刻都通过“对比/类比”手法来引导观众。呈现两个相似的空间的作用便在于此。

    这里举几个例子,我们以药剂师与女医生的对话作为节点(起始点)。截取影片中类比最为明显的两个段落进行对比。来探究阿彼察邦的“引导”技巧。

    这两个相似的场景同样特殊,它们是大部分由远景镜头构成的影片整体中难得的几个近景-特写镜头。尤其是它们共同侵占了“画前空间(荧幕前的空间)”,企图将观众吸入影像空间的同时,让观众意识“反身”,适当获得主体意识(将影像看成客体)。

    常规电影在拍摄正面特写的时候,应该如下。

    区别在于,第二组正面特写中角色的目光是在影像内部的,它符合影像的规训秩序——荧幕像窗口,荧幕内的影像外在于观影环境,所以影像与观众并不产生关联。这是从《火车进站》开始,观众与影像的契约:观众永远处于安全环境。影像(按契约)取消了对画前(荧幕前)空间的关注。

    而第一组镜头,演员直视摄影机(经过现代媒介训练的观众都知道他直视的是镜头,而非谈话对象),角色目光与观众的目光对接了。他们都破坏了观众与影像的契约,演员“出画”了。同时谈话对象在摄影机的后面,也就是在观众感受上,观众的后面还有一个声音(一个角色),因此观众被“包围”了。“画前空间”也被影像包含,变得与观众“相关”了。至此,摄影机的镜位局限感被完全取消了(空间因此完全被打开)。影像与观众的界限——荧幕,也被象征性取消了。

    与此同时,对话也是“别有用心”,当被问及喜欢画什么形状时,药剂师都回答了“玻璃材质的”-“透明的”-“玻璃杯底大小的”-“圆形”,甚至如果没有玻璃材质的,“那就,塑料的吧”。看似无意义的对话,如果观众“反身”联想到角色实际上是对着摄影机镜头(玻璃杯底大小的,塑料和玻璃材质的圆形)对答的话。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更触目惊心的是,角色随即向摄影机伸出了“丈量”角色与摄影机距离的手臂。通过这些技巧,观众被提示,角色和观者之间还有一台摄影机。

    如果继续以上文提及的角度继续来理解右边的镜头呢?是否可以试着把黑圆看成摄影机镜头,观众等同于置身于药剂师的位置直视镜头——一台吸引“共情-质”的机器。

    环境与空间

    导演在两个段落里呈现了相似的情节,人物也相似,变化是时间和空间(环境)。如果以佛像为支点,观众完全可以假装理解为这是一个坐标点上两个历史时段的同一个公共空间(医院是群体空间,这点尤为重要),以此契合“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而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了社会变迁史。医院或可理解为经过改建?扩建一直在进行,一目了然。

    这里着重横向对比两个空间视角的变更,导演前后对空间的呈现方式已经完全不同。

    左图或可理解成“自然的/东方的/原始的”,右图可理解成“工业的/西方的/现代的”。观影过程中不难发现,导演在呈现两组影像时运用了不同的感光度,并且在呈现图景上做了改变。首先,前段在拍摄时几乎所有镜头都纳入了相对大面积的树(绿意),而后段在拍摄时更多呈现的是冰冷的人造建筑空间。即便是呈现室内空间,左图窗外也是树,因此空间是阴郁的;右图窗外是建筑,空间给人通亮冰冷的感觉。

    其次,前后两段对空间呈现的意识也完全不同。前段几乎都是固定全景长镜头,镜头追求的是东方“平远空间”的美感意识,镜头角度的选择也尽量避免透视意识。西方透视意识的作用是固定观者的视角,所以透视意识发展出“定点透视”。而东方平远空间意识的效果类似中国画,是“散点”的。于是在画面感受上,东方的平远空间可以发展出任意视点,观者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图像的方式,平远自由伸张,取消焦点透视,进入“凌虚结构”(林年同语)。也因此镜头虽然是固定的,也并不存在束缚感。这种东方结构意识很可能是得益于导演对侯孝贤的关注。

    张光直先生提出,东方意识是“由外向内”的,所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西方意识是“由内向外”的,先确立自身的位置,然后观察自然。电影的后半段在呈现上显然选择了西方意识。截取相同情节的场景做对比,显然后半段在镜位选择上,已经进入“透视法结构”,由于对透视线的强调,观者便不再自由了(被固定了),这是一种西化的视角呈现。

    于是在后半段,由于“透视法结构”的建立,观者的视角反而是被束缚了。在这种视角意识基础上,后半段靠近影片结尾时,导演反而选择以一种“强力”超控摄影机移动(平移/拉伸/游动)。将视觉意识引入影像作为纯粹“客体”的紧张关系。

    影片中若干个前后推柜镜头,可以看成是对“透视法结构”的强调

    法国导演菲利普·格朗德里厄 (Philippe Grandrieux)——这是个迷人的作者。在某次访谈中提到“电影不仅仅是主体也(首先)是客体”。他引用德勒兹的观点“你在作画时画的只是力”指出,当拍摄电影时,拍摄的只能是力。“...这是一种运动。非常具体而且敏感,没有任何心理作用,只是唯一的运动性质”。在定义影像的超控力绝对存在的同时,导演将影像作为主体的转化力(使观众迷失的力量)与拍摄的超控力对立。“这是两个相反的力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这种对立,使当下真正成为可能... ...我需要这种矛盾去感受电影的能量和感觉的运动...”,“我是为电影的客体方面服务的”。

    也就是说,菲利普·格朗德里厄认为,影像使观众迷失的力量先验存在,而导演可以选择迎合或者忤逆这种力量。就像在“模仿论”的前提下作画,画家可以选择迎合自然的形象堆积笔触,也可以选择适当忤逆自然的形象进行思考,塞尚显然是属于后者。塞尚使绘画不再完全从属于自然,绘画变成绘画本身,使绘画指向全新的客体,不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创造(弗莱有精彩绝伦的评价)。影像也是一样,如果在拍摄行为中,导演让超控意识存在,影像便有可能指向某种全新的客体。影像便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菲利普·格朗德里厄认为的:使“当下”真正成为可能... “当下”,又何尝不是一种“诗意”。

    阿彼察邦在影片结尾前的大量摄影机自主运动便是这种用意。通过这些运动,摄影机真正完成了创造,完成了建立全新客体的表达。有趣的是,阿彼察邦在选择“超控”摄影机的镜头里,毫无例外,他都以人类的创造(也许是过度创造)作为被摄母题。同时我也认为,阿彼察邦与菲利普·格朗德里厄的态度正好相反,他对社会创造全新客体的态度是否定的,就如影片里的静态照片的出现,这是一种创造行为的顶点,这是反自然的。导演显然持保守态度。

    在对创新的反思过后,影片进入“和合”阶段,导演呈现了一些列“和谐画面”(这些和谐画面的母题显然都指向了“运动”,不过这里不展开了。)

    影片的“合”

    以上是结尾段落的所有镜头,通过上文的逻辑,就很容易看出,导演结尾实际上是呈现了一个“自然的/东方的/原始的”与“工业的/西方的/现代的”和谐并存的画面。“绿意”与人工建筑的画幅占比达到和谐,人们也洽然在这些环境中。拍摄的运作重新回到主体化(这里特别强调一个飞盘的跟拍镜头,跟拍并不“反身”,并没有超控感)进入和谐。这是导演指明的解决方案吗?

    综合全文,我们再来做影像节奏铺展便一目了然了。影片有非常清晰的起承转合节奏,但都蕴藏在影像的机理里,而且这种机理节奏的营造手法,使影像的主体性变弱(凸显客体),影像不再作为纯粹的主体,它交出主导权,在与观众的意识的两级间,创造了一个“中介环境”——允许意识自由活动。

    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与潜意识去与影像发生关联,对影片的理解变得多义(因人而异)。而影像开始承担新的角色,它不再作为信息的绝对搭载通道使观众迷失,它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可以吸纳意义的公共场域。影像成为提供给观众的斡旋空间。

    影片呈现的是一个世纪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图景,阿彼察邦在记录的是母国的历史进程(也同样属于东方)。我们不妨把片名直接翻译成《综合征与一百年》即:一个世纪的典型表现。

  2. 阿彼察邦总能在不经意之间离题,而段与段之间影响上又保持着某种契合,镜头环形移动的段落和水平移动的段落优雅至极。先写下是怎么对账的。

    【场景一:办公室】
    军人转业后的Dr. Nohng在向Dr. Toey报备自己的情况。
    可见Dr. Nohng身心健康,喜欢人群所以转方向做Medicine研究,还喜欢运动,以前也养过动物。
    关于几个类似心理学测试的问题他的回答是:铅笔,画透明的圈圈,杯子那么大。
    对于DDT他先是认为是农药,然后是Destroy Dirt Things,最后是 Deep Down To You。
    ------------------------------
    第二段中的这个场景基本相同,Dr. Nohng不想当药剂师,想要接触更多人,和很多朋友关系好
    ,喜欢|打篮球|,中锋。不过心理小测验中没有提到Deep Down to You。

    Dr. Nohng走后,穿着军装的Mr. Toa向Dr. Toey送礼,礼物是需要冷冻的脆猪皮。
    ------------------------------
    第二段基本相同,只是中不知道送了什么

    Dr. Nohng回到办公室,表达他担心自己医术不精,不足以待在急症室,从来没有处理过棘手情况,另外貌似他晕血。
    -------------------------------
    第二段的地下室段落可以得知,Dr. Nohng是做血液科研究的,他的妹妹和自己都有地中海贫血,只是他目前没有患病。可见Dr. Nohng从晕血转化成了研究血。而且他研究血液的原因也很明确。

    【场景二,空镜头】
    Koh 领走Dr.Toey 和 Dr.Nohng 去见没有露脸的 Dr. Prasarn。
    Koh 貌似对一个卖T恤的女孩Nook感兴趣。但是他和Dr. Prasarn一起喝酒,同时喜欢上另一个|美女|。
    Koh 很得意这个女孩给他打了2个小时电话。
    有意思的是这个酒吧9:00 p.m.之后才出现,而且Dr. Toey说她从来不知道这个酒吧。
    Koh看Dr. Toey走路的方式,认为她脚痛。
    ---------------------------------
    这里其实对应的是第二段地下室段落和Dr. Nohng与女朋友的段落。
    认识Dr. Nohng的老阿姨在假肢里私藏了酒,三个人在地下室偷偷喝酒。Nant医生从包里面拿出了红十字会的T恤。片子中两次表现了Dr. Nohng和手机。一次是午饭时间他呆呆看手机,另一次是在走廊里和Dr. Neng一起的时候,互相留电话新潮的手机铃声响起。Dr. Neng说他女票一定是|美女|.
    至于走路形状有些奇怪和脚痛的Dr. Toey,可以联系到长短腿的Pa Jane,而第二段中地下室段落先是有失去四肢的退伍军人出现在走廊里,地下室里有造假肢的机床和正在练习使用假肢的人,最后则是有貌似穿越到达第二段的Pa Jane.

    Dr. Toey说有一对病人是|建筑工人|,他们是|兄弟|。
    Koh觉得医院里星球大战一样的眼镜很好玩。
    Dr. Toey提到种树和僧侣会在早上参加施舍惠济。
    -----------------------------------------------------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牙医认为小和尚是他|兄弟|的转世,具有太空感觉的眼镜是跟牙医的护目镜对应。
    而|建筑工人|出现在了片末地下室段落,似乎要对这里进行搬迁。

    Koh说起当演员机会是5/5开。
    ------------------------------------------------------
    在整个电影的序幕出现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可以解读为灵魂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角色扮演。
    第一段的Deep Down To You,可能是一个更接近本心的扮演。

    【场景三:看病的老和尚】
    老和尚认定自己遭到鸡的报应。
    Dr. Toey 诊断出病原因是因为吃了过多的鸡,金属集聚在膝盖。要他多运动,多晒太阳。

    中间穿插向Dr.Toey借钱的Mr. Chai
    Mr. Chai害怕和尚,以至于不敢发誓

    老而和尚看出了Dr. Toey心中被欠款所打扰,给她祖传草药。
    老和尚有诸多病症,皮疹,失眠,还要给僧侣和村子里带药,给孩子维生素。
    Dr. Toey不给,需要病人前来就诊,对症下药。
    小和尚的母亲哮喘。
    ----------------------------------
    对应的段落中,老和尚依旧浑身疼痛以及梦见自己变成鸡,没有男医生正面镜头。医生建议老和尚均衡饮食。老和尚说已经没有吃鸡了。医生说老和尚还有心理原因(暗示老和尚是瞎想)。老和尚反而给医生草药,让医生善待万物,免于图费心智。同样的,小和尚Sakda母亲有哮喘。

    【场景四:消失的Mr.Toa】
    Mr. Toa出现,消失在走廊里。而Dr. Toey似乎是在偷偷看他.
    -----------------------------------
    第二段中着红衣背包的的似乎是瘸腿的Pa Jane,而她也自己消失在镜头中。

    【场景五:运动】
    大家包括老和尚一起运动。
    -----------------------------------
    第二段中也有和尚混在一群五彩斑斓的普通人中走远的镜头,这群人似乎在医院里运动复健。一堆女护士和一堆男病人擦肩而过。不过明显,导演用系鞋带和纵深调度让这几波人更冷漠。

    【场景六:牙医急症】
    小和尚母亲没有出现(一种消失),小和尚却躺在Dentist的手术台上。小和尚和Dentist愉快对话。Dentist认为治疗和尚可以增加福报。小和尚却抗拒自己的身份,想当DJ,漫画店老板。牙医说他是乡谣医生,一边唱歌一边给小和尚看牙齿,小和尚浅浅笑,气氛暧昧。下一个场景小和尚弹琴,老和尚和周围人开玩笑。或许是在用牙医和小和尚的关系,表达了民间对佛教的接纳态度,和佛对众生的喜好。不过阿彼察邦有同性恋元素的电影也真不少。
    ---------------------------------------------------
    对应场景里,和尚和牙医很冷漠。但是貌似小和尚在努力刷存在感。这个镜头和上个镜头的衔接用到了一个漂亮的从右至左的缓缓移动的镜头,苍白的医院大厅和苍白可怕的管状物充斥着画面。

    【场景七:办公室】
    Dr. Toey泡老和尚给她的草药,看着窗外的树木和青草,她的影像投影在玻璃上,若有所思。
    ---------------------------------------------------
    很明显,在第一段落中象征生命力的绿色是主要色调,导演的调度无时无刻不照顾到医院清幽美丽的环境,随时都有丰富的鸟叫坐背景声音插入。这和冰凉的第二段本身就有一个对比。结合只在第一段出现的Deep Down to You,解放心灵的草药。Dr. Troey 此刻的图像是理想的自由化身。

    【场景八:对话】
    走廊里,Dr.Toey遇到等她的Mr. Toa.。Mr. Toa浑身不舒服,居然直接求婚了。路过|椅子|两人没有坐下,路过有|佛像|的地方,Dr. Toey坐下,然后又走开。Mr. Toa认为Mr. Toa是他的病因。Dr.Toey倒茶给Mr. Toa,并表达她饿了。Mr. Toa说他的心被炙烤着。Dr. Toey说她懂。开始讲园艺老板的故事。Mr. Toa说他不舒服,但高兴。Dr. Toey说自己并不想嫁给园艺老板。然后笑起Mr. Toa的反应,Mr.Toa说Dr.Toey的笑吸引了她,想起他们的相遇,Dr. Toey却开始谈起园艺老板和她的故事。
    --------------------------------------------
    第二段中,吃饭时间,Dr. Nohng在无聊的看手机。Dr. Nohng问Mr. Toa要不要喝茶。Mr. Toa说他已经吃了饭了。这段完全没有Noom的故事了。然后就跳接到貌似是军方的铜像,|佛像|,走道里的人,再回到|佛像|和疑似国王铜像,Mr. Toa消失。伴随着工业感的浑浊声,似乎铜像是某种绝对权威,使得第一段中的某些故事线索在第二段无端消失。


    【场景九:花草集市】
    花草店老板Noom卖的兰花很贵。
    还多次强调兰花在阴凉处生长,不需要阳光,带来好运。
    且他是一个喜欢show兰花照片的人。
    ----------------------------------------------------------
    同样见不到阳光的大概是第二段中的地下室。
    Noom喜欢show兰花的照片,而Dr. Nohng的女朋友给她看了遮住天空的工厂照片。

    【场景十:野兰花】
    Dr. Toey和某医生还有园艺老板Noom一起看医院中的一束无价野兰花。Noom说花好似生命的本身,有缺陷美,而且又缠绕在一起。下个镜头Noom和Dr.Toey的影像与Mr. Toa和Dr. Toe影像一致。Dr. Toey和Noom一起去农场。有连根拔起的兰花的空镜头,或许象征心脏。农场是不见低的绿,Noom的阿姨Pa Jane 在做泥浴,她因为车祸,有长短脚。鱼儿轻轻啄脚,豆娘飞过。
    -------------------------------------------------------------
    Noom完全是Toa的反面,职业很绿色,人乐观积极向上,唯独对于爱一个人支支吾吾。新鲜的花和需要冻冰箱的猪肉也有对比。豆娘一下不见了,和剧情中人物的消失呼应。

    【场景十一:郊游】
    三个人商量再进山找兰花。Pa Jane给Dr. Toe看自己的照片。空镜头,Noom的文身是一朵玫瑰花。
    算命的说Dr. Toey会有很多男朋友。
    Pa Jane 讲故事。两个农夫遇到一个和尚。农夫去湖水中央拿走金银财宝,然后日食发生了,他们在黑暗中淘金。引来强盗,强盗杀了他们。对于贪婪的警示。头上三尺有神明。
    用了空镜头表现日食,而兰花喜阴,财宝应该是爱。
    阿姨鼓励Dr. Toey表达爱意,希望她不要太贪心。

    【场景十二:Noom家】
    Noom把野兰花挂起来。Noom房间里也有很多照片。Dr. Toey居然问Noom他是喜欢男人么?两个相爱的人到底没有说破。

    Noom说Pa Jane不能在太阳下待太久,Pa Jane向阴处走,准备消失。

    Dr. Toey说暗恋一个人会偷偷躲着看他。然后大笑。Noom说他暗恋另一个人,两个人都没说破。

    【场景十三:医生歌手】
    歌声,阴影遮不住的笑容,关于亮白的牙齿,还有阳光的空镜头和飞鸟。

    切换到夜晚Mr. Toa听牙医唱歌。唱歌的场景很绿很森林。一个弹琴的场景是小和尚的梦想。水平移动镜头,街市,佛像旁边打篮球的人,一旁看大家打排球的护士。

    【场景十四:和尚消失】
    小和尚却没去看唱歌。牙医Confess自己曾经害死了自己的弟弟,认为小和尚前身是弟弟。和尚说自己前身不是人,被牙医打断。牙医想给和尚弟弟一匹马的照片,和尚不接受。牙医给小和尚情歌的CD。和尚叫医生跟着他,然后消失了。牙医最后看着空空的椅子。

    第二段独立故事段落
    【走过地下室】
    地下室是退伍军人,家属,军方病人的“王国”。和表面部分的明亮色彩不同,很阴暗。能够看见有很多文件也许是在暗示历史,过道里有四肢残废又没有器械的人在艰难行走,是不是类似阴处生长的被拔起的兰花,艰难的活着。

    【奇怪的地下室房间】
    一个有老式机床的房间,机床嗡嗡作响,貌似是制作假肢的地方(但看不见过程)。还有穿着连身军绿色工装的人,在叫病人拉筋。没有穿白大褂的Dr.Nant在观察病人使用假肢,背景里一个绿色工装的人好像在给自己消毒。还能看清楚这个房间里有作用不明的管状物貌似是通风口。

    【地下办公室】
    Dr. Nohng和一个贵妇打扮的老乡阿姨交流。跟她说她的邻居都搬走了。可以看出Dr. Nohng和阿姨家有交情。Dr.Nant也是贵妇打扮,还拖着行李箱。还说啥血液医生为了煎熬而活着,因为血液病是不好医治的。阿姨们还熟练的拿酒杯,谈论奢华的宴会,电视节目,看起来地位显赫。嫌弃舞美守旧要求key个背景上去。

    小伙子据说是中毒了,阿姨用Chakra瑜伽疗法给小伙子看病。Dr.Nant好像很默然,早已看透一切。

    【地下走廊】
    Dr. Nohng说小哥球拍质量好。
    小哥有Pandora的文身.
    小哥本来 在日本汽车厂上班,小哥是绝症,脑癌。他还知道自己下辈子不是人。
    他父亲是军方人物,但是对小哥完全冷漠。

    【医生和女友】
    Dr. Nohng和女友接吻。女友手汗。
    女友show新厂区照片。
    Dr. Nohng犹豫是否离开,但是被色诱了,还淫荡的笑啊。

    【净化】
    大树
    国王和王后
    地下室拆迁(声音像网球弹跳+牙医)
    阿姨苏醒发呆
    医生Dr. Nohng女友离开办公室,医生Dr. Nohng离开办公室(巨大的电音效果)
    熄灯
    亮灯的地下室
    疑似Pa Jane出现离开
    Dr. Toey在发呆
    地下室烟雾弥漫
    机床特写
    通风管特写,仿佛无底深渊。

    【新世界】
    医院不见了,是绿色的公园
    男+女
    健身的人们
    雕塑是抽象的
    和尚和大家一起玩儿小飞碟。
    广场舞

    表意部分【基本是我的个人看法】
    1. 对于人际之间关系的复杂描写还有各种与动物有关的转世,实在是复杂,就像缠绕的兰花。
    镜头和剪辑上基本可以判断第一段中Dr. Nohng和Toa和Noom是三位一体。除此之外Pa Jane和Dr. Toey也有奇妙的关系。

    2.Pa Jane只是讲了普通的寓言故事?
    Pa Jane表面上是在让Dr. Toey表白,不要贪心。
    但是明显日食在隐射血腥的军政府执政时期啊,各种权倾一时,最后终于迎来表面上的民主。兰花自己本身就是阴影下的美丽。

    3.地下室段落
    机械啥的我看象征摧残吧(此处有噪音声效),各种断胳膊的人,加上假肢,加上这个段落阴森的气质。穿金戴银的两个阿婆一看就是政治人物啊,叫你走两步是在象征操纵行尸走肉啊。军方形象是无情的父亲呢。还有连身工装的工作人员,还有消毒啥得,完全是在效仿集中营。

    4.工业
    美女女票在大工厂工作,小哥又在日本汽车行工作,窗外不再有稻田。

    5.父亲,母亲
    最后落脚在了铜像上哦。片中各种交错的人生完整展现了泰国各种国民性。

    6.物理性?
    不造是哪些影评人摘的,看不出物理学啊。只看出时代演进犹如人体内血液循环嘛,心脏提供血氧,而心又联系爱憎,致使生理反应。晒不到太阳会关节痛,锻炼身体,一身轻松。
  3. 《戀愛症候群》(Syndromes and a Century,2006)是導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拍攝的第五部電影,結構上延續了第四部長片《熱帶疾病》(Tropical Malady,2004)中採用的將影片分為兩部分的平行世界概念。大體上同樣的人物卻有了不同的化身,在故事中的不同選擇也使起點相似的雙重故事線越走越遠。在105分鐘里,阿彼察邦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和近乎凝滯的鏡頭運動,詳盡而細膩地記錄著瑣碎對話,未足夠引起感官機能(sensory-motor)的反應而造成了冗長的時間。但平行世界中相似的場景給人的快慢節奏感卻不盡一致。兩個平行世界的關係或許可以用題目中的“一百年”(a Century)的輪迴來解釋,而這百年時間帶給生活的變化也許就是影片的中心所在。因此,本文將嘗試否認劇情對於中心思想表達的作用,并通過分析觀眾感受到的電影節奏的快慢和非線性時間的構建來感知電影本身的生命力。

    《戀愛症候群》的持續放映時間為105分鐘(除去開頭和結尾的正片長度為97分鐘5秒),兩個平行世界的分界點時間是52分鐘10秒,基本將影片平行分為上下兩部分,存在著相互對照的關係。影片的上半部分以女醫生為主體,下半部分則主要圍繞著男醫生Nohng,兩人的交集在於兩個部分相似的開始,女醫生對Nohng醫生的面試。試圖理解導演想要的表達不妨從對比兩次以台詞和動作為表現的劇情開始。

    兩次面試問題大體類似,但細微之處仍有差異。比如在於Nohng第一次說畫畫更傾向於素描,第二次說明了玩籃球是打中鋒是因為對身高沒有要求以及自己養的貓已經死了。在女醫生的詢問方式上也有所區別,第一次詢問時Nohng常給出肯定答案,如“是的,想多經歷一些”“是的工作還算穩定”,但第二次則常是否定,轉專業時沒有詢問過家人朋友的意見,最後造成的差異就是在面對“DDT代表什麼“的問題時,第一次的Nohng猜了三次答案,并問這個問題是否很重要,而第二次只是拘謹地給出一個答案。女醫生第一次態度的溫和,與第二次不耐煩的眼神語氣形成很明顯的對比。

    與此類似的還有醫生為做惡夢的年邁僧侶看病和牙醫為年輕僧侶看牙兩處,第一次的醫生態度都更加親近病人,溫柔體貼又帶有人情味;第二次則更顯冷漠,未能從對方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不願與病人有過多交流,病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態度也稍顯抗拒和粗暴,比如年輕僧侶要求取下面罩治牙,年邁僧侶放棄了求藥的嘗試,贈藥時更是直言“增強善待萬物之心……遠離徒費心智之事“,不能說不是一種諷刺。

    這些都是劇情上的一些變化,但從整體上來看,這些碎片式的劇情是有意義的嗎?台詞中的遣詞造句和人物的舉手投足,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與前後相連接嗎?筆者認為不然。這些劇情都是生活中平凡的與人相處的瑣事,沒有絲毫衝突波瀾,亦無曲折回環的前後照應,因此是沒有特殊意義的。Nohng醫生是打中鋒還是前鋒,畫的是素描還是水彩,養死的是貓是狗,年邁僧人夢見的是雞是鴨,年輕僧侶的母親哮喘病症表現為何……這些都不重要,它們的存在是為了對比百年前後兩個大環境下人們的變化。因此,片段各自帶給人的感受才是重點所在,而電影節奏的快慢則在感受中最明顯——雖然整體電影的節奏都比較慢,但上半部分較之於下半部分更慢一些。

    造成這種效果的原因有很多。仍以兩次面試為例,女醫生對Nohng醫生的面試第一次持續了3分鐘19秒(從03:06到0:25),第二次持續3分鐘14秒(從52:10到55:28),時間長度基本一致。但觀看第一次面試時,前面有長達半分鐘(從02:24到02:55)的空鏡,畫面中只有隨風飄動的樹枝樹葉和隱約可聞的鳥啼,拍攝的內容(content of the shot)不變且近乎沒有動作、攝影機保持靜止、劇情聲(diegetic music)為比較單調的自然聲,因而給人以寧靜(stillness)漫長(slow)之感,渲染好氣氛之後進入面試的鏡頭。從鏡頭語言來看,第一次面試只用了2個一分多鐘的長鏡頭,畫面凝固缺失動感,面試中的問題又令人抓不住重點,不知意義為何;第二次則用了7個鏡頭,最長的也不超過一分鐘,中景(medium shot)和遠景(long shot)交替,并伴有反轉鏡頭(shot/reverse shot)。又由於問題有所變化產生新意,再對比之前的節奏,因此給人以節奏快於第一次之感。而為何要造成這種節奏上的區別呢?大量的遠景留給觀眾的感覺是仿佛自己是闖入這個場景中偷窺到這一切,講整個畫面都收攏在內并配合以緩慢的節奏,給了觀眾充分的時間去感知眼前的細節,因而更容易形成真實感。而鏡頭不斷切換或更多運用中景時,對於場景的想象就沒那麼容易建構,相對而言更為虛幻。節奏變化影響了觀眾對兩個平行空間真實感區別的感覺,這在下文也會討論到。

    電影中的空鏡除卻能為上一個片段反思和下一個片段準備之外,也在意義的延伸與豐富上有所幫助,意象選取別有用心。比如,在電影前半段中出現過的佛像在後半部分中也曾反復出現,佛像沒有變化而周遭的環境卻變了(如圖一、圖二),離開了空曠的偏自然環境而成為白色醫院室外半封閉的一部分,表現出現代社會的特征。不僅如此,後半部分的空鏡中又未加解釋地出現了三處各不相同

    圖一 圖二

    的雕塑(如圖三、圖四、圖五),比起佛像的水平角度拍攝(level angle shot)

    圖三 圖四

    圖五

    以及坐落在矮臺或地面上,三處位於高高台座上的人像雕塑都採用了低角度鏡頭(low angle shot),觀看時不得不抬頭仰視,以此來突出人像的高大偉岸。這樣的景物場景既是空間轉換的中介,又從對比中表現了時間的短暫與永恆:平易近人的佛是歷經百年也未曾改變的,因而也保持了唯一性;將人抬到神壇上是暫時的,會有代代更迭與時間流逝帶來的遺忘,因而也必然不會是唯一的。

    電影在第86分鐘結束了Nohng醫生和女友的對話之後就再無對白,本就顯少大幅度動作的影片再拋棄用對白來推動劇情,再次證明劇情的不重要性。此時距離正片結束還有22分鐘和25個鏡頭。在這25個鏡頭里,挑戰影片整體敘事順序的是第7個鏡頭,女醫生右手拄著下巴坐在辦公桌前沉思(如圖六)。因為在下半部分的面試結束之後,以Nohng醫生為主體的敘事里女醫生就再未出現過。此處的沉思不禁讓人想起在上半部分里,女醫生拿著茶水杯走到窗前陷入沉思(如圖七)。不同時空的兩個人仿佛形成對視,百年前看向右,

    圖六 圖七

    百年後面對左,隱隱對應著佛教中過去佛在左、未來佛在右的次序,兩個時空間似乎構架起一座橋樑。鏡頭緩緩拉遠帶來的恍惚之感令人懷疑上半部分的平行世界出自於女醫生此時的想象,恍然之後又覺得想象之中更加寫實而此刻的“現實”世界充滿魔幻色彩,仿佛阿彼察邦到此時才抖開包袱,在充滿靈異的宗教氣質的背景音樂里,這種似懂非懂如夢之夢的領悟感非常奇妙。此時形成的純聲光情境(pure optical and sound situations)不再講自身延伸進行動,因為它不再是由行動所引起的,時間由客觀變成主觀,給人以先驗的內在感受。(Deleuze 5-6)

    不僅如此,這個鏡頭同上半部分女醫生對喜歡的賣蘭花的人的回憶一起,打破了線性的時間的敘事。這使電影的時間更為複雜,也令觀眾將更多精力用於感受時間在電影中的變化作用。

    再來看影片接近結尾處頗引人注目的黑洞般的管道和煙霧。鏡頭定格后對準漆黑洞口的特寫足有1分多鐘(從93:40到94:53),最初洞口只是漆黑一片,6秒之後似乎機器啟動黑洞開始將室內瀰漫的煙霧快速吞噬,乳白色的煙霧打著旋兒消失在黑洞深處。漆黑的圓形洞口與日蝕(從37:54到38:30)相對應,不同的是日蝕的故事意圖告誡人們神靈無處不在因此不要貪心,而連接管道的黑洞是現代社會的代表,是貪慾推動的機械化大規模生產,也是百年後宗教信仰的摧殘者。從象征意義來看,管道暗含“時空隧道”之意,煙霧則代表了“往事如煙”,時空將往事吞盡,當一切化為虛無時又回到了佛教中“空”的概念。又或者是上下兩個部分代表的時空都是不存在的,在這裡走到盡頭。直線是沒有盡頭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也可以算是對線性時間的打破。種種可能的開放性解讀賦予《戀愛症候群》以生命力,亦是給予觀眾重新思考電影中時間的作用,進而理解電影所提供的不同於運動影像(movement-image)的觀看模式對於我們重新理解世界的作用和影響。

    最後的16個鏡頭似乎是前兩個平行空間告于段落之後的新開始,具有非常明顯的法國新浪潮(the New Wave)的特征,選取實景拍攝,并快速切換場景鏡頭或“跳接”,在整體敘事上製造突兀不連貫的效果(焦雄屏 85)。剪接手法很有特點,此處便是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2007)最佳剪切資格之證明。這些鏡頭中有坐在長椅上的情侶、做各種運動鍛煉的人、看遊戲飛碟的僧侶還有最後大規模的跳健美操的人們。“諸多片面臨空間之間的連接無法被告確定,因為該連接僅能完成於某個不在場、甚至已然失蹤之人物(並非單純的置身於畫外,而是存在於空無之中)的主觀觀點?”(Deleuze 8),形成了隔離空間(disconnected space)。這些隔離空間被剪輯到一起,每兩個概念碰撞時都可能產生第三重意義,(Tarkovsky 119)因而結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因多樣性而難以討論。這種不見得要看懂卻或許因人而異的電影感受,在筆者的角度是這樣的:從黑洞吸煙之後,鏡頭中的內容逐漸由靜到動地活潑起來,從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看風景到大規模跳健美操,這固然是人們對現代性的適應和融合,但也在歡愉中表現出機械性和同質化。對比百年前的時空中健身時所講的“慢慢蹲起,韌固吾膝”,仍能覺察到阿彼察邦對於現代性的反思與意見。

    本文著重分析了《戀愛症候群》中非線性時間的表現和其帶給人的感受,并通過論證劇情無意義、分析空鏡選取內容和從鏡頭語言的角度解釋節奏快慢的直觀體驗,來體會導演阿彼察邦對於傳統宗教長期影響著世人的思考以及對現代性帶來的冷漠與同質化的批判反思。但導演的意圖又不是直接反應在劇情之中——作為理解影片的媒介,有時時間的作用更勝過故事情節,而非只是運動影像的載體——而是在純聲光情境中以時間-影像的形式自發體現,這種超越運動-影像的拍攝給觀眾更多角度和空間去理解電影。而種種的可能性進而賦予了電影自身生命力。

    (3854字)

    參考書目:

    焦雄屏著,《法國電影新浪潮》,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Campany, David(2007) “Introduction: When to be Fast? When to be Slow?”In David Campany(ed.),The Cinematic. London: Whitechapel, an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Deleuze, Gilles (2005)cinema2:The Time-Image, London:Continuum.

    Martin, Marcel.著,何振淦譯,《電影語言》(Le langage cinema tographique),1992,北京 : 中囯電影出版社。

    Tarkovsky, Andrey (1986) “The Film Image” and “Time, Rhythm and Editing.” In Sculpting in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Cinema. Trans. Kitty Hunter-Blair,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4. 现实与回忆
    现实是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感受,回忆是一种抽象的幻想元素。两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公平的影像
    同时将现实与回忆以影像的方式再现出来,其实就是抹去了现实与回忆之间的不平等
    真实的回忆与虚幻的现在
    在头脑中再现了一万遍的回忆比一个身处其中极其苦闷以至于经常抽离并浮想联翩的现实更具有“真实”性。
    影片当中那个乡村爱情故事就是个“真实的回忆”而现代医院的故事就属于“虚幻的现实”
    为什么两个故事那么像?
    因为“回忆”是“现在”的回忆,它注定会有“现在”的影子。既然“回忆”已不是真正的过去,现实又那么虚幻。那到底哪个才是真实??
    生长在一起的回忆与现实
    种植园主向人推销兰花时说“你看它们纠缠在一起多漂亮,可是人们不太喜欢认为看起来像缺陷“ ”也许生命本身就像这样”
    看到这里导演拍这部片子的初衷逐渐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