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完美音调2 Pitch Perfect 2(2015)

简介:

    贝卡(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率领的巴顿大学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终于出人头地,应邀为美国总统的生日宴会光荣献唱。谁知表演期间,“胖艾美”(蕾蓓尔·威尔森 Rebel Wilson 饰)竟意外走光,引起全场恐慌,令合唱团蒙上不雅污名,更被禁止公开演出!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就是赢得阿卡贝拉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们能否战胜来自德国的劲敌,挽回失去的名声,称霸阿卡贝拉的世界……

演员:



影评:

  1. (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 文/齐格弗里德 作为一个唱合唱/阿卡贝拉快10年的人,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分别看了传说中的《Pitch Perfect》和《Pitch Perfect 2》。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两部Pitch Perfect都是蛮励志和积极向上的青春电影;如果从合唱的角度去解读,似乎值得去关注的亮点会更多: 首先,两部Pitch Perfect关于合唱团生活部分的描写很真实。合唱团,特别是阿卡贝拉这种演唱方式最近几年在中国国内发展的很迅速,过去一个学校通常只有一个校级合唱团和一两个临时拼凑的阿卡贝拉团,而现在一个学校可能会有五六个阿卡贝拉组合,一些城市甚至还成立了阿卡贝拉清唱社。人多了,队伍自然不好带,合唱团内部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烦心事儿,阿卡贝拉团体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竞争——当然,我说的“勾心斗角”,其实都是蛮单纯的事情,上升不到工作中的那种层次,无非是“我觉得你唱的没我好”,“我不喜欢你的编排”,“我不认同你的音乐品味”等等,就像Pitch Perfect 1里边Anna无法理解老一代Bellas那种传统的合唱演唱方式那样。说白了,合唱这件事,只有能玩儿到一起的人才会选择在一起唱歌——无法去勉强,技巧和能力当然很管用,但是合唱的人合属性真的太强。实践中,每一年合唱团都会“淘汰”很多所谓的“不适合合唱”的人,不是说他们唱的不好,只是相对合唱而言他们更加擅长独唱,或者说更善于也更愿意去展现自己(而非整体)的演唱——这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像Pitch Perfect 1中Bumper最终选择去做John Mayer的助理而瞬间脱离Troublemaker那样,我想这就是合唱与独唱的“边界”吧。 其次,从阿卡贝拉音乐的角度来说,两部Pitch Perfect很好地展现了当代阿卡贝拉艺术的发展。其中,Pitch Perfect 1体现的是混音/编曲艺术的胜利,甚至是对传统追求美好合唱的无伴奏演唱方式的颠覆,Pitch Perfect 1中的Troublemaker无疑代表了现在的主流阿卡贝拉团的特色——一个牛逼的B-BOX和一个牛逼的大号男低可以抵半支团,这种演绎方式非常好的实现了阿卡贝拉与当代流行音乐的对接,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让阿卡贝拉演唱突破了“演唱歌曲种类受限”的弱点。Bellas也是在采纳Anna的混音编曲意见以及加入了那个韩国小姑娘的B-BOX之后才最终击败了TROUBLEMAKER。 Pitch Perfect 2更是将阿卡贝拉的混音与编曲玩儿到了极致,那个德国团——“DAS SOUND MACHINE”的B-BOX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一个人就撑起了二三十人团,跟现实中的乐器没什么差异了。德国团的任务分工很明确,一男一女SOLO,B-BOX和男低打底,除此之外的人基本就是配唱和舞蹈,他们最震撼的点应该就在于近似于"机械化"的整齐划一。 我很高兴地看到Pitch Perfect 2在最后让合唱回归到了她原本的属性,Bellas用合唱最本质的属性——HARMONY(“和声”)打败了德国团,HARMONY从根源上也许是传统古典合唱所追求的,即人声的完美融合与统一,整个合唱团唱起歌来像一个人——这种效果显然不是任何现代技术能够替代的,它需要演唱的所有人彼此熟悉、了解对方的声音,并心甘情愿地为整体的声音而削弱和调整自己的声音。说浅了,是声音的融合;说深了,则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与精神力量。 最后的Bellas元老们的出现无疑代表了合唱团的另外一种精神——“传承”,在这个世界上,找几个能和自己一起唱歌的人的难度不亚于寻找伴侣,所以合唱团成员在毕业后(甚至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可能会经常回到团里继续发挥余热,即便十年二十年不见,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只要通过一首歌就能够迅速建立,相比DAS SOUND MACHINE的“现代工业化”气息,我想Bellas的演唱更加能够展现合唱的核心魅力——这或许也是他们最终击败DAS SOUND MACHINE的原因吧。 期待Pitch Perfect 3。 (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

  2. 有谁会不喜欢电影呢?
    有谁会不喜欢歌舞青春的电影呢?
    有谁不喜欢主角是女性的歌舞青春电影呢?

    《完美音调2》继承第一部的音乐实力,在演员方面做到完全回归,该片在上映首日便拿下2780万美元的好票房,超过了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2》。短短一周之内,它更是扩映至38个海外地区,劲收1520万美元,使其上映一周全球票房便达到1.8亿美元之巨,完胜之前被普遍看好的《疯狂麦克斯4》。

    虽然在其他方面《完美音调2》仍有不足,但完全不妨碍我们欣赏片中精心编排的音乐。

    先列下曲目,我改天有空更新详解……
    1 “Universal Fanfare"
    “Fanfare”号角齐鸣的意思,我这个文盲百度了还有“宣告特别事件的时候演奏的短曲”的意思。总之呢,是环球影业的片头配乐。特别提一句的是片中的女主持人也是导演,还演过《饥饿游戏》里面的“第十二区抽签人”,就是那个打扮夸张的女人。

    2 "Kennedy Center Performance (We Got the World/Timber/America The Beautiful/Wrecking Ball)"
    《We Got the World》-Icona Pop-【Icona Pop】
    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开场曲目,选择了2012年瑞典双人女子DJ团体Icona Pop的这首歌,这个乐队最红的是那首《I Love It》。表演方面都是二人合唱,整齐划一。乐队的风格走的是“以鼓和合成乐器制作的经典流行乐”,我估计正好是因为“合成乐器”这一点比较适合女主角吧。然后用“We Got the World”开场,在总统面前这种大场面也比较合适?
    《Timber》-Pitbull featuring Ke$ha-单曲
    咳咳……文盲又百度了,这个“Timber”是个俚语,意思很多,在夜店里就是说自己要从高处倒下来了,让下头接住他,类似摇滚歌手唱high了之后从台上飞身跳向台下观众吧……这歌是告示牌的三周冠军单曲,各位应该不会陌生,party洗脑歌曲一首。最初,Pitbull是打算和Rihanna合作这首歌的,但是Rihanna跑去和Shakira录《Can't Remember to Forget You》去了,“没时间”录制这首歌。当然,Rihanna没啥好后悔的,因为当时Timber一度被Rihanna的《The Monster》压在第二的位置……这首歌的前奏还有部分乐曲是参照了1978年Lee Oskar的单曲《San Francisco Bay》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
    《America The Beautiful》-美国爱国歌曲
    片中大概只唱了这歌的最后一句“From sea to shining sea!”这句和上一句“And crown thy good with brotherhood”合起来,意思是“以同胞的爱加冕汝之善行,从此岸到彼岸。”这歌原先是诗人Katharine Lee Bates写的同名赞美诗,就是赞颂“美国的壮美、辽阔和机遇”,这首诗是1895年美国国庆节的时候出版发行的,当时诗的标题因为出版,改成了《America》。这诗曾经选用了60多种旋律,不过传唱度最高的是Samuel A. Ward版本“Materna”。当然,Samuel最初写这个曲子是给圣歌《O Mother dear, Jerusalem》写的,大概是1822年写的,十年之后才发行出来。直到1910年,这两个人的作品才“混合”命名为《America the Beautiful》。很多名人也唱过这歌,Ray Charles、Whitney Houston、John Legend。选这个曲子估计就只是为了配合有国家领导出席的爱国色彩……
    《Wrecking Ball》-Miley Cyrus-【Bangerz】
    麦粒2013年的专辑第二主打歌,却是麦粒第一首告示牌冠军单曲,MV里面麦粒全裸演出,6天在VEVO上播放次数破亿,电影中胖妹的出场是完全模仿MV中的情节的,但选用这个歌可能就是为了让胖妹吊上去然后撕裂裤子吧。不得不说《Wrecking Ball》是麦粒的转型作品,歌曲讲述“少女对男友的爱大到犹如想用大铁球撞碎男友冷淡的心,使男友重新接受自己。”这歌最开始是打算写给Beyonce的,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好像不太适合Bee姐。

    3 "Lollipop"
    《Lollipop》-Mika-【Life in Cartoon Motion】
    英国创作歌手Mika的2007年的作品,也是代表作了。Mika的音乐表示度比较高,唱腔转换也很独特,忽男忽女,风格很戏剧化,主要是有才,又被叫“英国新世代音乐鬼才”。这首歌是写给Mika的妹妹的,用来“警告她不要太早发生性行为……”我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歌词里面的Sucking too hard……总让我有奇怪的感觉。

    4 "Car Show (Uprising/Tsunami)"
    《Uprising》-Muse-【The Resistance】
    英国摇滚天团Muse的作品,这首歌在告示牌另类摇滚榜有冲到第一的好成绩,算是Muse出道以来在美国最为出名的作品了。Muse在英伦摇滚界的地位还是挺高的,音乐风格比较独特,这张专辑使用了大量的交响乐,现场演唱的时候也挺考验人的,但是Muse的现场是出了名的优秀。2009年的时候MTV音乐大奖上有演出。这歌很有标志性,而且风格独特,足球比赛的时候还经常能听到,凯莉米洛在巡演的时候也改编用过。歌词和曲调一样霸气,最后那句“We will be victorious”是也表明DSM在片中的强大压制力。片中在汽车发布会上唱这首歌简直太配了……DSM脑残粉经过……
    《Tsunami》-DVBBS和Borgeous-【Demonstration】
    这首出现的位置是Car Show那个原声的57秒,只有这首歌的经典段落,配合起《Uprising》的“come on”简直绝配。这首歌是加拿大男子双人组DVBBS和美国DJ Borgeous合作的产品,但是至今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在当年(2013年)欧洲那边的电子音乐节上常常出现,这首歌让两个人在国际上都比较闻名了。DJ Borgeous原名John Borger……嗯,是的,和那个英国知识分子同名。

    5 "Winter Wonderland/Here Comes Santa Claus"
    《Winter Wonderland》
    这歌是1934年由Felix Bernard(曲)和Richard B. Smith(词)写的,是一个冬天的圣诞颂歌,被视为一个圣诞节流行标准。据说灵感是Felix Bernard在看到洪斯代尔中央公园雪覆盖而写这首歌。Richard B. Smith在西方山疗养院治疗肺结核时写了歌词。有超过200名歌手翻唱录制过,最近的一个版本建议大家去听Lady Gaga与Tony Bennett的版本。
    《Here Comes Santa Claus》-Gene Autry-单曲
    1947年Gene Autry录制的一首圣诞歌曲,当时告示牌名次最高排到第9,也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据说当时Autry骑着马在圣诞游行,听到众人高呼“Here comes Santa Claus”,受到启发,写了词。最开始demo录制是由Johnny Bond完成的,这个版本在录制的时候用小冰块来模仿铃铛声,后来在Autry自己的版本里面就用了真的铃铛了。这首歌也是电影插曲常客,猫王、Bob Dylan、玛丽亚凯莉等都唱过,2013年Glee圣诞特辑里面也有收录。

    6 "Riff Off (Thong Song/(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oty/Low/Bootylicious/Baby Got Back/Live Like You Were Dying/Before He Cheats/A Thousand Miles/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This Is How We Do It/Doo Wop (That Thing)/Poison/Scenario/Insane in the Brain)"

    7 "Jump"

    8 "Convention Performance (Promises/Problem)"

    9 "Back to Basics (Boogie Woogie Bugle Boy/You Can't Hurry Love/Lady Marmalade/MMMBop/My Lovin' (You're Never Gonna Get It))"

    10 "Cups ("When I'm Gone")"

    11 "We Belong"

    12 "Any Way You Want It (World Championship Medley)"

    13 "World Championship Finale 1 (My Songs Know What You Did in the Dark (Light Em Up)/All I Do Is Win)"

    14 "World Championship Finale 2 (Run the World (Girls)/Where Them Girls At/Lady Marmalade/We Belong/Timber/Flashlight)"

    15 "Crazy Youngsters"

    16 "Pitch Perfect 2 End Credit Medley"

    17 "Flashlight"

    18 "All of Me (Bumper's Audition)"

    原声带可见虾米链接:
  3. 作为AK47的脑残粉和Rebel的半脑残粉(Rebel选片水平一般,可惜),我真是特别特别想打四星。
    可是本片真的就是个“还行”的水平。可以一看,不看也罢。姑娘们还是会很喜欢的。大中午的就坐了满场姑娘、大妈和大妈拉去作伴的小朋友,就我一个看美女去的。被好多黑妹子的笑声烦透了。

    本作相比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式地令人失望——失望,并不是不好,只是没有达到前作的高度,和妇联2这种烂作是两个概念。
    说它教科书式的失望,主要是因为它犯了几乎所有一部续集会犯的错误,而且特别白左。

    一部商业作品的成功无非是标准化的剧本+above average的演员+亮眼的特色。前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前作的剧情结构是典型的校园青春+开挂屌丝逆袭。三名主要人物相互作用、成长,然后配角们各有特色,围绕她们一同获得荣誉和爱情。很清晰,连贯性很强。其中像Fat Amy的人物塑造甚至被我的小说写作教授拿来作范例。
    AK47、Rebel Wilson的表演没话说,属于她们这代中演技中上等。Anna Camp大美女、Brittany Snow大美女、Adam Devine小胖墩和Skylar Astin小帅哥表现中规中矩。
    A Capella是大亮点,也不用说。
    所以前作的成功原因非常明确。

    一部成功作品的续作的最大陷阱就是试图在前作的优点上走得更远,同时还要打破前作的格局。
    本作正是这样啊。首先前作那些有点特色的配角人物一个个地都在本作有了极多的镜头。Fat Amy无悬念地晋升主角之一,结果恨不得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那个亚洲人Lily出镜之多,前配角中仅次于Fat Amy,而且全是在卖丑,前作她那段感情以及印度小哥完全无影无踪了;小胖墩Bumper莫名其妙地就回归了,然后莫名其妙又和男生们重修于好,更莫名其妙地和Fat Amy搞了四分之一部电影;突然冒出来一个疑似拉丁裔,英文结结巴巴,冲着这点特色拿到配角中第三多的镜头;Benji和女主小圆脸也是,莫名其妙就认识(真的一点没交代),莫名其妙就搞上了。这些支线剧情真的都有必要?
    这样过于用力强调受欢迎的配角,直接导致主角们戏份减少。Brittany Snow(Chloe)和Anna Camp(Aubrey)一个只是名义上的主角,另一个干脆被挤成配角。原男主Skylar Astin同理。Fat Amy有了爱情故事,但这爱情却是约炮-拒绝表白-订婚的节奏,由于篇幅有限,没有足够铺垫。AK47演的Becca保留了相当多的戏份,但影片前半段暗示的那种毕业就业和合唱团练习之间的矛盾,到后面居然就没了。WTF.
    再有就是单薄的主角小圆脸了。《安德的游戏》里走出两位垃圾童星,一位将要毁掉蜘蛛侠,另一位就在这里毁《完美音调2》(我知道她还有True Grit压场,so what?)。人物毫无深度,除了一个标签性的身份(合唱团继承人)以外一无是处。没有成长,从头到尾都一个样。作为本作的新元素,首先被AK47压着,没有前作“新生拯救世界”的感觉。其次没有任何特点——她唯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AK47解决作品创作的难题,与前作AK47的作用简直天差地别。这个人演技也不行,前一半出于角色需要,强行演一位不会说话的小姑娘。后面直接就……就没影了——没有一句漂亮的台词,没有一处精彩的颜艺或动作。最夸张的是,这样一个平庸的角色居然最后最后,灯光打到她一个人身上。还有中间那段rap对战简直毫无来由,感觉就是为小圆脸和继承前作battle那段而强行插入的,也是为了发扬前作的亮点,结果用力过猛。
    前作我很喜欢a-ca-cuse me这种小细节。前作很多,本作却没几句。

    一部作品成功之后必然有多种势力进来捞钱。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势力的影响,就会造成本片这种混乱的局面。一个演技平平的、只演过烂片的小朋友,居然被强行加到一部成功作品的主角位置,和一线明星AK47、Rebel Wilson以及Adam DeVine对戏。这背后没有金钱支持?很难让人相信。
    本片的格局从实质上是一所大学内部的比赛变成世界大赛、从翻唱别人作品的小电影变成请Snoop Dog和Sia这种大牌参与作曲的大电影,这中间必然有大量的金钱介入。小圆脸放一旁不说,Adam DeVine和Rebel Wilson的大量出镜也佐证这一点。
    前作和本作之间的三年中,成长最快的三位新星就是AK47, Rebel和Adam. Adam的Bumper角色在前作实际已被“杀死”,没想到本作却毫无交代地回归,并且和Rebel大演对手戏,甚至挤走了前作两位男主的篇幅。这中间没有点利益纠葛?
    AK47作为本作最大牌以及前作第一主角,居然要和一个资历平平的小圆脸抢主角位置,差点被硬分成两条主线(学业和社团的矛盾、新生融入并继承社团)。结果就是两条线各自妥协,各种拧巴。小圆脸和AK身后没有各自势力支持?
    如果你还不信,试着这样思考:
    本作是奥巴马荧幕首秀。

    是的,本作开场不久奥巴马两口子献上了荧幕首秀,而且还有秀一下演技哦。(喂,我的意思是这是奥巴马第一次在电影中露脸。虽然那段是剪辑的。)
    想想这能吸引多少势力的介入。
    于是一下子以奥巴马为象征的种种政治正确就上来了。我不爱给人贴标签,可是最近流行的“白左”一词真是适合这种人。

    首先,合唱团种族组成变更。两名黑人,留一个是gay的,另一位毫无交代地换成拉丁裔。这位拉丁裔在第一部里根本没露脸,但是居然和各位团员及前团员极熟,还同一年毕业。此人获得特写之多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然后,已有少数族裔增加篇幅。亚裔,反复拍!黑人gay,给更多台词!
    最后,保持偏见!

    是的,保持偏见。白左搞政治正确就是这么恶心。他们是怀着一种拯救世界的共产主义思维来提倡政治正确,内心其实觉得自己最牛逼。政治正确对他们来说,其实是秀优越的手段。
    看片中都有哪些偏见(stereotype):
    书呆子:Benji. 大四了,全国第二合唱团二把手,见到女性还结结巴巴……
    亚裔女:Lily. 奇葩、胆怯。
    黑人gay:Cynthia. 豪放、大哥、说话黑人腔、爱耍流氓(摸队友大腿什么的)。
    印度小哥:Dax. 白人女主的反面教材。
    胖子:Fat Amy. 豪放,爱出丑。上一集的Fat Amy会出丑之后笑着站起来fight on,这集就是单纯不断被rip-off的被歧视者。
    棒子:世界大赛上的棒子组合。“没有人搭理他们”
    德国人:主要对手Das Sound Machine. 严谨的德国人、完美主义、美国的大对手、讲无聊的理科玩笑。作为antagonist, 全片大概只有三段话,结尾居然直接走了……跟前作AK47与男主台上台下的眼神交流及最后的惊世一吻相比,这结局简直呵呵。
    外国风情:世界大赛上各国选手的音乐。仔细听听,其实是披着各国服装的美国流行乐风格。
    实习生:AK47. 真的有必要演绎实习生倒咖啡这个梗?那个公司那么多实习生,非要一个三年全国冠军倒咖啡?这么硬的笑点全场没一个笑的。
    老板:AK47的老板。我不觉得任何一个公司老板会傻逼成这样,也没有任何一群实习生会站在这样一个级别的公司的老板身边工作。这个老板角色完全是为了配合实习生stereotype而产生的另一个stereotype.
    女权主义:全剧。看了一条评论才梳理清楚,谢谢。首先本片貌似拍给女性看,最后一首还有we run this world, girls! 这样的歌,可是全篇夹杂着男主播的一些歧视性玩笑,而女主播(还是导演!!!)居然就无视……

    一切都是白左以自我为中心,太恶心了。
    如果说没有stereotype就难有喜剧效果,那人家《南方公园》是怎么做喜剧的?一定要靠自我为中心地嘲笑别人才能有笑点?

    还有全国女子冠军给总统祝寿这个设定……如果不是中二,就是好他妈共产主义!不愧奥观海!

    话说最后决战的两首歌真是大亮点。德国对手那一曲天突然黑了(嗯,刚刚别的队还白天,到他们就强行黑了),然后整曲舞台以红黄黑的德国颜色为基调,太帅。
    主角们的Flashlight(Sia作曲,怪不得一股淡淡的南方公园S18E03主题曲的味道)一上来没什么亮点,没想到从空气中冒出来前代所有Bella,那一瞬间真是感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本来以为她们只是幻影(因为突然冒出来嘛),结果居然走下台去……


    写得好乱。总之相对前作来说让人失望,而且挺白左,不过还算好看,有亮点有女神。

    特意先看本作再去看Mad Max 4. 果然和Mad Max刚正面还是不行呐。特意挑这个毕业季上映但是票房肯定受Mad Max影响呐。

    好吧,这部居然是班克斯自己导的。我喜欢她的风格,不过那个风格拿来导演还是……呵呵。
  4.  
      Pitch Perfect第一部刚出来的时候,在北美电影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不仅以低成本赚得了几倍的票房,更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让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为更多的观众所知,所喜爱。流行曲目的编排加上有趣逗乐的舞蹈动作,使原本器乐伴奏的打榜歌有了不一样的动听感觉。
      
      事实是,虽然在美国,高校阿卡贝拉这种形式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就像电影里讲的那样),但其实这只是阿卡贝拉音乐并不专业的一个分支;人们对这样一种纯人声的音乐形式了解仍然不多。像第二部电影里所见到的,欧洲的阿卡贝拉音乐发展更加成熟专业,相比起美国主要是大学生在社团里玩玩闹闹,丹麦瑞典等国涌现出一批素质极高的专业阿卡贝拉组合,出专辑,做表演,世界巡回。对于美国的阿卡贝拉音乐,电影也做到了足够的自嘲—没错,我们太娱乐化,不专业,的确是被欧洲的阿卡音乐人闲聊时吐槽的对象呀。
      
      但却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形式极大地扩大了阿卡贝拉的受众。对于这点和更好地了解Pitch Perfect系列电影(没错据说还有第三部),不得不提Sing Off 这个“阿卡贝拉界的the Voice”赛事。由NBC电台举办,Jessica Simpson前夫Nick Lachey(这厮年轻时也曾是一男子偶像团体成员)主持,以及三位权威评委(Ben Folds和Shawn Stockman常驻,外搭一名人气美女歌手)坐镇,全美的阿卡贝拉组合聚到一块儿亮亮招子。到14年已经播出了五季:第一季组合少,还在摸索门路,只做了4集;第二季开始有点模样,报名组合多了,但质量不算太高,只做了五集。第三季是highlight,12集,组合多,质量高,到最后剩下的五六个都各有特色,而且还有PENTATONIX这样一个拥有绝对实力有着未来感标签的组合横空出世(而且只有5个人适合签约做唱片),令人大呼过瘾。第四季明显做得顺手了,更加娱乐化。为了让观众看得更开心,突出组合特点和幕后故事,把评委都拉进来一块儿玩,还搞出了斗歌PK这种新花样(是不是很眼熟?PITCH PERFECT里的斗歌来源于此),但选手质量同样不差。每一季选手组成基本都能覆盖到各种阿卡style:老式三人barbershop,高校阿卡贝拉,还有一些说不上分类的各色团体;第四季甚至还出了个拉丁团,跳舞比唱歌还好… 但好歹,SingOff做到现在,生出了Pentatonix这么一个招牌组合,打磨一番正式出道后,连着出了三张EP专辑(还有圣诞EP?一下分不太清),巡演不仅在国内来了两轮,更跑到了澳大利亚等友国,今年还以daft punk的阿卡改编曲拿了格莱美,事业如日中天。由于Penta的SingOff出身,带着欧洲阿卡所没有的绝对流行味道,以各种鬼畜的编排刷新了大家的耳朵,也算是努力将阿卡贝拉这种非主流音乐形式逐渐带入公众视野,并且成绩斐然。虽然SingOff同样遭到欧洲同行的吐槽(见本人另外一篇影评,直接翻译自他们的博客讨论内容),什么歪曲了观众对阿卡贝拉的理解啊,真正的阿卡贝拉不是这个样子唱唱跳跳的啊;但好说歹说,毕竟受欢迎,也的确成为了好的推广。Sing Off这个比赛也把版权卖到了亚洲(韩国版的水准同样高,组合EXIT惊为天人;中国版的…呵呵,深圳卫视做了一年,起了个名字叫清唱团,结果不考虑国内环境,加上质量本身也不高,这个节目根本没什么人看…)
      
      扯了这么多应该属于另外一个条目的东西,下面回到PITCH PERFECT—电影的音乐顾问正是Sing Off的制作人Deke Sharon,他负责了电影里的选曲和编曲,演员的歌唱排练,自己还唱了一部分--这么一来,一切都有了解释!甚至,电影第二部里,最后的世界阿卡大赛中大批曾经的SingOff选手跑出来打酱油:PENTA是最大的酱油,代表加拿大出战,镜头还给了男低好几个特写;还有第四季的菲律宾奶油小哥团Philharmonic的本色演出以及拉丁团唱唱跳跳;其他也有一些眼熟的但是前几季的看得久没什么印象的脸。还有上文提到过的即兴歌曲PK环节,都是因为有Deke Sharon这个阿卡老手在背后得意地笑。
      
      所以这也算是一篇推广Sing Off的软广告—这个比赛真心蛮不错!第三季应该能找到资源!大家都去看看吧!
      
      然后,其实我一开始是想严肃地讨论一下现在国内的阿卡发展的。国内的阿卡贝拉就是起步阶段,还处于在高校里组团的阶段。除北京上海厦门外,其他地方也需要更加推广。毕竟这个事急不得,以国内听众的鉴赏偏好和现有一些组合的水平来看,阿卡贝拉要想在中国火起来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好在已经有一小批人开始做这件事,阿卡中国(没错这也是个广告!各个社交平台都能搜到!)的工作,一些高水准的欧洲组合来国内开唱,音乐节也逐渐办了起来;我们慢慢地看着这股风刮起来,希望阿卡贝拉在中国能够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