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 文/齐格弗里德 作为一个唱合唱/阿卡贝拉快10年的人,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分别看了传说中的《Pitch Perfect》和《Pitch Perfect 2》。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两部Pitch Perfect都是蛮励志和积极向上的青春电影;如果从合唱的角度去解读,似乎值得去关注的亮点会更多: 首先,两部Pitch Perfect关于合唱团生活部分的描写很真实。合唱团,特别是阿卡贝拉这种演唱方式最近几年在中国国内发展的很迅速,过去一个学校通常只有一个校级合唱团和一两个临时拼凑的阿卡贝拉团,而现在一个学校可能会有五六个阿卡贝拉组合,一些城市甚至还成立了阿卡贝拉清唱社。人多了,队伍自然不好带,合唱团内部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烦心事儿,阿卡贝拉团体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竞争——当然,我说的“勾心斗角”,其实都是蛮单纯的事情,上升不到工作中的那种层次,无非是“我觉得你唱的没我好”,“我不喜欢你的编排”,“我不认同你的音乐品味”等等,就像Pitch Perfect 1里边Anna无法理解老一代Bellas那种传统的合唱演唱方式那样。说白了,合唱这件事,只有能玩儿到一起的人才会选择在一起唱歌——无法去勉强,技巧和能力当然很管用,但是合唱的人合属性真的太强。实践中,每一年合唱团都会“淘汰”很多所谓的“不适合合唱”的人,不是说他们唱的不好,只是相对合唱而言他们更加擅长独唱,或者说更善于也更愿意去展现自己(而非整体)的演唱——这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像Pitch Perfect 1中Bumper最终选择去做John Mayer的助理而瞬间脱离Troublemaker那样,我想这就是合唱与独唱的“边界”吧。 其次,从阿卡贝拉音乐的角度来说,两部Pitch Perfect很好地展现了当代阿卡贝拉艺术的发展。其中,Pitch Perfect 1体现的是混音/编曲艺术的胜利,甚至是对传统追求美好合唱的无伴奏演唱方式的颠覆,Pitch Perfect 1中的Troublemaker无疑代表了现在的主流阿卡贝拉团的特色——一个牛逼的B-BOX和一个牛逼的大号男低可以抵半支团,这种演绎方式非常好的实现了阿卡贝拉与当代流行音乐的对接,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让阿卡贝拉演唱突破了“演唱歌曲种类受限”的弱点。Bellas也是在采纳Anna的混音编曲意见以及加入了那个韩国小姑娘的B-BOX之后才最终击败了TROUBLEMAKER。 Pitch Perfect 2更是将阿卡贝拉的混音与编曲玩儿到了极致,那个德国团——“DAS SOUND MACHINE”的B-BOX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一个人就撑起了二三十人团,跟现实中的乐器没什么差异了。德国团的任务分工很明确,一男一女SOLO,B-BOX和男低打底,除此之外的人基本就是配唱和舞蹈,他们最震撼的点应该就在于近似于"机械化"的整齐划一。 我很高兴地看到Pitch Perfect 2在最后让合唱回归到了她原本的属性,Bellas用合唱最本质的属性——HARMONY(“和声”)打败了德国团,HARMONY从根源上也许是传统古典合唱所追求的,即人声的完美融合与统一,整个合唱团唱起歌来像一个人——这种效果显然不是任何现代技术能够替代的,它需要演唱的所有人彼此熟悉、了解对方的声音,并心甘情愿地为整体的声音而削弱和调整自己的声音。说浅了,是声音的融合;说深了,则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与精神力量。 最后的Bellas元老们的出现无疑代表了合唱团的另外一种精神——“传承”,在这个世界上,找几个能和自己一起唱歌的人的难度不亚于寻找伴侣,所以合唱团成员在毕业后(甚至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可能会经常回到团里继续发挥余热,即便十年二十年不见,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只要通过一首歌就能够迅速建立,相比DAS SOUND MACHINE的“现代工业化”气息,我想Bellas的演唱更加能够展现合唱的核心魅力——这或许也是他们最终击败DAS SOUND MACHINE的原因吧。 期待Pitch Perfect 3。 (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