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失望。影片中最值得挖掘的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藏地文化与非藏地文化之间的碰撞;另一个是男性友谊。
对于第一点,影片里主要用如何处理病羊,如何面对人的死亡这两个部分浓墨重彩地渲染不同文化之间可能的冲突与和解的过程。很可惜,前一个部分曲珍奶奶的转变是过于突然的,她为什么改变想法?她一开始就打算撇开汉族干部这么做还是慢慢转变了想法?她带领人们一起埋葬病死的羊时是什么心情?人们把病羊赶到无人区时,人是什么状态?那些连头都抬不起来的病羊立于无人区又是什么状态?如果导演偷懒不将这些呈现给观众,那么电影的艺术特征就被大大地削弱了,这些景观只被久美用一句话带过,只服务于塑造一个“天真的”汉族干部?真是太浪费了也太可惜了。总之,曾经万玛才旦电影中的藏地灵韵不再现,这部电影中的藏地景观只是机械复制。
然后是面对曲珍奶奶的去世,这是全片中最生硬的部分之一。我认为,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中,都知道此时甚至无法开口的曲珍奶奶最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安宁。然而老孔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一点,非要让久美叫医生,在听到久美“你不懂”的回应之后仿佛受气的小媳妇一样,策马奔腾去找医生(这个场景就设置在一片唯美的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一瞬间以为老孔要浪迹走天涯了)。老孔还觉得自己应该狠狠给久美几拳,请问他这样想的合理性在哪里?就因为他是个汉族干部,就要“天真”并且“自以为是”到这个地步,来强化自己所代表的非藏地文化和藏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吗?这一冲突是不真实的,太可惜了。没有比生死这一主题更适合用来刻画藏地了,想想看那只嘴角流出鲜血的白羊,在藏地,人和众生灵具有一种平等的关系,一起经受生灭的苦,承当着彼此的罪孽。
再来说导演对男性友谊的刻画。久美和老孔,各自有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以及zz符号,藏地与非藏地,出身不好的民众和政府干部。但导演显然没能认识到,两个成年人的友谊不是将两个背景迥异的人硬凑一起发生一些故事互相有一些思想交流就能缔结起来的。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到二人是朋友的场景是他们求赵总办事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大巴轮流用刀子割肉吃的时候,回程途中一前一后步行途中老孔虚张声势地开了几枪的时候,甚至是最初老孔向久美借钱的时候。至于导演最后让老孔做的那个梦,那个漫花丛中让老孔露出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笑容,如果导演不加上情况介绍,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场景的意义是什么,不过换句话说,导演或许也意识到这个场景生硬到需要加上文字性情况说明;更不用说,二人在星空下玩幼稚的“打手”游戏,这对于二人的形象塑造是纯粹徒劳的。想想看《撞死一只羊》中金巴和复仇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两个男人各怀有自己的心事,就在卡车上那么短的时间里,一个人卖弄地唱歌,另一个人心事重重想着自己的血仇;两个人就这样干燥地行驶在藏地马路上,沙土扬起来,陌生的复仇者已经极大地施加了自己对金巴的影响。
如果有人想要追随万玛才旦,传承万玛才旦的藏地新浪潮的电影志愿,那么这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要求高一些。
今天,2024年1月11日,我踏上了公映首日的《回西藏》观影之旅,刚从影院走出,心中满载着思绪。影片中尤为触动我的一幕,是孔繁森在临近阿里之际,于车中入梦的场景。这里提及的“阿里”,起初对我来说是个地理上的盲点,直至我通过高德地图探寻,才得知阿里地区以冈仁波齐山最为著名。这一细节不禁让我深思,或许这正是影片巧妙地暗示孔繁森前往冈仁波齐山和朝圣之间的关联(后续留言了解到这是孔繁森调任到此处)。这样的设定,在我看来,标志着当代电影在深度挖掘与文化表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谈及此事,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了解到的一个历史趣闻。在非洲某部落,昔日因战乱偶得外界援助,飞机带来了食物与新奇之物,这在当地人眼中仿佛是神迹降临。飞机与那些步伐独特的外来者,共同构成了他们心中的神圣形象。战争平息后,飞机不再造访,但那份崇敬之情却化作习俗延续至今。每年特定时节,当地人会用木棍搭建飞机模型,模仿飞行姿态,以此表达对曾给予他们食物与药品的“神”的无限敬仰与感激。
我并非意在探讨当地人如何形成这些习俗的根源,以及去评判是非,而是想强调,有时强烈的信仰并不需要过多合乎逻辑与科学的支撑。比如,当我们崇拜某人,认为其传奇非凡,这种情感往往超越了理性验证的范畴。它可能源自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一种不是超自然的共鸣,或许是默契,或许是第六感。回顾以往国产电影,鲜少如此细腻地刻画拥有伟大信念的人物,尤其是通过略带神性的手法来展现。然而,《回西藏》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制作团队巧妙地运用当地人的视角与感受,塑造了孔繁森的形象。这种描述非但没有显得愚昧,反而在保持客观的同时,融入了轻微的超自然与魔幻元素,令人深感震撼。
这部电影无疑是中国影坛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制作团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面对银幕上那些前所未有的场景,制作方不仅让它们合理存在,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动机与行为逻辑,避免了空洞与浮夸。这些超自然元素的背后,实则是当地古朴价值观的体现,它们不仅丰富了孔繁森的形象,也深刻揭示了当地文化对生命与价值的独特理解。因此,《回西藏》不仅是在讲述孔繁森的故事,更是在探讨他与当地文化之间深刻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提及《片警宝音》这部我近期观看的电影,其导演杨瑾与联合导演拉华加曾共同打造过《那年八岁》,两人合作的默契令人印象深刻。在《片警宝音》中,导演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一位普通片警的故事,展现了他虽从事基础工作,却拥有超凡的毅力与善良品质。这些特质,影片巧妙地将其归因于当地淳朴、善良的价值观。影片中,宝音在寺庙询问壁画完工时间,被管理者以“该画完时就画完了”的质朴回答所回应,这一细节凸显了他生活在一个未受现代都市冲击、保留古朴价值观的世界。
我曾在影评中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塑造具有神性或非凡特质的人物。《回西藏》在这方面则更为大胆,影片不仅融入了超自然现象,还巧妙地避开了详尽解释,留给观众无限遐想。例如,孔繁森在梦中惊醒,随即感知到好友遇险,这一情节虽无直接逻辑联系,却深刻体现了两人间的默契与深厚情感。这不仅是孔繁森对当地人与事的深刻融入,也可能是一种超自然的直觉体现。
随着故事发展,孔繁森前往冈仁波齐山的路上所做的梦,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他不仅在当地扎实工作,更深刻理解了当地古朴的生命观与价值观背后的力量。影片末尾,冈仁波齐山那标志性的白色三角峰顶,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神圣而庄严,这一画面不仅是对大自然力量的原始崇敬,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古朴力量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具有意义的深刻反思。这种设定,无疑是在引导我们探索古朴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影响力,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之所以用“足够”来形容,是因为这些观念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们在我生活中频繁触发深刻的思考。初入职场时,我时常患得患失,计较得失,生怕吃亏。然而,历经两年风雨,尤其是遭遇一系列挫折与挑战后,我开始反思:是否该继续这样的生活态度,还是应更加洒脱地追寻内心的愿望?如今,年近三十五,我意识到未来的五十年尤为珍贵,为何不放手一搏,去做自己真正热爱之事?
2022年末,突如其来的裁员加之疫情刚散去的阴霾,让我承受巨大压力,面临抉择:是继续沉溺于得失之间,还是勇敢追求心中所爱?在《年会不能停》中,我详尽分享了这段心路历程。《回西藏》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有些人为何能拥有超脱常人的信念。深入体会这些古朴世界观后,我获得了一种非凡的心理力量,它超越了物质,尚且可称之为信念。这信念让我追求做事的意义,而非仅仅累积财富或追求外在的浮华。
拥有这份无畏的力量,我更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乃至死亡——这些人生的必然部分。向死而生的心态让我学会放慢脚步,减少愤怒与焦虑。观看《回西藏》至尾声,字幕缓缓升起,揭示孔繁森在新疆遭遇车祸,与翻译永别的悲剧。那一刻,我没有感到绝望或苍天不公,内心反而异常平静。因为他的一生,虽短却充满善行,他是公认的好人。这份平静与力量,正是电影想要传达的——无畏生死,珍惜当下。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深受当地古朴价值观影响,所展现出的神性光辉。这不仅仅体现在剧本编排上,其镜头语言的精湛运用,更是让影片在影院中大放异彩,令人难以忘怀。
影片中设置了两处幻觉场景,分别位于开头与结尾。开头时,孔繁森初入该地区便遭遇缺氧危机,濒临死亡之际,他幻见一小男孩呼唤他醒来。起初,我以为这小男孩是翻译的童年形象,但随着剧情推进,当孔繁森前往冈仁波齐山的旅途中再次入梦,梦中与众人共舞时小男孩再度现身,其寓意逐渐明朗——象征着轮回的临近,有人即将引领他步入新的生命循环。这一设定不仅引导观众坦然面对生死,更添一抹超自然色彩,使影片在此方面尤为出色。
然而,影片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因果框架。例如,片中老奶奶因不忍将染病羊只活埋,选择将它们放归无人区,此举虽出于积德行善之心,避免杀生,却并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当孔繁森携礼探望老奶奶时,老人已病入膏肓,行将就木。老奶奶面对死亡,并未有丝毫怨言,这一情节展现了影片在探讨生死议题时的客观与科学态度。影片巧妙运用轻微的超自然元素,如幻觉与梦境,以不对抗的方式处理,让观众在感受人物身上超自然神性的同时,亦能体会到一种深刻的现实感与客观性。
影片全程未直接提及“孔繁森”这一名字上。撰写影评时,我曾犹豫是否应持续以此称呼,但考虑到影评的语境,最终认为并无不妥。影片预告中虽出现“老孔”等昵称,我初以为制作方意在回避真实人物,实则多虑。电影频道、山东电影制片厂及孔繁森故乡的参与,足以证明团队对使用其真名的全力支持。然而,未用真名之妙,在于前半段营造的悬念氛围,让观众误以为“老孔”仅是位普通朋友或干部,直至结尾揭晓其真实身份,那种从平凡到伟大的反差,令人震撼。
此手法极为高明,通过展现孔繁森作为普通人的细腻生活片段,如他目睹老奶奶平静接受死亡后,转而给母亲打电话,倾听母亲对家中琐事的唠叨,这一幕温馨而真实,无声中拉近了英雄与观众的距离。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想起了2023年我姥姥离世时的情景,那份共鸣与感动,正是影片接地气的魅力所在。
影片深刻展现了人性之美,尤其是孔繁森身上所体现的人性光辉,正是触动人心之处。这种人性描绘并非孤立,而是巧妙融合了当地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其中,翻译角色的设定尤为独特且深刻。他出身于当地一个曾经的富足家庭,土地被充公后,虽心怀不满,却仍保持着高雅的品味,如聆听留声机音乐、唱英文歌、书写漂亮的黑板报。然而,这份特殊并未让他获得广泛接纳,但孔繁森并未孤立他,这种包容与理解,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真实。
翻译角色的复杂性格也体现在他的情感取舍上。当孔繁森需前往寻找上级商讨水坝事宜时,翻译不得不放弃与恋人一同制作朝拜所需的木板和羊皮布的机会。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如翻译在离开前凝视女友家的楼梯,无声地传达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牺牲。这种不借助煽情音乐的表达方式,更显情感的真实与深沉。翻译的选择,体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识大体与大局观。
此外,影片在展现孔繁森与翻译等人解决水坝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连干数碗酒的豪迈场景,将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决心。这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也是对当地文化习俗的深刻体现。影片没有单一聚焦于孔繁森,而是将更多的镜头与笔触用于描绘当地的环境、文化与人的品格,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丰满。这种多视角、多维度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现了两种人或两种观念的不同状态,更在相互交融中呈现出一种和谐与共鸣。这正是影片的独到之处,也是其能够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孔繁森之所以能在那个时代出色地完成工作,关键在于他能够求同存异,以尊重和理解当地生命的方式行事。面对当地问题,他采用当地方法解决,这正是“入乡随俗”的精髓,但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每项工作背后都有其习惯与缘由,这些并非凭空而来,亦非本就错误,而是可能因不适应现代变化而显得落后。影片中不乏此类例子,如骑马在当地比开车便捷,因当时道路稀少;当地人通过敬畏自然来约束行为,这些都是独特的解决之道。作为干部,孔繁森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人脉与资源,这些资源在关键时刻得以运用,通过类似敬酒等方式维系关系,推动工作进展。当地方习惯无法解决问题时,如修建水坝,便需借助孔繁森等外来干部的专业方法与资源。总之,目标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民众生活,这样的努力自然能赢得人心。
影片的编剧与联合导演拉华加,无疑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当地色彩与真实感。即便拥有丰富考察经验,非本土成长的创作者也难以完全捕捉那些细微而真实的当地信息。但拉华加的参与,使得影片从始至终都散发着地道的本土气息,毫无外来视角的生硬感。影片的情绪铺陈同样出色,如孔繁森思念母亲时,新翻译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默契与合作,这一情节转折自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孔繁森迎接新翻译时的傲气与不情愿,细节处理得既真实又可爱,展现了编剧与导演对故事与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
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摄影师郭达明,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片头字幕中。值得一提的是,我最近也在撰写《冈仁波齐》及《皮绳上的魂》的影评,深知郭达明的摄影才华极为适合大银幕展现。今天是影片公映首日,尽管北京城区内晚6点后的放映场次寥寥无几,不足十家影院上映,但我要特别感谢我们公司附近的太平洋中国电影院,作为艺术影院联盟的一员,它选择了大厅放映这部影片,而非将其挤压至仅容十几、二十人的小厅。尽管放映时厅内仅我一人及一位女影迷,但能在画质卓越的大屏幕上观赏,实为难得。因为本片以视听语言为核心,而非传统堆砌文字与台词的制式化作品,其镜头之美,值得细细品味。接下来,我将按记忆顺序分享几处深刻印象。
首先,是祭拜耕作的场景。由于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开播开种之际必会举行仪式。这一场景中,镜头缓缓扫过孔繁森及周围的人们,他们欢笑着撒下种子。随后,镜头聚焦于三位祈福者,仿佛在定格那个时代的神灵形象。而这一镜头的机位与移动方式,在影片尾声时再次重现。孔繁森乘车前往冈仁波齐山途中小憩睡着,梦里镜头再次以相似的方式扫过人群,最终停驻在孔繁森身上。在此之前,镜头中一位向孔繁森敬水或敬酒的人面向观众,营造出一种第一视角的错觉,随后镜头才缓缓转向孔繁森。两个镜头,一前一后相互对应。这一设计巧妙地暗示,在当地人心中,孔繁森已如旧时代的神灵一般,享有同等崇高的地位。这种视觉语言,深刻传达了当地人的情感与敬仰,令人感慨万千。
影片中不乏细腻之处,如那晚突如其来的雷雨夜,孔繁森行色匆匆却无明确目的,镜头刻意延长并失焦,瞬间营造出浓厚的悬疑氛围。这种失焦与静滞的镜头运用,巧妙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此外,镜头角度的变化也耐人寻味,初期翻译望向孔繁森时采用俯瞰视角,透露出对这位干部的初期不信任或保留态度;随着剧情发展,两人平等对视,地位的微妙变化跃然屏幕。
布达拉宫的构图同样精妙,它被巧妙地置于画面一隅,被阴霾笼罩的山峦衬托下,并未过分强调其神圣性,反而更贴近当地人心中那份质朴而深厚的感觉。孔繁森探访寻找友人的一幕,更是通过这一构图强化了角色的内心压力与使命感。
翻译家的场景设计也别具匠心,两次进入家中,无论是实际造访还是梦境再现,光线均从侧窗斜入,带着一抹绿意,与墙上的壁画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脱日常的神圣氛围。相较之下,影片对布达拉宫远景的处理则更为内敛,避免了过度的神圣化,展现了导演独特的审美与智慧。
片尾字幕滚动时穿插的旅游宣传片,以无人机俯瞰布达拉宫的宏大视角,与影片中的内敛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选择更显导演的匠心独运。
另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水坝奠基仪式上,没有俗套的挖土拍照,而是采用长排透视镜头,人物缓缓行进,尘土飞扬,那份庄严与神圣直击心灵,影院中的体验尤为震撼。还有那场舞蹈场景,红色光芒的流转与镜头的旋转,虽无直接符号说教,却深刻传达了情感与寓意,展现了导演在视觉叙事上的高超技艺。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部影片在摄影层面相较于《冈仁波齐》与《皮绳上的魂》更进一步,它通过对人物、场景的视觉塑造,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情感与认知,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最后,尽管时间已长,但在结束之际,我仍想特别提及万玛才旦。在我心中,他不仅是一位电影工作者,更近乎于我心中的一位精神导师。若我是当地长大的居民,定会视他为活佛般的存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强大力量,以及他持之以恒、不为商业所动的创作态度,都让我深感敬佩。反观当下,许多导演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万玛才旦却坚守初心,致力于构建并推广当地影视化的表达语言和符号。《回西藏》的呈现,正是他这么多年坚持当地题材,培养当地创作者的另一种开花结果,他们为影视作品的深度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万玛才旦的才华与坚持,让我由衷地感到敬佩。他能够从历史长河中提取元素,加工成独特的影视语言符号,并融入电影中,而非像某些国外制作方那样过度神话当地的文化和人物。他保持了一种客观的视角,直面生死等敏感话题,如藏戏面具象征死亡的镜头,以及车马、摩托等象征寓意的运用,都体现了他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表达。这些细节构建了一个丰富的电影世界,我愿称之为“万玛才旦宇宙”。在《气球》上映时的观众采访中,我向他提出了关于电影宇宙构想的问题,他虽未具体设想,但确实是个点子。观看《回西藏》时,我能感受到他的这些努力。即使未来他不再亲自创作,他所创造的影视语言也将继续在影视界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电影中的小彩蛋也令人惊喜,翻译与其女友的扮演者金巴和索朗旺姆,也曾在拉华加导演的《旺扎的雨靴》中饰演夫妻,这种跨作品的联动,仿佛构建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电影宇宙,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我衷心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坚持用镜头讲述他们当地的故事。
夜晚得空,围绕陈国星和拉华加合作导演的最新电影《回西藏》,再多说两句: 1.影片的“双男主”,设定为内地援藏干部和他的藏族翻译,而干部本人是贫民出身,翻译却出身于西藏旧贵族。这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剧情设计。干部相对于翻译,具有根正苗红的政治身份和援藏本身天然赋予的政治正当性;而翻译与藏地信仰相联的旧贵族身份,以及其拥有的通晓汉语、藏语与粗晓英语的文化优势,都让其在与干部的交往过程中,拥有足以跟干部的政治资本相抗衡的社会关系资本与文化资本。用人类学的术语来说,翻译久美就是干部老孔真正融入当地的“引路人”。两者拥有的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调剂与平衡,是构成二人富于对等性与相互尊重的友谊的重要基础。 2.片名定为“回西藏”而非“入西藏”,将尊重藏地文化的主体性放在了首要位置。而这种拒绝把藏地社会景观化和猎奇化的主体性呈现,正是万玛才旦导演开启的“藏地新浪潮”电影的重要特征。作为万玛才旦亲自提携的后辈,拉华加导演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出的创作功力的提升让人欣喜。以修建水坝带来的信仰阻力为例,电影并没有将藏地顺应生死的信仰简单斥为迷信,而是在尊重藏民信仰的前提下,谋求其生活福利的改善与提升。水坝工程启动时,老孔特意安排工人在挖开的土地里、埋入藏地宝瓶,同时跟藏民一起用藏语高呼“吉祥”。这种充分尊重与正视藏地信仰文化的举动,让人感动。而从老孔结识久美一开始,他就表示向久美求助并不是为了依赖翻译,自己也要主动学习藏语。这种主动融入本地文化的姿态,是老孔援藏工作成功的关键。 3.影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一种之于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心态。正是基于这种心态,非常时期去世的活佛的诗句,能够成为老孔与久美共同修习的对象和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而曾经因学习英语而被批判的久美,也能在多年之后面对援藏干部,动情用英文唱起西方民谣的经典金曲。这是改革开放消弭与疗愈非常时期政治伤痛的动人影像画面,也是费孝通先生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在藏地的浪漫化呈现。这样的影像画面,是在世界重陷战乱、隔绝与相互仇恨的背景下,善良的电影艺术家们发出的最动人表达,让人久久难忘。
1月12号,腊月初二,大寒将至。
家门口十八线的小影院居然有此排片!一月历来是个不讨喜的月份——新年历已开卷,节气却仍停在旧年,手头尚无可无不可地拨着去年余事,心头却已然盘算上了春节假期。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一个只能蛰伏的时节,偏偏挑这样一个沉寂的日子上映,唔,有点意思。
本片镜头语言极美,甚至于,它对美的描摹已突破视觉壁垒,片头虚焦跟片尾的慢镜头便精彩得足可喝彩,光凭一张银幕即可将人带至水草丰茂的高原:湖泊鳞鳞闪烁有乍暖还寒的温润,马蹄扬起半边黄土尚裹着太阳的气息,皮大衣旧得与土地同色却让人心生向往——它下面似藏着可令人当即入睡的恬适温度。藏地的苍茫,散落在破晓时分蓝灰色的晨光里,也被揉进暮霭中遥远凄清的狼嗥里。
至于故事嘛,明面上是老孔与久美结伴而行共克时艰的故事不假,但我想,这并不足以让这部电影命名为「回西藏」,更重要的,是借老孔的眼睛讲讲藏地自己的故事,讲讲何以他魂牵梦萦地想回到这里。
每当我们谈论“西藏”时,有几个词总是会被反复提及——神秘,禁忌,执拗。苍苍高原磅礴而孤绝,日头灼烈,大地赤条条无遮无挡,只有成片成片的螺青黄栌皂色叠在一块儿,恢弘有如明珠,却时时潜伏着致命一击。究竟是宗教还是极端环境使然已不重要,藏民对天地、生死的敬畏,赤诚得近乎天民,极之谦卑。抵制活埋瘟羊因“如果得病是它们的命运,那么就不能因金钱而违抗生命”。曲珍奶奶久病拒医,弥留之际颞骨深陷,执意天葬,即使不懂眼前的年轻人何以悲泣哀切,却依旧朝他袒露笑容,眼神澄明笃定。这个地方的人,并不把“身而为人”置于大自然之上,他们如何为瘟羊选择命运,便如何为自己选择命运,一视同仁。从不妄图驾驭生灵,但归顺造化。
此前在迪庆转车时,后排的小妹子一路数着纳帕海边各家栅栏里牛羊,换算可换几只LV包。你看,人被城市豢养久了,对财富的认知竟被拘禁于精工细作的鳄鱼皮包,富有山川湖海之辈,岂囿于区区履丝曳缟。多可笑,夏虫不可语冰。
八零年代老孔再度返藏,久美婚礼后,归途上有南柯一梦。梦中老孔在空无一人的寂静小楼下闭着眼睛独自起舞,皱纹舒展,笑意盎然,你独可以在归家游子的脸上瞧见这种安然恬淡,这也是本片最扣题、最具神性的一幕。
诵钵与金刚铃清鸣之际,你也会明白这个最初插着鼻管干嚼糌粑粉的异乡人,缘何会露出这样眷恋的神色。这部电影与宗教无关,但它确在讲述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被准许理解大地的永恒含义。
在你们路过时,从拥挤的城市中取用所需,
此后不管你们到什么地方都带上屋宇和街道。
在和人们相遇时从他们的头脑中采集智慧,
从他们的心中采集友爱,
尽管你们把你们的情人留下来了,还是要带着他们一同上路。
要认识宇宙本身就是一条大路,是许多条大路,是为旅行着的灵魂开辟的大路。
(上图均源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