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笑啊,这娃自己演索菲和茜茜那段真的笑死我了,还有后面各种尝试,好好玩啊。演员本事很大,演他妈怎么演得那么传神,牛叉啊。这个设定非常特别,如何在其他人对你的预期设定中找到自我,这不是gay片,其实反出柜也只是一个案例,或者是西方人在寻找自我中的一种表现。看看天朝,多数人是在一条已经被设定好的路上走,我们从小如此,多数人也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其实有一条划好的路未必是坏事,什么叫书读多了反动,想多了可能带来的也是烦恼。我相信多数人多少也有那么一刻会质疑,想“翻”出这条路,但是我们一扭头就过去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往前推你,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往外瞥瞥吧。 男主有趣的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他的一个姨妈说:我小时候一直被教育说,结婚前跟男生做就会下地狱,于是我和学校里所有女生都搞过了,我还是没变成拉拉。哎呦我笑死了~~~~这句话存在多少个转弯,多少个负负得正啊。世上好多事情都有一个既定的前提,习惯和老生常谈也未必是错,发掘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路真心有趣啊。
1、故事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觀眾看到的是「感性男人」的表象,而就主角的認知中,在成年前,認為自己的本質是女孩。有個關鍵的場景,即在經歷了戀愛的失敗後,母親給主角一個說白了的建議:去找同性戀戀愛,你就不會受傷。正是此刻,主角心中充滿了困惑:我是您的女兒,我愛上男人,我是異性戀!(此刻,愛男人絕無歧義的,身分才是重點)
2、我認為,以「刻板印象」為開頭,以「妥協」為結尾,這是一個隱藏在歡笑中的悲劇。電影中的社會對男主角過度感性的一面進行了一連串的「矯正」:父親的斥責、兄長的嘲弄、丟入男孩子堆中長大、以基督教教義開示(寄宿學校熄燈後,我們看見背景是一個十字架)、藥物控制、心理治療……,最後,男主角遁入一個虛擬而安全的世界——戲劇中,宣稱他符合社會的要求,決定當個男孩(他說:我不能哭,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決定當異性戀(和一個可疑的女性人物結婚)。當然,這不是Guillaume Gallienne的本意。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1999)第一章、男孩與其內在生活的疏離:
雖然說近年來「新好男人」的呼聲逐漸興起,「感性男人」的時代似乎來臨,但事實上,男性的刻板印象仍無所不在。過去,男孩們模仿約翰韋恩或是詹姆士狄恩,今日男孩仍然看著電視上、電影上、電腦遊戲中所呈現的剛毅、暴力或擁有超能力的誇大男性形象。媒體將暴力職業摔角手捧成模範角色、曲棍球手準備隨時挑釁、丟擲球棒、痛擊對手,……到處都有憤怒、嗑藥與厭女症的搖滾明星。……我們的文化加重了男性所擁有的特質,包括體力、粗魯、好奇與行動取向,使他們對於男人身分的認同產生扭曲,對男子氣概作出具懲罰性而危險的定義。……不論這些男孩的種族、膚色、住家區域或是經濟狀況為何,這種「心靈的符咒」都會對男孩們造成困擾。大眾文化對男孩生活扮演著破壞的角色,但男孩們所受的錯誤情感教育,卻早在他們接觸大眾文化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大部分發生在家裡。圍繞著男孩身邊大部分的成人,如父母、教師、長輩等,教育著男孩如何與世界及其他人相處;然而當我們自以為在教導時,我們表現出的行為卻是相反的,甚至殘害他們的情緒潛能;當我們回應或者教導男孩們回應他人時,性別的刻板印象無所不在。……當男孩表現出普通程度的憤怒、激烈反應、武斷或沉默時,這些行為是被接受的。反之,一旦男孩表現出一般程度的恐懼、焦慮或是悲傷時,大家會認為這類情緒的反應應該是女性才具備的特質,因此,周圍的人會對男孩說:這是不正常的。
3、宏大的主題,輕巧的處理。一、在自我探尋和確立的過程中,主角承受巨大的刻板印象而來的壓力,這一分壓力,Guillaume Gallienne甚至表現在眼皮眨動上:在軍醫處如同嚴刑拷打的問診時。二、形象充分的變形,童年時期的回憶由成人飾演,吻合喜劇基調。
4、電影片名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男孩們和吉翁,上餐桌吃飯了!)原文直譯是最優秀的,美國與台灣的翻譯無法表現出其美妙之處。結尾的「女孩們和吉翁,上餐桌吃飯了」,更將性別流動表現得十分自由。
5、結尾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當主角告知母親他將迎娶Amandine,媽嗎問了:誰?這時,我想起電影開頭,主角問母親記不記得他的初戀Anne,母親說:「他」最近如何?而這一切,又不過是戲台上的一齣戲。究竟男主角自稱他是異性戀是真的嗎?回顧他的兒時志願是當記者,最後卻成為演員,這樣的轉變意味什麼?
6、與女性有性體驗的姑姑結婚了,相較於與男性有情感體驗的男主角結婚,更易令大眾接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