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使A Angel-A(2005)

天使A Angel-A(2005)

又名: 法国仙女和流浪汉

导演: 吕克·贝松

编剧: 吕克·贝松

主演: 贾梅尔·杜布兹 丽·拉丝姆森 Gilbert Melki 塞尔日·里亚布金

类型: 喜剧 爱情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05-12-21(法国)

片长: 91 分钟 IMDb: tt0473753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巴黎,一个小混混安德烈(加梅勒•杜布兹 Jamel Debbouze 饰)因走投无路准备跳河时,他赫然发现了一位金发美女也正在跳河。安德烈奋不顾身的救起了这位同病相怜的美女――安吉尔(丽•拉丝姆森 Rie Rasmussen饰)。

演员:



影评:

  1.   有专家说,每个人脑海中都先天预存了一个爱侣的图像,寻偶条件往往由此而来。图尔大学的教授阿兰科尔班更悬,他在《致命的气体与花的芳香——气味的历史》中提到,所有感情的来源,全依仗一个叫鼻犁器的器官作出的反应。这种天赋爱欲的学说很得欧洲人喜欢,尤其在法国,大家普遍认为:人是具有欲望的动物,情爱谈不上逻辑且早有其神圣莫测的质地。
      可惜造化弄人,非逻辑性爱情往往命运多舛。
      
      多年以前,37度2是“法式非逻辑性绝望狂爱”的代名词,它属于红极一时的女演员贝雅特瑞丝一切源自一部颇具争议的同名旧片。多年以后,不再有同样的角色把出版社的门漆上红漆、在比萨店与客人大打出手、出于疯狂把眼睛挖出来、使爱她的人杀了她......也不再有同样的演员以义工身份前往监狱探访犯人、与犯人一见钟情、在布雷斯特监狱里举行轰动一时的婚礼。
      塞纳河边的树叶落了几次,贝雅特瑞丝的面孔被笼上一层水雾。当她的名字又出现在娱乐版头条,人们无比震惊--贝雅特瑞丝的丈夫,因2001年10月于莫隆强暴、殴打以及非法关押一名29岁的少妇,在瓦讷被莫尔比昂省重罪法庭判处12年徒刑。代理检察官认为31岁的被告“仍很危险”,要求判处他14年徒刑。
      
      三天的庭审期间贝雅特瑞丝聆听了法庭辩论,她决定在开庭第一天出庭作证。巴黎冬天的细雪纷纷扬扬,媒体使法庭拥堵不堪。万众瞩目之下贝雅特瑞丝面目素淡:“我知道我丈夫的所作所为。”当陪审团置疑她在婚姻生活中的人身安全,她宣布:“如果我为我的人身安全担忧,我就不会嫁给他了。”
      
      人们说:“他们居然没有结束。”只要塞纳河水还在流动,他们就难以结束。如果塞纳河干枯了呢?我打赌,它不会完全干涸。过几百年再看吧,或者更长时间。时间没到,贝雅特瑞丝夫妇还没达到他们欲望的尽头。他们还储存着许多喜悦、恐惧、智慧、顽固,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些难以想象的东西,有待于变成平淡无奇,而人们期待戏剧化,就象流浪汉遇见天使A。
      
      
      2006年1月的一个傍晚,我决定去看《Angle-A》。除了对非逻辑性爱情的一些向往,还有怅然。吕克.贝松曾宣布一生只拍10部电影,没有经过几次期待和失望的起落,9部电影已经成为记忆。《Subway》(地铁)和《Grand bleu》(碧海蓝天)使凯撒奖评委惊呼天才出现;《Leon profess》(杀手莱昂)令法国影评界认为他丧失了初期的人文精神;《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之后的《贞德》被指浪费了恢宏的历史题材和马尔科维奇......一盒胶片还剩下最后一张,作为法国最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业导演和制片人,吕克.贝松在时隔六年之后推出自己的第十部电影:黑白故事片《Angle-A》。这不是他第一次使用黑白胶片,22年前的《Le dernier cambat》(最后的战役)曾是当年的一次独立探索。
      
      新年的票房争斗战使放映厅里只有几对情侣、一个小男孩和我。从天使的翅膀开始颤抖的刹那,周围满溢着平静。吕克.贝松的摄影机不甘心呆在角落,看着每个人做这做那。它喜欢寻找一个最巴黎的角度,让故事和人物都变成背景。整个故事简单得仿佛一首老香颂,亮而不艳,哀而不伤。场面处理简洁犀利,吕克.贝松着力表现的,不是跳入河中的天使A,而是她溅起的水花、惊起的鸥鸟和男主角内心的水流变化......
      
      在这里,当然,我来讲讲那个流浪汉。他值得一提,他和巴黎,和我们相称。对了,一切都因为:落魄的流浪汉在某个下午倏然明白:只要转过身去,世界便不存在。巴黎的强烈阳光,没能治愈人生的阴暗。流浪汉象卓别林一样游走,任人宰割。他自己也认为唯一的救赎是:当厌倦透顶的时候到来,自然重生,如四季流转,万物循环。可是还有一种例外。地球上人类的卑微命运让人想到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的生命。于是,她出现了。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象所有人梦想的一样。毫无疑问,流浪汉将爱上天使。
      
      厄普代克有一次说到男性爱情的本质:“男人无非是想回到母亲的怀抱,重尝那引人欲泣的肉体的美妙滋味。”流浪汉想必对这句话该是颇有感慨,如同对人生的悲喜际遇深有体会。他的非逻辑性爱情象一场拯救。它给他一座城堡。巴赫在他的合唱中颂扬它,高乃依和拉辛在他们的精神感恩歌中,在他们评论圣诗的神圣作品中,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歌唱过它。一切的改变都是为谁?A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地隐匿在塞纳河的夏日雾气中,2005年你对她说“我爱你”,其实她是你的守护天使。
      
      电影即将在无言中落幕,周围只剩下那卷发的小男孩和我。不久,下一轮放映又将开始。看得出,混杂在宏篇制作中的《Angle-A》并不讨巧。影迷们认为吕克最适合暴力人文片。过于简单的《Angle-A》索然无味。尽管,谁都对影片的唯美镜头抱有好感,但也有人觉得看一串会动的黑白明信片没什么吸引力。另外,媒体对吕克的选角风波议论纷纷。首先,他选用了新的女主角。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骚乱刚刚结束,吕克既由一名摩洛哥演员出演男主角。贾梅勒也已经六年没做主角,虽然《天使爱美丽》(Amelie )里的小伙计和《女王的任务》(Mission cleopetra )里的埃及建筑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作为男主角,还只是99年的喜剧《 天空,小鸟和你妈》(Le ciel, Les oiseaux,et ta mere)。好在更多的非种族主义者认为“法国兴盛于移民” 他们有人成为艺术家,因而使法国文化更为丰富......显然,吕克贝松的收山之作很可能使男主角Jamel成为继齐达内之后最成功的阿拉伯移民。
      
      散场时,小男孩转过身问:这是真的吗?我说,是的,中国的仙女也爱流浪汉。回家的路上,经过亚历山大三世桥。几个表情茫然的流浪者躲在老建筑的阴影里。白胡子醉鬼突然跑上结冰的人行道,他抓住一个衣裳褴褛的老太婆,两人先是撕打漫骂然后跳舞嬉戏。那么古怪、那么丑陋、那么悲惨、那么快乐。
  2.  
        在电影中,黑白影像除了常用于表现对往事的回忆、对逝者的追思、对不存在事物的幻想,也会用于表现片中人物的某种特殊的内心感受的放大刻画。也有一些导演,用与绚烂的鲜彩对比分明的黑白,来表达自己个人化的内心深处隐蔽的某种情感、某种思考。比如维姆文德斯,他说他的黑白电影都是自己真正想要去表达的一种思想性的东西,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结尾,也不知道一切会否胎死腹中。当然还有一种黑白是仅仅为了满足视觉,并无它意。
        那么《Angel-A》呢?
        Aagela是否只是André的精神幻觉?
        它的黑白有什么企图呢?
        去年,初次听说这部电影叫《天使A》的时候,我暗叫不妙,心想莫非吕克贝松对自己只拍十部电影的声明要食言了,将来还要续拍《天使B》或《天使C》?后来才知道原来《Angel-A》是指Aagela——那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还有一种译名是《法国仙女和流浪汉》。我比较喜欢后者,带着些少的天真,颇有点童话的味道。
        其实对于部分吕克贝松的影迷来说,《Angel-A》实在没有什么看头——没有枪战,没有梦幻的色彩,也不再紧张刺激惊悚,或许吕克贝松真的应该收山了——部分影评人这样失望地写道。而吕克贝松在宣传的时候说,《Angel-A》的故事大纲早在十年前就写完了,不过对白一直空留。十年,是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岁月,是一段足够让一个人从复杂变成简单的岁月。吕克贝松离开了地铁,离开了大海,离开了杀手,他步入了安静的巴黎,如此而已。我喜欢这样的他,喜欢仙女救了流浪汉,也喜欢流浪汉爱上仙女这样的简单——不管这是否真是他所希望表达的东西,又或是还存在着其更耐人寻味的用意。
        影片莆开头,吕克贝松再次宣扬了他的反战思想——他一直是个热爱和平的人,并籍由电影来倡导这种思想,比如《最后决战》中核子战后的文明废墟,以及《第五元素》中因阅读人类历史而痛哭流涕的“第五元素”。而在这部电影中,先是作自我介绍的André这样说:我是个美国人,相对于我们国家对伊拉克发生的愚蠢战争,我认为法国人更加可爱一些。随后,追杀André的帮派分子要他闭嘴,一句话也不能说,只能呼吸:“很难受吧?一个该死的美国人就应该闭上他的臭嘴,让全世界都有选择的自由......”言下要表达的意思,我想每一个反对美国充当世界警察以及对伊战争的人,都会会心微笑。
        债台高筑的André无法偿还债务,走到桥边想要自杀,他在那里遇上了一个同样想要自杀的女子并毫不犹豫跳入海中救了她。她跟着他,想方设法帮他偿还债务,然后告诉他,她是被派来带他走的天使,伤务完成后她将离开.....
        在片中比较具有隐喻意味的有桥。André想要自杀,在桥中央。也是在这里,他遇上了Angela,救了她,带她走。他们相遇相识,桥在这里是一段开始。中途,他们在一座铁桥上激烈地争论,背景后面,远远地横跨着他们初遇时的那座桥,各人背后一半地向外延伸过去。桥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Angela要离开的时候。Andrér抱着她,不让她走,两人一起飞上半空而后坠入河中。而后Andrér爬上岸——也是在初次他救了Angela的那个地方爬上来,不同的是他已从不会爱泅渡到了懂得爱的彼岸,数声呼唤之后,Angela也爬上了岸——这一次是笑着爬上来的。桥终于完成了它自己的使命,爱情获得完满结合。
        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一个的小细节——在André未曾遇上Angela之前,他被人威胁要把打断他的头的时候,被人威胁要把他从艾菲儿铁塔上扔下去的时候,甚至被保安扔到街上去的时候,他的右手始终都放在大衣的口袋里。后来他跳入河在救了Angela了,她在舞厅里勾引男人而他坐在吧台上收钱喝酒,他们一起吃饭...乃至到了最后,他对Angela说爱她,她的双冀破衣而出要飞走时他扑上去抱着她的时候...他的手始终也插在大衣口袋里,甚至当他们齐齐掉入水中时,在深水之中命悬一线时他的手也没有离开那个口袋——那是因为饰演André的加梅勒·杜布兹在八岁时不幸失去右手的缘故。杜布兹本身是个喜剧演员,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观众看到他就想发笑,尤其是以他165的个子站在高挑的饰演女主角Angela的丽·拉丝姆森面前的时候!
        这部电影的摄影堪称精美,画面下的巴黎像极了一张张的黑白明信片。影片的最终仿佛在向维姆文德斯致敬,把《柏林苍穹下》中的天空下的铜像也借用了过来。不过那些哲理式的对白需要一点点耐心来对待,甚至让人有些疲乏。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比较大的缺点是,对白让映像变得拖沓,太刻意的言语让映像变得失去流畅感。不过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在于其暗藏的玩味十足,如同我在最后发现《Angel-A》其实是Angela+André两个天使的含义一样。
        最后,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男人绝望的精神分裂的幻觉,也可以相信这是一个流浪汉爱上仙女的故事。你心里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如同哲人所说的:人只视己需。
        而我,是个相信天使存在的人。
  3. 题记:
    谁也无法明白上天给我们的缘分是怎样的结果,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细心呵护共同拥有的每分每秒。
           ――――卡夫卡·陆(KavkaLu)



    一个被打湿了翅膀的天使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她无法属于尘世,只有哀伤的泪痕告诉世人她已经心碎,在高调的强烈反差里,翅翼惨白,这也是吕克·贝松的告别,在影像之中以他肥硕的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孤独而又沉重。
    在属于吕克·贝松的影像里,孤独和隔绝是经常的主题,从《碧海蓝天》的雅克义无反顾走向大海到《尼吉塔》作为杀手的寂寞,还有《杀手雷昂》里自始至终的绝望,被存在主义影响着的当代法国人注定将寂寞进行到底。
    《天使A》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在巴黎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安德列被人索债而绝望,一时想不开跳入塞纳河为美丽天使搭救,接下来的故事有些如同中国的黄粱梦,最后,天使为上天召唤,留下一个矮小、孤独的男人依旧徘徊在塞纳河边,生与死的答案留给了观众,留给了所有的可能。
    欧洲大师都喜欢略去浮华的色彩将事物黑白分明的本质传达给观众,在尖锐的影像世界里构筑对于社会本质的批判,就像本片里的安德列被设计成阿拉伯人,而天使是欧洲人,电影突出了美国大使馆对于他子民的冷漠和作为国家象征的法国警察的无视,只有天使收留了他,以无法证明的存在给他温暖的瞬间,这是导演悲悯之心在黯然的世界里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同样通过男主人公的旁白我们看见了导演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对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美国大使馆前的紧张气氛和如临大敌的装甲车让观众更加明白那段话的现实意义。导演以近景和特写细腻描写安德列充满恐惧的内心,
    许多镜头在视觉上以俯视的姿态表现了警察、签证官以及追债者的紧闭感,这样的处理使得瘦削的安德列显得更加无助,当安德列无助走在夕阳渐隐的巴黎街头,身影在景深镜头里十分孤单一如他在大使馆空荡荡的大屋里遭受的冷漠,这样的镜头非常直观表现了他现实的处境和无援的苦涩。这样的处理我们曾经在文德斯的《德州·巴黎》里见过。非常有意思导演第一次泄露安吉拉天使身份是在黑道人物的家中,在她和安德列对话时前景中的天使塑像正好和她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暗示了她为安德列所作的一切的因果。
    同导演其他的影片相比,本片是比较絮絮叨叨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安德列和安吉尔的对话里,可这些对话对于安德列而言也是模棱两可的,在闪回镜头里,那段和黑帮老大弗兰克的对话却变成了安德列的威胁,这样的设置把让所有的事件变成了猜谜游戏,步入中年的吕克·贝松有些醉眼朦胧了,安吉拉为了帮助安德列赚钱来到舞厅和男人鬼混,安德列从拒绝接受这些不干净的钱到乐意收钱并用来赌马最后输的精光表现了物欲社会男人堕落和自私的本质。信仰也因为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产生动摇,安吉拉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天使而让安德列看烟缸飞舞的奇迹,在他们两人的对话里导演插入了信念和真诚的话题,这是对精神世界意义的反思,在安德列迷惑不解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信任和信仰的缺失,没有童话的世界里不再有奇迹。
    在欧洲文化里天使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善意的象征,在影像里最让人感怀的天使是文德斯在《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创造的男性天使卡西尔的形象,这个企图拯救人类的天使最终被人类自身的困惑所累,折翼人间。而在法国影片《两小无猜(Jeux d'enfants)》里的天使却因为童趣变得可爱。天使是谁其实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相信一份善意,相信一种友善的可能性。到了美国人手中天使和凡人就演绎成轰轰烈烈的爱情《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而在我国唯一由天使贯串全局的电影《花眼》 里,两位天使只成为了扮酷的工具而没有令人信服的悲悯之心,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差异吧。
    在《天使-A》里亚历山大三世桥和充满后现代的夜总会成为文化的对话的象征,冷漠、贪婪的夜总会和时常被当成救赎象征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因为安吉拉的善心而再次散发人道暖意的光芒。
    爱情是肉欲的,更是心灵的,关于爱情的意义在快餐的年代已经不太有人想起,吕克·贝松精心设计了高档旅馆的夜戏,面对激情的安吉拉平静的安德列向这位前来拯救他的天使道出爱的真谛,只有时间和情分的酵母才能酿造持久的爱情。这个充满哲理的段落,会给观众一些启发,生命在期待和呵护的意义,在这样的时刻,这个矮小的男人是高大的,他知道爱的意义所在。
    天使在影片里可以看成我们精神世界另一个自我,敏感、多情和容易受伤。
    天使是寂寞的,因为,她看得见;天使是孤单的,因为,她无法改变上天的决定,纵有万般恩爱也奈不得归去的召唤,她让一个男人从猥琐变得勇敢,她让一个男人懂得了责任和爱的方式,塞纳河的晨曦里波光粼粼,一行天使的眼泪滑落承载无数心碎的河面,那已经重新展出呼唤归程的翅膀,让遗憾的爱情定格为永恒,在得到和期待之间,相思是美丽的。
    最后,吕克·贝松让两个人在那座相遇的桥上倾吐天人相隔的无奈,当生命懂得责任和准备为之付出一切的时候却发现故事因为自己昨天而已被命运放逐,这样撕心裂肺的痛无法言说,导演再次选择了充满辛酸的离开,只是角色从《碧海蓝天》里雅克的弃绝爱情换成了安吉拉注定的归,这个转变让我们明白,时间之途,即便爱情真的让人心伤,她也是我们生命珍惜意义的全部。
    这是一部沉重的影片,它让生命看到自己的卑微和面对爱情错过的绝望,当翅翼在安吉拉后背张开,分离就在眼前,哀伤的弦乐里导演让我们感受着和主人公同样的凄楚,许多事当我们无法争取时,只有并不甘心的慨叹让我们知晓造化的无奈。
    在欧洲的爱情电影里,即便是天使的爱情和存在也是寂寞、孤独的,他们同样沉浮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脆弱的心灵。
    我非常欣赏来自丹麦扮演天使的金发碧眼女孩Rie Rasmussen,她深邃眼神里的期待和凄凉让人酸楚,而和她反差奇大演对手戏的小个男人Jamel Debbouze却让我们彻底明白:爱情不是身高和地位的原因,它是缘分也是心灵的交融。

    【附录:影片资料】
    《天使-A(Angel-A)》法国
    导演: 吕克·贝松(Luc Besson)2005
    主演: 贾梅尔·德布兹(Jamel Debbouze)、丽·拉丝姆森(Rie Rasmussen)
    片长:87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7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下午20时36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4.     吕克贝松要来中国,带着他的《天使-A》,这是他的第十部影片。我仍在思考评判一部影片是不是好的标准,我想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尽管他自己也说不上来——这种说不上来的标准,就是表面的,肤浅的,被动的,容器式的。昨晚刚看了《房间钥匙》(也译作“打开心门”),故事与好莱坞《雨人》非常类似,只不过没有什么华丽的元素;在《雨人》当中我们看到在一段朴素的感人的故事上面明显的堆砌了赌场、名车、美人,还有幽默这些娱乐成分,所以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它,但是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做作的影片,就像《勇敢的心》,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我所说的被动的容器式的判断标准就是这个,影片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枪战、暴力、飚车、裸露、床戏……这些就像夏天可口的冰激凌,电影说“啊——”,坐在暗处的你就张开了嘴:恩,味道不错,这是个好片儿。当然我并没有说这是个不好的现象,电影有时候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窥视的欲望,施虐受虐的欲望,幻想的欲望,等等。我们内心都有这些欲望,但是没有必要觉得它可怕。——话说回来,我是喜欢《房间钥匙》这个电影的,同样我也喜欢《天使-A》。

         我们都了解吕克•贝松,熟悉他的《杀手里昂》、《碧海蓝天》、《第五元素》,都该明白他要想娱乐你简直易如反掌,让你在20分钟的时候笑你就在20分钟的时候笑,让你在什么在结尾的时候哭你就会在结尾的时候擦眼睛,这无可厚非的。如果但是如果抱着这几个电影的印象来看《天使-A》,那就是“容器式的”观影方式(我造出来这个名词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的看法)。

         《天使-A》是低调的,就像它的黑白色调的摄影,吕克贝松在拍摄和宣传方面也是秘密而且低调。他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人物不是杀手,不是英雄,不是身系人类命运的救世主,他普通极了,普通的就像我们自己。他是这么的不走运,这么的不够聪明,这么的逊,这么的残缺不完美,他被债主逼债走投无路,觉得世界不会没有人在乎他的存在和帮助他,他决定跳河自尽。这时候他的守护天使出现了,她帮助他解决问题,找回自信。然后他们相爱了。我起初对这个简单的故事不以为然,企图从大段的人物对白中找到什么,但是几天之后却发现这个简单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我在想这是为什么。

          信仰耶稣的人都相信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守护天使,这个天使会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保护守卫着你。她在天上一直看着你,甚至和你一起成长。安吉拉是安德烈的一部分,是安德烈身体里女性的那一部分。这倒是与荣格的精神分析非常一致,荣格说每个男人内心都有一个阿尼玛,每个女人内心都有一个阿尼姆斯,有时候他/她会表现出来,支配你做某些事情的决断。影片中有一场戏非常精彩,安吉拉和安德烈站在一面镜子前面,安德烈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他觉得自己爱上了安吉拉,同样他爱的也是自己。安德烈眼中噙着眼泪:“我爱你,安吉拉……我爱你,安德烈。”他说这话的时候安吉拉已经消失了。作为观众,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也许,安吉拉并没有出现,安德烈爱的是自己,他找回了自己。不过这种自我发现,在影片中仅仅像是一个概念。

          我们也许会想到文德斯电影中的天使,可能觉得《天使_A》还是不够深刻不够复杂,不过我们为什么总有比较的习惯呢,比较是好事儿,但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分出高下,特别是对于文艺作品。我在5.19关于《慕尼黑》的日志中也理性的分析了几个好电影的评判标准,也许过于理性。基耶斯洛夫斯基也说过看电影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观众,那么我想,简单的说,一个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把。这是个相当主观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