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艺术的力量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2006)

简介: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演员:



影评:

  1. 即使在BBC的一众艺术类纪录片中,这套8集的【艺术的力量】也绝对出类拔萃。跟很多同类片子四平八稳的访谈风格不同,这个系列采用真人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配上精到的视听语言和Simon Schama个性化且极富感染力的讲述,每一集都超级震撼,实在是讲述杰作的精彩纪录片,不容错过。每集的开头,讲述人都从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个疑问,然后在一个短暂但异常华美的片头之后,答案慢慢从艺术家的生平和其精神的激荡中浮现。更为强悍的是,根据具体内容的差异,每集都采用不同的视听风格和结构方式,难为制作者了。

    内容上,如其名所示,“艺术的力量”,更准确的说,是艺术的冲击和震撼力,所以这其中没有优雅和谐的文艺复兴大师,没有恬静安适的传统风景画家,8集8位,全是血脉贲张的狂人,在世时,或者已享有盛名,或者尚不为世所容,但其最好的作品都跟用来点缀和装饰的情调无关,而是为了震惊世人,SHOCK!

    显然,首集绝不会是同时代的卡拉奇,而铁定是脾气暴烈、不可一世的杀人犯卡拉瓦乔,一位首次让底层人物形象出现在经典题材画作上的恶魔,讲述集中在卡拉瓦乔内心飘荡的魔鬼和天使,一场持久的争斗,罪人和救赎不是教堂里富丽堂皇的大师画作,而满布着现实的惊惧和血腥。

    接着是伦勃朗,17世纪荷兰俗世荣光的记录者,但让他真正伟大的,不是对虚矫美好的记录,而是真实的丑恶。和商业时代对应,这一集的节奏相对要轻快一些,但底下的阴郁一如既往。

    第三集是柏尔尼尼,大理石罗马的主要设计师。巴洛克时代,竞相邀宠,彼此拆台(主要是他和博罗米尼),争风吃醋,大肆铺张。柏尔尼尼的雕像饱满、热烈、情欲旺盛,本集一开头,讲述人说到一位法国的参观者,“如果这就是神圣的爱,那我再熟悉不过了。”

    特纳的第四集,也显然不会是着重那个享有盛誉的传统风景画家,那个特纳师承自克劳德·洛兰,描绘着静谧优美的英国田园风光。通篇讲述的,是另一个特纳,出身底层,困扰,不安,画笔恣肆,惊世骇俗,但保有着艺术家的激情和良知。

    达维德(这个DAVID是法语的姓,很多地方翻成大卫,不准确)的第五集可能是其中最强悍的,因为背景是铁血峥嵘的法兰西革命岁月,法国佬以再生的罗马人自居,腥风血雨,风云激荡。这一切都反映在达维德的画作上,从罗马题材到现实革命,再到飞扬的拿破仑。这里会有一点意识形态上的小分歧,国内的教材当然都把他说成是进步革命的桂冠诗人,而事实上他免不了有红顶画家见风使舵的一面,还有对革命的褒贬,片中有句台词,“(【马拉之死】)后面可以是斑驳的墙壁,也可以是无尽的虚无。”

    梵高集因为有他的家信打底,主要分两个场景,一个是梵高在幽暗逼仄的小屋内自言自语,不见天日,另一个是广角拍摄的金色原野、炫目阳光,一如梵高转瞬即逝的悲惨生活和激励后世的不朽之作。片中说,在梵高这里,“艺术取代了宗教。”

    毕加索集没人来扮演他,取而代之的是轰炸场面的黑白纪录片。本集的主线是,一个宣称要砸毁一切传统标准的现代主义大师,如何在特殊年代重新找回艺术震人心魄的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在毕加索这里,至少曾经克服过形式玩闹和孤芳自赏的毛病。

    最后一集讲的是罗斯科,一个在消费年代试图给日趋麻木的日常生活找回震惊体验和神话意味的反抗者。他的画我看着有点像是彪悍版的蒙德里安,但片子告诉我错了,他根本就不是蒙德里安那样的神秘主义者。这位俄裔美国画家经历过哥萨克和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紧接着面对的是永无节制的文化工业、消费快感、安迪·沃霍尔,还有摇滚乐,在他看来,这无异于又一场屠杀。他说,在过去一穷二白的岁月,艺术没钱,但人们反而可以无所顾忌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如今,一切都成了约定俗成的商品,还有所谓艺术的力量吗?所以他断然拒绝了相当于今天250万美元的报酬,不想为纽约四季餐厅作画。很难跟人介绍罗斯科那些浓烈的色块,我们更熟悉更习惯的是早就熟视无睹的波普和招贴艺术。这一集开头提出的疑问是,艺术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能改变我们,改变世界吗?最后的回答是,不可能!
  2. 也许是看多了字幕片的原因,我对电影里的台词比较注意,偶尔一句充满古典力量的台词会让人精神一振,比如在《特洛伊》中,俊美的阿喀琉斯(其实就是布拉德啦)指着海岸对自己的士兵说:“在沙滩上,有你们的荣光!”当时看的时候是在影院里,并没有字幕,但我听到英文后马上就给翻译成了中文,到今天,原文已经忘记,只有这个脑海中一瞬间的译本还在。
    后来看了忧郁的《银翼杀手》,这是一部科幻片,但它是古典意义上的科幻片,尤其是机器人垂死时的台词让人难忘。
    l'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
    我目睹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
    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
    一如眼泪
    消失在雨中。
    死亡的时刻到了。

    他断断续续说出人生最后的感言,那些宏大和悲悯的思绪和身边是阴冷的雨和灰暗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动容。

    最近在看Simon Schama的《艺术的力量》。这套纪录片让人惊艳,除了那些古典艺术的征服力之外,他的解说词起了很大的作用。Simon的样子有点像Jonathan Pryce,在《明日帝国》里演大反派艾略特卡佛。他们都有标准的英国口音,这似乎也加强了片子中的古典气息。
    在有关贝尼尼的片中,一开始,他就以一种优雅而性感的方式描述《圣特蕾莎的沉迷》:
    “她看起来确实很陶醉
    头后仰,小嘴微张
    星眸半开半闭
    一只天使般的手掌正在暴露她的乳房
    你不得不去看”
    后来居然真的出现了“性高潮”这个词,可真够大胆的。

    而在片子的结尾,他再次回到这座经典大理石雕塑的方式就更加激情四溢:
    “事实上,这就是高潮
    一场汹涌澎湃的情感风暴在她内心激荡翻腾
    好像连大理石也要融化了
    这些感情巨浪从天使的笑脸
    倾泻到特雷萨的披毯上
    然后二人共同沐浴在
    这场充满像大理石皱褶般的高潮之中
    就像汹涌的海浪不断拍打着海岸一样”

    这些句子,我几乎可以直接拿去用在小说中的激情描写里了。

    英国人似乎总能拍出极其卓越的纪录片——去年让我惊叹不已的《行星地球》就是出自BBC,无论视野之磅礴,色彩之瑰丽,生命之丰盛,解说之精到,无出其右。而今年,我已经为这套《艺术的力量》所折服。Simon对每位大师及其作品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无论是梵高画笔中的生命力,卡拉瓦乔人物肖像后的故事张力,以及贝尼尼让大理石呈现出难以置信的肌肤感之后所隐藏的华丽和来自少年得志的卖弄……而且这些都有特写镜头来给你最直接的冲击力。
    贝尼尼十六岁就雕刻出了《烤架上的圣劳伦斯》,二十多岁就制作了《阿波罗和达芙妮》,但那时他在极富动感的同时炫耀的是他把大理石变成光滑肌肤的能力。而在五十多岁、经历连番打击之后,他在《圣特蕾莎的沉迷》里却把她隐藏在宽大的袍子后面,但对于性感的展示能力却炉火纯青。
    我一边看的时候就一边在想,要是这种才华等同于文字上时,他会写出多么激情而优美的作品呢。这个想法让我有些绝望。我这种绝望不仅来自对于他作品视觉上的高山仰止,也来自Simon非凡的解说。

    《圣特蕾莎的沉迷》(Ecstasy of St Theresa)——(其实,对于Ecstasy这个词,我觉得翻译成销魂更好,毕竟在此刻,特蕾莎因为五脏六腑被天使的金茅刺穿而灵魂升华了)
  3.         片子是从对毕加索早年作品的回顾开始,在那些时候,毕加索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用自己无语伦比的天赋以及技巧来颠覆他所继承的传统。比如美,比如历史。裸体女人的魅惑在传统中多少带着神秘与魅惑,而在《亚维农的少女》中,它却变成了站成一排展示裸体的妓女。单手牵马的将军的手曾是标准的权力描绘,在毕加索的旷野男孩儿中,同样的单手与随意却被抽取了历史与空间。他多么熟悉他先前的伟大画家们对各种元素反复和熟练运用,可是毕加索却坚决说:不!现在,形式大于内容。
            这个时候的毕加索可不是画得出Guernica的毕加索,他才懒得管政治。他的朋友说:“毕加索,那可是我认识的跟政治最不沾边的人了。”
            但生活的节奏还是要快过艺术,毕加索再次回到西班牙,跟他的新情人一起,见证着30年代西班牙残留的斗牛场的血腥。死亡的人或牛,血腥的气味。这景象对他而言实在难以忘怀。1937年的格尔尼卡,轰炸机从穿着布衫或带着礼帽的人们头上飞过,几乎是“不经意地”(”almost casually”)扔下几颗炸弹。这是一个黑色玩笑吗?母鸡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蛋?这里可不是战场。可生活才没空去琢磨这些玩笑,格尔尼卡只知道自己一下子从白天进入了黑夜,烟雾弥漫,房子着了火。黑白的世界印刷在黑白的报纸上四处传送,是想留下这一刻,还是仅仅想复制这黑与白?我们不知道毕加索是否也在看到这照片的时候考虑过这问题,我们只知道:他决意创作他的《格尔尼卡》,那老早答应了世博会的约稿,却久久久久没有任何头绪的与当下的政治世界直接相关的杰作。奥,他知道,这会是个杰作,只要他能够完成的话。
            Simon Schama对《格尔尼卡》评语是:毕加索再一次颠覆了艺术——不久前由他重新定义的现代派艺术。这一次,毕加索不再刻意拒绝历史,相反还伸出他强壮的手臂,要用他手中的画笔重新承托起那沉甸甸的传统。他可没办法忘记普拉多美术馆里那些旷世的珍藏,那在战火中遭受着灭世的命运的珍藏。他也没办法忘记自己的祖国最伟大的画家——他自己的先驱者和珍视者戈雅。他们都在说:看,这是战争。不是吗?毕加索仍然是立体主义的大师,可是这一次,在《格尔尼卡》中,他挽救了立体主义潜在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他为它们重新注入生命的整体性,注入自己的爱与恨,憎恶与自责,坚持、绝望以及救赎之歌。
            就如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一边巧妙地隐藏着他自己,一边无畏地探索着他自己。情人、情妇、孩子、母亲、格尔尼卡、自然、鲜血、受伤的马、疯狂的牛、拿蜡烛的人……所有的形象以及他们一起牵扯起来在他心里头奔涌的感情,毕加索都不放过。他睁大双眼朝自己最痛的地方的地方走过去,把他们画下来,一笔一笔,一点一塑形。他如此深刻地体验到了战争,只因他如此深刻地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全部身心——体验到了人性,完整的、无暇的、永恒的——也是无比脆弱的——人性。Schama对毕加索创作过程的一点评论我印象极其深刻,他称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初期的微小希望,随着创作的进行和深入便坍塌成了巨大的绝望和悲哀。那可是深深地怀疑?那可是沉痛的发觉人自身的脆弱与不堪一击?那可是悔恨或者无能为力之感?这可部真是鸿篇巨制。BBC对《格尔尼卡》的描绘以倒地的士兵结束,他的伤口里开出小花,镜头又移动他摊开的手掌中,里面写着画着救赎的纹记。(这纹记也曾在戈雅的《五月三日的枪杀》中出现,微小,但清晰。)而整个画面最为夺目的,是《格尔尼卡》的上空,那冷酷的、人造的灯泡眼睛,以及在它右侧,像拳击一样从无中伸出来的持蜡烛的壮手臂。谁会胜利呢?对毕加索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善良对邪恶,其中一方必胜,然而我们却无法忽视任何一方。
            “在战争面前,艺术家唤醒我们的良知与不安。别忘了这时代的冷酷病:那些人假装什么也没看见,整理衣冠,安详地踱过这二十尺,移动到另外的艺术花园。毕加索撕开疮疤组织让我们流血,让我们辗转难眠。他如颁下命令,一字一顿在你耳边念出人性的律令,如果你仍愿遵守。这毕加索已经不是原来的毕加索了。(Pablo Picasso is now an artist transformed.)”
            只愿这影片别又成为新的催眠曲。人们关掉电视,就像他们闭眼不去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样。
  4. 最近记性太差。。。记点笔记方便以后温习。。。

    第一集:卡拉瓦乔
    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让他的才华无法得到认可 才使得他不得不在生活中用其他的方式来发泄他无处宣泄的才华吧。神坛的艺术固然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更高层次的自我 但是卡拉瓦乔的画却可以让我们普通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也许这就是他的画最伟大之处。

    第二集:贝尼尼
    贝尼尼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平衡,在于他抓住了每一个我们熟悉的人物、故事当中最美、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譬如达芙妮正在逐渐化为树枝的手臂,譬如圣特雷莎修女正腾空升起的脚裸。
    诚然,年轻时的他犯过错,也有许多致命的性格弱点,但人谁无过,何况晚年的他已成功完成了蜕变,也许这就是神性的力量,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第三集:伦勃朗
    古今中外,搞艺术的大师多半都是个悲剧,但是伦勃朗的医生简直就是悲剧中的悲剧:能够像康斯泰伯尔一般如倒吃甘蔗般越过越甜美的人生固然是遥不可及,或干脆如梵高一般终身怀才不遇也便罢了。可伦勃朗却偏偏少年得志,晚年潦倒。看到最后晚年的伦勃朗不得不将心爱的作品一片一片割开希望有人可以买走一片半片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想哭出来的感觉。
    最后稍微谈一下他的艺术作品,老实说要给伦勃朗的作品风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真的蛮困难的,但值得一提的还是他发明的“明暗法”,通过底部的光线将人物的立体层次通过阴影体现出来,“用黑暗绘就光明”,可以说是对他绘画成就的高度概括。

    第四集:大卫
    作为艺术来说,个人觉得是不应该有高低贵贱或是政治觉悟上的对错之分的,也因为如此,对于把大卫黑成煤炭这种做法个人不大认同。
    大卫就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除了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以外,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比其他人更懂得什么样的体制才能真正给他的国家带来光明的未来,因此他只是随波逐流,先是路易十八,再是马拉,再是拿破仑。大卫只是千千万万个在法国大革命浪潮中迷失过自我的民众的一员,而历史也已经让他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传世名作至今被数十位守卫看守着而不能公之于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惨痛的惩罚吧。
    顺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多作品后来成为了历史书的插图而为我们所熟知,比如马拉之死,比如拿破仑加冕。更搞笑的是,拉瓦锡夫妇秀恩爱的画像竟然被很多译本小说用来做封面,可见对于法国艺术的印象,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绘画艺术,无人可以企及大卫的高度。

    第五集:透纳
    14岁的他意气风发,少年时就得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的认可和成就。他的画,优雅神秘却又狂发炙烈,仿佛随时随地都要把旁观者吸入其中。
    然而晚年的他却因为画作中超前的、超现实主义的幻想和象征性而不被人们所接受,甚至沦为笑柄。在这样的落差和打击下,多少人就此和世俗妥协,多少人就此对自己的艺术开始动摇。可透纳没有,他没有因为自己年轻时的成功而无法接受自己失败,尽管就此开始潦倒,尽管因此他失去了曾经得到过的所有,但却让他因此而不朽。

    第六集:梵高
    “人人心中可能都有熊熊烈火,但无人自己就此取暖,路人也不过看见几缕青烟,低头继续赶路。”
    可能因为对梵高这位画家实在太过熟悉,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略有浮躁,然而渐渐却被一封封和弟弟提奥信件独白以及演员略显浮夸的演技带入其中。很多人因为梵高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而认为梵高被列入印象派画家之列略显勉强,然而也许这些在我们看来非现实的、夸大的漩涡、线条和色彩正是梵高眼中世界的真实展现。

    第七集:毕加索
    政治色彩略浓的一集,但谁叫毕加索最有名的传世名作就是政治题材的呢,也就姑且忍了吧。也正是看了这一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片名“艺术的力量”,《格尔尼卡》,一副以大屠杀、以殉教、以正义与邪恶的光明之战为题材的作品,我不敢说有多少人真正是因为看到这幅画而受到感召奋起为自己的国家去战斗的,但至少,我相信屠杀者在看到这幅画时,会回避,会不安,会忍不住去审视自己黑暗的内心,作为艺术品来说,这,就足够了。
    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毕加索为怀念自己的挚友兼精神导师戈雅而作的杰作,内心深处,我更爱的是那个年轻的、不被政治漩涡所束缚,只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完全为内心感受而创作的毕加索。他为自己情人而作的画像令人浮想联翩,为自己妻子而作的母螳螂形象令人震惊。虽然有一些他的个人情感生活我不能认同,但他的这种夸张的、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确实是瑰宝。
    在补充两句,片尾的一个小插曲挺有意思的,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联合国表决会议后,合影留念之处正是《格尔尼卡》仿作悬挂之处,一副艺术杰作竟让当权者不安到要用毯子去盖掉这幅画作,想必毕加索如果在天有灵也会调皮得哈哈大笑。也许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第八集:马克罗斯科
    老实说,对于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一直处于欣赏无能的状态。然而马克罗斯科,这位神人,他竟用简单的色块和看似随意散漫的线条,把我带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坚毅而柔软,黑暗而光明。
    艺术是什么?艺术究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很多所谓的艺术家甚至是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不曾、不愿去思考,或是思考了而没有结果,或是有了结果却不知该如何表现,或是知道如何表现却不愿去实现。可马克罗斯科做到了,他的艺术不是为金钱而作,不是为哗众取宠而作。
    他为唤醒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中庸庸碌碌、迷茫彷徨着的世人而作。他最害怕的是别人用“美丽”来形容他的画作,因为那意味着他的画作已沦为有钱人挂在家中借以炫耀的资本而非荡涤世人心灵的良药。所以当他在四季饭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来来往往的食客们所忽视、甚至嘲笑时,他会难过得落下泪来,会压抑得从此与烟酒为伍。
    然后真正的艺术终究会得到它应有的待遇,终究会回归到真正需要它的人们的身边。看着他的作品,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那些看似散乱的色块和漫不经心的线条的召唤,仿佛从画框外缓缓步入画框当中的另一个世界,在迷茫浮躁的生活中思索未来,感受到一丝脚踏实地的、简单的幸福。
    这就是马克罗斯科想要带给我们的,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