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情人 Mistress America(2015)

简介:

    特雷西(萝拉·科克 Lola Kirke 饰)是一名平凡的女大学生,落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一成不变的生活和日复一日平淡令特雷西的内心备受煎熬,她一直向往着能够前往纽约生活,在她的内心里,纽约这座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代表着更多的希望和更璀璨的未来。

演员:



影评:

  1. 身份的焦虑

    最近特别喜欢一句话:各自有各自的眼泪。在纪录片《浮生一日》里,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上传了自己普通一天的片段。组合起来,平平淡淡,喜悦和悲伤都显得那么内敛。只是影片结尾,外面雷电交加,一位女孩儿坐在车里有点委屈的责备自己这一天太过平常。不过她又说,好像在意识到今天什么都没发生那一刻,就真的发生了一些什么。这个略显矫情的结尾让这部片段都十分真实,然整体非常玄幻的影片更显得不可触摸——我们就只是看到了a slice of others' life,你又怎会知道各自的眼泪究竟为什么而流呢?

    在《美国情人》这部剧情电影里,角色的眼泪与我的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联系。起先最打动我的是一段有关“你有没有想过要跟我在一起”的对话。男孩儿说,我想要一个可以爱的而不是整天要追赶的人。女孩回应,我确实有时候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好都聪明。没想到男孩憋了一会,转身过来附和道,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希望可以直接快进到成名的那一天。

    不知道自打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功成名就的故事就开始漫天纷飞。现在的世界比起以前单一阶级制度的旧社会,真不好说是更好还是更坏。“美国情人”自己就在影片结尾即将逃离纽约的时候说,真希望我们都生活在封建时代,那时候人们的地位是不会变的。穷就一辈子穷,贵就一辈子贵,大家相安无事,好自为之。而现在,因为存在不止一条成功的路径,且有诸多草根一族的成名范例,我们虽不至于整天妄想一夜成名,却也都渐渐迷失在一条条看似可以通到罗马的独木桥上,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身份焦虑对我们最大的异化来自于这个吊诡的情形:拥有身份的人都显得这是自己生来应得的,并且很难会突然失去,从而自己让自己的身份牢不可破。没有身份的人一方面看在眼里,却又无法停止相信努力就可以达到。最后有两种结果,真的得到了理想身份的人会不敢相信(比如赢了一座奥斯卡);最终依旧没有得到的人则可能会逃避、遁世或者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这种异化甚至已经蔓延到了青少年群体。《美国情人》里,女孩儿和男孩儿都是大一的新学生,被一个小小的文学社团所拒绝都能生发出如此多的波浪,足可见其威力所在。

    然而这部电影的核心却终究还是“美国情人”自己。“美国情人”作为一位已经30好几,看起来有个性、聪明且时髦的都市女性,却实际上“一事无成”。她好像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说话果断、显得很有思想,在别人面前虽没有故意好为人师,却总有一种经历满满、自信洒脱的形象。如此这般,涉世未深的女孩儿对“美国情人”生发崇拜是自然而然。但后来,女孩儿和美国情人的相处过程,就变成了消解这种某种程度上“虚假”身份的过程:她实际上没多少钱、情感生活一团糟、关键时刻嘴巴也会变笨、餐馆半天也开不起来。不过,相比片中其他明显的“拥有身份却不拥有生活”的角色,“美国情人”是特殊的。她好像拥有身份,也拥有生活(只是缺钱)。不过影片最后,她仍然还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对一切事物都有热情,但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在这个世界生存。

    好在我们对生活还有热情,否则我都不知道我们该怎么活下去。生活的艰难在于它并不是一道习题,一道死的习题,有着相对的正确答案。生活更像是电脑病毒,高级的那种,会随着你的反馈而变化。当你刚觉得你可能走上正轨的时候,它突然就祭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分身,让你措手不及。恐怖的是,你分明还是能感到这分身就是你原来面对的那个生活,只是你忽略了这一面而已。渐渐地,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加重了焦虑。

    片尾并没有给出特别明确的答案——如果这还是真实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答案。无常是对人生最好的解释。女孩儿放弃了好不容易得来的社团资格,选择打算自立门户。这究竟是特立独行,还是走向毁灭,我们无从知晓。“美国情人”准备逃离纽约,去LA试探机会。临走之前,两人见面,女孩挽留,说起码一起过个感恩节。然后旁白再次响起女孩儿笔下“美国情人”系列短篇小说的最终章:

    “她让有钱的胖女人不那么胖了,让有钱的笨孩子不那么笨了,让有钱的挫男不那么挫了。但她其实特别想变成那些人,又胖又笨又挫又有钱。不过她确实比那些人都好多了,她是篝火,他们只是火柴。她是世界上最后的牛仔,整个人充满了浪漫和失败。”

    也许女孩儿的确是火柴,而“美国情人”注定要是篝火。但并非谁就一定比谁好。人都不是圣贤,而人生又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各自的眼泪,别人未必懂。但我们能懂的,就是各自真的都有各自的眼泪。
  2. (以下可能含剧透)

    1、Noah & Greta

    导演Noah Baumbach和剧中姐姐演员Greta Gerwig是一对!二人共同创作了本剧的剧本,他们表示创作过程是一种享受。他们以这种方式合作了两部电影,另一部是《弗兰西丝·哈》(Frances Ha, 2012)。这两部电影都是讲述有些卢瑟的年轻女性在纽约艰难奋斗的故事。导演本身就是纽约布鲁克林长大的。

    主创couple表示在片场要求严格按剧本演,不能自己即兴发挥。他们是按照舞台剧的要求表演的。

    导演还曾经是动画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 2009)、《马达加斯加3》(Madagascar 3, 2012)的编剧。他今年的另一部自编自导的作品是《年轻时候》(While We're Young),是本片的“姊妹篇”。




    2. Lola & Greta

    双女主演员分别是:妹妹-Lola Kirke、姐姐-Greta Gerwig。前者在《消失的爱人》(Gone Girl, 2014)中饰演一个叫Greta的角色,后者在2012年喜剧片《Lola Versus》中扮演Lola。

    片中妹妹Tracy这个角色其实源于姐姐+编剧Greta,包括片头的大学生活,都是Greta的亲身经历。妹妹在电影里就读的Barnard College(巴纳德学院)正是现实中Greta的母校,宿舍走廊也正是她上学期间待过的那条。妹妹表演者说在片场她就一直穿着Greta大学时的夹克。




    3、契诃夫

    片中,角色之间的交谈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交流,而是自顾自地说话。主创表示这种对话方式很有契诃夫《万尼亚舅舅》的风格;而且现实中人们其实也不怎么倾听他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所以很想在电影里表现这种社会现象。另外,《万尼亚舅舅》讲的也是一个偶像破灭的故事。
     



    4、神经喜剧

    主创认为本片有点三、四十年代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的风格。神经喜剧的角色古怪且神经质,对话密集。代表作如《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街角商店》(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 1938)。




    5、Last Cowboy

    片尾提到,现在的纽约已经不适合姐姐Brooke这样的“牛仔”了。影片里姐姐Brooke的穿着风格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暗示这样的人不能存在于现代纽约。

    他们也提到,对于片中女性的塑造,参考了许多八十年代电影:《散弹露露》(Something Wild, 1986)、麦当娜第一部电影《神秘约会》(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 1985)等。在这些片子里,女性角色都有一种疯狂又危险的迷人特质,都是有点Tough的成熟女性,而不是懵懂的小女孩儿。




    Source
    IMDB: Mistress America
    WGAeast.org Interview
  3. 【是美国情人,还是美国女主人?】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你开车旅行时,永远都到达不了目的地,也希望永远不结束?」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时候,「二十来岁,无所事事,以为自己是个作家。」你读很多书,看很多电影,经常去看演出。你尝试搞点大麻,跟异性勾搭,凡是跟离经叛道搭边的事,你都想试一试。你暗搓搓地准备写第一个短篇小说。

    就好像电影里的翠西,十九岁,只身一人远赴纽约市区上大学,参加各种文学课程,被身边的同学孤立,好在结识一位志同道合的哥大男同学,互相交换作品的同时,也交换了些许暧昧的眼神。你们都向往进入莫比乌斯文学社,又都被拒绝了,好在你可以搭着他的车出去兜风。是的,你们很般配。但好景不长,他很快有了女友,不是你。

    他嫉妒你的才华,不敢高攀。一定是这样。

    于是你难受了,谈不上伤心欲绝,但青春期的眼泪总是太廉价。你得找个地方排遣情绪,不想独自垂泪。于是你想起了她:布鲁克,一个已经三十岁、未曾谋面的女人。她即将成为你的姐姐,因为你妈妈要跟她爸爸结婚。于是你拨她的电话,没人接。她很快回过来了:「知道纽约时报广场在哪儿吗?」布鲁克的声音听起来多么快活。

    这又是一部有关纽约、有关女生情感的电影,让人无法不想起导演诺亚·鲍姆巴赫跟格蕾塔·葛韦格合作的上部作品《弗兰西斯·哈》。该片带着明显的新浪潮印迹,在全世界范围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荣膺当年《电影手册》十佳(鲍姆巴赫第一次的上榜)。凭借格蕾塔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精准把握和鲍姆巴赫对纽约的深厚了解,加上二人合作亲密无间撰写的剧本,这组电影情侣档正成为近几年纽约电影界的宠儿。

    他们的贡献难分轩轾。在相遇之前,鲍姆巴赫曾经凭《鱿鱼和鲸》声震奥斯卡,在洛杉矶拍过一些独立电影,小有名气;格蕾塔出演了大量的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美国独立电影运动「呢喃核」的女神。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叫《格林伯格》,鲍姆巴赫的老朋友本·斯蒂勒主演一位神经兮兮的中年危机单身汉,格蕾塔饰演女配角家庭教师。《格林伯格》算不上一部成功的作品,和格林伯格的人生一样。之后,鲍姆巴赫跟他的好莱坞女演员妻子(《八恶人》女主角)离婚,搬家回到他的出生地纽约,跟格蕾塔组成了情侣兼合作拍档。

    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十多岁,产生的化学反应非常惊人。《弗兰西斯·哈》跟鲍姆巴赫之前的作品迥然不同。这是他第一次用黑白片拍摄纽约,第一次用女性作为电影主角,也是05年搬去西海岸后第一次重回纽约拍电影。

    诺亚·鲍姆巴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编剧。他是韦斯·安德森的好友,两人合作编剧过多部作品,互相当制片人。他也编剧过多部商业作品,譬如动画片《马达加斯加》。他长于各式编剧和导演的技巧,而格蕾塔擅长从生活中捕捉巧妙的细节,二人合力,贡献出一部接一部绝佳的作品。

    与《弗兰西斯·哈》描绘的闺蜜情不同,本片叙述的是三十岁的布鲁克和十九岁的崔西之间的小故事。这种讲述不同代际人之间交流的故事,更容易让人想起鲍姆巴赫的上部电影《年轻时候》——年届不惑的导演如何应对事业不利和咄咄逼人的青年导演的威胁?《年轻时候》依然由老朋友本·斯蒂勒主演,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鲍姆巴赫」作品。经过数年沉淀,它比《格林伯格》少了几分癫狂,多了一点面对失败的从容和坦然。看清楚没有?凡是男性的、少年成长的、中年危机的都是源于鲍姆巴赫的洞察,而那些女性的、新生代的、大大咧咧的则是葛韦格的创意。一个是人到中年的男知识分子,充满了焦虑和使命感,另一个是年少成名的女青年新锐,满腹才华挥洒起来毫无顾忌。这就是鲍姆巴赫-葛韦格组成的最佳拍档。

    回到电影。翠西和布鲁克这一对因父母要合组家庭而新结识的姐妹,见面后竟然毫无意外地合拍。布鲁克身上洋溢着大姐大的风范,喜欢有一位小跟班身边听她侃大山陪她逛酒局,翠西一边饶有兴致地走进布鲁克的世界,一边又暗暗观察她的一言一行准备写作新的短篇小说。名字取好了,就叫《美国女主人》,因为布鲁克想开一家开放式的餐馆,类似沙龙的性质,而她就是沙龙的女主人。

    「餐馆注定开不成……布鲁克身上有腐尸的气味。」跟世界上其他早慧少女一样,翠西兼具了毒辣的眼光和有样学样的毒舌笔法。她明知道布鲁克的餐馆注定会失败,但她还在一旁怂恿布鲁克坚持下去,甚至拉上那位跟她暧昧的哥伦比亚大学男生以及男生的醋缸子女朋友。为了短篇小说的新情节,她必须推着布鲁克迎难而上去寻找前男友的赞助,直到走向一败涂地。

    写小说的人都拥有一种上帝般的傲慢,因为他们对笔下的物角色生杀予夺、全权在握。初学者的写作从生活取材,往往混淆小说作者和生活的角色,忘记了自己是从生活取材而不能为了小说去插手小说原型的命运。翠西开始去影响布鲁克的生活,以满足她的小说预期。同样的傲慢还体现在她对待哥大男生的态度上。明明她对他只是有好感,却有意勾引他,因为她在潜意识里把他当成了另一个小说中的主角。做这些事时,仿佛可以看到翠西的小说家人格在得意地哈哈大笑。

    翠西幼稚的把戏很快被戳穿了。她把布鲁克当作女主角写进小说的事,以及小说里那些破碎、刻薄、不成熟的词语被当众朗诵出来。她仿佛被扒光衣服当众吊打。房间里所有人都站到了她的对立面。她的尊严遭到彻底的羞辱,布鲁克当场宣布和她绝交。

    她们的父母做出了不结婚的决定,所以她们也不必再是姐妹。

    不经历几场狗血绝交,不能痛痛快快的成长。翠西,不到二十岁,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本以为能玩弄生活,反而被生活狠狠上了一课。在现实中,故事进行到这里基本结束,别去幻想光亮的结局。你的小说还是被退稿,你的小说原型就此和你分道扬镳。收起你上帝般的傲慢,不要妄图强暴生活,生活从不会给你一个温情脉脉的回身拥抱。
  4. 看完总觉得格蕾塔不像是主角,尽管影片前半部分镜头几乎都围着她转,而且虽然是剧情需要,但不停的换装,。从BF衬衫高腰阔腿裤的性感利落装备到紧身背心紧身运动中裤的乐活girl再到条纹衫眼睛加冰岛蓝开衫的知性装扮,确定不是导演出于对女友的一片星星眼么?!哈哈

    剧情展开,尤其是豪宅那一段吵闹开撕的群戏,几乎是火力全开,每个人的性格达到了深刻的刻画,每个人都化身为主角。女主布鲁克。布鲁克妹妹tracy,tracy同学及他的爱吃醋女友,以及布鲁克昔日好友,以及前男友格伦(已经好友成为丈夫)。几个人都不是完美,闪光的角色,但各有各的缺点,凑在一起却可爱的很。包括完成“开门/敲门”动作的打打酱油的邻居先生,压根儿就是个爱牢骚,假刻薄真孩子气的儿科医生嘛。还有那个戴着眼镜脸颊通红的可爱神灵老头子。

    初到纽约的tracy,满怀敬意和不安来到这个城市,再加上天生自信心不足,又被心仪的文学社拒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妈妈再婚后,新家庭里即将成为姐姐的布鲁克。结果就被她迷的神魂颠倒。和布鲁克在一起相处,在她看来就是在和摩登纽约相处。布鲁克兼职健身教练,在骑车运动仪器上大汉淋漓地发言:你做一件事的态度就是你对每件事的态度;玩乐队,认识很多人;即将开一间很stylish的餐馆;住在商务区的楼里,装修酷毙;又是个freelancer,几乎无所不能。

    tracy几乎坏着小心翼翼的心情去仰望她,爱着她,想粘在她身后。布鲁克随口一句做点意大利面,就惹得她惊慌,到超市电话求助妈妈和男同学,到底买那种意面比较好。结果后来干脆各种面都买回去。

    但同时,她又几乎以看透一切真相的态度,旁观着布鲁克最终开不成的餐馆计划。但我一直认为,tracy是抱着顺便取材的意图,并非全部目的就是完成小说Mistress America(即便小说名字idea也是布鲁克的,这和抄袭布鲁克衬衫idea的那个女朋友,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一致的嘛)。对待布鲁克,她还是想粘着她,经历着她的生活,也学着做一个cool girl。用恼人又具杀伤力的语句“腐烂的身体”来描述布鲁克,这些只是文学化的夸张手法,并不代表她的真实想法呀。

    再来说说,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欺欺人的一面。比如布鲁克,心底也不算是酷到没边的女生,她的冒险即是安全范围内的。比如被男友知道亲吻乐队里的人,面对被撤资餐馆没了门路,公寓也被换锁的境地,哭成了泪人儿。在餐厅被高中同学认出来并被翻旧账,虽然在一番很精彩的口仗之后,看似占了上风并不care.但其实内心还是别扭和不爽的。以及她总是自称,某种不光彩的事她偶尔也会做,但这并不是她的性格构成。

    以及,tracy的男同学,绝壁是一个输不起的娘娘腔。和女友妮可玩象棋都输不起,更别说去喜欢tracy。还有脸说,“有时候我会觉得我是个天才,希望时间快进到我成名的那天。”啧啧,照影片里来看,你大概永远成不了天才了。只是个不man的loser而已。

    还有布鲁克的前男友,和妻子住在郊区大别墅,装修有品位,妻子貌美独立,看似都美满。但在群戏里一秒就露馅。他口口声声抱怨,自己是为妻子才变成一个穿羊毛衫的男人。而自己明明是以前住在市中心,听superchunk,tirp shakespeare之类音乐的酷boy(最后俩词是我主观加的)。在我看来,他就是有钱,偶尔却社区志愿中心做义工,来排遣生活,逃避生活的郊区大胡子大叔。

    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浪漫的想法,或者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是条件够成熟的话。
    也许吧。但也许真的只是自己没那么酷,也没那么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