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1864(2014)

简介:

    1864年丹麦在普丹战争中战败,失去了40%的领土和38.5%的人口;这是丹麦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1864年也成为了丹麦历史的关键转折。

演员:



影评:

  1. 无意中看见这部电视剧,看的网站居然基本无弹屏,可见这部剧看的人少,上豆瓣想看看大家的感受,结果发现30人评价,还都是短评,好吧,既然我看过了。那就写一篇长点的影评吧,虽然可能质量很差,还请谅解。哈哈。
           这部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片名不怎么好,如果用普丹战争或者德丹战争的话,那么应该不会这么少人观看了。8级迷你剧,看第一级完全没有走进战争的感觉,而是那种美好,那种单纯,甚至会让观众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而这一切美好,都即将被打破。而本片用了回忆日记的方式讲述故事,无意中促成了俩个离失家族的联系。但是似乎没有什么用,但我相信她会因为这个故事,好好的去享受生活,好好的活着,每个人都会堕落,但是堕落了总该有那么一天会醒悟,会振作起来。
           劳斯特对不起彼得,彼得用最初的不原谅到最后挑起原本劳斯特该承担的责任,爱情是盲目的,爱情能毁掉亲情,毁掉友谊,但最终残酷的战争,又让他们重新认识了生活,百灵鸟的叫声,让人无限向往,没有哪个士兵不害怕死亡的,害怕战争的,本片在好几个视角展示了士兵的害怕,士兵的无奈,士兵的勇敢向前,士兵的茫然,当然也有懦弱、也有逃兵,还有对开枪杀人的迟疑、害怕。战场上并不全是英勇杀敌的,在那生死存亡之际,不想死也是人的本性,如果我们自己置身于战争中,我们的表现或许还不如他们。或许早吓破胆了,尤其是面对战友的惨状,残肢、痛苦的哭喊、那撕心裂肺的疼痛,真的难以想象,不敢想象那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血腥,就如片子所言,这哪里是战争,这是屠杀。几万人的屠杀。
          为彼得的母亲心疼,丈夫死于战争,当她听到儿子死亡的消息那是多么的痛,几万人的战争,谁没有父母,妻儿呢?父母的哭泣,祈祷在政治家眼里居然是耻辱,战争都是政治家的玩具,士兵的生命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无所谓,他们才是最可怕的人。士兵们都不知道为何要战斗,他们不想杀死对方,他们不想要杀戮。最终他们还是沦为了政治家野心的炮灰。俾斯麦也是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他的铁血,也就没有德国,所以战争是手段,没有谁对谁错,但是战争,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对政治不懂,就不做评价了。说的不对请勿喷。
          迪德里奇是个懦夫,逃兵,我在为丹尼森没有杀死他而感到郁闷,他早该死了。这样的人不配做指挥官,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要不是老兵的敏锐,他们早全死了。而迪德里奇对索菲娅的所作所为真的坏透了。最终还抱得美人归,真的好不公平,谁让他是公爵的儿子呢?而他的父亲,一位视荣誉为生命的人,得知儿子居然是那种人,羞愧自杀,但他不知道,也是他造成了儿子的悲剧,一位不懂得倾听的父亲,一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子的父亲 不是好父亲啊。
    而劳斯特要是知道他救的这个人渣最终睡着他老婆,令他骨肉与母亲分离,他会后悔这个决定吗?然而这世界没有如果。而上帝似乎也给迪德里奇报应了。。让他没有子女。但是这个老头?这个塞韦林?又好像是他孙子?对不起,看着电影时候一边看一边做事的,细节没看那么清楚,人物关系有点乱。
           敬佩老兵,敬佩丹尼森。他们是真正的战士,老兵似乎还有某种超能力,能让劳斯特活一次,还能让索菲娅开口说话,真的匪夷所思呀。丹尼森恨逃兵,恨懦夫,巴不得把他们都杀了。,可惜了一位英勇的战士。而那些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缺胳少腿的,还有炮弹综合征的人,他们躯体还在,但是灵魂早已经死了。真的好可怕。多少人得了战争后遗症,经常看美国电影的大家都知道,很多退伍大兵都有严重的心灵创伤。
            本剧真正的战争场面没有多少,但是却很震撼,炮弹如雨一般的倾泻,人如苍蝇般的掉落。人在战争中是多么的脆弱呀,血腥的战争伤了多少母亲的心,每一个母亲都在哭泣,而上帝,他知道吗?政治家知道吗?准备牺牲一万人,一万人。最近看了权游,那战争场面也是血腥,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吧,祈祷永远没有战争吧。和平多好,百灵鸟的叫声多悦耳。
  2. 这是我朋友写的一段有关这次战争的故事(

    平民英雄克林克

    “工兵克林克,带着炸药包”,从第二帝国成立到第三帝国毁灭,几乎每个德国学童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根据通行说法,在1864年的“第一次德意志统一战争”中,强攻迪珀尔(Düppel)筑垒阵地的普鲁士军队一度在丹麦军队的2号多面堡(Schanze II)前受阻。此时,年轻的工兵卡尔·克林克(Carl Klinke)决心自我牺牲,他背着重达14千克(30普磅)的炸药包冲上前去,毅然舍身引爆,“打开了大门”,给后续部队炸开了一条通道,让普军最终赢得了胜利。

    克林克的事迹迅速在冯塔纳(Fontane)等诗人笔下得到颂扬,他也被升华为壮烈牺牲的英模——“德意志的温克里德”。过往的德意志军事史素来以颂扬帝王将相为主,但在这个民族主义热情澎湃、统一情绪高涨的新时代,来自贫农家庭的普通士兵克林克最终跃升为平民英雄,甚至成为少数几个举国皆知的人物,每当有人问起谁是德意志统一战争中最英勇的军人,他总会成为备选答案之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与死后连篇累牍的文字待遇相比,卡尔·克林克的早年生活状况只有些模糊的零落片段。他来自以沼泽密布而闻名的下劳西茨(Niederlausitz)地区的博斯多夫-福尔韦克(Bohsdorf-Vorwerk)村。根据当地教堂的记录,早在卡尔出生前十四个月,他名义上的父亲马泰·克林克(Mathey Klinke,又名马特乌斯·克林克)便已去世,此人生前并未留下后裔,是个只能寄住于庄园茅舍、耕种两公顷荒地、需要给富人帮工过活的茅舍农(Häusler)。

    当生父不明的卡尔长到三岁时,母亲便带着他改嫁,可他的继父约翰·梅特克(Johann Mettke)没过几年也不幸死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年纪轻轻就得肩负生活重担,尽管如此,得益于普鲁士的义务教育体制,他还是接受了长达六年的小学教育。自然,历经生活磨难的卡尔在学校里也时常表现得桀骜不驯。不过,随着他日后成为英雄,这样的表现被称赞为“那时就是个小突击手”。一战前夕,在克林克牺牲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旧日同窗们纷纷颂扬他“热情”、“聪明”、“勤劳”。

    下劳西茨地区至今仍是德国重要褐煤矿区之一,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卡尔自然会前往附近的露天煤矿做工。这份职业相当危险,据同事回忆,每当出现状况时,卡尔都会率先投入救援。1861年,卡尔与同龄且同样来自茅舍农家庭的玛丽·布里策(Marie Britze)结婚,二人未婚先孕,举行仪式两个月后,玛丽便生下一女。 同样是在1861年,新婚不到一个月的卡尔·克林克被普鲁士王国军队征召入伍。可能由于长期高强度劳作,也可能是考虑到家庭因素,身高一米七三的他起初被鉴定为“不适合服现役”,归入应当服役但暂不征召的“后备兵员”(Ersatzreserve)。不过,由于工兵部队还需要一名新兵,征兵委员会主席便去巡视后备兵员,顺口问道:“这是不是还有个矿工?”克林克随即应声,这才被分配到勃兰登堡工兵营(第3营)。服役两年后,卡尔于1863年10月3日转为后备兵员,回家不到十周,因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局势紧张,普军全面动员,他只得再度离别怀有身孕的妻子,重返部队。

    青年殒命

    1864年2月1日,常被称为“普丹战争”的“德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 Krieg)正式打响。面对兵强马壮的普奥联军,丹麦军队主动选择退却,轻微抵抗后便放弃日德兰半岛底部的丹讷韦克(Dannevirke)防线,退至能够依靠优势海军协防的迪珀尔(丹麦方面称为迪伯尔[Dybbøl])阵地。

    四连所在的攻城壕距离2号多面堡仅有550米,工兵们很快便迫近多面堡前的壕沟与栅栏,普鲁士总参谋部于1886年编纂的《1864年德丹战争》(Der Deutsch-Dänische Krieg 1864)一书简明扼要地写道:

    在燧发枪兵(笔者注:燧发枪兵系普军轻步兵的历史称呼之一,此时已不使用燧发枪)的火力掩护下,工兵从栅栏上炸开了一个缺口。

    该句注释文字则以其一贯的机械风格指出:

    工兵下士拉德曼点燃了30普磅型炸药包上的导火管。工兵列兵基托(Kitto)随后将它扔到栅栏底下的斜坡上,两段栅栏立刻被炸开。工兵列兵克林克当时已经在栅栏底部,他严重烧伤,在爬出壕沟时被一发子弹打死。少尉迪纳(Diener)手部烧伤。

    两年后出版的《勃兰登堡工兵营(第3营)史》(Geschichte des Brandenburgischen Pionier-Bataillons Nr. 3)则给出了稍有不同的说法:

    在散兵火力的掩护下,迪纳少尉和若干工兵跃入壕沟,在阻碍后续推进的栅栏上打开了缺口。工兵列兵克林克因为跑得匆忙,丢失了导火管,于是只得用火柴点燃炸药包。爆炸很快将他严重烧伤,胸口又中了一弹,因而在炸开的缺口处倒下,喘了最后一口气。迪纳少尉手部烧伤,上等兵西德施拉格(Siedschlag)面部严重受伤。中士克卢科夫(Kluckow)、工兵列兵潘多(Pandow)和基托的表现也高度令人敬重,不过并未受伤。

    两份用于军内参考的权威史料尽管来源各有不同,却给出了与普遍说法迥然不同的描述。按照总参谋部的说法,功劳应当归于拉德曼与基托,克林克只是运气不佳,摊上了炸药包。按照营史描述,克林克则堪称马大哈,由于丢失导火管的致命失误不得不冒险操作,最终送掉了性命。

    无论说法如何,克林克的确在此战中不幸殒命。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微小失误,但得益于其强大火力和合理战术,普军还是于上午10时10分攻克2号多面堡,至中午13时,迪珀尔之战便告结束。此战普军共损失1201人(其中263人战死),其中勃兰登堡工兵营战死5人、重伤3人(1人后来因伤死亡)。处于守势的丹军死伤1210人,虽与普军相差无几,却还有3605名官兵未曾受伤便沦为战俘。对于实力薄弱的丹麦陆军而言,迪珀尔的失守也宣告它的最终战败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能夺走人民的英雄”

    作为“第一次德意志统一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迪珀尔当时便已震动全欧,日后更是与普奥战争中的柯尼希格雷茨(Königgrätz)、普法战争中的色当(Sedan)相提并论,成为“统一战争三幕剧”的开篇之作。突出的事件自然需要突出的英雄,虽然克林克的操作失误载诸内部报告,虽然这位普通工兵的遗骸也并未得到任何特别待遇,但舍身英雄的传说却在军方高层鼓励下迅速流传开来。远离现场的旅长冯·坎施泰因(von Canstein)少将率先宣称:“工兵克林克(战前)已经表示要牺牲,他找寻到了英雄的归宿”。威廉国王阅览战报后则感慨:“这个人是何等的英雄啊!是个普鲁士的温克里德!”此语不胫而走,“赢得不朽光荣的新温克里德”迅速成为克林克的代称。

    而在当年5月12日的普鲁士《政府公报》(Staats-Anzeiger)中,执笔者业已化作克林克肚中蛔虫、嘴边蚊蝇,描写他向配合作战的步兵连连长主动请缨:“哪怕牺牲性命,也决心用爆破从壕沟上打开一条通道。”当临时充当战地记者的诗人冯塔纳于1866年出版《1864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争》(Der Schleswig-Holsteinische Krieg im Jahre 1864)时,他已能列出包括工兵连死伤惨重、克林克独自炸开栅栏在内的多种离奇传说,而后感慨道:

    但是,到底哪种说法可能正确,人民是无法分辨的……澄清历史真相本来就已经十分令人头疼了,它需要的努力往往比文学创作还多,何况,澄清真相并不总能最好地服务于人民。

    这番说辞倒是与普鲁士国王威廉暗自契合,后者曾断言:“不能夺走人民的英雄。”为了适应民族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一位出自平民、与任何邦国贵族毫无瓜葛的英雄的确是德意志帝国的理想人选,从威廉口中“普鲁士的温克里德”,到冯塔纳笔下“德意志的温克里德”,克林克无意中已成为德意志统一的又一强大助推器。

    就这样,克林克这位“人民的英雄”开始在德国家喻户晓。直到1945年后才出现新的波动。联邦德国自然对此类普鲁士军国主义描述采取冷处理态度,民主德国手头则有更为重大的宣传材料,也无需动用古老的普鲁士英雄——以官方出版的《1864至1871年普鲁士德意志战争》(Preußisch deutsche Kriege von 1864 bis 1871)一书为例,全书共提到马克思10次、李卜克内西9次、恩格斯8次、列宁1次,对克林克却是只字未提,地方当局甚至还毁掉了克林克家乡的纪念碑。但他的生前身后事已足以成为针对“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乃至联邦德国的良好弹药,官方历史学家赫尔穆特·温茨(Helmut Winz)在1970年宣称:

    反动的、普鲁士化的德意志帝国利用卡尔·克林克的牺牲巩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贪得无厌的掠夺性扩张主义利益,利用他的牺牲向人民煽动民族主义……他死亡的悲剧与其阶级利益完全相悖……皇帝与联邦德国秉持大国沙文主义的政客一脉相承……我们党认可卡尔·克林克的英雄牺牲,谴责为帝国主义利益滥用他名字的行径。

    尽管烙有如此深刻的时代印记,克林克依旧保持了他的的英雄形象。可以说,民主德国依然需要英雄克林克,只是将他的爆破方向稍作改变。直至1992年,历史学家维尔纳·巴德尔(Werner Bader)才以实地走访和资料比对写出《工兵克林克 事实与神话》(Pionier Klinke. Tat und Legende)一书,以详实记述最终为读者还原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克林克。

    离世128年方得厘清生前身后事,由此看来,冯塔纳的感慨终究不是无的放矢:“澄清历史真相所需的努力往往比文学创作还要多!”

  3. 花费3天看完1864的电视剧版,如果连这样的电视剧都不推荐,那我也没什么可推荐的了 看过剪辑的电影版后,本以为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类似《一个人的遭遇》的战争及亲情故事,但是其实8集的短剧中却又浓缩了现代情感线、政治家线及德国高层线,主线剧情也有所增加,立刻将一个还不错的俗套故事提升至史诗级别,完完全全的诠释了1864的真正含义。 有瑕疵,这不可否认。本剧现代线烂尾、部分细节处理的不好、主要故事其实也并没有那样出色 但是真正令我本人爱上本剧的原因便是它的多线叙事和体验感 兄弟线展现童年的美好、资本家的可怖、不信任的危害、决裂之下的伤痛与最终的理解与怀念,Lauster是一个莽汉,但却单纯的可爱,为伤害哥哥而发自内心的愧疚,希望以死谢罪。而Peter外表刚毅沉默,其实内心更加脆弱而复杂,他打心底爱着Peter,虽然在被lauster背叛后表现出对其愤恨,但最终还是如台词所说,“随着时间抚平伤痛”,面对死去Lauster的儿子,说出“I am your father” 资本家那里,老爵士对儿子期望大,但因儿子懦弱胆小而哀伤愤怒。但儿子的所谓“邪恶”也是因此铸就的,他为了让父亲不在认为自己软弱被迫参军,并对人人都装出强悍、桀骜不驯的样子,但真正到达炼狱般的战场上,懦弱的性格便被展现出来,也因此,他为人不耻,带着有伤痛的内心度过余生 对于兄弟俩的战友们,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和蔼可亲,时而勇猛,时而懦弱,那,才是最真实的人 普军和丹麦高层线重在表现政治“精英”们为达到所谓意识形态上的成就而将人民卷入战争的故事,深深地讽刺,还原度也非常高,历史剧的一流水准 对于爱情线,其实个人感觉处理的一般,女主全程处于懵逼状态,被爱、被害、痛苦都不是主观决定,但是这条线在宏达大的背景下也并无差错 关于那两个普通的普鲁士士兵,彩蛋非常多,通过他们的视角表现的战争也绝对是一流的。战争开始前的抱怨与漠不关心、见识到战争危害后的愤恨、恐惧与冲锋口号下的一时振奋、最后的怜悯,以及作为老兵的麻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本剧在化妆、布景、战争场面上还原度极高,震撼力非常强,尤其是第八集的后半部分,在近十年内都是可圈可点的大场面,可以加分,另外,OST也非常棒 总之.6星推荐

  4. 非常辛苦地找到资源,非常感谢民间大神的翻译,虽然说实话有些翻译有比较明显的问题。

    即使是三次王朝统一战争中规模比较小的一次,丹麦的伤亡仍然到达了1500余人,战争实在可怕。不过同时也是排枪党的福音。

    看出了一定的史诗感,古今双线也挺有意思的,但是约翰那条神秘主义的线实在突兀又无用。

    很难不和《开战日》做联想,两个时代丹麦的处境何其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