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1864年普丹战争 / 一八六四普丹战争
导演: 奥勒·博内代尔
编剧: 奥勒·博内代尔 杰斯皮尔·克里斯琴 Tom Buk-Swienty
主演: 皮鲁·埃斯贝克 莎拉-索菲·波斯妮娜 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 索伦·莫灵 雅各布·奥福特布罗 尼可拉斯·布若 杨思·约恩·斯波塔格 詹姆斯·福克斯 路德维格.特内普特 拉斯·米克尔森 班特·梅杰汀 索伦·比尔马克 赖纳·博克 海科·多伊奇曼 彼得·普劳格博格 约翰内斯·拉森 拉斯马斯·伯格 巴纳比·麦楚拉特 Peter Gilsfort Helle Fagralid 沃格·桑多 萨拉·博贝格 Dieter Montag 罗兰·施雷格曼 克劳斯·布埃 扎特科·巴瑞克 露易丝·梅瑞兹 安德斯·亨里奇森 亨利克·普里普 卡雷尔·多布雷 亚当·伊尔德·罗威德 保罗·赫特尔 索伦·希特-拉森 范妮·博内代尔 Holger Perfort 伊达·德文格 克里斯蒂安·哈尔肯 杰斯帕·艾肖特 布莱恩·卡斯佩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上映日期: 2014
集数: 8 单集片长: 60分钟 IMDb: tt1753353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是我朋友写的一段有关这次战争的故事(
平民英雄克林克
“工兵克林克,带着炸药包”,从第二帝国成立到第三帝国毁灭,几乎每个德国学童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根据通行说法,在1864年的“第一次德意志统一战争”中,强攻迪珀尔(Düppel)筑垒阵地的普鲁士军队一度在丹麦军队的2号多面堡(Schanze II)前受阻。此时,年轻的工兵卡尔·克林克(Carl Klinke)决心自我牺牲,他背着重达14千克(30普磅)的炸药包冲上前去,毅然舍身引爆,“打开了大门”,给后续部队炸开了一条通道,让普军最终赢得了胜利。
克林克的事迹迅速在冯塔纳(Fontane)等诗人笔下得到颂扬,他也被升华为壮烈牺牲的英模——“德意志的温克里德”。过往的德意志军事史素来以颂扬帝王将相为主,但在这个民族主义热情澎湃、统一情绪高涨的新时代,来自贫农家庭的普通士兵克林克最终跃升为平民英雄,甚至成为少数几个举国皆知的人物,每当有人问起谁是德意志统一战争中最英勇的军人,他总会成为备选答案之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与死后连篇累牍的文字待遇相比,卡尔·克林克的早年生活状况只有些模糊的零落片段。他来自以沼泽密布而闻名的下劳西茨(Niederlausitz)地区的博斯多夫-福尔韦克(Bohsdorf-Vorwerk)村。根据当地教堂的记录,早在卡尔出生前十四个月,他名义上的父亲马泰·克林克(Mathey Klinke,又名马特乌斯·克林克)便已去世,此人生前并未留下后裔,是个只能寄住于庄园茅舍、耕种两公顷荒地、需要给富人帮工过活的茅舍农(Häusler)。
当生父不明的卡尔长到三岁时,母亲便带着他改嫁,可他的继父约翰·梅特克(Johann Mettke)没过几年也不幸死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年纪轻轻就得肩负生活重担,尽管如此,得益于普鲁士的义务教育体制,他还是接受了长达六年的小学教育。自然,历经生活磨难的卡尔在学校里也时常表现得桀骜不驯。不过,随着他日后成为英雄,这样的表现被称赞为“那时就是个小突击手”。一战前夕,在克林克牺牲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旧日同窗们纷纷颂扬他“热情”、“聪明”、“勤劳”。
下劳西茨地区至今仍是德国重要褐煤矿区之一,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卡尔自然会前往附近的露天煤矿做工。这份职业相当危险,据同事回忆,每当出现状况时,卡尔都会率先投入救援。1861年,卡尔与同龄且同样来自茅舍农家庭的玛丽·布里策(Marie Britze)结婚,二人未婚先孕,举行仪式两个月后,玛丽便生下一女。 同样是在1861年,新婚不到一个月的卡尔·克林克被普鲁士王国军队征召入伍。可能由于长期高强度劳作,也可能是考虑到家庭因素,身高一米七三的他起初被鉴定为“不适合服现役”,归入应当服役但暂不征召的“后备兵员”(Ersatzreserve)。不过,由于工兵部队还需要一名新兵,征兵委员会主席便去巡视后备兵员,顺口问道:“这是不是还有个矿工?”克林克随即应声,这才被分配到勃兰登堡工兵营(第3营)。服役两年后,卡尔于1863年10月3日转为后备兵员,回家不到十周,因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局势紧张,普军全面动员,他只得再度离别怀有身孕的妻子,重返部队。
青年殒命
1864年2月1日,常被称为“普丹战争”的“德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 Krieg)正式打响。面对兵强马壮的普奥联军,丹麦军队主动选择退却,轻微抵抗后便放弃日德兰半岛底部的丹讷韦克(Dannevirke)防线,退至能够依靠优势海军协防的迪珀尔(丹麦方面称为迪伯尔[Dybbøl])阵地。
四连所在的攻城壕距离2号多面堡仅有550米,工兵们很快便迫近多面堡前的壕沟与栅栏,普鲁士总参谋部于1886年编纂的《1864年德丹战争》(Der Deutsch-Dänische Krieg 1864)一书简明扼要地写道:
在燧发枪兵(笔者注:燧发枪兵系普军轻步兵的历史称呼之一,此时已不使用燧发枪)的火力掩护下,工兵从栅栏上炸开了一个缺口。
该句注释文字则以其一贯的机械风格指出:
工兵下士拉德曼点燃了30普磅型炸药包上的导火管。工兵列兵基托(Kitto)随后将它扔到栅栏底下的斜坡上,两段栅栏立刻被炸开。工兵列兵克林克当时已经在栅栏底部,他严重烧伤,在爬出壕沟时被一发子弹打死。少尉迪纳(Diener)手部烧伤。
两年后出版的《勃兰登堡工兵营(第3营)史》(Geschichte des Brandenburgischen Pionier-Bataillons Nr. 3)则给出了稍有不同的说法:
在散兵火力的掩护下,迪纳少尉和若干工兵跃入壕沟,在阻碍后续推进的栅栏上打开了缺口。工兵列兵克林克因为跑得匆忙,丢失了导火管,于是只得用火柴点燃炸药包。爆炸很快将他严重烧伤,胸口又中了一弹,因而在炸开的缺口处倒下,喘了最后一口气。迪纳少尉手部烧伤,上等兵西德施拉格(Siedschlag)面部严重受伤。中士克卢科夫(Kluckow)、工兵列兵潘多(Pandow)和基托的表现也高度令人敬重,不过并未受伤。
两份用于军内参考的权威史料尽管来源各有不同,却给出了与普遍说法迥然不同的描述。按照总参谋部的说法,功劳应当归于拉德曼与基托,克林克只是运气不佳,摊上了炸药包。按照营史描述,克林克则堪称马大哈,由于丢失导火管的致命失误不得不冒险操作,最终送掉了性命。
无论说法如何,克林克的确在此战中不幸殒命。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微小失误,但得益于其强大火力和合理战术,普军还是于上午10时10分攻克2号多面堡,至中午13时,迪珀尔之战便告结束。此战普军共损失1201人(其中263人战死),其中勃兰登堡工兵营战死5人、重伤3人(1人后来因伤死亡)。处于守势的丹军死伤1210人,虽与普军相差无几,却还有3605名官兵未曾受伤便沦为战俘。对于实力薄弱的丹麦陆军而言,迪珀尔的失守也宣告它的最终战败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能夺走人民的英雄”
作为“第一次德意志统一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迪珀尔当时便已震动全欧,日后更是与普奥战争中的柯尼希格雷茨(Königgrätz)、普法战争中的色当(Sedan)相提并论,成为“统一战争三幕剧”的开篇之作。突出的事件自然需要突出的英雄,虽然克林克的操作失误载诸内部报告,虽然这位普通工兵的遗骸也并未得到任何特别待遇,但舍身英雄的传说却在军方高层鼓励下迅速流传开来。远离现场的旅长冯·坎施泰因(von Canstein)少将率先宣称:“工兵克林克(战前)已经表示要牺牲,他找寻到了英雄的归宿”。威廉国王阅览战报后则感慨:“这个人是何等的英雄啊!是个普鲁士的温克里德!”此语不胫而走,“赢得不朽光荣的新温克里德”迅速成为克林克的代称。
而在当年5月12日的普鲁士《政府公报》(Staats-Anzeiger)中,执笔者业已化作克林克肚中蛔虫、嘴边蚊蝇,描写他向配合作战的步兵连连长主动请缨:“哪怕牺牲性命,也决心用爆破从壕沟上打开一条通道。”当临时充当战地记者的诗人冯塔纳于1866年出版《1864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争》(Der Schleswig-Holsteinische Krieg im Jahre 1864)时,他已能列出包括工兵连死伤惨重、克林克独自炸开栅栏在内的多种离奇传说,而后感慨道:
但是,到底哪种说法可能正确,人民是无法分辨的……澄清历史真相本来就已经十分令人头疼了,它需要的努力往往比文学创作还多,何况,澄清真相并不总能最好地服务于人民。
这番说辞倒是与普鲁士国王威廉暗自契合,后者曾断言:“不能夺走人民的英雄。”为了适应民族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一位出自平民、与任何邦国贵族毫无瓜葛的英雄的确是德意志帝国的理想人选,从威廉口中“普鲁士的温克里德”,到冯塔纳笔下“德意志的温克里德”,克林克无意中已成为德意志统一的又一强大助推器。
就这样,克林克这位“人民的英雄”开始在德国家喻户晓。直到1945年后才出现新的波动。联邦德国自然对此类普鲁士军国主义描述采取冷处理态度,民主德国手头则有更为重大的宣传材料,也无需动用古老的普鲁士英雄——以官方出版的《1864至1871年普鲁士德意志战争》(Preußisch deutsche Kriege von 1864 bis 1871)一书为例,全书共提到马克思10次、李卜克内西9次、恩格斯8次、列宁1次,对克林克却是只字未提,地方当局甚至还毁掉了克林克家乡的纪念碑。但他的生前身后事已足以成为针对“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乃至联邦德国的良好弹药,官方历史学家赫尔穆特·温茨(Helmut Winz)在1970年宣称:
反动的、普鲁士化的德意志帝国利用卡尔·克林克的牺牲巩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贪得无厌的掠夺性扩张主义利益,利用他的牺牲向人民煽动民族主义……他死亡的悲剧与其阶级利益完全相悖……皇帝与联邦德国秉持大国沙文主义的政客一脉相承……我们党认可卡尔·克林克的英雄牺牲,谴责为帝国主义利益滥用他名字的行径。
尽管烙有如此深刻的时代印记,克林克依旧保持了他的的英雄形象。可以说,民主德国依然需要英雄克林克,只是将他的爆破方向稍作改变。直至1992年,历史学家维尔纳·巴德尔(Werner Bader)才以实地走访和资料比对写出《工兵克林克 事实与神话》(Pionier Klinke. Tat und Legende)一书,以详实记述最终为读者还原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克林克。
离世128年方得厘清生前身后事,由此看来,冯塔纳的感慨终究不是无的放矢:“澄清历史真相所需的努力往往比文学创作还要多!”
花费3天看完1864的电视剧版,如果连这样的电视剧都不推荐,那我也没什么可推荐的了 看过剪辑的电影版后,本以为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类似《一个人的遭遇》的战争及亲情故事,但是其实8集的短剧中却又浓缩了现代情感线、政治家线及德国高层线,主线剧情也有所增加,立刻将一个还不错的俗套故事提升至史诗级别,完完全全的诠释了1864的真正含义。 有瑕疵,这不可否认。本剧现代线烂尾、部分细节处理的不好、主要故事其实也并没有那样出色 但是真正令我本人爱上本剧的原因便是它的多线叙事和体验感 兄弟线展现童年的美好、资本家的可怖、不信任的危害、决裂之下的伤痛与最终的理解与怀念,Lauster是一个莽汉,但却单纯的可爱,为伤害哥哥而发自内心的愧疚,希望以死谢罪。而Peter外表刚毅沉默,其实内心更加脆弱而复杂,他打心底爱着Peter,虽然在被lauster背叛后表现出对其愤恨,但最终还是如台词所说,“随着时间抚平伤痛”,面对死去Lauster的儿子,说出“I am your father” 资本家那里,老爵士对儿子期望大,但因儿子懦弱胆小而哀伤愤怒。但儿子的所谓“邪恶”也是因此铸就的,他为了让父亲不在认为自己软弱被迫参军,并对人人都装出强悍、桀骜不驯的样子,但真正到达炼狱般的战场上,懦弱的性格便被展现出来,也因此,他为人不耻,带着有伤痛的内心度过余生 对于兄弟俩的战友们,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和蔼可亲,时而勇猛,时而懦弱,那,才是最真实的人 普军和丹麦高层线重在表现政治“精英”们为达到所谓意识形态上的成就而将人民卷入战争的故事,深深地讽刺,还原度也非常高,历史剧的一流水准 对于爱情线,其实个人感觉处理的一般,女主全程处于懵逼状态,被爱、被害、痛苦都不是主观决定,但是这条线在宏达大的背景下也并无差错 关于那两个普通的普鲁士士兵,彩蛋非常多,通过他们的视角表现的战争也绝对是一流的。战争开始前的抱怨与漠不关心、见识到战争危害后的愤恨、恐惧与冲锋口号下的一时振奋、最后的怜悯,以及作为老兵的麻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本剧在化妆、布景、战争场面上还原度极高,震撼力非常强,尤其是第八集的后半部分,在近十年内都是可圈可点的大场面,可以加分,另外,OST也非常棒 总之.6星推荐
非常辛苦地找到资源,非常感谢民间大神的翻译,虽然说实话有些翻译有比较明显的问题。
即使是三次王朝统一战争中规模比较小的一次,丹麦的伤亡仍然到达了1500余人,战争实在可怕。不过同时也是排枪党的福音。
看出了一定的史诗感,古今双线也挺有意思的,但是约翰那条神秘主义的线实在突兀又无用。
很难不和《开战日》做联想,两个时代丹麦的处境何其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