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白色婚礼 Noce blanche(1989)

白色婚礼 Noce blanche(1989)

又名: 甜蜜的复仇 / 逐水流情 / White Wedding

导演: 让-克洛德·布里索

编剧: 让-克洛德·布里索

主演: 凡妮莎·帕拉迪丝 布律诺·克雷梅 卢德米拉·米卡埃尔 弗朗索瓦·尼格雷特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89-11-08

片长: 92分钟 IMDb: tt0097995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中年的弗朗索瓦(布鲁诺·克雷默)是名哲学老师,他和风度怡人的妻在小镇里过着中规中距的生活。然而他的学生,17岁的少女玛蒂尔(凡妮莎·帕拉迪丝)出现了,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成熟和不羁。

演员:



影评:

  1. 这不是又一部《Lolita》,这和婚礼也无关,这是一出心碎而绝望的故事。

    17岁的少女,脸色苍白到透明,当她静静低头,青色血管隐约可见,从她那光洁可人的小脸上,你实在很难想像她过去吸毒卖淫的混乱生活;

    47岁的哲学教师,脸色沉郁,拥有固定刻板的生活、一成不变的习性,没有孩子,从他不苟言笑的脸上,你实在很难判断他到底是热爱还是憎恨生活;

    然后,他们相遇了,她对日常的庸碌表现出少见的聪慧领悟,她那么年轻就已经深深明白一切生活皆毫无意义,作为从事哲学教学的他被震撼了,尽管一开始他并不把一个小他30岁的女孩放在心上,然而,人生的拐点还是不以意愿地出现了。

    一开始就带着急剧而不合逻辑的步骤,她有一大群狐朋狗友,但她没有关爱温暖,他有风度宜人的妻子,但他没有激情信念,他们跌跌撞撞地拥抱到了一起,如此急不可耐而充满不可遏制的疯狂,在任何一个能够想像的地方,他们的拥抱和吻充满了危险的甜蜜和饱满的姿态。他们微笑了,在蓝天下,在绿草中,影片呈现了少见的明快色彩。

    她如此虔诚地爱着他,她想告诉他关于自己所有的历史,他还是面无表情,但他的身躯倏地僵硬了,他们冷战了。像所有相爱的人一样,短暂的分别只能让他们更思念彼此,“我无时不刻地想你”,那还能怎样呢?继续爱下去,当女孩想呼吸她深爱的人呼吸过的空气,男人退缩了,彼时爱演化成了恨,她不计一切手段破坏着他的生活他的心情,她骄傲地昂着头拖着新男友的手,男人怎能如此愚钝呢?难道不明白她的眼神里有期待?所以,复仇的女人是可怕的,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浑身绽放着清新味道的年轻女孩,她可以为了爱而不管不顾任何现实。

    他忍无可忍,大声质问着她,面对他的严厉粗暴,她却以拥抱软化了他貌似坚强的外壳,他们最后一次的做爱,在众目睽睽之下,悲凉而悲哀。

    分离不是最终结果,只有死亡才是。Love will tear us apart , and death will tear us pieces . 她追随他到了异地,并自决于此,或许他永远不会知道她坐在那张孤独的椅子上每天目睹他进出的心情,但他看到墙上的一行字“这里就是海洋”,他有没有和我一样猛地胸中一痛呢,那是她母亲自杀前留下的遗言,生亦何欢,死亦何悲,她和母亲只有在这刹那感到了解脱的狂喜,她知道他终将循着蛛丝马迹而来,她已在这个冰冷的房间静静地等待他。

    女人的深情不是山,而是海,他站在夕阳的海滩上,分明感到余生已了,难道他还会再快乐吗,或许,品味这一句“这里就是海洋”就够让他想念终生了。
  2. 玛蒂尔跟《布尔什维克的虚弱》里的María Valverde一样,她们是高贵、美丽、敏感却又不合理的,她们的魔性藏匿在甜美清澈的外表下,用超越年龄的先知,挑通完美人物内里的虚弱,诱引他人看似毫无破绽的生活构架至摇摇欲坠。
    她们是精灵,与世间狠狠地擦肩,偶然地,经过了生。
    最后像完成使命般,香消玉殒。

    《白色婚礼》这部电影我找了六年,RP厚积薄发终于在网上下到,恨不得以300KB/S的速度同步飙泪。不知十六岁出演马蒂尔的Vanessa Paradis是否预感得到,若干年后她嫁给了世上最帅最不羁最有味道的男人,暗地里喷嚏不断地接受全世界女人的羡慕妒忌恨。
    作为坚定的Forever Winona党人,看完这部电影,我却正式把Vanessa划入神圣的精灵系阵营。要知道,我对精灵系最是愚民之于专政的盲目崇拜,于是失节地拜倒在了牙缝嫂的石榴裙下,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何德何能”也有了答案(虽然Depp叔经历了Winona那样的旷世童话此生足矣,但牙缝嫂也不是“终须都与较平凡那位至会衬”的较平凡那位)

    最美的Vanessa Paradis,不是Chanel广告里的眼波流转,不是在爱人怀抱里的巧笑倩兮,而是在这里。
    导演的镜头像一支画笔,调和了最好的光、影、色彩跟角度,让空气镀上她的身都产生化学作用,如此精心又看似随性的雕琢,令每一个镜头如同巧妙构思过的画作。
    因为对人生有一种超越年龄的苍凉理解,她的眼神总带着些轻蔑和嘲讽,因为轻蔑和嘲讽,眼角眉梢盛满了风情,并不艳俗的风情。
    世俗的桎梏挡不住灵气满溢在如许瞬间,这些映象全部印入了47岁哲学老师弗朗索瓦的眼中,一把把正中标的的箭,柔软而锋利地戳入了他的灵魂。
    在接近天命之年,他遇上她并发生感情,这是劫数还是福惠,影片结尾都不会有定论。

    《莲花》里有一段描写一直印象深刻:她们的气质,有一种逼取便逝的苍老天真,像被扔在深深海底封在瓶子中的灵魂。这灵魂属于同一个时期和质地,在被封禁的时候就停止了一切生长和成熟。只是在逐渐地死去。她们不会变老。不会衰竭。只会消失。
    亨伯特的洛丽塔,巴勃罗的玛丽亚,弗朗索瓦的马蒂尔,里昂的玛蒂尔达……这些女孩都有这样的特性。

    故事动人在,这个仙质的精灵与尘俗的纠葛、与人间的牵绊,系在一位世人身上。她在30年时空错失的隧道里,沿着微茫的绝路摸索。
    瓶中精灵的美丽包括了肉体、灵魂和思想,但这些自深深处的习性,一般人难以窥见。唯有弗朗索瓦懂得,怜惜,保护,欣赏,一眼便识得她与众不同。所有人的指责不及弗朗索瓦的小小失望,所有人的盛赞不及弗朗索瓦的一丝肯定。马蒂尔的世界,高高在上,除了弗朗索瓦,容不下别人。
    卖淫,吸毒,她有着淫乱荒唐的过去,真实的她是一株根部被污浊腐蚀的水仙。弗朗索瓦的感情,并蒂而生出根系,在她旧有的躯壳上开出崭新的花朵,所以她一直坚持着仰视的角度,以此留住一丝纯白,为新生开辟净土。

    弗朗索瓦像所有被击中虚弱处的中年人,危机和怯懦并存。当他退却了,马蒂尔的报复行动逐渐升级:骚扰电话闹得他家无宁日,砸碎他妻子的商店,甚至想置她于死地——哪怕这个女人从头到尾都没有错。
    极端的占有就是毁灭。不受道德、伦理、常性制约的女孩,对他的生活施以摧毁性的破坏。在他身边,她温顺得像只猫,却没想到这么纯真的身体竟可迸发出这么邪恶的力量。
    她跟同龄男生公然调情,挑衅地演给他看。亲吻脖子时,她瞥过来的眼神,像一只妖厉的吸血鬼,吸干他的理智和忍耐。

    马蒂尔是恶之花,灵之光。她有魔鬼的黑翼,也有天使的孔翎。
    她近乎央求地说:“你可以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我装成是你的女儿。或者我藏起来,我可以足不出户。这样就没人会看到我。我放下我的骄傲,只想永远留在你身边。”
    做你温柔豢养的宠物,做你赖以生存的空气,抛弃人格,尊严,放弃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你双手笼罩下的一隅,就是我的天地。你随口说出的真理,就是万物存在的意义。
    哪怕低卑到这种地步,于弗朗索瓦也是不可承受之轻。他会随着岁月追尾堆叠慢慢老去,这种慢对她而言却是无比迅疾,他们的相遇,从一开始就落入不可逆转的死局。
    在缜密的人生棋盘上被将死的棋子能如何选择呢,选择离婚私奔,于人性不容。选择放弃相忘,于人心不容。马蒂尔有她的海洋,他却没有避世的真空。

    马蒂尔的美,是绝壁上的风景,想要观赏和亲近,必须抱着赴死的决心。
    可是最终,跌坠的却是她。

    《Coco avant Chanel》里说:“成熟地太过迅速,终要吃些苦头,或者被磨折,或者被放逐。而后若大难不死,必将怒放。”
    马蒂尔最终没有成长起来。
    因为她这样的女孩,你无法想象会老去。


    “一些人是他们命运的俘虏,他们总是重复同样的经历,就好像他们命该如此。”
    所有的命运不会比生命更长。生命也不会比痛苦更短。
    上帝总会有他最好的安排。
    在早夭之后,在倦怠和背叛之前。在灵魂永驻之后,在被生命驯服之前。

    “你知道怎样才能遇见美人鱼吗? 要游到海底,那里的水更蓝,蓝天变成了回忆。 躺在寂静中,你决定留在那里,抱着必死的决心,美人鱼才会出现。 她们来问候你,考验你的爱。 如果你的爱够真诚,纯洁,她们会接受你。 然后,永远的带你走…… ”
    海洋。这里是海洋。
    马蒂尔终于成为了停止生长和消亡的精灵,封禁在少女的灵魂里,保存于深深的海底。


  3.     《白色婚禮》這部電影看了也有些時日了,未敢輕易寫下這篇影評,怕寫得不好,玷污了這部我覺得題材選得相當好的電影。在芙蓉隧道里欣賞塗鴉,不禁在“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這幅畫作下陷入沉思,那時對這幅畫的感覺是詩意的,詩意中帶有淒涼。回來后每每回味這句詩意淒涼的話語,後來才得知是電影《白色婚禮》結局一幕牆上的一句話。
        法國導演克勞德導演了這部《白色婚禮》,一言蔽之就是一場男師女生的戀愛。影片中男主角的身份是一個年近五十的已婚哲學教師,女主角則是家庭破裂歷經些滄桑但卻天賦異稟的十七歲幼嫩女學生,這樣影片中似乎融入了一層大眾意淫的戀父情節,同時又有洛麗塔情節和婚外戀,如此電影矛盾元素多元化,思考空間較大。按照大眾的道德標準,這是不倫之戀,理應成為禁忌,不為世人所包容和理解。編劇將這些禁忌一絲不苟的攤開在觀眾的面前,讓觀眾自己去判斷,重新思考或定位愛情觀。抑或是要質問,這個時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爲什麽愛情有如此之多的禁忌?
        女學生的父母都曾是文藝青年,暢談政治理想,探究哲學,最後父親成為一家精神病院的醫師,母親變成精神病,每兩個月都試圖去見上帝,自殺成癮,但卻次次都從死亡邊緣被拉回來,兩個哥哥則是毒癮君子,在女學生十一歲時把她拉入同吸毒,之後兩個哥哥被抓,她則靠賣淫為生,換取毒品,并依靠堅強的意志戒毒成功,之後女學生不滿自己的生活狀況,於是遠離故鄉,來到巴黎的這首學校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試圖改變自己,洗禮自己。但男教師則不相信她戒毒成功,在他看來,所有的癮君子都是騙子。導演并沒用給出任何女學生有可能毒癮仍在的鏡頭,因此女學生的話應該是可信的。編劇似乎用此來告訴觀眾,女學生歷經滄桑,意志堅強,克服毒癮,獨立能力強,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求學,積極追求理想生活,但卻在愛情面前亂了陣腳,失去理智和自製力,最後喪失了年少的生命,以此來討論愛情的毀滅性和建設性。
        男教師的妻子在經營一家書店,他在一所學校裡授課哲學,二人感情稍為平淡。女學生的多次無故缺席引起了男教師的注意,男教師起初只是試圖幫助這個女學生,後來感情隨著女學生的哲學觀見解出眾,天賦、靈性異顯,而備受教師欣賞,隨著時間推移二人感情發生蛻變和升溫。男教師的生活開始從平淡的湖水變成潮浪翻滾的大海,然而最後這大海也隨之吞噬了他的婚姻、工作。
        我們總是在追求和談論愛情,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麽?性慾,佔有欲,創造慾,毀滅慾,抱負欲?佔有欲和創造慾完整的體現在女學生要求男教師和現任的妻子離婚,和她住一起或者一起離開開始新的生活。女學生渴望佔有男教師,并期待和他一起創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而當佔有欲或創造欲得不到滿足,女學生的毀滅欲就開始表現出來,她剛開始一直往男教師家裡撥打騷擾電話後來又給他的妻子寫匿名的恐嚇威脅信,最後又叫人砸壞了他妻子書店的玻璃,讓人開大貨車撞他的妻子;最後她成功的毀滅的男教師的婚姻、工作及社會地位。抱負欲則充分表現在當男教師拒絕和她一起的時候,她要求做完最後一次愛若再見面就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然而之後她一再輪換男性伴侶,公然在男教師的哲學課上和男子曖昧,故意讓男教師碰見她和其他男子做愛。當男教師受到刺激后精神略微崩潰,她心滿意足的笑了,這不僅僅是一種抱負欲同時也是一種毀滅慾。
        有人認為,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我們在談論什麽,其中蘊含著一個詞“顧影自憐”,這個詞貌似清純,與前面所說的那些“慾”沒有多大的關係,然實際上這是所有愛情的罪魁禍首,電影開場只是,女學生請男教師吃飯,回家的路上女學生說:“我喜歡你,因為你和我一樣孑然一身。”人類有一個通病,那邊是只有對與自己有幾分類似的人才抱有真正的好感,在我們探尋女學生和男教師相戀的軌跡時,便發現,這無非是一場女學生與自己的愛情。“每個人的愛情大多都是與自己對話,戀愛的過程無非是將對方設想成自己心中的摸樣,然後敗興而歸,不歡而散”。女學生說,“你對我真好,很少有人對我這麼好”,顯然這並不是真正的理由,並不是很少的人對她好,只是她的潛意識里拒絕了“非同類”的關心。
        在哲學課上,男教師和學生討論了潛意識的問題,男教師在提問中,女學生回答道,柏格森認為,潛意識並不存在,它是所有潛藏記憶的總和,你想要恢復就可以恢復;拉辛認為人被潛意識所控制,人一旦心中充滿激情就會著了魔似的為那激情所控制;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是所有主體被壓抑的總和,我們都被不能感知的力量所操控,就像在“宿命恐懼癥里”,人是潛意識的囚徒,被壓抑而成為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的囚徒。女學生的精彩回答,贏來了好評并開始受到男教師的青睞。但女學生雖深諳人是潛意識的奴隸,人被激情所控制,但卻未曾意識到自己也是命運的奴隸,為那狂熱的激情所操控,最後喪失了所有一切。
        女學生對男教師的愛究竟是屬於什麽?戀父情結嗎?女學生的父親並不為她所好感,她的父親拋棄了她,她和母親長期住在一起,父親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父親,女學生對父親的概念並不深刻,如果只是單純定位為一種“戀父情節”,那麼顯然是不合適的。在這部電影,這樣的愛情是無法被解釋的。愛應該是跨越性別、年齡、階級、種族、國度,所有的“不倫之戀”戳穿了也不過是愛情。健康的愛情是包含著信任和包容,但影片中的愛情先天殘疾,但仍然屬於愛情。
    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到底愛她(他)什麽?究其本質,應該就是一種感覺。男教師對女學生的關心和引導讓女學生感覺到了溫暖和自信,男教師陪著女學生讓她感覺到不孤單,男教師和女學生的魚水之歡讓女學生感受到肉體的快感;女學生的聰明睿智、靈性讓男教師感覺到了自己已經消逝的青春和激情,女學生的風情讓男教師感覺到了自己男人的魅力和肉體的快感,女學生的死讓男教師感覺到了一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愛戀。
        然而感覺這詞囊括得太多東西了。莫認為愛一個人的外表是庸俗的,莫以為愛一個人的內在是高尚的。愛對方的外貌,因為對方的美讓自己感覺舒服,感受到外在美的存在,這是一種感覺;愛對方的內在,因為對方的內在也讓自己感覺舒服,感受到了內在美的存在,這也是一種感覺。其本質無非是愛上對方的一種感覺。人類依然的通病,只看表面,沒有看到實質,欣賞“愛對方的內在”的似乎透過了表面看到實質,卻沒有意識到這“內在”其實也是表面,不過是二者方位不同,一個在裏面一個在外面罷了,或者是“內在”的字面意義接近“實質”,人類糊塗了混淆了而已。也許有人會反駁道,愛對方的容顏是庸俗,容顏會老去,那這份愛也不免是會變遷僅是暫時的而已,可試想誰能保證他的內在能夠永遠保持當初,人都是會變的,且看那世人,善良的變成惡毒,友好的變成敵對,脫俗的變成庸俗,謙卑有禮的變成驕橫跋涉,若按前者說來愛內在的也無非是庸俗罷了。
        男教師對她的妻子說他這一生第一次覺得見到了一個異乎尋常的人,這人就是十七歲的女學生,他說這個女學生年少就深知人類生命的無力,直接洞見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驚歎女學生的智慧。當得知女學生曾是妓女的時候,他便毫不猶豫的離開,并在離開時拋下了一句鄙夷的話。但之後男教師得知女學生對她妻子的那些作為之後,把她從課堂中拉出來,給了她狠狠一巴掌。她領受了巴掌之後,說了句:我愛你!男教師便脫光衣服近乎乞討的和女學生開始做愛。男教師起初的鄙夷是道德君子,是虛偽小人,但最後的那次曝光的做愛,男教師已經索性脫下了道德的外套,不顧後果,因為女學生的愛他的方式雖然激進,但卻令男教師動容,無法抑制。
        林夕在《富士山下》這首詞中寫道:我絕不罕有,往街里繞一周,我便化為烏有。這首詞是一個男人在面對一個對自己懷有執念的舊情人的說辭,勸其放棄。似乎所有的男人在擺脫女人時總會用大概此意的措辭,然而,男教師對於女學生的意義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嗎?電影中女學生對男教師說:“你讓我變成一個女人”。這句話的含義如何深刻,我不是女人自然無法解讀(求女性朋友正解)。但大略看來,應該是說男教師對於她來說意義非凡,絕非是那普通男子所能取代,這似乎超越了愛和性的本身,使女學生在百般無聊的人生中上能夠拾得一絲的美好,也就在最後願意從容的死去。
        電影的最後結局是男教師和女學生的事情敗露,男教師的妻子離開了他,他遭受了社會的譴責,被調往敦克爾克的一個小鎮教書。女學生則消失了。直到有一天警察給他打電話讓他過去他授課的教室旁邊的一間房子認屍。女學生在臨死時身邊帶著男教師寫的一本書,書上有男教師的簽名和住址。她就在男教師的教室旁邊租了一間房子,足不出戶,僅靠房東每幾日給她帶點麵包度日,維持了兩個月,她很少說話,每天都坐在窗前的看著對面的男教師上課下課。房間牆壁上寫著一句話:弗朗索瓦,這裡就是海。
        影片在前面她的母親在一次自殺未遂后醒來說,我仿佛身躺在海洋,融化其中,無比愜意。在女學生看來,有男教師在的地方就是海洋,那是女學生的天堂,她願意融化其中,少女的執念令人感歎,也使這曲師生戀顯得盪氣迴腸。女學生是荊棘鳥,執著無畏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在最後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後的絕唱,超越了人世的美好,超越了愛情本身。
       這部影片結局令人倍感惋惜。生命中的花朵不止愛情這一朵,我們也深知一花凋零荒蕪不了這個夏天,一星損落,暗淡不了整片星空,但愛情之花是最為殘酷的一朵,也是最為美麗的一朵,擁有這朵花,也許不算什麽,但失去這一朵,便註定荒蕪、暗淡一生,除非,除非,你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影片中略感不足的便是取景缺乏細膩,細節的表現力不夠,對於情感的過渡稍為蒼白,色彩若能稍微調整,加之恰當的背景音樂,那該是完美之作。
        
        僅以《The Thorn Birds》這首詩獻給影片中的女學生: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his life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s for a thorn tree,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And,dying,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
  4.    想诉诸精神层面以追求平等的爱情,依托潜意识与情感心理学,达到凝练而审慎的交流互动,于是有了故事的主框架,一个研究哲学的、并未真切感受过生命意义的老男人,一个藏着很多秘密的沧桑少女;一个充满爱心却像小孩子一样任性的中学老师,一个早已看透世间却渴望一滴甘露的女学生。

      如果没有后面悲惨的结局,真可谓是一次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一个人心智的不健全总要归咎于很多方面,就像本片中女主人公玛蒂尔,正当花季的年龄,却有着那么不堪的历史。

      妈妈是个疯子,时常自杀入院。爸爸是个放弃一切的人,作为精神病医生,竟然医不好自己死去的心。玛蒂尔的两个哥哥自十五岁起吸毒贩毒,为逃避警察的追捕流浪到哥伦比亚,乃至印度,最终失去了联系。玛蒂尔十一岁时被两个哥哥拉下水,从此吸毒、卖淫。

      内心深处的她,其实是个纯良的女孩子,所以她会选择离开肮脏污浊的群体,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地方继续求学,并邂逅她一生真爱的老男人,也就是她的老师-弗朗索瓦。

      我猜想,在她年轻的灵魂深处,最初迸发在她与老师之间的爱也并非绝对的男女之间的情爱,那或许是来自残破家庭中,无法满足的正常关爱的变异,她需要温暖的人生,温暖的精神世界,弗朗索瓦的关心与关切给了她梦想中的被珍视的“存在感。”当然,十七岁也已懂得了爱情,所以后来真的发展成爱情时,妒火与占有的欲望才会那么凛冽,世俗化的一切也被赤裸地袒露在外了。

      看片子的时候,我一度幻想,玛蒂尔得不到弗朗索瓦时,她所实施的报复或许是另一场复仇与假象,那也可是弗朗索瓦妻子自编自导的故事,结果却是我多想了,我对一个想要留住丈夫的妻子使了“恶”。

      不论从身份上,还是从承受力上,弗朗索瓦都该承担最重的责任。而电影就像现实的生活一样,刻画了一个懦弱的甚至毫无责任感的男人。看着弗朗索瓦“解恨”地挥动大手,重重地甩在玛蒂尔的脸上,即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悲。为人世间某些信以为真的爱情感到悲哀。当玛蒂尔第一次告诉弗朗索瓦自己的过去,并求得谅解时,弗朗索瓦鄙视的拒绝与离去,那演绎了比哲学课本生动的人性心理。

      不用想,都能明了,这种不伦恋是得不到世人认可的。两人的情事败露后,弗朗索瓦被调离了原学校,而玛蒂尔不得不返回巴黎,因为她的母亲经过第六次自杀,即将入土安息。

      弗朗索瓦的妻子无法承受这一切,两个人分手。这样是不是可以期盼新的生活?的确,弗朗索瓦意外接到警方的电话,说玛蒂尔自杀身亡。当弗朗索瓦走进他住所的街对面,一幢出租屋,了解了一切,故事算圆满结束。玛蒂尔两个月前搬进此屋,过着隐居的生活,靠房东送来的食物生活,每日都坐在窗前,看着对面的一间房子,注视着房子内的一切,那里是他执教的教室——映现的都是弗朗索瓦的身影。

      很讽刺,也很有创意的结尾方式。这样的结束,也更加肯定了本片的基调,如果早知玛蒂尔会这样死去,弗朗索瓦一定会找到她,承诺她一个幸福的未来,同样世人也会对这样的不伦恋敞开宽广的胸怀去理解。

      当然那样的结局,又会有另一种讨论的方式,最无辜的人是弗朗索瓦的妻子,谁来为她的不幸买单?

      看来想要找到答案,还要翻翻弗洛伊德的著作、圣经及医学方面的,有关潜意识与精神分析论文了。法国导演克洛德.布里索的确是思想与放浪兼顾型导演,一直喜欢他用镜头带动观者漫无边际思考的个人风格。德普的老婆凡妮莎.帕拉迪斯就像小精灵一样,她那可爱甜美的笑容让剧中这样一个小女生更多分被人怜爱的气质,那时她好年轻,当然现在看着也没怎么老,只是更加成熟妩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