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有太多槽点想吐槽了,故事了的发展,剧情的推动全靠巧合。不管是恰巧准考证掉在女主面前,还是出门取外卖没工作人员证明,女主外婆出事恰巧项目演讲改时间。这篇故事的时间跨度很长,中间关键事件的发生却全靠的巧合,而且巧合的非常生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为了这样一个结果故意安排的这样一件事。
首先,但凡实习过的都知道,刚进公司的实习生干的基本上都是不重要的杂活,就算你实力强,干的也是一些项目边角料的事情,一是不放心,怕你没经验搞砸了,二是你没资历,没人会服你。可男主却能已一个实习生的身份成为一个很重要项目的演讲人,并且到演讲开始都没有工作人员证明,但凡干过展会都知道者有多离谱,工作人员证明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不是什么很难做的东西,正常再展会开始办的时候基本上就要人手一个,还要有的多,毕竟多点没啥坏处,还可以预防有人弄丢了。而编剧这么安排的目的也很明确了,就是为了下面男女主闹矛盾做的铺垫,为此,要有一个非常嚣张,指着客户鼻子骂的外卖小哥,以此来让男主出来拿外卖,要有一个六亲不认的保安,死活不让男主进来(我自己是做过展会自愿者的,基本上干几天就和保安混熟了,进出有没有证都一样),还要有个非常憨憨的男主,就是不愿意打电话叫同事出来接自己一下。
再者,编剧为了体现男主工作生活的苦难和困难,让男主和别人创业,然后男主不但要做产品,做ppt,做企划,要上台演讲,还要包商务的活,简直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男主的合伙人不知道再干嘛,正常讨好老总,拉下脸面去求人拉单子的事情应该是由合伙人来做,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负责把产品做好,一个负责推销。分工明确,但为了体现男主的辛苦,编剧不择手段的把活全放在男主一个人头上,基本上所有的活都由男主一个人来做,其他人就负责划水和摆,以此来体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再为之后的分手埋下伏笔,只能说很强行。并且最后女主外婆住院和演讲同一天九不用多说了,不能说很强行只能说非常强行,这还是前一天突然变卦,告诉你你的演讲时间延迟了一天,至于为啥,没啥特别的原因,就是照顾你。随意变卦改时间不知道是哪的照顾,理由?估计编剧不想编了,就是为了后面的冲突强行这么弄的,只有这样男主才能在答应女主的前提下爽约,而提前改时间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演讲必须在前一天毫无理由的推迟。并且演讲的人员不能换人来代替,必须男主去演讲才行,至于合伙人?不行,在有ppt和演讲稿的前提下,并且合伙人在这个项目中也是全程参与,虽然我只看到他提了几个建议就没了。换人是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可是男主还是放弃照顾女朋友,选择事业。
全片故事的推动全靠各种各样的巧合,不是说巧合不能有,但你不能全是巧合吧,就像你出门捡到钱一样,都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天天出门都能捡到钱,那样就太过于离谱了
七夕前忙了整整一个月没有任何娱乐项目,七夕当天决定自己一个人去看场电影,好久没看爱情片了,抱着结局he或者be都能接受的态度,看别人的故事嘛,甜酸都值得品尝。
没想到看完后还是真实感受到心碎了,没有出轨外遇撒狗血,彼此也都成为了更好的人,但结局却是无法走下去,分手收场。剧情所有都是自己过去的真实写照,就连天桥上的分手片段,理由和台词都一样,就算过了很多年,爱恨甜蜜心痛都随着时间淡化,而遗憾却是无法被消解的情绪。
爱情中的微妙,前期的好感令人沉沦上头,后期的隔阂也让彼此倏然清醒,这种微妙感来得突然,说不清道不明,也无法举出具体的事例,因为相处中发生和未发生的一切都是背景,哪怕是一场雨都可能推波助澜。
片名《遇见你》,男女主一直在路途中遇见,学生时代青涩的偶遇,进入职场后懵懂的相遇,以及几次分开后百感交集的重逢,两个平凡的影子重合的模样,让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青春热烈,社会冷漠,身边的人却不是最初的样子,拯救自己都用尽全力,如何拯救一段摇摇欲坠的感情,不断争吵,不断伤害对方,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只能分手,只好分开。
男主真的不是渣男,不仅不是渣男,还是人间理想。他给女主的不是霸总式的保护,而是我信任你、我打心底觉得你闪着光式的欣赏。
哪怕女主余骄阳是一个在学校里名声不好、被人叫垃圾桶的女孩。他笨拙的夸奖她,很直男的他不懂甜言蜜语,他会说“你门牙真白”,这个没头没脑的夸奖会让她哭笑不得。而垃圾桶女孩余骄阳也因为他,在高三拼命学习,终于和周灿考到同一个城市。
余骄阳曾对周灿说,我就喜欢这种要克服千辛万苦的爱情,就是喜欢这全世界都要拆散,但我们偏偏爱的热烈的感情。她说这话时笑得仿佛她的名字一样灿烂,因为她知道自己被坚定选择。
余骄阳和周灿在一起8年,这8年她被爱、欣赏、信任包裹,垃圾桶女孩越来越优秀,她的优点也在毕业工作后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她甚至比周灿更早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好的爱情是什么?我想就是这样,是给你翅膀让你飞得更高。
余骄阳可以说是当代女性形象的一个代表了,她不觉得女孩子一定要被男孩子养,她觉得爱何须计较,谁赚的多谁就先养家呗。周灿也没有因此而自卑甚至迁怒于对方,从没有因为余骄阳进入社会后的优秀,而打压过她一句,而是默默开始更加努力,拼到没办法在余骄阳脆弱时陪伴她,只因为那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机会……
哪怕到影片最后,男女主之间都没有撕逼、和别人搞暧昧的戏码。哪怕分手,心里很痛,都是体体面面,流着泪祝福彼此。
你看,即便是长达九年的感情,被搅进现实的污泥中,也会使肆意生长的爱意变成虚幻的泡影,余骄阳说:“一起经历的每一步都证明了我们用力地,认真地,全心全意地生活过,所以我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人。”
末了也只能这般安慰自己,只要在一起时真心付出,用力相爱了,分开也不算遗憾。
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亩荒野里,好不容易遇见了要遇见的你,多走一步,少走一步,都遇到的不是你了,临别却只能安慰自己不遗憾吗?
可是是真的不遗憾吗?我想说的却是:对不起,最好的我却失去了最好的你,真是太遗憾了。
前段时间周杰伦出新歌,朋友圈再次刷了屏,结果我还在单曲循环《珊瑚海》——海鸟与鱼相爱,从一开始就只是一场意外。
最后,我很喜欢电影里骄阳在结尾说的这句台词——
“他存在于我的过去,而未来的每天,都是从那个过去开始的”
我们不负相遇,不复相见。祝你幸福啊。
剧情尬,男主无能,女主恋爱脑,五体投地,只能感谢,谢谢您让我在七夕看了一个没什么头脑的脑残剧,浪费整整一百一十分钟的时间,并让我写下如此不和逻辑的网评,四十块钱花的很值,让我看清智商税剧的真面目,我真的会谢。
无语住了,看的时候剧情不明白,毫无逻辑可言,男主个死渣男,八年多的感情抵不过不到两年的现任,只能单走一个6。
七夕那天,我正在北京出差,约了一个媒体圈的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随手选了临近场次的《遇见你》,我俩非情侣、更无半分暧昧,所以看电影过程都只是一些很理性的讨论,比如“饰演女主角的徐若晗像不像山口百惠”、“男主角加班流鼻血那会,剧情会不会发展成最后得白血病”等等,但结尾的时候,我俩不小心回头,却看到旁边有女孩在哭!!!
越是真实,可能才越能让人感同身受。
这也许就是《遇见你》口碑两极化的原因,这个片与其说是情人节特供,不如说有一定的“观影门槛”:如果你还是相信爱情的年纪,或者正在沉迷爱情的阶段,十有八九会很喜欢;但像我跟朋友,人到中年琐事缠身,每天睁开眼就想着搞钱,就很难被打动。
客观来讲,《遇见你》并不是一个老套的催泪爱情片,它甚至平淡到有点特立独行,很多爱情里面的跌宕起伏的情节都舍弃掉了,你能想象吗?一部爱情电影竟然完全没有第三者,从始至终,只是周灿跟余骄阳的二人故事。
而且丝毫没有撒狗血,比如我跟朋友讨论的“周灿加班时流鼻血”,完全可以发展成“男主加班过度,不幸得了白血病,葬礼上女主哭成泪人”的死别,甚至余骄阳地铁上关于葬礼的发言,都可以变成伏笔,但这些极具戏剧冲突的走向统统被舍弃掉了,只是举重若轻的变成八年爱情被现实生活一点点耗尽的生离。
还有一些爱情当中的关键节点,比如说两人的相恋,从第一次心动到初恋,甚至到分手,都没什么“仪式感”(以下含大量剧透,高能预警):
第一次心动是,周灿瞒着妈妈偷偷去参加美术考试,那么大的台风天,余骄阳顶着一个丑兮兮的垃圾桶冒雨来送准考证,浪漫吗?老铁们,请放飞想象力,去想想路边垃圾桶的味道吧。
初吻也是很平常的一天,高考结束后,第一时间去找心仪的女孩,然后初吻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哪怕是分手,也是普通的一天,没有争吵,没有解释,余骄阳再一次眼含热泪、努力冲着周灿微笑,然后,这一次,两个人都明白,以后就真的再也不见。
电影一门心思还原那些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虽然初看平平无奇,但相信真正爱过的人,都能get到这种看似平常的爱情小事。这是一种很文艺的取舍,在爱情里面,可不就是从始至终都只有“我们”,什么潜在追求者大海,什么高中时代妈妈对女友的厌恶,统统都是无关紧要的路人甲!我们相爱,任何人无权干涉;我们分开,也与任何人任何事无关。
看完电影,我跟朋友在凌晨的北京街头边走边聊,他说,这部片选在七夕上映挺危险的,因为并不是happyending,情侣看的话,多不吉利。
我回他,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段关于八年长跑的爱情故事,战线拉的太长了,再火辣的爱火也烧不了这么久啊。可能对于当下彼此相爱的情侣而言,这个片就是一次爱情演练,不管是校园恋爱,还是刚工作的小情侣,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爱情投射,此时相爱的人,会从里面看到希望,我们肯定与“灿烂骄阳”不一样,我们终究会绕过所有爱情的大坑,走到天荒地老。
再说,谁说七夕一起看电影的情侣就一定是真爱呢?谁还没个红玫瑰或白衬衫的意难平呢?
最关键,哪怕退回到影片本身,哪怕是个悲剧结尾的故事,《遇见你》其实总归是个治愈向的故事,并不悲伤。我查过资料,这片原名叫《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其实更点题,它就是纪念,纪念一段哪怕最后各奔东西、散落天涯,但不后悔遇见你,不后悔爱过,哪怕我们这八年,有快乐,也有伤害,最后也不过是我娶了另外的一个她,再也没有机会听你在我的葬礼上致辞,但我爱过你,你也爱过我,我们这八年,结结实实、倾尽所有地爱过。
哪怕不得不走到含着眼泪也要努力笑着说再见的地步,但我爱过啊,爱过高中那个画画的少年,爱过大学坐公交穿越大半个城市来送我的你,爱过一起漂泊在异乡忙到没时间一起吃晚饭的你,甚至是最后累到我不想再去爱的那个你,那个在别人的婚礼上许下终身诺言的你,从19岁到28岁,一直都是你啊。
这是一段双箭头的爱,也是一段现实到过于平淡的爱情故事,也许它不够应景,但作为爱情电影,《遇见你》实至名归。而我跟朋友在凌晨2点的北京街头寒暄,他离异单身做着一份钱不够多糟心又一点不少的工作,没有女友也没有故事;我一个已婚有娃短暂出差的中年妇女,目前阶段可能除了钱啥都缺,我们在这样的日子,心如止水地共同看一部爱情电影,然后礼貌告别。我们直接没有故事,也不会有事故,这都不算最悲伤的,更搞笑的是,我们发现哪怕最感动的瞬间,我们都无法记得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特别的值得怀念的往事。因为很多人,很多事,在四十岁的关口,回头去看,都tmd的不值得啊。
所以,奉劝各位谈恋爱要趁早,有时候比起生理无能,情感无能更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