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的理想,从老乡手里收购农产品,精细加工后加价好几倍从网上卖出去。
第二个人的理想,医生开飞刀合法化。
第三个人的理想,给安徽农村人普及咖啡。
第四个人的理想,手工做一堆课桌送给希望小学。
第五个人的理想,开咖啡馆的同时卖点咖啡豆。
第六个人的理想,引进一个加拿大电影节,然后普及一堆小众电影。
第七个人的理想,开书店的同时卖衣服。
源于生活,飘到天上,是苏格拉底,最不济,也够得上贾樟柯。
源于几本精装书,几个心动不眠的夜晚,牵强附会一通,亲力亲为装修店面开业,只不过是城市中产阶级的一厢情愿而已。
七个堂吉诃德,想法来自于某个礼拜二烈日灼人的下午,起事于某个礼拜六清爽的早晨,精神属性满满。
理想如内裤,人人都有,五颜六色,其本质也不过三角平角。
顺便提一句,很羡慕他们人人都有mini cooper .
《内心引力》是MINI发起的纪实电影,通过两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七位独立品牌创始人的创业故事。起初认为创作者会为MINI充当外来发言人,会丧失作者性。然而,MINI没有干涉创作,创作者也没有强化商业,而是贯穿于品牌创始人们对于梦想的坚持与自我感召。我相信,这也是MINI品牌自身所坚持的。 创业者们来自不同领域,面临不同阶段,有迷茫有困惑,不变的是他们所坚持的理想主义。尽管有的人已经做出了一番成绩,比如「例外」和「方所」的创始人毛继鸿,「雕刻时光」的创始人庄崧冽等,他们并不是那种典型的生意人,而是保有创业初心、坚持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在西双版纳种植咖啡豆的张老大看似“老不正经”,却是字字玑珠,他把“一片片咖啡豆”看作“一片片希望”,这正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在别人眼中,他甚至有点儿“愚公移山”精神,天灾人祸都没有击垮他,换成别人或许早就放弃了,他活的比别人都豁达。 “内心引力”是什么?就是这样一种爱一行干一行的执着,也是一种专注于一件事的满足,你会不自觉被它牵引向前。听说许多观众在看过影片后选择了辞职,这也是一种“内心引力”,是遵从于内心的与自己对话的机会。片中的张强医生就是清楚了自己在公立体制内的局限,所以要到体制外去实现价值,将独立医改的梦想与个人梦想进行捆绑。毕竟,不违背内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如果按照类型划分,也可以找出他们的共性。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受众群体,会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张强的独立医改与Tina的「班夫山地电影节」可以相映成辉,两者都在被体制羁绊,一方是从体制内转身自由职业的医改,另一方是在体制下不断受挫的电影节,都在依靠个体与强大的体制抗衡;钱小华的「碧山书局」与毛继鸿的「方所」也是在用建筑作为没落文化的载体,一边是针对农村的古老建筑,另一边是面向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两者的创造力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同时也完成了自身作为创业者的满足。 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创业就等于了成功。可是从这些创业者身上,我们看到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成功(或者说并非只是成功),而是追求梦想、执着与内心的平静。正如庄崧冽眼中的成功,很多人认为他已经成功了,可他对于成功的理解是非常私人化的——要达成自由自在地生活,其实他离自己制定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再说「Solife家居」的吴永红,很多人认为他对于老木头的重新改造就是他所追求的成功。其实他眼中的成功是在创造美的同时,发现一些本就美好的事物。比如接受新课桌椅的学生,看着他们将之组装起来并运用到课堂之中,这是他的成功,与接受「碧山书局」、「牛圈咖啡」的村民,接受新医疗体系的医生与病人是异曲同工的。他们才是创造力背后,更大的财富与成功。所以,创业真的只是创业那么简单吗? 这些创业者当中的某些人还没有迎来所谓的“成功”,仍然属于创业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片中运用了不少航拍镜头,是我平时看纪录片时不太喜欢的一种“上帝视角”。但在这部影片中是有其意义的,它们正是描述了创业过程中的关于“抉择”的阶段,俯拍下的前进道路或顶拍下的交叉路口,都是一种自我审视与自我矛盾。每个人都在路上,与他们的创业阶段不谋而合,内心也存有令人质疑的空隙。都要经历许多内心挣扎,衡量是非对错。好像张强碰到一位有意加入的医生,他很早之前就离开了体制,最后又不得不回归。张强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像爬山,爬到一半停一停,本可以继续,却选择了下山。在创业的十字路口中央迷失方向是很正常的,接下来的选择(坚持)才是最关键的。 所有这些个体创业者的叙述,都与“内心引力”的主体叙述捆绑在一起。我们不能用成功的标尺去衡量每一个人,只能看到他们相似的执着。我在他们身上也能看到我自身,因为我也一直把兴趣当成事业来做,也曾看到过体制内的局限,最终选择过跳出来,现在我依然追求着我所专注的事情。从这些创业者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我认为,勿忘初心是最重要的,不论你是在为公司打工还是专注一件事,只要遵从内心,坚持原来所坚持的,一定会有收获。 当然,片中也有一定依靠剪辑所产生的叙事效果,它们可能没有达成纪录片纪录真实的目的。比如反复用“狗”的出现来营造把文瀚段落的喜剧效果。用快速剪辑来彰显投资者与张强之间的力量悬殊,这些都是一种叙事技巧的安排。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被称为“纪实电影”,而不是“纪录片”的原因。据说《内心引力》9月27日起会在几个城市优先点映,公映估计也快了,期待它能被更多有梦想的观众看到,Go with Your Gut!
《内心引力》 截止今天(2017年7月30日) 评分7.5。 其中四星39.7% 三星28.2% ,第三位是五星 22.7%。总评分人数1452人。按说这样的大数据 可以表明它在观众心目中的实际评价了。
在过去一周内,我都不知道该给它怎样的评分。画质,我会给5星,音乐也很棒4星,剧情前三分之二勉强3分,而后三分之一我给4星,论导演的用心似乎5星又不为过。至于观后的收益,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先来交代下背景
这部片子,是我在上周t城的吴晓波读书会线下观影活动中 专程去看的。花几个小时去了解些新的视野 是我喜欢的事情。尤其,据说这部片子个创业有关,内心的话题正好契合了我对心理学方向的研究。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我对这部片子可能有着高出平时观影的期待。或者说可能它绝对是一部好片子。只是站在自己角度我个人对它有些苛责成分。
先来说说我个人的失望。
前多半部分,用碎片的方式交代了各个创业主人公的背景,初心,以及创业途中的沟沟坎坎。如果说如果我二十来岁需要找初心的话,它会是一部好片子,可能我会感动会流泪,回想我的初心是什么,我是否应该摆脱各种人的眼光坚定自己要走的方向。但是站在几近不惑的年龄,是不太容易感动的。尤其是,这些年接触互联网较多,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创业的很多,起起伏伏远比电影里更真实和残酷。而真正能做下来的百不过其一。现实生活远不如那么美好。相信正在经历创业的朋友看了以后可能并不能吸收太多养分,这不是一部教我创业的片子。
看到有朋友评论说,它像一部广告片。的确有些是,我想独立电影可能需要考虑盈利模式,会有些广告赞助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对于7位主角的描述,也有些像是广告,因为传达的信息太过正面太过美好了。短短90分钟描述7个没有关联的故事,其人物自然不可能鲜活立体。那么还会有其他人为的原因吗?
观影后,由于组织方也有和导演有线上互动,因此我含蓄的谈到这个问题。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回复是,毕竟这是纪录片,7位主角不是演员 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创业者,他们需要顾及自身或者品牌的形象,可能有意无意的做了些印象整饰,美好的一面自然是暴露的多于负面。这一点我没有想到,但是仔细一想是理解的,每个人都有愿望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就像我们对待朋友圈一样。而创业者更为需要。
再来谈谈我欣赏或者感动的地方
回到我观影前,自带的两个问题:
1
在被自己的内心的引力,吸引着向前走之前,如何确定这就是唯一的可以跟随的部分。不是昙花一现,不是小猫扑蝴蝶,不是当时情景下的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希望能在观影中捕捉到那么一点信息。
2
情怀是非常重要的 必不可缺的要素。但假如它是单一的要素,那么我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陷阱。如何把情怀落地,成为一个商业模式之前 哪些要素与它正相关 比如吸引亲友伙伴支持,这是我关心的。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TINA(钱海英),一个是庄仔(庄崧冽).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片中唯独两位有家属入镜的。我们可以从中探究一二。
我们先来说说 庄仔。
他有一位“咖啡教父” 没错,这名字是他亲口说的。这位老大有着情怀 不图名利不图钱 专心种植着他的咖啡园。影片中有多次提到那句“咖啡是我的梦想” 我记得影片中还有交代一个细节。庄仔尝了两颗咖啡豆,“教父”说一颗就好两颗浪费了。庄仔试探说想挖一颗咖啡树带回去,被回绝了。我相信内心的引力,只是当我好奇这种引力是哪里产生的时候,这里有了一丝线索。内心有引力的人 通常不会单一存在,可能周围就有这样的榜样,比如这位大叔。我一直相信只有不图暴利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因为内心的淡定才能不惧诱惑 审时度势做好每一次判断。那位大叔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此外,有没有感觉到大叔和庄仔的交流很像我们日常里长辈和子女的相处模式?大多数父母似乎都有个共同的“习惯”-并不看好子女。然而作为子女嘛,时不时也会想着 我就要好好做给你看 总有一天成为你的骄傲。这一点我不太清楚是我的揣测还是,庄仔和“教父”也有着类似的模式。总之,我看到庄仔的耐心,看到大叔最终给他的支持,如果没记错大叔后来答应给他很多精心培育的咖啡种子。
再来看看tina
Tina是七位创业者中唯一的女性。我也是女性,因此可能会更多注意到她。
为什么tina的内心引力是办国内极限运动的电影节。影片有交代,她自己就是极限运动爱好着。换做是谁在孕育宝宝过程中也是有些落差的。在突破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带宝宝期间做些有自我价值的事情,办国内的影展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创业的女性很了不起,因为创业的压力远大于哪怕是总需要加班的工作。很多男性尚且吃不消(现实中不少是患病甚至猝死)更何况是女性,她们需要平衡更多社会角色。如果大家也看了电影的话,会发现她的宝宝还在襁褓中,tina的母亲并不在身边,婆婆似乎也不在。独自带孩子是非常辛苦的,身边太多女性在孩子出生一两岁已经精疲力竭。是什么可以支撑她的梦想? 是人 具体来说是团队以及亲人。我记得影片中有一个细节,Tina在家里开电话会议,突然间听到有孩子的哭声。按照我们平时的逻辑,既然事业重要 那么家事先放一放 这样才是个好的创业者。荧幕上的不是,Tina和电话那一端说孩子哭了,电话需要先中断下。那个动作的神情从容自然,不像是为了电影刻意为之。我们可以猜测,那么“心安理得”的做这个决定,在其团队里是可以被理解的。我们继续说这个镜头,接着是tina方向电话转到身后的房间,推开门,我以为一个哭闹的孩子正在小床上挣扎。结果不是,孩子在父亲的手上。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婴儿在母亲没有到来前,有父亲先做了安抚。心理学精神分析下有一门课是关于婴儿观察的。有过相关了解的同道已及做妈妈的女性一定知道,早期的依恋关系会影响人的一生,而依恋的形成就是在一次次对婴儿的快速回应中。妈妈们或许不用清楚这个理论,但是出于本能也会急于放下一切快速回到宝宝身边。我们可以想象,有很多次发生宝宝和创业是冲突的,是什么让tina可以踏实创业,答案就在上面,她有体恤她的团队以及支持她的家人。(当然,由于时间关系,这里没有展开,她对该领域的熟识,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以及有机会直接和核心人物登门拜访 这些对创业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一不小心随感写了两千多字,很啰嗦,但是感觉只是写到了很少一部分。很多原因是我记不太清,不清楚的画面不好细说,生怕曲解里原意,希望有机会再仔细看一看它。
最后回到电影的初心,有一点点想说的
我绝对相信这部影片希望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但是关于后者,我更相信 现实生活中,绝对不是只有正能量才是有力量的。很多情况下正是黑暗的部分 让你不那么虚幻 不那么飞蛾扑火 让你知己知彼 在上战场之前先做好准备。当你有信心面对黑暗时,你的力量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