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去里斯本的夜车 Night Train to Lisbon(2013)

去里斯本的夜车 Night Train to Lisbon(2013)

又名: 开往里斯本的夜车 / 里斯本夜车 / Comboio Noturno Para Lisboa

导演: 比利·奥古斯特

编剧: Ulrich Herrmann Greg Latter Pascal Mercier(小说作者)

主演: 杰瑞米·艾恩斯 杰克·休斯顿 汤姆·康特奈 布鲁诺·冈茨 莉娜·奥琳 夏洛特·兰普林 奥古斯特·迪赫 克里斯托弗·李 马蒂娜·格德克 梅拉尼·罗兰

类型: 爱情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瑞士 葡萄牙

上映日期: 2013-03-07(德国)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1654523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心灵封闭已久的中年教师戈列格里斯,无意间在书店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 随笔《文字炼金师》,被书中充满哲思的文字吸引,毅然抛下井然有序的生活,展开探索心灵、寻找生命终极答案的旅程……在里斯本,戈列格里斯探访普拉多的生平,一步步重建这位非凡医生、天才作家的影像,揭开葡萄牙独裁政权时期的一段隐秘的黑暗。在一步步走近了解普拉多的同时,格列格里斯也检视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和意义。

演员:



影评:



  1. 看完《去里斯本的夜车》,和片中的铁叔一样对《文字炼金师》中的描写段落着迷,跟着铁叔极具磁性的嗓音,边听边看就像去远方神游了一番,完成了一趟电影旅途后又回到现实之中。其中有太多精妙优美的句子和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不谋而合,大有被写出心中共鸣之感,于是挑了自己觉得最值得欣赏品味的语段,摘录于下,和友人们分享:

    (图文:)


    What could,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all the time that lies ahead of us, open and unshaped, feather-light in its freedom and lead-heavy in its uncertainty?
    Is it a wish? Dream-like and nostalgic, to stand once again at that point in life, and be able to tak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irection to the one which has made us who we are?



    We leave something of ourselves behind when we leave a place; we stay there, even though we go away. And there are things in us that we can find again only by going back there. We travel to our souls when we go to a place that we have covered a stretch of our life, no matter how brief it may have been.
    But by traveling to ourselves, we must confront our own loneliness. And isn't it so that everything we do is done out of fear of loneliness. Isn't that why we renounce all the things we'll regret at the end of our life?



    Is it ultimately a question of self-image, the determining idea one has made for oneself of what one has to have accomplished and experienced so that one can approve of the life one has lived?
    If the certainty befalls us that it will never be achieved this wholeness, we suddenly don't know how to live the time that can no longer be part of the whole life.



    The real director of life is accident, a director full of cruelty, compassion and bewitching charm.



    The decisive moments of life, when its direction changes forever, are not always marked by loud and shrill dramatics. In truth, the dramatic moments of a life-determining experience are often unbelievable low-key. When it unfolds its revolutionary effect and make sure that life that it revealed in a brand-new light. It does that silently, and in this wonderful silence resides its special nobility.



    I would not like to live in a world without cathedrals. I need their beauty
    and grandeur against the dirty colors of military uniforms. I love the powerful words of the Bible. I need the force of its poetry. I need it against the decay of language and the dictatorship of worthless slogans.
    But there is another world I do not wish to live in. A world in which independent thinking is disparaged, and the finest things we can
    experience denounced as sin. A world in which our love is demanded by tyrants, oppressors and assassin. And most absurdly, people are exhorted from the pulpit to forgive these creatures and even to love them.
    It is for this reason we cannot just put the Bible aside. We have to throw it away completely, for it speaks only of vain holier-than-thou. In his omnipresent, the Lord observes us day and night. He takes note of our acts and thoughts. But what is a man without secrets? Without thoughts and wishes that he, and he alone, knows? Does the Lord our God
    not consider He's stealing our soul with his unbridled curiosity, a soul that should be immortal?
    But who would in all seriousness want to be immortal? How boring to know that what happens today, this month, this year, does not matter?
    Nothing would count.
    No one here knows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live eternally. And it's a blessing we never will. One thing I can assure you, it would be hell,
    this endless paradise of immortality. It is death and only death, that gives each moment beauty and horror. Only through death is time living thing. Why does the Lord not noticed? Why does He threaten us
    with a... endlessness that can only be unbearably desolate?

    I would not want to live in a world without cathedrals. I need the luster
    of their windows, their cool stillness, their imperious silence. I need the holiness of words, the grandeur of great poetry. But just as much I need the freedom to rebel against everything that is cruel in this world. For the one is nothing without the other. And no one may force me to choose.




    Imagination/Intimacy is our last sanctuary.



    In youth, we live as if we were immortal. Knowledge of mortality dances around us like a brittle paper ribbon that barely touches our skin. When in life does that change? When does the ribbon tighten until finally it strangles us?








  2. 《停下,里斯本的夜车》

    《开往里斯本的夜车》一部貌似文艺,其实牵强附会,用所谓老清新手段,蓄意用一本书(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 随笔《文字炼金师》)串起所谓历史人物,无非是重弹一遍抗争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的历史。
    电影本身,就萨拉查执政最后阶段,葡萄牙国内某些抵抗运动,做了有限度描绘,结论是,斯已逝也,安息吧!

    我认为,既然一切都可以“过去”,那本片摄制的终极意义就不存在了。
    而关于所谓独裁和萨拉查与葡萄牙,我们还是读历史简牍吧。
    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葡萄牙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1889年4月28日~1970年7月27日),葡萄牙总理(1932~1968),统治葡萄牙达三十年之久。为天主教徒,早年学习神学,毕业后在家乡作神甫。后就读于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在科英布拉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21年,作为“天主教中心”的右翼代表当选为议员。1951年任葡萄牙总统。2007年,他被评选为“最伟大的葡萄牙人”。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萨拉查自然站在了弗朗哥一边,还派遣“葡萄牙军团”开赴西班牙作战。但是1939年二战爆发的时候,萨拉查则极为聪明的选择了中立,学着美国,两头做生意,发了一大笔战争财。里斯本也成为了大战双方谍报战的一个重要地点。1943年,眼看法西斯要到台,为了保住自己的独裁地位,萨拉查连忙向同盟国示好,向英美租借了亚速尔群岛作为空军基地(至今还是北约的空军基地)。二战结束后,由于德意法西斯的倒台,一些葡萄牙民众也发出了恢复民主制的呼声,并在英美大使馆面前多次集会,要求同盟国主持正义。但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英美两国舒舒服服的用着空军基地,又怎么忍心将萨拉查推翻呢?不过这么大的反对声浪的确让萨拉查感到心虚,反复思量之后他想出来了一招,那就是假民主,真独裁。1949年总统大选,他假惺惺的宣布公民可以以个人名义参选。于是不明就里的天真的人民推举了一位已经退伍的老将军诺顿·德·马图斯参加总统大选。这位老将军曾经在1926年政变的过程中力主恢复民主制,有一些威望。萨拉查见状便在选举前利用秘密警察恐吓、威胁,用尽了手段,最终迫使马图斯在正式投票开始前宣布退出了大选。于是卡尔莫纳将军又一次顺利“当选”。两年后,卡尔莫纳将军老迈年高,因病去世。萨拉查又玩了好几次假民主。其实总统都是他自己选的。这总统还必须听话,不听话就换。这么闹了几回,就连一直支持萨拉查的教会势力也看不下去了。1958年,波尔图大主教公开批评了萨拉查。这成为萨拉查开始彻底失去民心的转折点。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大大小小的武装叛乱开始在非洲各个殖民地蔓延。这其中有葡萄牙军人自己发动的反萨拉查的叛乱,也有当地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对于这些反抗的力量,萨拉查自然是见一个镇压一个。此时正值非洲人民的独立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欧洲列强由于力不从心,纷纷放弃了他们在非洲的据点。但是唯有葡萄牙打肿脸充胖子,死挺着就是不让独立。联合国都看不下去了,1961年4月 21日,联大通过决议,谴责葡萄牙的非洲政策,但是葡萄牙还嘴硬,说那些地方是我们的“海外省”,不是“殖民地”。不过即使这样也挡不住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同年年底,葡萄牙在印度的最后三个据点果阿、达曼和第乌被印度收回。非洲方面,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也让葡萄牙政府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法抽身。因为非洲的几个反抗力量的领导人都受到了咱们毛主席游击战争的嫡传弟子。前几年在安哥拉内战中丧命的“铁公鸡”萨文比当年就曾经亲自到中国来学习过。萨拉查逐渐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窘境。1968年的一天,萨拉查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也许是心不在焉,他一下没坐稳,椅子翻倒在了地上,脑部收到严重损伤。1970年6月27日,这位特别的独裁者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老百姓们悄悄的欢呼雀跃,私下里都称那个椅子为“圣椅”。
    在萨拉查死前,他指定同样是大学教授出身的马尔塞罗·卡埃塔诺为他的接班人。这位曾经在里斯本大学教授过历史的教授显然比他的前任更能认清楚历史大潮的前进方向。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逐步放开了言论自由,并且分批撤出了殖民地的军队,承认了非洲各国的独立。但是这样一来,反而是助长了反对政府的势力。各种抵抗力量纷纷兴起。 “新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1973年8月21日,一些尉官在几内亚比绍的军营里面开了一个秘密会议(遍阅世界军事政变史,似乎总是中下级军官特别爱闹事儿),商讨如何推翻独裁政府的事宜。同年9月9日,决定成立“武装力量运动”(mfa)组织以便统一领导军队中的抵抗力量。次年3月4 日,mfa印发了名为《军人、武装力量和国家》的小册子,在下级军官和士兵中秘密流传。另一方面,高级将领中也有反对政权的人。3月14日,武装力量司令官科斯塔·戈麦斯将军和副司令官安东尼奥·斯皮诺拉将军由于拒绝参加一个政府主持下的仪式活动而被控反对政府,被双双解职。mfa见状便加快了武装革命的步伐。3月24日,mfa的最后一次秘密集会召开。会上确定了起义的各项细节。
    1974年4月24日晚,里斯本的军营里面,战士们开始小声传唱 “再见之后”这首歌曲。起义的讯号就这样发出了。25日凌晨,传唱的歌曲变为“格兰朵拉,褐色的小镇”。听到这首歌曲,各个军营立即行动了起来,出兵占领了军校、机场、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社。三点钟的时候,波尔图的义军也开始了行动,他们关押了军区司令员,占领了市区内的各大交通要道和机场。四点二十六分,mfa通过广播发表了第一项公开声明,宣告政变成功。马尔塞罗·卡埃塔诺在义军的逼迫下流亡巴西。随后,mfa的领导层成立了“救国联合委员会”,科斯塔·戈麦斯将军重新任职武装力量司令,而斯皮诺拉将军则被推举为临时总统。
    天亮后,获悉消息的民众兴奋异常,纷纷涌上街道欢呼庆祝。他们手中不约而同的拿着石竹花(cravos,也就是康乃馨),在街上见到大兵就涌上去在他们身上别上这鲜红的花朵以示感谢。不一会儿,在各处负责站岗巡逻的大兵们身上都别满了石竹花,甚至枪筒上都插着花朵。因此这次仅仅死了四个人的武装革命也被亲切地称为“石竹花革命”
    革命后,葡萄牙又经过了两年的短暂的不稳定时期(主要是共产党想趁机夺权,但是被天主教势力压了下去),后来终于恢复了民主制度。现在活跃在葡萄牙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比如前任总理/总统马利奥·苏亚雷斯,现任总统若热·桑帕约等人都曾经是积极反对独裁统治的学生领袖。


    因此,请停下,开往里斯本的夜车。
    葡萄牙人自己都清晰而和解,帕斯卡.梅西耶 (Pascal Mercier),你何苦放弃伯尔尼教授地位去瞎掺和。


    为何结合当时大历史背景,我们不妨阅读下两牙的另一个,西班牙!
    1975年11月20日,西班牙终身摄政王、法西斯军人独裁者佛朗哥在马德里病故。长期独裁终于结束!
    佛朗哥生于1892年12月4日。1907年入步兵学院学习,3年后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军队中服务。1935年升为陆军总参谋长。1936年7月,发动反对人民阵线政府的武装叛乱。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于1939年3月,推翻共和政府。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只允许法西斯长枪党一党合法存在,实行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派遣“蓝色师团”配合德国进攻苏联。1947年,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佛朗哥为终身摄政王,掌全权。1975年11月,佛朗哥死后,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一世继承王位。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朗哥面临着是否参战的选择,这也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见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搜索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例如,在一次马德里盛大阅兵典礼上,由于佛朗哥故意把准备要出席的德国元帅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的后面,使这位早已将自己的指挥棒、元帅服送到马德里以施威摆阔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后,放弃到马德里参加观礼。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一句话:佛朗哥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不过在海狮计划破产后,佛朗哥没有帮助德国进攻直布罗陀海峡,希特勒当时就决定入侵西班牙,但后来各个将领认为这不利于德国,毕竟西班牙每年为德国从美国购进大量的燃料,稀有金属等等,于是这件事就因巴巴罗莎计划而不了了之。  2和3的  因为其在二战时一直是中立国,或者只是有一段时间为非交战国,但整个二战期间并没有直接参加轴心国集团发动战争,所以二战中,盟军并没有进攻西班牙。二战后,西班牙已经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如果仅仅因为他的首脑是个通过内战形式上台的军事独裁者就用武力推翻的话就严重违法国际法了。而且他坚决反对共产主义,虽然二战后,由于佛朗哥政权以前与德意等国的关系,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一些国家召开驻西使节,西班牙加入联合国的要求多次被拒绝,法西边界被关闭,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欧洲战后重建计划之外。但由于随后冷战的开始给佛朗哥政权带来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与联合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西班牙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西班牙被孤立的情况有所缓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联合国。1956年摩洛哥从西班牙独立出去。对英、法两国,佛朗哥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同美国交往中讨价还价的实力。1963年,美西协定十年有效期已满,按规定重新讨论延期的条款。正值此时,美法关系十分紧张,佛朗哥又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与法国的关系,双方外事活动频繁,委员互访,发表联合公报,签订海空军联合演习协议等等。这样做,目的是为美西协定延期谈判作准备。在1963年签署的美西延期协议中几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武装西班牙军队。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个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之一。  4、制度是假的,民主是假的,只有资源和生产力才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前期他利用中立国,在两大集团中得到很多好处,国家经济并不差,人们的生活并不差,为什么反对?在二战后国际封锁,孤立时,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鼓励使用本国产品,他主要针对的是政党。

    评价。
    如果评选20世纪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的话,我会选择西班牙,因为它是这个世纪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两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的国家之一,而且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以正面形象溶入国际社会主流都做得非常成功。1900年,西班牙是欧洲一个被人遗忘的黑暗角落,是“20世纪的迟到者”,而到了 2000年,西班牙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已经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群体中有分量的一员。

    佛朗哥是个独裁者,可他也为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班牙的工业化,国家的福利制度(禁止解雇固定工人,建立较发达的社会保险制度,禁止把小佃农从土地上赶走)都是在他掌权期间建立起来的,他使西班牙没有卷入世界大战,他培养的接班人成功的实现了西班牙的政治和解和民主改革。  佛朗哥是一个独裁者,可是,独裁者和独裁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有本质差别:就是有明白的独裁者和不明白的独裁者。这话听上去很奇怪,其实是很真实的存在。明白的独裁者知道民主社会是一种历史潮流,自己只是一个冲突社会无可奈何的结果,是一个历史过渡人物。而不明白的独裁者,会梦想独裁制度是社会的必然,会如古代帝制一样,千秋万代传下去。从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佛朗哥非常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人物。
    1975年,佛朗哥去世,他生前指定的继承人——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孙子胡安·卡洛斯被宣布为西班牙国王,这是西班牙王室的第三次复辟。卡洛斯曾在国外流亡多年,也曾在国内接受了作为一个未来君主的教育。身为国王的他,却是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他即位之后第二年,就任用苏萨雷斯为首相,开始民主化改革,首先实现了言论、出版自由,开放党禁,(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共产党也取得了合法的地位)。1977年举行了40年来首次议会大选,1978年颁布了新宪法。在20世纪世界各国的民主化变革中,西班牙是最顺利、最和平的一个,除了两次未遂政变被国王卡洛斯兵不刃血地平定之外,整个进程就如天鹅绒一般的柔顺。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大步追赶“欧洲的中心地区”。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约,1986年又加入欧盟(当时名为欧共体),这意味着西班牙已经被接纳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员。西班牙终于卷入到世界的现代化大潮之中,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92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一个脱胎换骨的西班牙,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在这个国家的百年巨变中,一个人物的地位显得格外突出,他就是佛朗哥。正是他,用铁腕手段统治了这个国家近40年;正是他在二战中明智的中立,使西班牙逃过了一场浩劫和宰割;正是他利用冷战的国际环境实现了经济的起飞;也正是他,选择了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继承人,使西班牙的民主化事业在他死后水到渠成。佛朗哥对民主化的态度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作为一个在军营中拼搏长大的铁腕人物,他早已习惯于军令如山的高效率作风,对于民主的略显散漫的作风十分反感,因此他在世时一直抗拒着民主。但作为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他也意识到了民主化是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国际社会的前提。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必定会推行民主化的继承人,将民主化的事业留给后人去做。我认为,一个统治者如果做不到像华盛顿那样,至少做到像佛朗哥那样,同样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也。
    巴斯克、加泰罗尼亚民族分裂运动一直是西班牙500年来的心腹之患。在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这个运动曾随着欧洲民族主义思潮而汹涌异常。但在20世纪中,西班牙赢了,并不表现在完成彻底地铲除了民族分裂分子,而在于赢得了民心,使民族分裂运动从一个在当地有着广泛民意基础的运动,变成了一个只为若干极端分子所热衷的冒险活动。70年代末民主化之后,巴斯克、加泰罗尼亚等地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分裂分子完全失去了民意基础,只能以时不时制造一些恐怖袭击来显示他们的存在。相比较一些东欧国家因为民主化而导致国家分裂,西班牙则在民主化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同途殊归,其中的差别耐人寻味。
    2000年,西班牙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跻身于世界前20名,在欧盟这个典型的“富国俱乐部”中,也排得上中等水平。西班牙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回首这个国家的百年之路,在一个独裁政权的领导下实现了经济起飞,又在一个君主的领导下实现了民主化,这种现代化的道路,看起来很奇特,实际上,奇特的只是外表,就本质而言,它走的是人类现代化的典型模式。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综合 )


  3. 生命会有无数种可能,而现实只是其中一种。人生会有无数条轨迹,而过往只是一条。“如果”是个神奇的词汇,开启未知。如果,你搭上了开往里斯本的夜车;如果,你没搭上去里斯本的列车……就像薛定谔的猫,选择之中化出神奇。格列戈里斯搭上了那班车。
    喜欢这部电影,喜欢欧洲电影惯有的人文气质。没读过这本书,但喜欢留有余地,异于原著的结尾。一个老朽的英语老师,因一场意外,搭上了去往里斯本的列车,探究了一本书作者轰轰烈烈的短暂生命。之后,他枯燥呆板的生命,似乎在黄昏前,有了新的转变契机。影片结束在女配镜师的问句中:“你为什么不留下呢?”洒满绿色希望的留白。只是,抑制不住地想到了《廊桥遗梦》。
    看似不相干的两部电影实则都试图阐述关于选择的命题。爱情或者革命都只是外衣。当摄影师近乎祈求地要和她远走高飞,她拒绝了。于是,只剩遗梦。爱情或者自我都在那个雨天随泪水消失。同样的情形似乎出现在了格列戈里斯的面前。考证了那本书作者的传奇人生,格列戈里斯应该给死气沉沉的生活一些起色。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克己本分的英语教师,他不顾一切地出行,滞留在里斯本,无视学监的电话就已经是在尝试其他的轨迹了。
    为什么不让“如果”成真呢?!毕竟,人生没有彩排,别的活法也一直存在。
  4. 看这片时总是想起《风之影》,一样是因为一本书而追寻一个作者,探访几个故人,从而了解一段家国动荡背景下的往事。

    角色之间也有相似。Amadeu似米盖尔般博学、冷静、正直;Estefania像努丽亚一样美丽并纠葛于一对挚友之间,只是她爱的是书写者胡利安,所以Amadeu更像他们的重合。而Amadeu的挚友三人中的另一者Jorge,却又像傅梅洛那样卑微的爱着佩内洛普,不过后来的傅梅洛则是Mendez。

    不同于《风之影》中故事由一个充满好奇的男孩开启,该片中不顾一切的去回溯他人生活的却是一个白发皤然的语言学教授。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有多大魅力,能让一个稳重的成年人抛去理性走向大陆的最南端?

    还没看过书,不知书中的这些人物又是怎样一番情态,单就电影所演,这个故事实在太无聊。诚然Amadeu是出色的天之骄子,他厌恶虚伪,反抗专制,又有医者的圣人之心,近乎完美的他难怪令教授不堪审视自身。

    但问题是所有关于他的一切都太容易就被揭开了,他应该更难以捉摸更神秘,才能衬托他的不凡。可是教授每天拿着一本旅行地图,一天拜访一个旧人,轻轻松松就还原了Amadeu的人生。

    几乎所有故事都少不了爱情元素在后半段开始,情节之无趣更是令整个故事与Amadeu都黯然失色,不过它的结果却颇为亮眼。Estefania对Amadeu一见钟情,可是在他们终于越过雷池可以私奔的时候,她却醒悟,他不适合自己。

    行为固然是彻头彻尾的碧池,爱上男友的朋友,到了人家终于背叛朋友选择和你远走高飞你却过河拆桥。但Estefania的理智值得钦佩,由此也可以看出她仅仅是因为外貌而迷恋Amadeu。她不曾了解过他,只想要肉体的靠近,等她明白了他的灵魂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重量时,她懂得及时抽身。

    也许是最近中姐弟毒太深,我觉得真正爱Amadeu的是Adriana。她拒绝接受弟弟离去的事实,终身守在他们共同成长生活的房子中,在他最爱的房间喝着他最爱的茶,好像每一寸空气都还有他的存在。


    PS:很喜欢开头在伯尔尼的那些场景氛围,来到里斯本南欧的阳光实在太明媚,连故事都显得轻泛了。

    PPS:教授这个角色我不是很喜欢,深深觉得他高攀了铁叔。眼科医生倒是很惊喜,看《隐墙》时女主角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茫然若失的怨妇相,这里却特别光彩照人,一颦一笑都很迷人,和铁叔很般配嗷。
    一直不觉得梅拉尼长得美,只是有些时候颇有灵气。个人觉得同为法国的女演员诺拉·阿娜泽德尔更适合Estef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