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克里斯托弗·史瑞弗 尼娜·洛佩兹-克拉多
编剧: 泰勒·谢里丹
主演: 杰瑞米·雷纳 休·狄伦 艾丹·吉伦 托比·班特法 泰勒·汉德雷 艾玛·莱尔德 德里克·韦伯斯特 Hamish Allan-Headley Nishi Munshi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4-06-02(美国)
集数: 10 IMDb: tt29313279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有人觉得iris这个角色没有什么用,但其实她是mike内心另一面的具象化。初登场的时候导演就一直把她渲染成天使一般的形象,选角也好缄默的性格也好,都是要凸显出这个人物和金斯顿格格不入,最开始mike也直言说她在这存活不过一年,表明泥潭之中容不得纯净之物的存在,这其实也与之后mike的母亲死去暗合,在金斯顿善良是无法存活的。而iris本人,最开始就明白自己深陷泥潭,不打算寻求救赎,直到遇见了mike,她逐渐觉得自己可以从过去中摆脱出去,同样,mike也以与iris的相遇为契机,认为自己可以return to himself,mike对iris的情感不是爱情,而是一种救赎感,就像沙漠中苟活的人无意中发现了一株绿植,便用生命守护一样。mike和iris这两个角色很像,两者都是曾经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即便离开了泥潭也留下了满身的污垢,但是他们两者的相遇使得两个残缺的灵魂找到了相互补全的道路,因此我认为iris和mike可以看作是同一角色的两个侧面。mike在全剧中kill得不少,但是在对方没有反抗能力且非必要的情况下kill的仅有两次,一是为了iris团灭了最开始的白人帮,二是为了母亲(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iris)kill了milo,母亲和iris在mike眼里都是圣洁的存在,在剧中母亲的观点与mike一直是完全对立的,一个是极致的善,一个是必要的恶,按理说应该会产生激烈的冲突,但全剧中mike都从未和母亲吵过架,因为母亲的善在他的心中也是犹如沙漠中绿植般的存在。结尾的两个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一是弟弟和mike争论调走警卫这件事时,mike给出的理由大概意思是“我们都不想让你这个金斯顿唯一剩下的白色染黑”(原句忘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确,弟弟在所有警察里是唯一正直的存在,ian借刀杀人,robert滥权屠杀,只有弟弟是干净的,正直帅气、家庭美满,这配置在金斯顿是犹如科幻般的存在,编剧塑造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后,又在结尾处毁掉,让他变成了与mike一样,可能要为在监狱中生存而抛弃自我的人,结合前面他摇摆不定要不要搬走,最后又决定留下的情节,点出本剧的主题:金斯顿就犹如一个大漩涡,所有身在此处的都是局中人。二是mike开枪与iris紫砂的情节,让我想起蝙蝠侠漫画里面,蝙蝠侠杀死了狂笑小丑,最后自己也变成了狂笑蝙蝠,mike开枪的那一刻,他通往救赎的天梯也随之断裂,心中留存的善念的象征——iris也随之凋谢,只留下mike头也不回的背影。
如果整个金斯顿市长回到第一季,你问我是什么方面吸引我,我会说首先是人物,然后才是金斯顿的监狱和剧情。
如果一个人在第一季第一集就领盒饭但却能让几乎黑白两道的人在后面所有季里面都在念叨他,他是大哥米奇;如果一个人被迫接下自己哥哥的烂摊子,没有哥哥一般的聪敏与手腕,却总是有自己的准则立身于金斯顿所有罪恶之中作为掮客而生存,他是迈克·麦克拉斯基;如果一个人身材高大,把自己的帮派领地运营的像一个王国,却足以吸引本来就不该有立场的迈克,那么他就是邦尼;如果一个人在最后一集之前都没有离开过监狱,却足以让对手,包括迈克都四处碰壁,那么他就是麦洛……
编剧在第一季给予了这些主要人物太多饱满鲜明的色彩,哪怕是作为配角的特警队长罗伯特,他在一边杀人一边微笑,不动声色的神态也收获了自己的一堆粉丝,而上面所说的这些鲜明的特点,全部在第二季被冲淡,在第三季以一种干巴巴甚至不正常的样子出现了。编剧似乎只顾着讲金斯顿的故事,却没有好好想过金斯顿的故事是由这些在第一季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人物诉说的。如果第一季像真人演出的话剧,那么第三季就像一个木偶戏,每一个人物机械地动作,说话,剧情缺少了很多起伏,每个人物都被剧情的大手牵着走。
拿迈克做对比,第一季他时常出没于两个地方,哥哥的办公室,自己的小屋,两个地方,代表着迈克的两个面孔与心境,一个是焦灼与帮派和犯人家属间的“市长”,一个是想要避世离俗的迈克,一个地方让他担下哥哥的重担和金斯顿的灰色世界,一个地方让他逃避与思考(比如他和小熊发生的故事),到了第三季迈克的工作地点只有不停地开车、接电话,剧情让他怎么样,他就只能怎么样。
在剧情方面,大体的案件与帮派斗争还算维持了水准,但是没办法保持关于第一季的高度紧张度,第一季能在短短十集里面满满当当地塞下足够真实然后吸引观众的故事,比如米奇阴沟翻船、埋葬整个巴士的变态杀手、观看死刑的流程、借助监狱犯人的手私刑被抓住的毒贩、年轻黑人狱警乱搞女犯人被反杀、被边缘排挤的老狱警、带着艾瑞斯杀穿雅利安帮派复仇的迈克、一直到最后大爆发,监狱大屠杀时,你都能看到残忍的监狱众生相与超出普通特警的金斯顿特警队。金斯顿市长第一季的成功,是人物与剧情的相辅相成,到了第三季,可以看到人物摆脱了自己的形象变得混乱,主创团队也在疲惫无聊地想讲完一个故事,我们再也看不到属于第一季特有的矛盾与压迫感,也听不到诸如“我总算逃离了这个地方,逃离了整整100英尺”这般经典的台词。在这味同嚼蜡的故事之下,那季首与结尾深沉的旁白,变得格格不入。
令人讨厌的剧难免会有令人讨厌的人物,我特别讨厌被劝辞最后挂掉的黑人典狱长卡里姆和地检官。
卡里姆在第一季被犯人报复以后,对于周遭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可笑转变,他开始相信公理,寄希望于金斯顿自己的执法体系,懒得配合迈克的行动与安排。之所以说可笑,是因为在第一季监狱暴动时,他体验到了执法体系失控与崩溃的恶果,在第二季自己参与私刑报复囚犯时,又体会到了地下秩序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快感,就是这样应该被金斯顿地下世界上了一课又一课的典狱长,反驳迈克的要求时,这里一口“监狱”,那里一口“KPD”,好一副不食金斯敦烟火的嘴脸,然而他可笑的忠诚没有为他变为金斯顿体制内的烂肉被抛弃换得一丝丝讨价还价的余地,也算是一种求锤得锤。
地检官,我愿意称她的准则是“温室里培育的温良”,她的情人是迈克·麦克拉斯基,迈克的背后,是自自己父辈开始就已经建立完整的“市长”体系和地下秩序,这么一个金斯顿底下世界集大成者站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总是如同一个愣头青,除了理想主义全然不顾(这里没有批评理想主义者的意思),见到犯罪,抓,迈克想周旋,不配合,没得选,平缓路况好的弯道给你来超车,不干,偏偏走那个路窄又烂还可能出意外的直道,正义之光或许有一天会回到金斯敦,但是归来的讯息应该用金斯顿人自己的语言,而不是你作为政客的slogan。
总之对此我的总结评价是,觉得自己拍不好,可以不拍。
男主不是传统黑帮片或者警匪片的“领袖”,而是一个调停人,一个信使,一个桥梁,游走在黑白之间,黑黑之间,白白之间。因为每个罪犯,每个官员,每个平民,每个警察,每个人都有私心,有自己的意愿和弱点。“市长”只是把他们本不能说出来情报,不方便使用的能力,组织收集分析后加以利用,来维持金斯顿的平衡。
至于为何不能高强度打击犯罪清理干净,那只能说老美特色了,像伯明翰,新奥尔良,底特律可能比剧里有过而无不及。在几乎人人有gun的情况下,又高度强调人权兹有,贫富差距又非常之大,那暴力犯罪怎么会不多?甚至监狱人满为患,数额小的抢劫不定罪这种奇幻法规都做的出。
既然没法扫干净,那维持平衡自然最好,让黑帮争斗尽量别伤及贫民,监狱里的罪犯也有自己的尊严底线,执法力量不至于被随意暗杀祸及家人。
“市长”迈克,在所有人都并不真心实意完全诚实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平衡原则,尽了最大努力,自己几次偶尔冲动也都是家人受到了伤害。但这种平衡状态给人看不到希望的感觉,哪怕他哥哥当了多年“市长”魅力威望比他高,但也失算被小混混抢劫杀害,这开头就点名了“市长”只是虚名,没有自己真正的权力,他的权力来自那些“朋友”的需求和弱点。
感觉这剧如果要完结的话,应该是个悲剧,老美大环境法规不变,金斯顿(和其他犯罪都市)就注定如此,你只能去适应,维持现状,但没法改变什么
Mike给我一种做义工的感觉,平衡各方势力,别人是为了自己的产业、生意或工作,他也不收钱纯属Volunteer work,还要多次冒着被干掉的风险(可能这就是对家乡的爱)。各方见到他都头疼到说Fuck,各方对他都不满,甚至想干掉他。跟着他混的狱警好处没见捞到,肋骨先被打断几根。PS:这地方貌似离我上学的地方特近,经常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