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冤人》2014年在北美公映后获得的反馈呈两级分化,影评人和普通观众唱起了对台戏。北美两大最重要的影评人评分网站烂番茄和Metacritic,《伸冤人》的平均得分都没有超过及格分6分。著名的观众口碑调查网站CinemaScore则给出了A–的高分。事后北美地区过亿的票房证明了影片确实收获了普通观众的欢迎与好评。给出负评的影评人的主要意见是,影片的风格大于意义,并且过于暴力化。后面一句几乎是近年一味标榜政治正确的北美影评的陈腔滥调之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好莱坞的票房支柱电影渐渐被奇幻电影、美漫改编电影包揽,到了新世纪之后这股风潮愈演愈烈,近二十年来唯有像《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美国狙击手》(American Sniper)、《逃出绝命镇》(Get Out)这零星几部因为突然触碰到美国社会意识形态G点而意外赢取了巨额票房。美国观众似乎越发享受银幕奇观(spectacle)带来的纯感官享受。用美国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赛瑟(Thmoas Elsaesser)的话来解释,“奇观”是用来感受不是用来观看的,这些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供栖息的奇幻空间,而不是为观众打开一扇仅供观赏现实世界的窗户。正是因此,成本为5500万美金、反奇观重叙事、意识形态包袱并不厚重的《伸冤人》,在北美地区的票房超过了一亿美金,着实令人有点意外。到底是谁在决定观众的口味这样老生常谈的议题难免又会浮现出来。
《伸冤人》最特别的地方是,不依靠奇观式的动作场面以及纯感官刺激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引人入胜的气氛、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以及高度策略化的叙事技巧、非比寻常的角色塑造方法来引导观众达致情感的共鸣与宣泄。类型角度概括的话,这是一部现实意味强烈的东方化的超级英雄电影。影片的故事讲述退隐的高人麦考尔(维基百科介绍其身份为前国防情报局人员,但影片由始至终对其真实身份作模糊化处理)为受迫害妓女阿丽娜伸张正义,铲奸除恶,以一己之力击垮俄国黑帮恶势力。这故事听上去就点像伊斯特伍德的《不可饶恕》,也有点东方武侠片、武士片的味道,但导演安东尼·福奎阿(Antoine Fuqua)这一次不作他想,彻底暴露了自己黑泽明、桥本忍脑残粉的身份,拍出了一部纯度很高的东方武侠片/武士片。与其说影片中的麦考尔像西部片中的正义牛仔,还不如说像中国武侠叙事中的扫地僧(麦考尔过的确实是禁欲般的僧侣生活)或者是黑泽明《红胡子》里的杏林高手。一位隐姓埋名在小镇超市工作、年过五十的老汉,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这样的形象在西部片中是不存在的。
著名的黑人影星丹泽尔·华盛顿扮演麦考尔一角,他主动参与了剧本创作,对于麦考尔的形象设计贡献多多(原剧本在2012年被业内公认为最受青睐的未拍摄剧本)。麦考尔的外形看不出任何与格斗、暴力有关的特征(也许原定出演此角色的罗素·克洛当真出演会改变影片风格),影片的前二十分钟,强调的是他平静、自律充满宗教色彩的日常生活。更强调的是他日常作息行止中强迫症的倾向,他强烈地要掌控时间,他固定地要将茶叶包整齐地熨帖在餐巾纸内带到快餐店享用。他热爱阅读,出门必带书籍,醉心于《老人与海》中自我孤寂化的精神世界。而这一习惯既强调了他宁静恬淡的性格,又凸显了智性的身份。
影片第一场交战戏的出现,真正让观众感觉到了影片的特别之处。这是麦考尔一人单枪匹马闯入黑帮老巢,当外界压力给予他最大的时刻,他的爆发仅仅发生在十几秒种之内。影片用了比较大的篇幅去渲染压力增大的过程,包括麦考尔观察环境的主体视点,摆放屋内玩具的小动作等等。双方对峙场面的设计准则就是要不断调动、强化、激发、冲击观众的注意力与耐受力。有强迫症倾向的麦考尔甚至关门都关了三次,但这个反复发生的动作在此焦灼时刻却有了仪式化的意味。这是大师出手前的亮相风姿。麦考尔最终的出手简单利落,招招致命。这种表现方法实在有别于过去好莱坞式动作英雄反复延宕的搏击场面,这更像融合了北野武与胡金铨电影里的暴力决战场面,静态的对峙,仪态的丰富意涵,刹那间的极致暴力,真实,惨烈,性命交关。而影片对于暴力的场景的强化性表现是为了凸显麦考尔最终快意恩仇斩杀敌人的正当性。其中大反派尼古拉痛殴爱尔兰人的场景尤为触目惊心,殴打的场景配合了棒球比赛的背景声音,击打过程犹如竞技比赛。这样的场景很难在通常的超级英雄电影里看到。
实际上,整部电影都没有出现任何反复搏斗的动作场面,麦考尔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具有冷战年代兰博式的自我牺牲精神,更不是暴力机器人。绝世高手的洒脱、淡然、坚定与自信始终是麦考尔这一角色的最鲜明性格特征。
影片还有意于使用充满悬念的叙事技巧来与观众玩视点游戏,以此来显现麦考尔智性的优雅。俄罗斯黑帮第一场追捕麦考尔的戏份,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影片中精彩上演。整个段落可以视作是围绕点火煮蜂蜜的中心情节点展开,但这个动作有一定歧义。它给观众带来的悬念,功能似乎是用蜂蜜来作武器对付敌手,因为平行蒙太奇镜头强化了敌人步步逼近的态势。但一转眼,麦考尔腿上的伤又打破了悬念,原来油是用来治疗伤病。此段落的高潮也是最出人意料的时刻,敌手冲进麦考尔洗手间的一刹那,观众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和敌手一起被麦考尔捉弄于鼓掌之间。他非但不在自己的家中,反而家中的一切都在他的监事掌控之下。这是叙事者玩的一个惊奇游戏,以示麦考尔的高深莫测。
在叙事层面影片另外一个比较大胆的策略是直到叙事过半,才大致地让观众了解麦考尔的身份,但却没有真正的点破,神秘化是塑造其宗师风范的必备元素。《伸冤人》整体的叙事结构在好莱坞惯常的模式中还有一些很特别之处。按照波德维尔的理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通常都会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主角欲望被满足的叙事主线,另一条是爱情的线索。在《伸冤人》中,爱情的线索被稀释到了最低点。我们被告之麦考尔因为妻子的过世才打算远离过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其实是他对妻子的承诺。麦考尔与肥胖的同事拉斐尔之间的师徒友谊,代替了爱情的线索。这样的设计自然也是为了强化麦考尔教化世人的宗师风骨。影片高潮段落的设计也有点特别。当然不能忽略的是,影片起码是遵循了古典化的叙事法则。高潮的发生空间在麦考尔工作的超市,这等于是回归秩序的解放方案。为了强化这种古典感,影片在细节方面都动了脑筋。在超市员工即将被匪徒射杀的景焦灼时刻,突然超市里响起的音乐是Pips乐队的《Midnight Train to Georgia》,而影片开场的时候,当被问道自己之前做何工作时,麦考尔半开玩笑的回答说,自己是Pips乐队的成员,并且还当众跳了一段。这段带有谐趣意味的前后呼应非常的工整,强化了正义秩序回归的必然性。而在最终的角斗中,麦考尔依然不怎么费劲地斩落敌人。联系到这种必然性,麦考尔对敌手的暴力杀戮带有一种强烈的惩罚意味。西部片、武侠片、武士片中的决斗场景不适用麦考尔这样的人身上。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才是麦考尔的本色。
《伸冤人》原定的导演是《落日车神》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若果这位北欧风格大师接手,影片的风格肯定会依然强烈,但应该不会如此东方化。个人风格并不强烈的福奎阿很意外的将东方武侠片的精神特质注入影片之中,为超级英雄电影拓宽了表现的边界。《伸冤人》强烈地提醒好莱坞的所有创作者,除了奇观轰炸和意识形态输出之外,超级英雄电影存在着另外的维度,观众对于英雄的接受幅度绝不单一。
(已发虹膜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