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摩登女郎谋杀案 Murder à la Mod(1968)

摩登女郎谋杀案 Murder à la Mod(1968)

导演: Brian De Palma

编剧: 布莱恩·德·帕尔玛

主演: Margo Norton Andra Akers Jared Martin

类型: 喜剧 悬疑 惊悚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68-05-01

片长: 80 分钟 IMDb: tt0163114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Naive young lady Karen wants to help her struggling amateur filmmaker boyfriend Christopher raise enough money so he can divorce his wife. Meanwhile, jolly psycho prankster Otto stalks the building where Christopher is shooting a low-grade adult movie in order to keep himself afloat.

演员:



影评:

  1.       布莱恩德帕玛是一代大师,这是毫无疑问的,他的很多影片也是脍炙人口的票房大户,如《碟中谍》、《疤面煞星》等。但对于他早期的作品,却鲜有人问津与挖掘,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倒是有幸找到了几部大师的早期作品,如《婚礼宴会》、《姐妹》和这部《摩登女郎谋杀案》。可以看出,大师从他投身到导演这一行业开始,就已经注定是出类拔萃的高手。
          《摩登女郎谋杀案》是一部惊悚片,大师偏爱的------对美女的跟踪、威胁和残杀,在这部剥削电影里第一次出现了!
            大师说过,电影开头不能沉闷,也不能守旧。“又是曼哈顿、又是帝国大厦、汽车从第五大街开进了什么什么饭店,谁愿意看这些,如果导演在开头硬塞进去这些风景画面,只会让观众以为--导演只有这点儿能耐,电影肯定不咋地!“所以大师的开头一定要精心设计、不同反响。
          电影开始,摇滚乐响起(魅影天堂里的音乐人创作),一只手往一本相册上贴了标签:琳的相册档案。随着相册的打开,一个青春少女的照片跟着演员表一起开始。德帕马在看似平静的展示中,快速插进去了几张角度诡异的照片,不让你看清,增加了不安的氛围。
          紧接着画面速度变慢,好像一卷胶片放映时开始的卡壳,我们看到琳在摄影机前不断的做出笨拙的原地跳跃的动作,还一套一套的换衣服。最后,她说,“请不要让我拍那样的照片!但是......对不起,我知道你需要一笔钱以便和你的妻子离婚。”然后女孩静静的转过头去脱衣服。当观众突然被这一刺激所吸引,期待着琳慢慢脱光的时候,突然主观画面的高度发生了改变---拍摄的那个人站起来了,掏出来一把剃刀,一下子就把琳割喉杀死了!
    这下子,受到双重刺激的观众,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一个《peeping tom》似的杀人狂,大师对Michael powell的致敬与模仿,也体现了他善于吸取他人精华的导演特色。
          紧接着,意想不到又发生了,死去的琳的尸体照片,贴在了相册的最后一页。那只手合上了相册,拿起了里面夹着的一张纸条,写着“看一下里面的妞,从中挑出一个下午拍摄,wiley”。
          上面那些画面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做戏还是凶杀,wiley是谁?
          紧接着,试镜片段继续,又有两个女子说着和琳一样的台词来试镜,一个女子羞于脱衣,另一个小姐不断要求加钱,拍摄均以失败告终。
          最后,从一堆杂乱的胶片中,一张名为凯伦的照片出现了,这时,影片的主线故事终于开始。
     
           凯伦和同学翠西一同约好去逛街,翠西说她刚继承了一大笔财产,要顺便去银行提取。两人进入商场,不停的换衣服、照镜子、去美容、搔首弄姿,镜头剪得很碎,场面调动很勤,让人有一种躁动感。两人不停的聊着天,让人感觉她们只是把逛商场、试衣服当成一种消遣、社交,没有真正的想买任何东西。
          谈话中,我们知道凯伦最近找了个新男友,他是摄影师,带她到各处拍影集,两人很快发生了感情,但是摄影师非常重视女性的贞操,不碰凯伦的身体,一定要等到结婚那天才圆房。翠西听了颇不以为然,更是怀疑摄影师的性取向,还有摄影师前妻的死因。但凯伦却动了真情,称赞这个新男友是个绅士。
          两人谈了一会,翠西提出趁着银行下班前取遗产,让凯伦等她一会儿,取了钱接着逛,三点会合。凯伦说要去给男友打电话。二人分手,凯伦进了电话亭刚要拨号,突然看到他的男友在大街上走过。凯伦追了上去,追到了摄影师的工作室。

          摄影师的情绪很低落,凯伦的满心欢喜被泼了一桶冷水,随即他提出了分手。凯伦追问why?男友说,是因为我拍的东西都是很肮脏的,导演奥托专门让我拍一些低俗的三级片来取悦特定观众。
          甚至,奥托会邀请一对情侣来到他伪装好的片场里,通过正对着大床的天花板上的针孔摄影机来录制黄色影片!“我不能把你拖累了。”男友无奈的说。
          凯伦劝男友脱离这个魔窟,男友却无奈的说,为了赚钱不得不干,制片人wiley也把他套牢了。而且只有赚了钱,才能和妻子离婚!凯伦追问,你不是说你妻子死了么?!男友说,因为怕你不高兴才隐瞒了。凯伦主动提出要帮助男友凑一万块钱,两个人重归于好。
     
          场景切换,翠西走进了银行,屏幕上打出来了大大的时间,3:15。这预示着犯罪已经开始了,好像《惊魂记》开头也打出时间地点的字幕一样。
          翠西和银行经理的对话很滑稽,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也经常有像这位银行经理一样的荒诞人物,插诨打科,让观众暂时轻松一下。要知道,惊悚片一定要张弛有度,而适当的喜剧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翠西是富家女,并不在乎那点遗产,她不听银行经理的唠叨,仅仅用牛皮纸袋包着钱财就从银行出来,回到了自己的车旁。看到凯伦不在,她写了字条让凯伦继续等着她,她去买裙子了。然后又随便的把纸袋扔进了车里。
          凯伦从工作室出来,竟然差点遭到一个怪人的袭击!侥幸未果。凯伦竟然没有一丝察觉!
          凯伦回到翠西的车上,没见到人,倒是看到了她留下的纸条,和车里的一大包金钱首饰。男友的话在耳边响起,不断的敲打着凯伦的心,终于,她决定把钱拿走,给他男友救急!没想到,刚打开车门,和一个警察撞个正着!就像希区柯克里的女主角一样,警察恐惧症发作了。
          经过一番拙劣的解释,凯伦摆脱了警察,带着赃款,匆忙的去找男友送钱。她的前面,那个袭击者从门口又进入了大楼,她的后面,翠西在远处召唤她向她走来。凯伦装作没听见,径直走进了大楼。
          在黑暗中,怪人果然袭击了她,凯伦快步逃开。进了房间,胳膊被刺的她走进浴室冲洗,殊不知浴室门外,一个人边偷窥,边看着表在伺机行动!
     
          观众不禁疑问,大师要抄袭希区柯克了?当然没有!很多人质疑大师经常模仿希区柯克,但我觉得确切说来应该算是借鉴。大师从来没有照搬西区的任何一个场景,相反不遗余力的将西区的某些场景继续延伸,发展到了极致,做了西区那个时代不敢做的尝试,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看大师的电影,从来不会觉得生硬、copy,就是这个道理。
     
     
          洗完了澡,凯伦走进房间数钱,突然画面处理为过度曝光,某人走了过来,凯伦笑着喊摄影师的名字,但此人却掏出冰锥就刺穿了凯伦的手,钉在了床头上!
     
          紧接着,画面回复正常,凯伦似乎尖叫着从噩梦中惊醒,周围一片死寂。镇静了片刻后,凯伦看到了桌上的钟,她伸出手去够,却怎样也够不到。
          她回头一看,竟然根本就不是噩梦!!!!!!是现实!!!!!!
     
          节奏感,是刺杀镜头的法宝。布莱恩的杀人镜头,往往是极其考究的戏眼所在。比如《剃刀边缘》的电梯杀人场景、《魔女嘉莉》的舞会杀人场景、《姐妹》里的突然杀人场景、《粉红色杀人夜》里的偷窥杀人场景等,无不带着血腥味的精致和暴力美学。本片虽然是初级产品,但也吓了我一大跳。
          在本片里,布莱恩反其道而行之,《惊魂记》是先用快速剪辑刺杀,然后速度慢下来,让受害者慢慢倒下死亡;本片则是让凯伦先挨了一下子,慢慢呻吟着倒下,再用冰锥疯狂刺杀,这回不是快速剪辑了,而是直接加快胶片速度的同时快速剪辑,可以看出,当时的评级尺度已经放开了。
          
          就这样,凯伦死在了3:42,女主角就这样死在了电影的½。影片从此开始,进入了多线平行叙述,又以翠西的视角回到了3:32,继续着这场《摩登女郎谋杀案》。为了保持诸位的观影乐趣,我就不往下赘述了。
          到此为止,影片抛出了很多悬念,也有很多没说清楚的空白。随着罗生门似的讲述,影片加入了黑色喜剧的元素,尤其是真锥子和假锥子的不停调换,加上奥托的疯狂表演,让影片多了一层 cult的气息。大师必不可少的追逐场景,紧接着的更加惊悚的墓地场景,也为后世的导演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那个吱吱啦啦滚动过来的大箱子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呢?

          结尾也设计的非常荒诞、恐怖,让人印象深刻。
     
          无法言喻我发现这部被忽视的杰作的惊喜。布莱恩 徳 帕尔马的电影值得每个骨灰级影迷的细细咀嚼与欣赏。在某种程度上,大师有些像昆丁塔伦蒂诺,他们的作品中,总能找到经典段落的蛛丝马迹,他们好像厨师一样,把这些佐料精心烹调,做出了一道道重口味大餐,奉献给那些能“看懂”的 geek影迷。我希望其他朋友也能从这部老片子中找出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