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电影少女2018》,这是一部改编桂正和90年代大火的漫画《电影少女》的电视剧。在高一的时候我就读过这部漫画,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几部漫画之一。翻了翻qq空间里漫画留存,桂老师的漫画截图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以后的一些年里,我也看过动漫回忆版,并在一两年前重新读了一遍桂正和的漫画。
漫画故事的主线是洋太上高中的时候喜欢自己的同班同学萌美,却发现萌美喜欢自己的从小的死党好友校草一样的贵志。所以一直把这份感情埋藏起来。有一天路过一个新开的音像店,租了一本《电影少女》的电影。一开始以为可能是一个羞羞的电影,但是用有些小毛病的播放机播放录影带的时候很开朗的高中生一样的主角在电视里竟然和他说话,然后伴着闪光出现在他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天野爱。现在想起来,这种很活泼,爱笑的,想法简单的女孩确实只有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龄段才有。当然,男主洋太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也只只属于学生那个青涩的时代。
爱总是支持着洋太,支持他和萌美表白,给他们创造机会,在生活里就像一个活泼的妹妹。朋友们见到他们总会羡慕得说,“你们兄妹感情很好呢”
而两个人随着相处,感情也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
洋太是一个不怎么表达感情,不太自信的人。他的死党贵志却是受人欢迎又很自信的标杆。伴随着洋太的一直是他的画笔。他的那些细微的,小小清淡的优点,那些关注他人感受的心情,只有爱真正了解。
“我发现了你一个优点”这是田野爱,最常说的一句话。而这是从小父母海外工作聚少离多的洋太最少听到的。
中间经历了许多,毕竟是有一个十多本单行本100多话的漫画。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不管主角还是配角人物都越来越丰满,让读者积累着对各个人物的理解,也同时积累着对爱的好感。我想多说一句的是,对心情的刻画,分镜做好,对漫画家可能真是用了很多心。算了一下,初创短篇的时候89年桂正和应该28岁,30岁长篇创作完毕。
一个成人世界这么多年的人可以把高中生的心情写的这么细腻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虽然都曾经历过,但是大多数情况许多人已经无法用孩子的思维去考虑事情,体会感受。而我现在与青春期的孩子接触也总觉得出现了代沟,即使同是漫友的弟弟妹妹也存在着断代。
电影少女在现实世界中,只能存在3个月。当夏天结束,进入秋天的时候。爱就要消失了。电影少女本来的设定是支持人类。但是因为洋太老旧的影带机改变了爱最初的设定,让爱爱上了人类。不过影带马上就要播放完毕了。爱就像开头一样,在温暖,漂浮的光粒中慢慢消失。
漫画的最终结局比较好,在洋太,死党贵志和萌美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那个消失的音像店。爱以人类身份回到了人间。
多年后的动漫版,主打怀旧饭,以几年后洋太的回忆为主线。也比较短。所以新粉丝抓不到一步一步走进觉得的感觉。
18真人版,是25年后洋太的侄子翔,在父母离婚后在洋太老家的一户建借住上学。而洋太那时候已经是一个漫画家,在东京生活。他翻叔叔的影带机,翻到了电影少女的影带。同样也是三个月。。主线有些相似。但是结局却不一样,爱还是走了。更接近老粉丝对当时青春的一种回溯。这么说,现在剧目的套路,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完全的大团圆结局呢。一来没有深度,二来觉得似乎也不太现实吧。真人版铺垫少,所以觉得感情进入得太快,评分不高。但是作为老粉,还是认真的看了一遍。两个主演都算喜欢,女主笑起来也很好看。但是如果想把一个非常外向的少女演好,也确实很难。
最后做一下回顾,15,6岁的时候看桂正和的东西是很感动的。30岁的时候再看的时候,经常会有些看不进去。觉得矫情和做法太过保守,把很多小心情看得过重。很多情节确实再看的时候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的心情和现在有一些不同。但是还记得当时的心情。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这也许就是时间的痕迹,30岁的我,和15岁的我虽然许多相似,但是大多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了。
希望15岁的我和现在的我如果相遇,可以不觉得失望。而我,也希望能和他聊聊天,听听他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许多曾经感动自己的故事。
我们应该还会有不少可以聊的话题,也许我高估了自己的成长,毕竟,我高一到现在个子一直就没再张高,笑~
说来很巧,朋友推荐了《轮到你了》,看过后其实觉得无甚大感但却深深被大魔王的颜吸引。于是刷B站,炸出一堆推荐……好吧,从那个“名场面”——爱追逐翔,诱惑他“男孩子不是都想跟女孩子一起泡澡嘛……”然后浴巾掉了,翔想了想还是转过头去,好吧——肯定都想看看这是个什么有意思的剧。然后呢。
现在想来,有点后悔。真得有点后悔。
即使是《轮到你了》或者什么……我也从没想过会被如此吸引,心中会如此泛起涟漪,五味杂陈。
与其说是西野七濑的笑和美,不如说是天野爱的设定。
也许有资深的原著粉会说不适合、不好看……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真的觉得,西野很适合这个角色。即使她和野村拍这个的时候早就过了高中生的年纪(觉得是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还差不多),但西野真得靠她的笑、她表现的活泼、她表现出来的勇敢……演出了天野爱这个人。
“今天又发现了你的一个优点”(爱的口头禅)
“大丈……比”(不能不说这个萌化的结尾真得让我疯了)
“我喜欢你,翔”
其实桂正和的漫画经典归经典,但故事由头是典型的日式宅男幻想——人类的心思既然难以共通,能不能有个可爱的小姐姐理解我,安慰我呢?电影少女。
电影少女的设定是不能爱上人,其实她(姑且这样说)本质上只是人满足自我欲望的工具罢了。
然而,人类就是这样,当她向你倾注了关怀,你得到了抚慰,你不会爱上她吗?当你对她的工作表示赞赏,电影少女也会高兴,她不会喜欢——甚至爱上——你么……
在当年的原作中,洋太脚踩着碎玻璃忍受着肉体上那算不得什么的伤痛(相比于内心的爱,这算什么呢?),最终将爱留在人间。25年后,他的侄子翔重遇了这一幕。但翔却没有这样幸运。他甚至连留住爱的机会都没有(PS:西野剧中的长发熟妇扮相似乎少人提到,其实作为翔的叔母,她显得更加动人。只不过这位侄子连认识叔母的机会都没有,否则——我觉得他肯定要跟叔叔好好说道说道吧。怎么25年后的今天,我就非得失去我的爱啊!)。
回到剧,为什么第二代的爱会出现?
因为翔真的面对着人生的决断。
我想很多人都会从翔身上看到自己:害怕失败,害怕变化,本质上对未来恐惧,觉得自己进一步一定大概率要掉坑……
这实际上是让人崩溃的状态。人这个时候很自然就会想到: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未来不是多种可能性,未来只是灰暗的,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爱的到来,就是为了告诉翔:未来是值得活下去的。就像翔最后想到的那只蛋。
起码,
为了爱曾经带给翔的、最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翔经历的值得记忆的事情。未来就是有这样的可能性。
1984的那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只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罢了。这就是事实。我们有了美好的经历,那曾是“现在”;它会变成“过去”,有着美好过去的经历,会在未来再次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价值。
再次回到剧。
开头真得是很喜感,贞子式出场——加上卡住了这个梗的出场——让空气变得轻快。
爱千年不变的制服,两条飘在身后的带子,还有丝袜(不知道里面的黑丝和白丝的设定是什么,似乎到了清水那里就穿上了白丝袜,在翔身边就是千年黑丝)。
家居服那里宅男们估计看了欲仙欲死,然而……家务倒是勤快,料理一言难尽。不是说好了田螺姑娘长的漂亮又能做饭么?结果是做菜难吃至极。除了翔没人能吃得下去。
翔应该是跟奈奈美约会之后发现被当成凯子,然后就安心去当画师了,模特也从暗中画侧影的奈奈美变成了爱。大致从这个时候开始,翔逐渐发现了爱的动人和值得呵护。
中间的人渣音乐人和清水的商业运作只是为了让翔真正认识到自己对爱的心意。如果没有清水,翔不会冲过去说“我喜欢你,爱”。在这种层面上,清水也是爱的工作的协助者——为了让翔真正认识到,自己应该去生活下去。
最后的结尾其实是注定的,但最后一天的约会时间很短。直到最后的最后,在消失的瞬间,翔才吻上了爱的嘴唇(爱在一开始就吻上了翔的脸)。爱带着最后的满足和任务的完成,离开了这个世界。
清水的那个视频,结合了主题曲 tofubeats的immortal love。是天野爱(西野七濑)魅力的总爆发。令人百看不厌。然而这首看似轻快的电音,我滚动了不知多少次,但是却每次都只有心中的沉重,对于这对恋情的抱憾;即使看着关西小姐姐安慰值极高的舞蹈,我的心中也难以释怀。也许面容不改,但内心却狂风骤雨。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单曲循环。我想用彻底听的厌烦去戒掉它吗?你想忘掉什么?记住什么吗?
不写了。收尾吧。
西野七濑真得是动人的美。真的希望真实的西野小姐,到了第一代爱设定的年纪(怎么说也该40-50岁了),还能如此动人美艳(我觉得这概率还是很大的,既然和久井映见、森高千里、大石惠——很多女人到了这个年纪还是成熟漂亮,西野也会这样)。
我是天野爱,请多关照。
很日系风的剧 可以说是宅男福利了 但内容是真的很有趣 男女主的演技也可以过关 另一点 有评论说女主很丑 这个真的因人而异 我不能说是审美有问题 只能说是每个人审美不同 但是女主的颜值真的没到丑的地步 我为此还特意搜了女主其他的作品 比如演唱会 这部电影是2018年的 我去搜了2018上海的live 感觉没什么变化 嘴部是不如其它人完美 但她真那么丑 在中国开通微博也不会是百万粉丝 哎这真没法说 但那些发什么女主丑有没有同感的 这些人的用心就有点琢磨不透了 我身边说新垣结衣 十元 等等不好看的也有 但我想说日系的女星很多都是需要慢慢发现美的 并不都是一眼惊艳的美 还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最后回到 剧的本身 这是一个漫改剧 中规中矩 眼泪说实话 结尾是真感人
这是2018上海时的live
偶然刷到的小片段,然后就半夜刷完整部剧。说是电视剧,内容总时长和一部电影差不多。每个角色塑造得都很丰满,不是只有一种性格的“假人”。女主的颜值、身材都很赞,好到让我这个老阿姨羡慕。性格更是好到爆,乐观、活泼,善解人意。只是部分剧情显得男主很渣,部分剧情不合逻辑。总得来说是中庸稍上的剧。能给人带来小美好的剧。
最吸引我的点,是女主的主动。在这个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主动的人真的很少。主动表达,主动追求,主动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然而,那些主动的,都慢慢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曾经的一个合租室友便是这样的存在。虽然交集不多,却是我羡慕的存在。她的专业医学方面的,在现在这个社会,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有一个糊口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而且都学了五年的医学,一般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专业。然而她一个女孩子,选择孤身一人去北京,并且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朋友圈里,时不时有她精彩生活的片段。去跳伞,去旅行,做美食,撸猫……同学聚会,总有人羡慕地对她说,你活成了我羡慕的样子。
最后,许个小愿望,愿你我此生都能听到“你活成我羡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