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黑板 تخته سیاه: خانه(2000)

简介:

    在两伊战争时期,一群逃难的教师背着黑板在荒原上行走,他们中间有一个叫萨义德(萨义德•莫哈默迪Said Mohamadi 饰)的男人,胸怀非常远大的抱负,那就是让村里的孩子都能阅读,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窘迫的困境。为此,他放弃了跟富家女成亲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教授孩子读书的道路。他和同伴为了生计,脱离了大部队。萨义德后来终于收了一位好学的弟子,在成年人赌博的时候,他教弟子写下名字、爱等字眼,然而谁想师徒二人遭到飞来横祸……萨义德的同伴遇到了一群迷路的伊拉克难民,后者出钱要他做向导,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得以转变。这两个教师多舛的命运仿佛是那个时代挥之不去的阴影……

演员:



影评:

  1. 本片的隐喻和解读路径,戴锦华老师已在《电影理论与批评》中给出,在此不赘述。我就个人认为全片最为反讽的隐喻说说——那就是:

    老师背着黑板,像江湖郎中一样穿行在空荡荡的库尔德小镇街道上,叫卖着乘法表和波斯语这些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和“文化”。而片中的任何一个库尔德人,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女人,对这种叫卖都置若罔闻。

    这个情节,就像电影海报上劈向黑板的厉斧,在我的观影体验中,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指向。因为这一指向不仅仅驻留在现代教育对于所谓“人性”的入侵,而是直指现代教育所联系的启蒙现代性本身,赤果果的揭穿了“知识”的本来面目。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故事。

    第一个是在拉萨时,我们访谈了本校一个在拉萨师专支教的同学。他兢兢业业的交,可他的藏族学生们却总也无法像我们内地学生这样提起学习的兴趣。一次在课堂上,这位支教的同学苦口婆心的劝大家写作业。

    一个藏族学生问,“老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
    他对学生说,现在好好学,将来找到好的工作,有了好的收入,生活才会幸福。
    那个学生说,“可我们现在就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啊”。
    支教的同学又问,那你们爱吃德克士么?大家都说爱吃。(注,麦当劳和肯德基还没有进入拉萨,德克士却已经遍布拉萨街头,且非常为年轻人喜欢)
    “那比如将来你老了,你带着你的孩子走在拉萨街头,他想吃一个德克士汉堡,你这时候发现自己买不起,你说你会幸福么?”
    学生们都无语了,有的还哭了起来……

    说到这,就想起了近些年来很流行的支教志愿者,我们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有责任感的青年人”,主动去到那些大山、大河深处,那些被称作“前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地区,那些在现代意义上的“老少边穷”地区,进入希望小学,把乘法表和“外面的世界”带给那里“渴求知识”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叫做“人道”的体验,达到了自我的提升。

    可是,那些大山、大河养育的孩子们,得到的是什么呢?然后他们将会去向哪呢?是走向大山外的那个靠着“知识”和“文化”生存的“丛林社会”,还是等待着“德克士”和电灯一起开进自己的村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带去的乘法表只是现代化的帮手罢了。

    但我无意诋毁这种行动的价值,在一个注定要裹挟一切传统生活方式的、不可逆的历史面前,帮助一些被抛弃的个体获得进入美丽新世界的技能,对他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人道”。只是这种“人道”显得极其的可笑和残暴。

    第二个故事来自我的高中,在东北数一数二的一所重点中学。当年我在学校的时候,学校里有几个刚从北师大毕业的外地老师,分别教政治、历史、英语等课。我们班很幸运,都被这几个老师带过。

    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工人会下岗,为什么要加入WTO,等等问题,让我们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辩论。

    历史老师,把每节课的前15分钟交给我们,唯一的要求是要讲与教材上本堂课时段的历史不同的内容。

    英语老师,可以用整节课来讨论跟英语完全没关的内容,每周给我们放一部电影,我记得第六感和小鸡快跑,可以用中文来写她的英文作文,前提是要精彩。

    一个学期后,三个老师都离开了学校,接替他们的是三名高考教学成绩赫赫的教学能手……

    后来上大学后,我看了《死亡诗社》,又想起了他们。现在于我最大的价值,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在于启蒙的说教,而在于放权,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不在你的想法出来后去评判你,给你一个正确答案。今天我试着理解他们,是不是他们心里明白,同样处在现代教育中的他们,是没有权力和能力给出那个“标准答案”的。真正的启蒙不是教化。

    悲哀的是,这片刻的努力对于一个结构和处在结构中的人来说是没意义的。且不说当年并没有几个人会认真去准备自己的15分钟演讲,在几个教学能手到来后,更多的同学和家长,表达出的是喜悦之情。

    丛林社会必然遵循丛林法则,我们这些被“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长大的一代人,从未怀疑过普世的进步,因为我们也成了丛林法则的操练者,把手中“知识”转化为教化的权力,以“有责任的青年人”自指,却没有能力反思过自己所处的位置。

    最后一个故事,从拉萨回来,访谈了一位纪录片作者,年逾不惑,没结婚,没孩子,开着一辆切诺基,彪悍的很。聊到酣处,我问他为什么不结婚,也不想要孩子。

    他有点激动地说,“生孩子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事情,那个孩子不能选择任何东西,就要被你生出来,人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被生出来。”

  2. 当故事成为了“展示”而非“叙事”时,故事是否还具备原本独有的魅力?我想,伊朗电影,戛纳“一种关注”展映,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的《黑板》,是具有发言地权利的。

      《黑板》是玛克玛尔巴夫家族的作者产物。作为伊朗电影,不能不提到的就是莫森·玛克玛尔巴夫,以及他主持的玛克玛尔巴夫家庭电影小组,在兴师动众的拉上自己的妻儿和朋友来拍电影,这些电影都具有很深的印记,属于玛克玛尔巴夫的印记,反映到作品中,不外乎是把焦点放置于儿童身上,符号化的叙事技巧,和现实主义似的镜头运用。更让人感到复杂的是,他作为一个传媒的中介者,将视点转化成符合外人的胃口后,在消磨完异国奇观和人文情怀后,玛克玛尔巴夫,国家内处于第三者视点的知识分子,还具有什么有利因素,是值得欧美大陆的观众消费的。类似于“制片厂”制度的他,不久,便找到了作品“个性”转载的个体,他19岁的女儿,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化成了他踏平一种“关注单元”的利箭和宝典,导演本身在此时也成为了奇观和被消费的手段。

     中心点题的片名《黑板》,直接昭示了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具有多重含义和模糊性。在观看电影后,会让人觉得为解释黑板的寓意,故事设置了许多“支线情节”来给黑板贴和情境,这就包括了:黑板被“晒衣服”,被“固定支架”,被“成为担架”。除却“婚姻的围墙”“战争的掩体”这一指向,其他的赋予黑板寓意的事件,都可以算作是突发事件。或者说,从事件发生开始,到事件结束,可以看做是一个番外的小故事,这里,和寻乡的流民以及运货的小孩(骡子)所要达到的目标没多大的关系外,这些番外故事是不存在任何伏笔和技巧的。这样的做法如同给单词做定义般生硬,也消解了故事的真实性,实际上,导演很聪明的虚化了故事的背景,在大环境的指定下,流亡人民的边缘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作空间。这就是在观影过程中,并没有给人不自然之感。但,回味起来,故事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很强烈的工匠气息,这对于需要用“真实”来打动观众基础的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叙事化为多义符号的多重解读,使得这部作品“可以”具有非常多的解读空间。这是影评人最爱干的事,因为具有明确指向的背景,以及作为被展示的群体,伊朗流民的复杂性,和“飞地”的特殊性质。我用“可以”这个词,是因为,在作为电影的导演,对于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来说,她是不具备这样的才华的。而迎合影评人的拍摄方式,反映在作品里,便是“留白”,这样的“留白”技巧,可以看出是和她父亲的作品,也是玛克玛尔巴夫电影家族中心人物,具有一脉相承的性质,如《醉马时刻》,又如《坎大哈》。这证明,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作为可塑极强的导演(和年纪轻轻有关),加上她父亲的影响力,的确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的。影评人会喜欢这样的作品,是因为在“白”的基础上,更能彰显评论文的魅力,“重点不在于你讲述的故事,而在于故事背后,你所要表达的寓意”是戛纳电影节所看重的。交叉叙事和对于战争的含沙射影,同时借用借用伊朗的现实环境衬托出了电影的伟大,从某种意义上,对第三国家来说,是非常让人值得学习的做法。一方面,作品具有伊朗电影最重要的气质,孩子再次成为了故事的重心,再次成为了电影的“标签”。这不仅是躲避伊朗电影审查那么简单了,小孩在恶劣的环境下的生活经历,更能抓住观众的同情心。孩子约等于社会的受害者,让观众更易于,也更乐意去寻找里面所探讨的历史,政治,宗教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穿着伊朗民族特色的服饰的流民。作为边缘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更受强大的欧美国家所津津乐道。两条叙事线交叉融合到一块,点出了教育的无用性,但这无用的原因,在于民族的苦难,和教育本身无关,只关乎于当地的人民。同时,以黑板作为商品的贩卖,有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模糊指向,这有点反讽的意味。但这反讽并不伤人,只会让人感到有趣。

      “民族”再次成为了吸引眼球的字眼,“民族”里的知识分子,解读着自身的“民族”,或赞扬,或批判,但他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展示“民族”。“民族的便是世界的。”是民国知识分子鲁迅先生的格言,这意味着,从古至今,世界在变,但世界里的人,可没怎么变,你可以把它归结为人性,也可以归结为规律。这如同“爱”,讲了万年的有关于“爱”的故事,还是有人不厌其烦的进行重述,而“爱”也不会因描述的次数,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民族”也是一样。所以,我们也无从去批判第三世界电影的属性有着殖民化的倾向,还是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在进行变形不小心会成为对于现实的扭曲。故事就是故事,它不是现实的世界,它起到一个引论的作用,而非整部书籍的核心字眼,管中窥豹,也许正是观众做的事情。但是,换个角度来解读,电影里,承载着整个我们视点的人,是萨义德。他的著作“东方学”蕴含着的信息量,可非一部电影能消化得了。和萨义德同名的教师,可达不了那么高的成就,他所能做的,是不断的去贴合圣人君子,给自己镶金,引人注目。

      电影的多重解读便在于此,有趣,但严肃。如同我上文所述,对于《黑板》来说,它能 成为范本,载体,象征....它能成为你心中所思所念。诚如麦茨所言:电影具有表意的模糊性。《黑板》里,叙事让位给符号元素,从古至今人们以“讲故事”为重点的观念此时再次被打破。作品非主流,却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彼时,主流电影面对这些叙事技法处理新颖的作品,会产生如何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3. 天才导演莎米拉的代表作品之一,莎米拉的成功要归功于她的电影世家,也要归功于她的性别及民族,这些让她更得到了欧洲各大电影节的瞩目,她的作品有着非常强烈的纪录片色彩,这很像我们的贾樟柯,比如远全中景别的大量使用,颜色上很有油画感,开阔的事业和饱满的色彩很像我们第五代的弑父作品,作为一个旅途的母题,电影的隐喻远大于其所叙事的内容,作为观影者,相对于伊朗文化,我们是他者,我们很难判断作品中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但是看到这部作品,我们能够体会到,这是一种博弈,一种照顾欧洲电影节评审口味与自身民族电影特质的权衡……两名老师,教授的语言对于当地人苦求生存而言的意义究竟有几何,遑论读写,这仿佛也是对发达国家给予第三世界人名的意识形态灌输,强加的未必是我们所需要的,然而那些柔和的却是不自然间接受的,比如这部电影,它本身也在体现着好莱坞技法与欧洲电影特质……第三世界的悲苦并非本身就有,教师希望人们掌握知识改变命运,而这些知识的代名词是现代化,可现代化恰是发达国家掌控的语境,而造成第三世界战乱贫瘠的也是发达国家,这不得不说陷入了一个难以厘清的矛盾与循环……迫于生存面前,一切文化和教育都成了奢侈品,此外,电影还讨论到了民族主义,作品中的人们都游走于边境,然而边境恰是民族主义造成的国家壁垒,因此我们在歌颂电影的民族特质时,其已经做了自我批判,可以说,这部电影的隐喻是复杂的,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二十岁小姑娘的作品,当然这有些她父亲的影子,却不尽然,或许,想象在一个陌生世界面前已经匮乏,我们不在那个环境下,一切想象都是徒劳,又或者,我们本身的悲悯心和同情心也都是虚设的,因为那个世界离我们太遥远……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现实主义乃至超现实主义的上乘之作,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然而作为观影意义上的局外人,我们或许很难获得的伊朗人民乃至欧洲发达国家人民预期的那种快感,这同时有阐明了另一个问题,第三世界的概念是多么笼统,其差异性似乎远远大于同质性……
  4. 萨米拉的第二部电影,很成熟,也很老道,我很喜欢。和她的处女作《苹果》一样,同样是真实事件的转述,但《黑板》更克制。故事背景为库尔德难民的流离,但影片并没有在此大背景下往深里走或者刻意去挖掘,这是这部影片最弥足珍贵的地方。萨米拉作为事件的转述者,她没有过多地去干预,而是自然朴实地去捕捉,然后将其呈现。《黑板》是伊朗文化意识形态的还原,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力求将艺术不断放大的电影氛围下,它的返朴归真,能够引起如此强势的关注与思考应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