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的台湾电影《火烧岛》并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因其“全明星阵容”至今仍被不少影迷津津乐道。
《火烧岛》的明星阵容堪比《无间道3:终极无间》(2003),《无间道3:终极无间》号称有“五大影帝”,该片也有“五大影帝”:成龙、刘德华、梁家辉、洪金宝、柯俊雄。这“五大影帝”的分量比之《无间道3》的“五大影帝”,毫不逊色。“五大影帝”之外,《火烧岛》还有王羽、庹宗华、高捷、叶全真等当年港台影坛的重量级人物。
不过,“影帝”太多也是一个问题,戏分的分配就很考导演。“五大影帝”中,以当年论,成龙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是最大的,但成龙的戏分在“五大影帝”中并不算多,梁家辉、洪金宝的戏分都比他多。据导演朱延平说,成龙只给他四、五个工作日。四、五个工作日能够拍这么多的戏,对成龙,对朱延平,都是超负荷的工作了。成龙的戏分少,从工作时间上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从工作量上来说,是远远超出情理之外的。朱延平是一个很聪明很会算计的导演,他知道成龙忙,也贵,所以他请成龙拍戏,都是以最短的档期拍最多的戏。这一招他在1982年的《迷你特工队》已经用过,成龙在影片中并不是男一号,但却被朱延平用来做最大的“卖点”。《火烧岛》请来成龙,朱延平其实只是如法炮制将近10年前的“手段”,将明星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说,《火烧岛》中的戏分分配不存在谁比谁更大牌的问题,而是几位影帝在时间上是否能够配合的问题。
朱延平堪称台湾No.1商业片导演。和侯孝贤、杨德昌等人苦心经营艺术电影不同,朱延平几乎闭口不谈艺术,专心于商业电影,并为此感到自豪——朱延平曾经炮轰侯、杨等人,认为他们的电影拖垮了台湾的电影业。朱延平也许是可以感到自豪的,因为在台湾导演集体罔顾台湾电影工业的时候,他坚持拍摄商业片来支撑台湾电影工业。朱延平大概拍了100部电影,都是商业片,但不少是不为人知之作。但这些不为人知的电影并不是“赔钱货”,而是因为题材、发行渠道等原因并没有直接进入大众的视野。说白了,朱延平拍过不少低预算B级片,这些低预算B级片拥有相当不错的“隐性市场”,但并不广为人知。当然,朱延平拍的一般性娱乐片也数量可观,比较有名的有《笑林小子》(1994)系列、《祖孙情》(1994)、《中国龙》(1995)等。应该说,朱延平不是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他只是一个电影匠人。但是,他很安分,他努力做好一个电影匠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朱延平是一个好导演,对得起老板,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
朱延平拍过一部“悲怆之作”《异域》(1990),讲述溃败的“国军”流落“异域”的遭遇。影片在制作上不算精良,但却很难得地拍出了“国军”在困守“末路”中的“悲怆之感”,是朱延平电影生涯中最用心之作。据说,朱延平当年是用答应为“黑道大哥”拍“卖座片”(《大头兵》续集?)换来的拍摄该片的机会。不过,《异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比他答应为“黑道大哥”拍摄的“卖座片”更加卖座。这是台湾头号商业片导演朱延平的电影生涯的一次“例外”,但也不算“例外”——他只是用情怀拍出了一部见血见肉的商业大片。
《火烧岛》的出品人是台湾老牌影星柯俊雄,而监制是曾经主演《独臂刀》(1967)的王羽。两人又非常卖力地在影片中担纲主演,看来,两位老牌影星是打算联手打造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大片”的。《火烧岛》的班底如此“雄厚”,本可以“搞”出一部经典之作来的,但朱延平并没有抓住机遇,也没有费心思在精益求精上面,以致该片徒具其形(“大片”之形)。可以说,《火烧岛》成也朱延平,败也朱延平。朱延平有能力笼络这么多明星同时出现在影片中,也能安排好他们的档期,但他只是一个出色的“协调者”,他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在创作上做出更高的追求。《火烧岛》虽有最好的阵容,但初衷也许只是为了卖座,朱延平在剧本打磨、现场拍摄都不够用心,最后只拿出来这么一部急就章之作。
《火烧岛》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我就知道那是崔健。崔健为电影献声的时候不多,除这部《火烧岛》外,我看过的电影中只有两部:《北京杂种》(1993)和《我的兄弟姐妹》(2001)。他自己导演的《蓝色骨头》(2013)则另当别论。崔健为《我的兄弟姐妹》和《北京杂种》献声我不觉得奇怪,但崔健为一部“商业大片”献声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崔健再片中演唱的主题曲叫《最后一枪》。这首歌是不是崔健先唱了,朱延平再拿来做主题曲的?如果是这样,“出乎我的意料”的程度要小一些。不过,就算《最后一枪》是崔健专为《火烧岛》写的,我也不认为是一件坏事,因为我觉得“严肃”的歌手参与商业电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也许可以提高商业电影的艺术品质。
1991年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能聚齐四大港星的片子一定是有大目标的,只是万万没想到香港这么多优秀的导演一个没用,鬼使神差的用了台湾的朱延平,拍出一部有失水准的四不像影片。按理说有成龙洪金宝是往动作片方面拍,可是加入了梁家辉刘德华后导演明显是野心爆棚了,想给影片拔高加些深度,又掺杂了悬疑及人物的爱恨情仇。掺入的元素越多影片就越是考验编剧和导演的水平,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导演编剧的才华支撑不起这样明星阵容的影片,可惜了巅峰时期的四大巨星精彩表演。因为本片预定要进入北美市场,可以看得出来四大巨星及配角演员都在努力把戏演好弥补剧本的漏洞,演技都在良以上。剧本和导演是影片决定性得光靠演员想扭转是不可能的,如果当初换一位香港大导演来,我想这部影片还是有可能在影史上留名的。